第236章 隱密

杭州、總督府。

天亮之後,陳圓圓、林鳳舞、亞莉桑徳拉、朱媺娖都是被鞭炮的轟鳴聲吵醒的,但一個個都還睡眼惺忪,要不是因爲鞭炮聲實在太吵人了,而且今天是大年初一,估計還要接待大量前來拜年的客人,都還想再睡過去。

不過在起牀之後,毎個人都得到通知,葉星士請她們梳洗完畢之後,都到他的房間裡去,有大事要說。

雖然她們都知道,葉星士是葉瑤瑱的爺爺,而商毅本身是無父無母的人,也把葉星士當自己的爺爺一樣敬重,因此在這個督師府裡,葉星士就等於是老祖宗一樣的存在。但葉星士本身從來不管什麼事情,而一個人獨居一屋,來去自由,也不用人待伺,有多一半的時間不在督師府裡。其實一天裡還不一定碰得上他。

而且葉星士雖然年紀大,但脾氣並不古板,而且又精通醫術,又不計貧貴,有求必應,府裡府外有不少人都蒙他診脈治好,並還在杭州醫好了好幾個疑難雜症的病人,因此毎個人對葉星士都拿活神仙供着。

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一大清早,葉星士就把她們都招集過去,但他畢竟是長輩,而且大年初一,論禮也應當先去向他恭賀新年,因此衆夫人們一個個都趕着梳洗妝扮,換上新衣吉服,來到葉星士的房裡。

不一會兒,衆人都到齊了,只是不見葉瑤瑱,她們到也沒有多想,只當是葉瑤瑱起得晚了,現在還沒有過來,那知葉星士起身道:“我們都不用等瑤瑱了,因爲她己經不在杭州。”

四個人都不禁大吃了一驚, 林鳳舞道:“葉爺爺,您說什麼?大夫人不在杭州?” 心裡想着,難道說是這老頭在開玩笑嗎?而其他三人也都有這樣的想法,都看向葉星士。

但馬上她們就知道這並不是玩笑話,因爲葉星士道:“昨天晚上,瑤瑱收到一個重要的消息,商毅在南京遇到危險,必須要她親自趕到南京去,才能夠化解,因此她在昨天晚上,已經連夜離開了杭州,趕去了南京,在臨走之前,只告訴了我一個人,讓我在今天一早轉告給你們?而且我向你們交侍完之後,也馬上會趕去南京,”

其他人這時也知道葉星士是在說正事,但卻都聽得糊里糊塗,不過聽說商毅有危險,當然是人人擔心,因此也不顧別得,林鳳舞馬上問道:“相公出了什麼事情,危險嗎?爲什麼大夫人要連夜趕去南京,也沒有通告我們一聲?葉爺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陳圓圓也道:“相公是不是病了,纔要葉爺爺也趕去南京。”

聽她這麼一說,其他人也都順着這個思路去想,爲什麼葉星士和葉瑤瑱都要趕去南京,莫非是商毅病了,這到也說得通,但葉瑤瑱爲什麼不等葉星士,連夜先走呢?或者說她得到了葉星士的真傳,也會醫術,因此連夜趕去南京,而葉星士不放心,也要趕去,這麼解釋雖然有些牽強,但也算合理。

葉星士苦笑了一聲,道:“對不起,具體是什麼情況,我現在確實不方便說,但你們放心,有我和瑤瑱在南京,商毅一定不會有事的。”

衆人聽了,雖然還是有些雲裡霧裡,但總算是有點安心,因爲葉星士並沒有否認,而且在言語之中,似乎還確認了。就在她們胡思亂想的時候,葉星士又道:“現在瑤瑱和商毅都不在杭州,一但泄漏出去,恐怕會引起亂孑,因此你們一定要嚴守秘密,包括府裡的人,知道得越少越好,對外就說是瑤瑱病了,不能接見客人,其他的你們幫忙應付一下。而公務上的事情,讓周世奇、王夫之、李巖他們去處理,我到了南京之後,會和商毅商量,怎樣把這件事情圓過去。”

衆人聽了,也都把注意力轉到杭州的現實上來,因爲在商毅離開浙江以後,就是由葉瑤瑱代他處理政務,雖然俱體的各項事務都有專人付責,但最後卻是由葉瑤瑱拍板定決,因此一但葉瑤瑱也不在杭州,那麼現在整個浙江的政務肯定就亂了。萬一有人心懷不軌,趁機弄事,那就更危險了。

她們四個都是十分明白事理的女子,被葉星士這一提醒當然知道這今,而葉星士提議裝病,在現在來說,恐怕也是唯一解決的辦法,雖然結果是一樣的,但從其他人的心裡上來說,葉瑤瑱仍然還在杭州,只是暫時不能理事了,結果當然就大不一樣了。而且南京離杭州並不遠,等葉星士趕到南京,商毅再正式下令,用飛鴿傳書送回來,最多也就是二三天的時間,等到了那時,這個場也就圓過去了。

於是林鳳舞也點了點頭,道:“葉爺爺,您說得很對,相公和大夫人都不在杭州,我們可不能讓杭州亂了,你們說是嗎?”

亞莉桑德拉也點了點頭,道:“菲妮說是沒有錯,他們都不在這裡,就看我們的吧,總不能讓他們回來以後,看到一個亂七八糟的杭州。”

有她們兩人表態,陳圓圓和朱媺娖當然也沒有意見,雖然她們都擔心商毅的安危,但現在能做的也只有這些,總不可能大家都趕去南京吧,同時她們對葉星土的醫術還是有信心的,因此事情也就這樣決定了下來。

――――――――分割線―――――――――分割線――――――――

天色大亮,雖然還沒有全面控制南京城,而且槍炮的轟鳴聲音還十分清楚,但現在整個皇城,都己是淸軍的天下了。

這時在皇城外圍一個不起眼的小屋子裡,以墨經緯爲首的一羣人聚集在一起。

墨經緯道:“馬長老,昨晚一戰,我們的損失怎麼樣了?”

馬長老遲疑了一下,道:“稟報少主,楊護法和周護法,昨天都戰死在皇宮裡了。”

“哦!”墨經緯到有些沒有想到,因爲他對楊護法和周護法的武功還是有十足的信心,認爲他們在混戰之中,自保還是足夠的,因此才把襲擊皇宮的任務交給他們付責,卻沒想到雙雙都戰死在皇宮裡,頓了一頓墨經緯才道:“那麼還有呢?”

馬長老吞了一口口水,接着道:“黃長老、劉長老、馮長老、齊長老也都戰死在皇宮裡了,還有鄭長老、嚴長老都身受重傷,在短期內己經不能在爲聖門效力了,十六名壇主中,戰死了七人,有四人受重傷;急風三十六劍,死了十二個,有七個受傷較重。其他的弟子中,戰死了四百二十七人,受傷一百六十八人,現在還能調動的人手,還有二百一十三人。”

馬長老越說,墨經緯的臉色就越難看,他萬萬沒有想,在昨晚的戰鬥中,自己的人競然會傷亡得這麼慘重,這一次爲了幫助清軍攻取南京,聖門幾乎可以算是精英盡出了,墨經緯當然也知道,那怕是一個最普通的弟子,也是經過了十年以上的時間經心培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武功能力,關建對聖門的忠誠度,不是其他高手從能夠替代得了的。至少又需要二十年時間,才能夠慢慢的恢復。

如果說這一次行動的目標都能夠實現,損失也就損失了,爲了聖門的復興大業,也是值得的,但儘管攻破了南京,佔領了皇城,但最重要的目標,殺死商毅,卻並沒有實現,而且就是南京,也並沒有完全佔領,至少有一半還在商毅的控制之中。

這可是自已第一次策劃執行指揮這樣重要的任務,但最後卻是一個這樣的結果,確實令墨經緯難以接受,甚致他還不知道是那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因爲在戰前巳經制定好了詳細的計劃。早在江淮戰役之前,就己經開始佈置,從挑動南京和李自成的關係開始,一直到昨天的除夕之夜,可以說一切的進展都是在按照自己計劃的進行,雖然在其中也出現過一個小意外,就是被商毅突然出手,抄了紫明樓,但從總體來說,都並沒有偏離預先制定好的軌道。卻想不到在這最後一戰中,造成這樣大的傷亡。

馬長老又道:“現在在南京城內,商毅正以西御河和秦淮河爲界,繼續堅守着南京不退,和清軍對持,清軍現在久攻不下,而且損失也不小,而在南京城外,商毅依然佔據着山川門以西北,因此要說清軍完全佔領南京,恐怕還差得遠。少主,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要不要在幫清軍一圮?”

墨經緯搖了搖頭,道:“昨晚一戰,我們的損失太大了,如果再和商毅作戰,恐怕連最後的元氣也難以保全。而且清軍現在己經攻進了南京城,後面的事情就交給他們去做吧,我們就在這裡坐山觀虎鬥。” 頓了一顧,又道:“吳長老,玲瓏那邊有消息來嗎?“

吳長老忙道:“回稟教主,玲瓏小姐那邊已經得手了,最晚明天上午,就可以帶葉姑娘來到南京了。“

墨經緯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道:“很好,瑤瑱,我們終於又能夠再見面了。”

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94章 救援蘇州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403章 新年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23章 造船(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68章 變數(四)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77章 名士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66章 雨戰(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4章 趕集(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55章 民嘯第59章 保薦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91章 南京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47章 營救第101章 備戰(三)第89章 交易(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9章 計劃(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87章 講和(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41章 火炮對決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80章 辭職(上)第202章 夜奔(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206章 接頭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81章 喜迅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370章 戰術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07章 哭諫(上)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
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94章 救援蘇州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403章 新年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23章 造船(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68章 變數(四)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77章 名士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66章 雨戰(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4章 趕集(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55章 民嘯第59章 保薦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91章 南京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47章 營救第101章 備戰(三)第89章 交易(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9章 計劃(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87章 講和(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41章 火炮對決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80章 辭職(上)第202章 夜奔(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206章 接頭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81章 喜迅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370章 戰術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07章 哭諫(上)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