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

龍嘯大明

堵胤錫怔了一怔,有些不敢確定道:“組織民兵,結寨自保?”

其實在中國古代,由於軍隊的數量有限,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因此在邊境地區百姓自己組織民兵,結寨自保,亦民亦兵,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明朝的九邊地區,基本都是全軍皆兵。商毅剛來到這個時空的時候,也在山東組建民團。

但問題是現在的寧古塔地區本來是清廷的老家,滿族的龍興之地,當地的土著達斡爾人、鄂倫春人,虎爾哈人等,都巳被滿族編入了八旗,實際已併入了滿族,因此讓當地的百姓組織民兵,結寨自保,是否是養虎爲患呢?而且聽商毅的口氣,還打算給他們配備火槍彈藥,萬一這些滿人心懷故國,一但槍彈到手,然後舉旗反叛,豈不是後患無窮嗎?

看到堵胤錫的表情,商毅就知道了他的想法,笑道:“堵卿,你是擔心邊民不服王化,一但結團組軍,會滋生事端來嗎?”

堵胤錫忙道:“皇上明鑑,臣確實有這個擔心。”

商毅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我中華帝國雖以漢族爲主體,然而其他邊少民族衆多,若想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唯有各民族一視平等,不偏不倚,方可使其他各民族真正歸心,因此朕纔在蒙古推行,蒙人治蒙之策,現在滿人也巳併入中華,那麼就再不可以敵族、外族而視之,唯有如此,纔可以收服其心。現在俄國侵我東北之境,殘殺當百姓,我們正好可以藉此機會,驅逐俄兵,護境保民,以示政府對滿人亦視爲己民,以收人心。只要是人心歸復,縱然有一二野心者,企圖復避清室,亦無人響應相從,既是如此,又怎麼不能讓他們結團自保呢?而且不僅是滿民可用,就是歸復我中華的滿族將領,也同樣可以啓用,如清廷的寧古塔將軍沙爾虎達父子,主動歸服中華,他們久居寧古塔邊境,熟悉地理人情,如果給予重任,也能爲我中華大用。”

頓了一頇,商毅又道:“何況八大軍區換裝之後,剩餘的舊式火槍有五十餘萬支,這些火槍留在庫房中也是爛掉、壞掉,不如分發給邊境民,以示朝廷視爲己民,對其信任之意,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戰鬥力,使其能夠禦敵自保,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堵胤錫聽了之後,也向商毅施了一禮,道:“皇上英明,爲臣所不及。”

其實商毅心裡十分清楚,滿人的人口並不多,加上入關近十年,大部份都遷到了關內,留在關外的只是少數,而大多都集中在遼寧省地區內居,而住在黑龍江北部一帶地區的,更是少之又少,讓他們結團練兵,給他們一些火槍火炮,也翻不了天。而且既然是中華帝國統治了東北,遲晚都會招滿人入伍參軍,而少量的滿人入伍,是不可能改變中華軍的性質,因此沒必要搞什麼民族岐視政策。再者說給民兵裝配火槍火炮,但彈藥都必須靠政府供應,也加強了民兵對政府的依賴性,還有利於帝國對東北邊區的控制。

因此最後衆人商議決定,首先要求瀋陽軍區加強在黑龍江、吉林北部的駐軍,分別設立黑龍江軍分區、吉林軍分區。對於來犯的俄軍,堅決打擊,絕不客氣,並且適合主動出擊,搗毀其在東北邊境地區建立的城寨,將其完全逐出中國境內。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越境進入俄國領土,去打擊俄軍,使其不能在中國東北邊境立足。首先當然是要奪回雅克薩城和呼瑪城堡。

其實這時中俄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定邊境線,因此像外興安嶺、大興安山、尼布楚、東西伯利亞等地區,也都很難界定屬於那一方,雖然中國在元朝的時候確實統治過這些地方,但元朝本身的時間也並不足百年,而且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力也有限,在明朝時候已不屬於中國,因此在另一時空裡的清廷,也從未對這些地區進行過實質的統治,因此清廷在[尼布楚條約]中就毫不可惜的放棄了呼倫貝爾湖以東,大興安嶺以外的廣大地區。現在實際是誰先佔領就歸誰,商毅當然也不會客氣。

同時會議也確定在黑龍江、吉林邊境地區的各部落村莊,訓練民兵,結團自保。

民兵編制:各村民兵以連爲單位,每連三百人,設連長一名,一村人數不夠,側由數村合併,每個連隊配火槍三百支,小型火炮九門,以四連爲一營,設營長一名,四營爲一團, 設團長一名。中華軍派遣教官駐守村落,對村民進行訓練,平時務農,在農閒時訓練,一但再有俄兵入侵,一村防守,附近各村救援。等待中華軍的大隊人馬趕到。

當然現在商毅和衆人雖然己經商定好了這些計劃,但從手續上來說,需要內閣和統戰部正式下文,才能夠生效執行,而且情況過於複雜,而飛鴿傳書能夠攜帶的內容量有限,因此也能用八百里加急傳回到南京,再通過內閣、統戰部正式下文到北京來。

處理完了這兩件事情之後,蒙古各盟旗也已經歸服了,因此這裡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各旗的旗主也都向商毅告辭,要返回各旗中去了。商毅也決定,中華軍的各部也將在第二天撤離長城,李定國返回甘肅,成進和堵胤錫返回北京,而商毅側取道山西,經由河南、瑚北地區,返回南京。只留下在居庸關的駐守部隊。

而就在當天晚上,北京地區下起了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夜。第二天清晨,雪勢雖然小了許多,但依然還是紛紛灑灑,滿天飛絮,而這時山川、長城、樹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中華軍的士兵大多都來自南方,少有見過這麼大的雪,因此都覺得十分新奇,也都紛紛出營駐足觀看。不過這次行程準備得到是十分充份,士兵們都帶了棉衣斗笠,雖然雪尚未停, 地面又己積雪但行程已經安排好了, 因此各部隊仍然是要啓程出發, 只是在出發之前,做好一些保護措秩,給戰馬的馬蹄包上乾草,給大車的車輪也要套上鐵鏈,以防止雪地路滑。

當然要做好這些事情也需要耽誤一些時間。因此商毅也和衆官員們一邊等候,一邊又登上長城,觀看雪景。雪中的長城,自然是另有一番景緻,雖然這一次北京之行,沒能看到西山霽雪的景緻,但現在看到長城風雪,也算是不虛此行。

在衆官員也都帶了各種皮毛的大氅,葉瑤瑱、亞莉桑德拉、紫玲瓏都被着一件猩猩紅的大氅,穿着厚厚的氈帽,在白雪的映襯之下,也顯得十分鮮豔耀眼。而商莞和商娥更是活力十足,在雪地裡瘋鬧跑跳,打雪仗,滑雪,玩得不跡樂乎,在長城上也充滿了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而讓在場的大人們看了,也都是十分歡快。

不過兩個孩子畢競年幼,在雪地裡玩鬧,也都摔了好幾跤,但一來是積雪厚,二來她們的衣服也裝得多,因此根本不在乎,爬起來之後,接着再玩,

但葉瑤瑱、亞莉桑德拉到底也放不心,都脫掉了大氅,趕到雪地裡去顧看女兒,一開始的時侯還勸促幾句:小心一點,別摔着了之類,但很快也被孩子們的歡樂氣氛所感染,和孩孑們一起玩鬧起來。只剩下商毅和紫玲瓏在一傍看着。

看着兩対母女在雪中嬉鬧的樣孑,紫玲瓏嘆了一口氣, 道:“看她們玩得多開心,當孩子真是太好了。”

商毅笑道:“大人也可以開心啊,你看瑤瑱和亞妮的樣子,其實一點也不比莞兒和娥兒差。”

紫玲瓏道:“是啊,有孩子多好,真是羨幕她們。”

商毅笑道:“這有什麼可羨慕的,眀年我們也生一個孩子。”

紫玲瓏的臉上一紅,正要說話,不防“呼” 的一聲,一個雪團己打到她的身邊,只見在十幾步遠的地方,商莞舉着雙手,跳着叫道:“紫姨,來和我們一起玩啊!”

而葉瑤瑱在她身邊,又捏了一個雪球,向商毅扔了過來。其實以商毅的身手,當然是躲得開的,但他並沒躲閃,讓這個雪球正好打中自己。商莞也拍着手叫着 :“打中了,打中了。”

商毅呵呵笑着,道:“現在該我還擊了。”說着,也從地上捏雪球還擊,隨後亞莉桑德拉和商娥也加入了戰團,兩對母子一起大戰商毅,一時雪球飛舞,毎個人都捱了幾下,商毅身邊的紫玲瓏也被遭及池魚,於是也參加了進來,一時間四個大人兩個孩子,在雪地中展開了雪球大戰,歡聲笑語,也響個不住。

打了一會雪仗之後,衆人也都放開了身心,全身投入到嬉鬧中,於是商毅又教孩子們滑雪,帶領着她們堆了一個大雪人,也讓商莞和商娥圍着雪人,又唱又跳,看樣孑高興極了。

一直快到中午十時多的時候,一切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因此大隊人馬也該動身出發了。不過這時人人身上都粘了不少雪粉,由其是兩個小孩,也差不多都快成了雪娃娃。於是葉瑤瑱、亞莉桑德拉幫着各自的女兒,又是拍打着她身身上的雪粉,又是摸試衣服是否被雪染溼了,然後再給她們披好大氅,帶好氈帽。而商毅更是兩頭忙,幫了這個又幫那個。

第56章 重新整編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55章 火船(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82章 佈置(三)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65章 雨戰(一)第267章 重逢(上)第29章 計劃(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242章 勸降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05章 完婚(三)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32章 對持(二)第73章 阻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91章 逼宮第79章 強攻臨朐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28章 許婚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302章 造勢第117章 海盜(一)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山東戰役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57章 奪船(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0章 浙江巡撫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3章 雙截棍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85章 地雷陣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63章 通商
第56章 重新整編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55章 火船(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82章 佈置(三)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65章 雨戰(一)第267章 重逢(上)第29章 計劃(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242章 勸降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05章 完婚(三)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32章 對持(二)第73章 阻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91章 逼宮第79章 強攻臨朐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28章 許婚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302章 造勢第117章 海盜(一)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山東戰役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57章 奪船(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0章 浙江巡撫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3章 雙截棍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85章 地雷陣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63章 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