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放棄青州

“什麼?軍門大人命我們放棄青州?你說的可是真的嗎?” 周少桓帶着一臉難以質信的表情,問着面前的這個傳令使者。

傳令使者點點頭,道:“報告周師長,有軍門大人的手令在此,決不會錯,請你依令行動。”

周少桓接過了軍令的文箋,上面蓋着商毅的大印,確實是商毅的命令沒有錯。因此也不禁苦笑了一聲,道:“好,我明白了。你回去告訴軍門,我會馬上安排人馬,撤離青州。”

傳令使者又向周少桓敬了一個軍禮,這才轉身離開。周少桓也不禁陷入了沉思中,商毅爲什麼會要自己放棄青州呢?

在阿巴泰第一天進攻受挫之後,第二天並沒有再採用第一次的強攻,而是改用明朝的降軍做炮灰,一方面消耗商家軍的兵力,另一方面也是適應這種遠距離的指揮作戰。

就這樣又經過了兩天的進攻之後,雖然清軍損失了近四千兵力,但基本都是明朝的降軍,清軍自身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而阿巴泰也漸漸掌握了這種自己看不見的遠距離指揮作戰的路子,因此在第三天才正式對商家軍的城外陣地發動了進攻。同時還在北城也發動牽制性的進攻,使商家軍不得不分兵駐守。

甴於有了前幾次的經驗之後,這一次清軍的進攻十分順利,各兵種和各梯隊之間的配合、銜接都非常到位,進攻也異常的猛烈。儘管商家軍的抵抗也十分頑強,但也經不住清軍不停歇的進攻,而且雙方的兵力也懸殊太大,因此經過了一天的激烈戰鬥之中,商家軍在南城城外的陣地終於還是被清軍突破了。周少桓也只得下令,放棄城外的陣地,退回到城裡駐守。這一戰商家軍戰死了近千人,而清軍的損失,有二千五百餘人。

而在次日,北城城外的陣地也被放棄,商家軍全部都退入城中。

攻佔了城外的陣地之後,阿巴泰毫不停留,繼續向青州發動進攻,並且又從臨朐縣把另外八門紅夷火炮也調來,集中火力,對城頭猛轟,掩護着清軍向城頭髮動進攻。

在失去了城外的陣地之後,雖然還有城牆可守,但和城外的陣地相比,火炮在城牆上只能夠排成一排展開,無法形成遠近疊加火力,而清軍卻可以集中火炮,來進攻城牆的某一段,因此雖然商家軍在火炮數量上盡優,但也打得十分被動。淸軍的火力集中,往往能夠在局部佔到不少優勢。

同時經過了幾天的戰鬥之後,清軍的步兵和火炮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熟練,一但火炮打開缺口,就立刻集中兵力,向缺口猛攻,幸好商家軍的抵抗同樣也十分頑強,城牆被炸開之後,就用步槍、手榴彈甚致是白刃戰,牢牢守住了城牆,沒有給清軍絲毫的得手機會。但卻造成自身傷亡的大量增加。

雙方又經過了一天的激戰之後,清軍雖然又付出了近三千人陣亡的代價,沒有攻進青州城,但卻成功的將青州城的城牆打開了四五處豁口。而商家軍同樣也陣亡了千餘士兵。

這一戰打到現在,清軍的損失在一萬二千左右,但有相當一部份是明朝的降軍,漢軍和隨役、包衣也佔了不少,真正命滿八旗兵只有兩千多人。商家軍的損失,也接近三千人,而且基本都是精銳士兵,同時彈藥火器的消耗量也超過了七成,周少桓估計,如果這樣的強度再打下去,炮彈、子彈到是還能堅持兩場戰鬥,而手榴彈和霹靂火箭,最多隻夠再打一場仗用了。

這樣的結果也和周少桓在戰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樣,這時他才完全清楚,自己離名將還有相當的距離。而現在穆陵關的援軍也被清軍阻擋,無法趕來支援,那麼青州城還守不守得住,說實話連周少桓自己心裡都沒有底了。

而就在當天晚上,周少桓接到商毅的命令,才知道商毅己經率領援軍,到達了山東,同時也命他立刻放棄青州,向萊州方向撤退。自己會在萊州西北部的濰縣率軍接應他。並且告誡周少桓,一定要組織好人馬撤退的秩序,由其是要攜帶好重型武器,不可慌亂逃跑,把撤退變成潰敗。

周少桓本來還打算堅守青州的,但接到了商毅的命令之後,他也改變了主意,立刻開始做撤軍的準備。

戰爭中最難做的就是撤退,由其是像這種還沒有到完全守不住的時候,繼續在城裡堅守着,士兵還能攢足一口氣,而一但下令撤退,心氣一鬆,弄不好就會是兵敗如山倒。這一點也是商毅平時對周少桓他們幾人重點強調的地方。撤退也就是要做好兩件事情,一是秩序,什麼時候開始撤退,那支人馬先撤,那支人馬後撤,各支撤退的人馬走什麼樣的路線,在那裡匯合,都是需要精心考慮和設計,第二就是掩護的問題,掩護的兵力預留多少,在那裡設置掩護陣地,完成了掩護任務之後,掩護部隊如何撤退等等,如果這些問是解決得不好,一場撤退也就很容易失敗。

現在青州城裡還有約七千商家軍的士兵,其中一團還有二千六百多人,因此周少桓也決定,由一團來付責斷後,而二團、十五團還有新團率先從青州撤退,在巨洋水邊設立阻擊陣地,等待着一團從青州撤離出來和他們匯合。周少桓留在青州城裡,跟着一團一起撤退,而第一批撤退的人馬,由二團的團長滕胤玉率領。

而在武器方面,所有的手榴彈和霹靂火箭全都留下來,打算就在青州全部用完,在火炮中,中型火炮甴撤退人馬先帶走,重型火炮中只留下八門三寸六分口徑青銅炮,其餘的也先帶走,佈置在巨洋水邊的阻擊陣地上。而青州城裡的百姓早在開戰之前,就己經撤離了大半,留在城裡的百姓,都是不願走的,因此也不用管他們。

一切都佈置好了之後,就在當天五更時份,天色還沒有亮,第一批撤退的人馬就悄悄出城,向東行去。而周少桓和帶領着一團的士兵出城,帶着剩餘的四十個霹靂火箭箱,偷偷摸到清軍的陣地前,準備給清軍一個突然襲擊。儘管在遠離清軍的主營的地方,就被清軍前哨營的巡邏人馬發現,但商家軍在擊敗了巡邏隊之後,還是十分及時把所有的霹靂火箭都發射了出去。

因爲這一次霹靂火箭箱全部釆用四十五度角仰角發射,使火箭的飛行距離達到最高,一般都能夠達到五六百步的距離,因此整個前營基本都霹靂火箭的飛行範圍內,還有不少都飛到清軍的主營中。絕大多數的霹靂火箭都是在空中爆炸,油脂也隨着爆炸四散着落下,結果落得滿營都是火苗,不僅是前營都着了火,整個前營也立刻就亂了起來。而且連主營也有不少地方都是火焰。

阿巴泰到底是身經百戰的人,雖然遭遇襲擊,但還是保持着鎮定,認真思考明軍的用意,因爲這是明軍第一次主動向清軍發動襲擊,只是一次偶然的軍事行動,還是刻意安排。如果只是偶然,到還沒什麼?但如果是明軍刻意的安排,那麼就只能說明兩種可能:一是明軍來了援軍,實力增強了,因此主動向淸軍發動進攻,另一種可能就是明軍準備撒退,這次襲擊只是爲撤退做準備。

不過這段時間以來,清軍並沒有發現在任何增援進入青州或者是到達青州附近,因此進攻清軍的可能性並不大,那麼很有可能就是明軍打算放棄青州了。

但阿巴泰還是有些不理解,明軍爲什麼要這麼快就放棄青州,因爲從現在的情況看,儘管清軍佔有優勢,但青州還遠沒有到守不住的時侯,不過阿巴泰還是下令,命博洛率軍出擊,去迎戰襲擊的明軍,如果明軍敗退,那麼就直接追擊去進攻青州城,又命陳錦和柯永盛帶領一支人馬,到青州東面去打探,是否有明軍撤離的動向。嶽樂、額孟格、李率泰等人留守大營,組織指揮清軍救火、守營,有製造慌亂者立斬。

果然就在阿巴泰的安排佈置下,清軍大營裡立刻也鎮定了下來,因爲商家軍並沒有向淸軍大營發動進攻,而火勢也並不大,因此很快清軍大營裡就恢復了秩序,火勢也都被一一撲滅了。

而這時博洛也派人回來報告,等他率兵殺出大營之後,商家軍早己不知蹤影,博洛正領軍去攻打青洲。因此阿巴泰也斷定,明軍確實是打算放撤青州了。於是又下令讓嶽樂帶領一支人馬,去增援博洛,其他將領也都整頓軍馬,隨時準備出擊。

不過半個時辰,阿巴泰就再次接到了博洛的回報,清軍己經攻入了青州城,而商家軍這時確實已經全部青州城中撤退了。

阿巴泰接信之後,也十分高興,立刻下令,全軍開拔進入青州城,同時又命額孟格率領一千騎兵,去匯合柯永盛,追擊商家軍。

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83章 佈置(四)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99章 廷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5章 破局(五)第184章 襲擊(上)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82章 佈置(三)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20章 投效(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308章 宣戰(上)第80章 佈置(一)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91章 勸進(上)第134章 勸說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197章 困境(上)第271章 不解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405章 國策(一)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39章 吳甡督戰第90章 合圍(一)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98章 國事(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0章 淸廷聯盟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92章 勸進(下)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6章 三路出擊第406章 國策(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88章 勸降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
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83章 佈置(四)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99章 廷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5章 破局(五)第184章 襲擊(上)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82章 佈置(三)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20章 投效(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308章 宣戰(上)第80章 佈置(一)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91章 勸進(上)第134章 勸說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197章 困境(上)第271章 不解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405章 國策(一)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39章 吳甡督戰第90章 合圍(一)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98章 國事(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0章 淸廷聯盟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92章 勸進(下)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6章 三路出擊第406章 國策(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88章 勸降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