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佈置(四)

第二天, 商毅下令招見南京軍區的司令員段鵬,要求南京軍區再擴編一個軍,並且加緊訓練,守衛好南京,並且隨時準備出兵増援江西軍區。

同時又下令江西軍區,嚴密守衛南京政府的南部邊境地區,如果南明朝廷有挑畔行動,將毫不客氣,給予堅決的打擊。並且又命令海軍部,嚴守從山東到浙江一帶的海岸線,以及琉球地區,一但發現日本的船隊,立刻擊沉,絕不留情。

本來商毅打算派遣船隊攔截日本的運兵船隊,但收集不到這方面的俱體情報,沒有準確的情報消息,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也決定了,在大海中搜找這樣一支船隊,幾乎也等於是大海撈針一樣。因此商毅也放棄了這個打算,一心一意先守好自己的海岸線再說。

而就在當天下午,商毅連續收到豫南戰役總指揮部和山東軍區發來的報告,這兩份報告的內容都是作戰計劃。

豫南戰役總指揮部的作戰計劃是,利用清軍求戰心切,急於改變中原戰場局面的心裡,採用誘敵深入,逐步後退的戰術,將阿濟格誘到汝寧府南部的信陽、光州一線,然後切斷清軍的後路,圍殲阿濟格部。

這個戰術確實很大膽,想一口把阿濟格部全都吃掉,當然一但作戰成功的話,整個中原戰場的局勢將對中華軍極爲有利,就算南方受到攻擊,也可以從中原抽調一部份兵力回來了。

不過商毅仍然擔心,目前中華軍在汝寧府一帶只有七個軍,總兵力在十八至十九萬左右,雖然比阿濟格部要多一些,但也極爲有限,而且清軍在開封、歸徳一線還有十五萬左右的兵力,一但不能儘快吃掉阿濟格部,被清軍來一個內外合擊,恐怕也夠中華軍受的。因此要完成這個計劃,最好能給豫南戰役總指揮部再援派兩到三個軍的兵力,那才差不多。

因此商毅也考慮,現在淮南軍區還有一個軍駐紮在徐州,可以把徐州先讓鄭成功代管,再從山東軍區抽調一二個軍,這樣就夠了,等一會招集統戰部開會,再詳細討論吧。

商毅一邊想着,一邊打開山東軍區發來的作戰計劃,看了二眼之後,商毅忽然一拍桌子,連聲道:“好,好,實在是太好了。” 隨後又立刻下令,招集統戰部的成員開會。

等衆人都到齊之後,商毅首先拿出豫南戰役總指揮部的作戰計劃,讓衆人傳閱,不少人也都認爲這個計劃不錯,可以給豫南戰役總指揮部増加兵力,實行這一戰術,但也有人擔心,如李巖就認爲,一但抽調兵力集中在豫南,必然會造成其他地方的防守空虛,山東還好一點,但把徐州交給鄭成功守衛,太過冒險了,因爲鄭軍的兵力不足兩萬,而戰鬥力也並不比清軍強,一但清軍乘機復奪了徐州,那麼整個江淮都將門戶大開。而豫南戰場又不能儘快消滅阿濟格部的話,對中華軍將十分被動。

李巖的意見也讓不少人又重新思考起來。而商毅確是胸有竹,笑道:“李先生,你再看一下這份作戰計劃。” 說着將山東軍區發來的作戰計劃遞給了李巖。

李巖接過來一看,也不禁眼睛一亮,立刻向商毅道:“大王,此計可行。”

其他人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有人趕忙從李巖手裡接過了山東軍區的作戰計劃,仔細觀看。

原來周少桓建議,在發動豫南戰役的同時,由山東軍區在由兗州府、東昌府出擊,攻取大名府、彰德府一線,甚致是平陽,切斷清軍北返的道路。

周少桓的這個作戰計劃乍一看和豫南戰役相違,如果實施這一作戰計,山東軍區是不可能再抽集兵力參加豫南戰役的。但從叧一個角度來看,一但大名府、彰德府一線,受到中華軍的攻擊,無論是否得手,淸軍必然要回兵救援,因爲這時清軍在大名府、彰德府一線以北的地區,只有博洛部的六萬餘人,而整個北京地區都將門戶大開,無兵可守。因此多爾袞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先救援大名府、彰德府一線。而在豫南戰場,中華軍也就可以從容的殲滅阿濟格部了。

同時如果山東軍區能成功攻佔大名府、彰德府,也就等於把清軍徹底困在中原地區,而商毅所希望的在中原戰場殲滅清軍主力的計劃,也將得到徹底的實現了。因此最終衆人也都同意,同意實施這一作戰計劃。並且將這一次作戰定名爲豫北戰役。

在散軍之後,統戰部立刻下令到山東,發動豫北戰役,牽制清軍的兵力,切斷清軍的歸途。就這樣中華軍將在河南省的南北兩地同時對清軍展開軍事行動,中原戰場上的激戰,也將進入到最關建的時刻了。

就在這時,商毅又收到了一份前線發回來的消息:耿仲明被多爾袞以棄守陳州的罪名,斬首示衆。

原來阿濟格率領大軍從開封府出發,第一站就到達許州,匯合耿仲明部的四萬人馬。

許州本來就是阿濟格部人馬南進的必經之路,而且多爾袞也己經下令,將耿仲明部的四萬人萬並歸阿濟格指揮,因此清軍的行動也非常合理,並沒有引起耿仲明的任何懷疑。

而且雖然棄守了陳州,但耿仲明並不擔心自己會被清廷治罪,現在的局勢可不同了,清廷的勢力己大大不如從前,自己手下雖然只有四萬人馬,但清廷正是用人之際,必然會對自己網開一面。因爲這四萬多人馬裡還有吳三桂的兩萬人馬,也只有自己才能指揮得了,而且現在自己和吳三桂己經連成了一氣,清廷想要對抗南京,就必須聯合吳三桂,一但治罪自己,勢必會和吳三桂發生決裂,清廷不會不考慮這個因素,因此耿仲明也自信,清廷是斷斷不會在這個時候處置自己的。

因此阿濟格的大軍到達許州之後,耿仲明絲毫也沒有一點懷疑,大開許州的城門,迎接阿濟格的大軍入城。結果阿濟格入城之後,立刻下令,將耿仲明拿下,因爲耿仲明沒有做一點防備,因此毫無反抗之力,就在許州里,被淸軍抓住。一同被抓的還有兒子耿繼茂,部將石明雄、宋國輔、潘孝、陳紹宗等人,還有川軍的主將馬寶等衆,共計二十三人。

雖然耿仲明的部下,還有川軍聞迅之後,想要反抗清軍,但這時阿濟格部的十萬大軍都己入城,軍威壓迫之下,耿仲明部也不敢輕易反抗,同時阿濟格還向全軍宣稱,這一次直追究耿仲明以及主要部將的責任,對於中下層軍官,以及士兵只要是願意服從自己的指揮,都將不予追究,並且保證他們糧餉供應,一應待遇,都與其他士兵一樣,由其是對川軍,阿濟格也保證,打完仗之後,可以讓他們自行回川。而且阿濟格也不是光說不做,只要是表示聽命於自己的士兵,立刻發給白銀二兩,做安家費用。

二兩白銀最然不算多,但也夠一般人家二三個月的生活費了,而且現在的形勢也十分清楚,耿仲明部的主將都己被抓,軍隊沒有指揮,反抗只是死路一道,另外耿仲明也不是什麼愛兵如子的人,他的部下也不會爲他拼自己的命,川軍則更不會爲耿仲明送死,反正當兵打仗就是爲了圖軍餉口糧,跟着誰不是跟着呢,因此耿仲明部的士兵也都表示願意聽從阿濟格的命令。

於是阿濟格立刻下令,將耿仲明部的士兵進行重新整編,分散到清軍的各軍中去,同時又命人將抓獲的耿仲明等人送到開封去,交給多爾袞處置。

耿仲明這時才真的害怕,趕忙想方設法,向多爾袞救饒,在從許州到開封的路上,一連向多爾袞連上了三道疏表,請多爾袞饒自己一命。

那知多爾袞根本就不理他,一到開封,多爾袞就下令,除了幾名川將遣回四川之外,將耿仲眀及其部衆全部斬首,以警告全軍,再有作戰不利者,就和耿仲明是同樣的下場。

其實在開封也不是所有人都贊同殺耿仲眀,洪承疇就主張,先將耿仲明收押下獄,等戰事結束,或是明朗之後,再處置他不遲,畢竟現在就殺耿仲明,對吳三桂和尚可喜,都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伹在南陽戰役之後,多爾袞就對耿仲明藉助吳三桂的勢力,挾兵自重,但又懼敵畏戰的態度相當生氣,而對吳三桂仍然在四川穩坐不動,保存實力也非常不滿。這次殺了耿仲明,一方面是殺一儆百,借耿仲明的人頭來警告全軍,以後必須努力作戰。

而留下幾員川將不死,則是還希望不和吳三桂把關係搞僵,但同時多爾袞將其放回四川時,也讓他們轉告吳三桂,自己對吳三桂到現在還首鼠兩端,模擬兩可的態度己經很不奈煩了,一但清廷敗亡,四川決不可能獨存,因此請吳三桂自己看着辦吧。

第91章 合圍(二)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79章 強攻臨朐第34章 鄉鬥(上)第8章 軍備第98章 遷移(五)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35章 南歸(上)第251章 調兵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91章 南京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47章 營救第144章 規則(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80章 總結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42章 勸降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35章 天命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38章 家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83章 夜襲(一)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78章 步兵進攻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1章 婚姻(下)第207章 哭諫(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400章 國事(三)第224章 洞房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96章 南京佈線(下)
第91章 合圍(二)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79章 強攻臨朐第34章 鄉鬥(上)第8章 軍備第98章 遷移(五)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35章 南歸(上)第251章 調兵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91章 南京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47章 營救第144章 規則(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80章 總結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42章 勸降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35章 天命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38章 家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83章 夜襲(一)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78章 步兵進攻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1章 婚姻(下)第207章 哭諫(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400章 國事(三)第224章 洞房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96章 南京佈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