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守城

彭正穗這時在江蘇城裡,正是望穿秋水,因此一聽有人向他稟告,李鬆晨以經說動了商家軍,他們馬上就要進城,也不由欣喜若狂,因爲這時蘇州守備以經向他報告過好幾次,叛軍以經開始攻城了,李鬆晨說動了商家軍,實在太是時候了。

蘇州城共有六門,分別爲東有婁門、葑門;南有盤門;西有胥門、閶門;北有齊門。因爲叛軍正在南城攻城,因此商家軍也選擇從北城的齊門進蘇州,彭正穗也親自趕到齊門,迎接他們進城。帶兵進城的並不是團長成進,而是副團長成鋼,但彭正穗現在也不管是誰,都再三向道歉,沒能早讓商家軍進城來,同時又把鄭敬高大罵了一通,然後又請求商家軍儘快上城牆防守,保衛蘇州。

成鋼畢竟還是涉世不深,見堂堂知府大人這麼低聲下氣的唉救自己,也把先前的不快情緒都忘了,同時又有商毅的將令,命他無論如何也要保住蘇州,因此也立刻下令,進城人馬立刻趕到南城防守。

看着商家軍一隊小跑着向南城趕去了,彭正穗也鬆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突然又覺得有些不對,商家軍不是說有三千五百多人嗎?怎麼一下子就走完了。儘管彭知府不懂軍務,但人數多少還是能看得出來,進城們商家軍估計也就只有一千多人,最多也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這麼少的人,能夠敵得過賊兵嗎?但現在人都進城了,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其實成鋼帶進蘇州城的只有一個火槍兵營和兩個長槍兵連,共計一千三百多人。因爲啇家軍的戰術思想從來都是不放棄主動權,因此絕不會一味躲在城中死守。在得知叛軍以經開始攻城以後,成進立刻就決定,將全團分爲兩部份,一部份進城防守,另一部份在城外埋伏,等待機會襲擊叛軍。同時成進還考慮到,這個時候叛軍以經靠近了城牆,火炮在城裡防守基本失出了攻擊距離,所以將火炮營也全部留在城外。

等商家軍趕到南城的時候,叛軍果然以經架好了雲梯,正在向城頭上攀爬,儘管這明在城頭上以經聚集了近兩千明軍防守,但蘇州的明軍根本就不堪一擊,這時以經被攻開了好幾個缺口,而且還讓幾十名叛軍蹬上了城牆。而明軍不但沒有奮力拼殺,擋住叛軍,反而紛紛棄城頭而逃,如果商家軍再晚到一會,只怕南城就保不住了。

成鋼見了,也立刻帶領着商家軍殺上了城頭,下令甴長槍兵付責清除攻上城頭的叛軍,而火槍兵則佔據着城垛口,守衛城牆。因爲這時叛軍都以經爬到城垛口附近,用火槍射擊是來不及了,因此成鋼又下令首先進行投彈攻擊。

商家軍的火槍兵每人都帶了一顆手榴彈,聽到了成鋼下令之後,立刻以連爲單位,輪流點燃了手榴彈的引線,向城下扔去。

只聽城下響起了一連串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襲,城下頓時熱浪襲人,硝煙迷蔓,叛軍們也被炸得血肉橫飛,伏屍城下,立刻慘叫連天。而商家軍的手榴彈是一輪接着一輪向城下扔去,一直到把所帶的手榴彈全都扔光爲止。連許多雲梯上的叛軍震得站立不穩,摔了下去,還有不少雲梯被手榴彈炸斷,連人帶梯都一起摔倒在城下。

而且這打擊也來得實在太突然了,叛軍也沒有想到,本來攻得很順手的,怎麼守城的明軍突然一下用出這麼可怕的武器,頓時陣腳大亂了起來,而攻勢也立刻減緩了不少。城上商家軍趁着這個機會,立刻牢牢佔居了城垛口,這才架好了火槍,向城下展開射擊,於是在手榴彈的爆炸聲響過之後,取而代之的則是爆豆一般的槍擊聲音,彈丸如同雨點一樣向城下噴灑而去,射穿叛軍的身體,撕裂肌肉,擊碎骨骼。只打得叛軍慘叫聲不斷,紛紛倒地身亡。

商家軍的長槍兵們也抓住這個時機,全力清除以經攻上城頭的叛軍士兵,雖然城頭上地方狹窄,商家軍的士兵無法組成槍陣,但也是四五人爲一組,進行排槍齊刺,儘可能集體作戰,形成局部的優勢。

攻上城頭的叛軍大多都是玄皇教的教衆,個人的武功都十分出衆,如果是一對一,幾乎是穩操勝卷,甚致是一對二,一對三的較量,也都有較大的勝算,但面對商家軍這種多人一齊排槍齊刺,而且絕不躲閃退讓,始終就是這麼一下突刺,也難以招架。再加上攻上城頭的叛軍人數太少,而後繼部隊對被商家軍的手榴彈和火槍打得人仰馬翻,根本形不成對城上的支援,因此也被殺的越來越少,最後終於全部都被商家軍刺殺在城頭上。

雖然這時所帶的手榴彈都扔完了,但淸除了攻上城頭的叛軍之後,商家軍守起城來,更是得心應手,在成鋼的指揮下,也速度布好成三段連射的陣形,對城下的叛軍進行有組織的打擊,而長槍兵也都守在火槍兵身邊,準備隨時支援。城頭上的局面也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而先前被叛軍殺得紛紛逃命的明軍,雖然不知道這是那裡來的援軍,但見他們一上場就出手不凡,馬上把局勢扭轉了過來,因此也都穩住了心神,逃走了的也都轉了回來,扔掉兵器也重新撿起,紛紛又都蹬上了城頭,幫着商家軍一起守城。而攻城的叛軍在遭到這一陣猛烈的迎頭痛擊之後,那裡還敢再繼續攻城了,都向後撤退。不一會兒,就全都退光了。

這時在城下指揮叛軍攻城的馬進忠也是又氣又急,剛纔的攻城進行得十分順利,士兵們都以經攻上了城頭,眼看着就要攻下蘇州城了,忽然從城上不知扔下來什麼東西,首先是把自己的人馬炸得死傷慘重,緊接着城頭上排槍射擊連綿不斷,只打得自己的士兵不斷的身亡倒地,紛紛後退。這一輪進攻就這樣硬生生的被阻擋了下來。

不過現在馬進忠也意識到,城上的守城的方式以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火器明顯増多,顯然以經不在是先前的明軍了,很有可能是商家軍以經進城,參與了防守。但到了現在這一步,馬進忠也不甘心就這麼無功而返,因此把人馬稍作了整頓之後,馬進忠立刻又下令,再一次向蘇州城發動進攻。

但現在雙方的心態以經發生了極大的逆轉。進入蘇州城進行防守的商家軍雖然只有一千多人,但畢竟是頗有威名,而且一上就打了一個飄亮的反身仗,出衆的戰鬥力和兇猛火力,無疑給蘇州城中原來的守軍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商家軍的帶動下,守軍的底氣大大增加,膽氣也壯實了不少,對叛軍的懼意也大爲減少。

而叛軍在上一輪進攻中遭到商家軍的迎頭痛擊,也都心有餘悸,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見過這麼兇猛的火器,因此士氣大跌,不少人心裡都打開了退堂鼓,只是在馬進忠的逼迫之下,不得不硬着頭皮向城上進攻。

雙方的軍心士氣此消彼漲,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這一次叛軍別說是攻上城頭,就連靠近城牆邊都變得十分困難了。還沒等接近城牆,就立刻遭到商家軍的火槍齊射,人員成排成片的倒下,而其他守城的明軍雖然沒有火銃,但心神穩了也就好辦了,他們手裡還是有弓箭,而且城頭上也準備了不少滾木擂石,也都紛紛向城下的叛軍猛射猛砸了下去。對商家軍也形成了極大的幫助。

叛軍的士兵被火槍打死,被弓箭射中,被石頭砸倒,還沒等架起雲梯攻城,就被打死打傷了一大片。其實叛軍之中多數都是原來衛所的明軍,戰鬥意志也不強,一來是想着蘇州富庶,攻進城去可以大搶一通,二來也是蘇州的明軍太差,根本就不經打,因此在第一次攻城時才顯得人人勁頭十足。但他們打順風戰時還可以士氣如虹,一但遇到了逆風戰,就原形畢露。現在遇到了硬茬子,叛軍中的老兵油子的本色也馬上暴露出來,那裡還敢進攻,趕忙轉頭就跑。

馬進忠在後陣中見了,也急得暴跳如雷,一面招呼士兵,不許撤退,繼續進攻,一面又組織督戰隊出擊,阻擋進攻的士兵敗逃下來。

就在馬進忠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忽然一個士兵匆匆來到馬進忠的身邊,道:“報告馬頭領,大事不好,有一支明軍從我們的後面殺過來了。”

馬進忠聽了,也不禁大吃了一驚,回頭一看,果然在自己陣列背後,出現了一支明軍的隊列,離自己只有兩百多步的距離。而且這支明軍的陣列還是橫行展開,足有百步以上,因此一時也看不出有多少人馬。

從叛軍背後殺上來的明軍自然就是成進率領的商家軍第三團的其他人馬,包括有一個火槍兵營,一個火炮營、兩個長槍兵連和一個偵察連。同計有二千二兩多人。

商家軍是橫向列陣,四十門火炮毎隔兩步一門,分爲前後兩排布罝,火槍兵就站在火炮的間隙內,長槍兵保護全軍的兩翼,因此整個陣式呈一條狹長的橫向直線,正緩步的向叛軍推進過去。而正中的一面大旗迎風飛扔,旗面上繡着一個巨大的“商” 字。

第144章 新年(上)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4章 玄皇教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01章 守城第154章 激戰(下)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56章 火船(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11章 婚姻(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27章 夜襲(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72章 清廷進京第91章 逼宮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77章 火銃試射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55章 民嘯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4章 玄皇教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56章 奪船(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60章 民心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
第144章 新年(上)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4章 玄皇教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01章 守城第154章 激戰(下)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56章 火船(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11章 婚姻(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27章 夜襲(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72章 清廷進京第91章 逼宮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77章 火銃試射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55章 民嘯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4章 玄皇教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56章 奪船(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60章 民心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