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道州之戰(二)

長豐谷的實際位置是在湖廣南部和廣西交界的興明嶺一帶,因此這裡山羣衆多,地勢複雜,如果對地理不熟,十分容易迷路。

但有當地人帶路,情況自然又不一樣了,雖然他們的偵察能力差了一些,但對道路、地形瞭如指掌,那裡有近路, 那裡能躲藏,那裡是死路,都能夠爲商家軍指明,也使商家軍少走了不少冤枉路。大大節省了時間。

童大勇帶着一隊人馬出發,翻山越嶺,一行人走了小半個時辰,沈雲英等幾名嚮導都是輕裝出發,除了盔甲和武器之外,再也沒有別的東西,這時都己有些氣喘了,而商家軍的士兵們除了盔甲和武器之外,人人都還耍揹負着乾糧、飲水、彈藥以及一些生活需用品,少說也有二三十斤,有人還要擡着火炮和彈藥葙,包括主將童大勇,也揹負和士兵一樣的東西,甚至還要多一些,但卻依然個個都健步如飛,絲毫也沒有一點勞累的樣子。

沈無雙也不禁有些佩服,只從行軍能上看,商家軍絕對是一支受過了嚴格訓練的軍隊。

這時沈無雙道:“童大人,前面不遠就是長豐谷了。”

童大勇聽了,向前面看去,只見是羣山環繞,是一個谷地,馬上下令,讓整個隊伍暫時停上,而自己帶着幾個偵察兵和沈無雙等人趕到前面山谷口的附近,用望遠望觀看,果然只山谷之中,有賊兵活動,在谷口地方,還設有幾個哨兵點,每個哨兵點都在五名哨兵守衛。因爲怕驚動哨兵,因此童大勇沒有在進一步前進,不過還是能通過望遠鏡,發現在樹林叢中,依稀還能看到一些帳蓬,顯是這裡是西軍的一個營地。

看清了敵軍的情況,童大勇等人馬上轉回,命令士兵們做好戰鬥的準備。火槍兵也都填裝好了彈藥,而且三門虎蹲炮也都裝好了霰彈,只是炮口用一塊布蒙蓋起來,隨後向山谷中進發。

雖然是在羣山之中,但一千多人的動靜可也不小,軍隊在接近谷口的地方,立刻就被放哨的西軍發現,有一個守軍大叫道:“誰?是什麼人?”

而回答他的,是“砰!”的一聲槍響,是一名狙擊手開槍射擊,將這名哨兵射殺,而另外四名哨兵一見,知道是有敵人殺來,立刻轉身就跑,想趕進去報信,但商家軍的狙擊手們紛紛開槍射擊,一瞬間射擊了十餘槍,四個哨兵全都中彈身亡,逃得最遠的,也只跑出去二十餘步。

雖然將哨兵都射殺,但槍聲一響,顯然以經驚動了敵人,因此童大勇也立刻下令:“進攻。”

火槍兵們都端着火槍,向谷中衝去,因爲地形的原因,商家軍無法組成線形橫列,只能以排爲單位,進行小組分散的散點進攻。不過這樣一來,陣勢也拉得散,到顯得人數衆多。

果然,營地裡的士兵聽到了槍聲之後,也知道商家軍殺進了山谷中,於是也都紛紛舉着刀槍,殺出了營地,來迎戰商家軍。

一見敵軍殺出,商家軍的士兵並沒有停下了腳步,使用三段連射來迎擊敵軍,而是舉着槍繼續衝鋒,並且一邊小跑,一邊開槍射擊。整個山谷中,立刻響起了一連串火槍射擊的聲音,因爲不是排槍齊射,因此也顯得雜亂無章,但卻是此起彼伏,一直就個不響,彷彿根本就沒有中斷一樣。而衝在最前面的敵軍,也不斷的被火槍擊中倒地。

不過在射擊完了之後,火槍兵們並沒有停下來留裝彈藥,而是端着槍繼續衝鋒,因此對敵軍造成的打擊並不算很大,而西軍顯然也還能承受這樣的打擊,並沒有被商家軍擊潰。

童大勇親自帶領着一個排的士兵,向敵軍衝鋒,沈無雙等嚮導也都跟着他們,只能雙方相接,進行白刃作戰。

而就在雙方相距只有三四十步距離的時候,童大勇猛然大吼一聲:“準備投彈。”

整個隊伍馬上停了下來,士兵們以兩人爲一組,一人從自己的揹包裡拿出一個手榴彈,而另一人則拿出火燫來打火點線。童大勇也拿出一個手榴彈,他身邊的一個團部警衛兵給他點燃了手榴彈的引線,然各前衝了兩步,用力一甩手,將手榴彈扔了出去。而其他士兵也都紛紛將點燃了引線的手榴彈扔出去。一個排的士兵,一次就扔出去二十多個手榴彈。

商家軍雖然和西軍交手多次,但很少使用手榴彈,因爲商家軍基本上只用火槍火炮就能把西軍打敗,雙方几乎也沒有進行什麼像樣的白刃戰。這次纔是第一次對西軍大規模使用手榴彈,因此西軍都還不知道,商家軍還有這麼一種武器,他們只見商家軍扔出了二十多個就像一個大爆竹一樣大圓筒,每一個都在帶燃燒的煙霧,在空中打着翻滾,向自己這邊落了下來。

雖然他們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武器,但也知道,商家軍把他們扔出來,絕不會是什麼好東西,於是有人把盾牌頂在頭頂上遮擋,也有人左躲右閃,不敢被擊中,還有人乾脆用雙手抱住了腦袋,蹲下了身子,先護住自己的要害再說。

“轟——轟——轟——轟——”

手榴彈都先用落地爆炸,發出巨大的轟鳴聲,而伴隨着爆炸,並射出無數的鐵片鐵礦,只要是在轟炸點方圓十步的範圍內,無論是釆用怎樣姿式躲避的敵兵,都不能逃脫,被擊射而出的鐵片鐵砂射死射傷。而其他幾支衝鋒在前的商家軍小隊也都紛紛投出了手榴彈,因此在山谷之中,手榴彈的爆炸聲立馬上取代了槍擊聲,而且彌散出大量嗆人的硝煙。

在三十步以內近距離的戰鬥中,手榴彈的作用比火槍要大,這以經在商家軍以前的戰鬥中得到了證實,雖然黑火藥的爆炸威力並不大,但西軍的護甲也很差,因此手榴彈還是能夠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一顆手榴彈至少能炸死三四名西軍的士兵,而最多的時候一次可以炸死七八人,甚致是十佘人。商家軍一共投出了三百多顆手榴彈,西軍被炸得死傷無數,慘號哀號之聲,馬上就響成了一片。

連沈雲英等人都覺得十分震憾,火銃她們到是都還見過,而且商家軍也沒有用三段連射的戰術,因仇到不覺得有什麼出奇,但沒想到商家軍還有這種扔出去爆炸的武器,一下子就把賊兵炸得落花流水,怪不得商家軍能夠有這樣的威名。

扔出了手榴彈之後,童大勇拔出背在身後的一對短柄雙刃斧,大吼一聲:“殺呀。”率先衝殺了上去,身後商家軍的士兵,還有沈雲英等人也都紛紛舉兵器,跟着一起衝出去,雙方這纔算正式展開白刃作戰。而童大勇身先士卒,輪開一對雙刃斧,左右開弓,一連砍殺了好幾名敵兵,賊軍之中,競沒有能敵他一合之人。

童大勇使用的這一對短柄雙刃斧,是從清軍那裡徼獲而來,每支斧長約四尺,斧刃長一尺八寸,爲彎月形雙刃,重約三十餘斤,本來就是清軍在步下作戰使用的武器,不過一般的士兵都是使用一支,既使單手使用,也能雙手使用。步戰中用於猛砍猛劈,到是十分順手。

在商家軍中,對士兵使用的武器都是有嚴格規定,因爲士兵作戰,講究團體配合,而不是個人的武藝,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曾言:斧、鉞、錘、戈、戟、鉤鐮等膽大藝精者可用,用於獨馬衝殺敵陣,卻不可教隊兵,不可堂堂當大敵。因此商家軍裡,只有團級的將官纔有自己挑選喜歡兵器的資格,其他營連級將官,都只能和士兵一樣,使用長槍,最多配一把腰刀、短劍。

而童大勇自幼就力大過人,覺得這種雙刃斧的份量、尺寸都很對自己的胃口,而且還嫌一支斧使得不過癮,結果弄了一對,也成爲他的專用兵器。

在小山村裡的幾個弟兄之中,童大勇算年歲較長,只比周少桓小几個月,但平時爲人較爲木納,言語不多,沒有周少桓的沉穩冷靜,也不及成進、成鋼兄弟活躍,更趕不上段鵬機靈,但論起個人的戰鬥力,卻遠遠高出其他人,就是因爲他力大過人,由其是在步戰中,整個商家軍只有商毅一個人能夠蠃得了他。

而商毅也針對童大勇的這一特點,着重教他白刃格鬥的能力,因爲商毅雖然走的是近代軍隊的路子,以運用火器爲主,但商毅也知道,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白刃戰依然會是戰場上一個重要的戰鬥環節,事實上一直到了二戰時期,拼刺刀仍然是各國軍隊中的一個重點訓練項目。因此陪養幾個猛將,在以後的戰場上領頭率軍衝錚陷陣,也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商家軍南下之後,與流寇作戰,基本上只用火器就能夠輕鬆取勝了,白刃戰的機會並不多,往往只是在擊潰敵軍或追擊敵軍時,纔會使用。真正雙軍對壘,展開白刃作戰,還從來沒有過,因此童大勇還一直都沒有機會,能夠施展自己的能力。

而現在,在這種山區的特殊環境中,給了童大勇一個全力施展的機會。

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38章 軍歌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88章 勸降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66章 變數(二)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72章 勸進(上)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32章 攻城(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22章 造船(上)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46章 身世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47章 制度(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19章 投效(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34章 收尾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章 喜迅(下)第196章 軍校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76章 二打山東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6章 夜襲(上)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85章 地雷陣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
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38章 軍歌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88章 勸降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66章 變數(二)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72章 勸進(上)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32章 攻城(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22章 造船(上)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46章 身世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47章 制度(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19章 投效(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34章 收尾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章 喜迅(下)第196章 軍校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76章 二打山東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6章 夜襲(上)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85章 地雷陣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