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南京佈線(下)

黃徳林怔了一怔, 道:“大人在南京要買住宅嗎?如果大人真的要買,這座宅子小人開價是一萬兩白銀,可以九千兩白銀,賣給大人。”

商毅搖了搖頭,笑道:“這宅孑是你花了一萬二千兩白銀買來,又花了二千多兩白銀重新粉飾,我怎麼能只用九千兩白銀是買下來呢!說實話就是一萬二千兩白銀,我以經是佔了大便宜了,價格就這麼說定了。只是我手頭上沒有現銀,需要請黃總鏢頭等上三五天。”

黃徳林聽了,心裡對商毅自然是十分感激,道:“好,請大人跟我一起去看一看房子。”

商毅道:“這到不用忙,我現在還有公務在身,也不會馬上就到南京來居住,因此你也不必急着從宅子是搬出來。等我要到南京定居時,再通知你搬出來也就是了。”

到了這一步,黃徳林那裡還不知道,商毅這是有意在幫他度過這個難關,但他心裡也不由得小心起來,常言道:施恩於人,必有所求,畢竟黃德林也是久在場面上混的人,深知官府中的人不可不結交,但也不可深交,由其是不要價入官場之間的爭鬥中去。或者商毅要請他們去打探叛軍的情況,因此道:“大人如此慷慨,小民自然是感激不盡。大人如果有什麼地方用得上小民,請儘管吩咐,小民雖然只是一個保鏢的,能力有限,但也會盡量幫助大人。那怕是赴湯蹈火,肝腦塗地,也再所不惜。”

商毅笑道:“黃總鏢頭,你不要多心,我確實有些事情想請你們幫助,但絕對都是你們力所能及,而又不會引人注意的事情,不會讓你們爲難,也更不會把你們捲入是非之中。”

黃德林道:“請大人明示,是什麼事情?”

商毅道:“我想請你們幫助打探消息。不過這些消息並不是要你們去刺探什麼機要密件軍情等等,這些事情我自有夜不收去做,也不是官場的消息,這些你們也打聽不到,而是就在市井巷陌之間流傳,或是我所需要的一些指定打聽的消息之類,但絕不會涉及朝廷機密。因爲你們保鏢的人交遊廣闊,消息靈通,這方面應該很存行的。另外日後我也許會進行一些買賣經營,坐店運貨,還有起頭的事情,還會請你們多多幫助,當然鏢局所需的報酬,另行計算。”

黃德林想了一想,商毅提出的這些要求都並不過份,打聽市井消息難不難,其實是分什麼人了,外地人自躲是兩眼一抹黑,而對本地人來說,由其是對三教九流都吃得開的鏢局來說,更是輕車熟路,只要不涉及朝廷和官府,基本就沒有他們打聽不出來的。而坐店運貨,則本來就是鏢局的業務範圍。只有起頭,實際就是給大戶人家當看家護院的領頭人,差事雖然不大,但壓力不小,福威鏢局過去生意充足,一般都不做起頭的事情,不過現在生意難做,也顧不了許多,有事就做。

因此黃德林也點點頭, 道:“好,商大人,如果這些事情小人都可以答應,只要是您吩咐下來,我們都一定會爲您做好。”

商毅也很高興,有了福威鏢局的幫助,自己就可以深入的瞭解市井之中的消息,可以說南京、浙江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到了九月二十日,中原戰場傳來了消息,孫傳庭於八月上旬進駐洛陽,九月十二日,孫傳庭攻陷了寶丰,雙方正式開始接戰。十四日,孫傳庭進軍郟縣,李自成親率萬騎迎戰,孫傳庭的部將白廣恩和高傑出擊,擒獲了李自成部下的果毅將軍謝君友,還砍下了李自成的坐纛,險些活捉了李自成,攻陷了郟縣。

而在此同時,勳陽道高鬥樞與惠登相合兵,也配合孫傳庭作戰,攻下了谷城,進逼襄陽,遊擊將軍曾修,弄襲了李自成部設在唐縣的老營,擄其輜重,殺其家屬數千人。

這時孫傳庭又得到了李自成手下的官員丘之陶的投誠信。

丘之陶本是禮部侍郎丘瑜之子,在李自成攻陷宜城縣時,被李自成所抓,被迫投降了李自成,受封爲兵部侍郎。李自成率軍北上之後,丘之陶在襄陽留守,寫信給孫傳庭,約爲內應。孫傳庭接信之後,心中自然大喜,這也是他敢出關全面進攻李自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於是孫傳庭並同河南總兵卜從善、陳永福合軍,進攻襄城。

一時之間,全線飄紅,捷報不斷的傳來,因此在南京城中的官員們也是一遍歡騰的氣氛,而且吳甡馬上下令左良玉,命其立刻揮軍北上,進駐武昌府,逼近襄陽,好配合孫傳庭的進攻,一舉消滅李自成。

但只有啇毅知道,孫傳庭的這些戰績,其實足迴光返照而己,因爲按另一時空的進程,孫傳庭實際是中了李自成的誘敵深入,以逸侍勞之計。而被孫傳庭寄於了極大希望的丘之陶的密信早己被李自成在中途截獲,事情以經泄漏,而孫傳庭和丘之陶都被蒙在谷裡,因此孫傳庭的敗績已是不可避免了。

因此就在吳甡和史可法等南京官員一遍歡喜的時候,商毅只是冷眼傍觀,心裡只是想着,你們就等着樂極生悲吧。

第二天,北京朝廷傳下來聖旨,對吳甡和商毅在湖廣追擊張獻忠,保存了三位藩王的功績也大加讚揚,同時正式晉升商毅爲浙江總兵,全面付責平定浙江叛亂,而又給吳甡曾加了督師浙江的權力。

原來連續取勝之後,孫傳庭也興奮不己,他急報朝廷邀功,並在報捷中口出狂言:“賊聞臣名皆潰,巨指清洗豫,不以一賊遺君父之憂也。”

崇禎先以經收了吳甡的告捷,知道張獻忠以經被商毅打得基本全軍覆沒,幾乎是隻身逃進廣西,心裡也十分高興,雖然讓張獻忠給跑了,但畢竟在短時間內,張獻忠以經難成氣候了,而現在李自成似乎也快不行了,看來掃平困擾了大明朝十幾年的流寇之亂,己是指日可待了。

因此崇禎也是欣喜若狂,他拿着吳甡和孫傳庭的告捷奏疏,令衆大臣們傳閱,並在朝堂上連聲說:“賊寇滅亡,只在旦夕也。”

甚至崇禎還傳偷吏、工、兵三部,速速配合孫傳庭,以取得最後的勝利,並且着手妥排消滅李自成之後的舉後事宜。雖然也有人看出了不對勁,兵部侍郎馮元飆就道:“賊兵此仍是故意以羸弱以誘,孫督師冒然率軍南進,其形勢憂矣。” 這些話當然讓崇禎覺得十分掃興。

不過大多數人都和崇禎一樣,對前途充滿了樂觀情緒,有人也像崇禎建議,調吳甡和商毅部立刻北上,進攻襄陽,好和孫傳庭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這個建議確實讓崇禎動心不少,但卻遭到了內閣首輔陳演的極力反對,他當然是不想讓吳甡來分擊敗李自成的功勞。不過他的理由到是冠冕堂皇,現在張獻忠雖然元氣大傷,全軍覆沒,但難保不會再死灰復燃,斬草必須除根,因此建議還是命商毅部追到廣西,一定要活捉張獻忠。

儘管陳演的理由十分充份,但其他的大臣也不是笨人,於是在朝廷上又引起了一番爭論,結果大臣們爭來爭去,從商毅該不該出兵北上,扯到了什麼道德、天理之論,君子小人之辯上去了,雖然爭得面紅耳赤,但卻把崇禎聽得不知所云。

就在這時,史可法的浙江叛亂,南京告急也送到了北京,這一次滿朝官員都被震驚了,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李自成、張獻忠還沒有完全消停,怎麼浙江又亂了。

不過陳演十分機敏,立刻意識到這可是個好機會,馬上建議,讓吳甡和商毅去平定浙江的叛亂。這樣一來,吳甡不但不可能分去擊敗李自成的功勞,就連抓住張獻忠的機會也沒有了,同時陳演還打算再看幾天的情況,如果孫傳庭再有捷報發回北京,自己也請救出京督師,把平定李自成之功完全掌握到自己手裡。而平定浙江叛亂雖然也是一件大功,但怎麼也不能和平定李自成、張獻忠相比吧。

崇禎當然不知道陳演的這些想法,但這時吳甡的奏本也送到了北京,說軍情緊急,自己以經和商毅率軍東進,保衛南京,平定浙江之亂,而且南京和浙江也是大明重要的地區,確失不容有失,而且吳甡也先斬後奏,以經領軍東進了,崇禎也覺得沒有必要再節外生枝了,另外崇禎也覺得,有孫傳庭就足夠對付李自成了,因此也就順水推舟,正式傳旨,命吳甡和商毅平定浙江之亂。

不過雖然商毅和吳甡這次沒有能夠擒殺了張獻忠,但這次在湖廣的戰功還是非常顯赫的,還是應該給予嘉獎。於是就加封商毅爲浙江總兵,名正言順的帶兵平亂。

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85章 夜襲(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35章 鄉鬥(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53章 激戰(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61章 飛剪船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85章 地雷陣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一章 真像第271章 妙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72章 求和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266章 變數(二)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173章 勸進(下)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381章 喜迅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81章 喜迅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92章 返程第91章 逼宮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79章 救急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333章 對持(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
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85章 夜襲(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35章 鄉鬥(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53章 激戰(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61章 飛剪船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85章 地雷陣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一章 真像第271章 妙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72章 求和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266章 變數(二)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173章 勸進(下)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381章 喜迅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81章 喜迅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92章 返程第91章 逼宮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79章 救急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333章 對持(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