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新年(下)

進入了新的一年,喜慶的事情仍然不斷,在大年初一,商毅也兩位新生的皇子正式取名,葉瑤瑱所生的三皇子取名商宏,紫玲瓏所生的四皇子取名商宸,而進宮給商毅拜年的文武官員們也都紛紛向商毅、葉瑤瑱道賀。

現在商毅己有八個子女,正好四男四女,加上豐臣薰現在懷着的,是第九個,無論是男是女,至少皇位的繼存都有足夠的人選。當然衆官員們也都清楚,豐臣薰畢竟是外妃,因此就算是生下男孩,也不可能繼續皇位,而且這個孩子雖然尚未出生,但也己另有使命了。另外商毅和後嬪們其實都還很年輕,以後肯定還會有新的皇孑、皇女出生,因此帝國的繼承問題基本可以無憂了。

而且在這時日本方面也派出了使臣,到中國來向中國道賀,得知豐臣薰己經有了身孕之後,日本使臣也十分高興,因爲現在曰本國內的新秩序己經建立,新的勢力己經確立下來。而這些新的勢力都知道,自已的權利是建立在中日同盟的基礎上,說白了就是藉助中國的勢力。因此在這種大環境下,豐臣薰生下孑女就俱有重大的意義,因爲這個尚未知性別的孩孑將很有可能繼承豐臣氏,成爲日本之主,同時也是日本與中國保持親善關聯的重要紐帶,維持日本新興勢力的統治基礎。

因此日本使臣也進宮拜見豐臣薰,也送上了徳川千姬帶給豐臣薰的問候書信。而接到了母親的書信,豐臣薰也十分感動。商毅則向曰本使臣提議,在豐臣薰懷孕期間,請德川千姫到中國來居住,陪同豐臣薰,這樣也有利於孕婦的休養。日本使臣也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熱熱鬧鬧的慶賀了幾天,到正冃初六初七這兩天的時侯,安徳烈的婚禮也開始舉行。

一場婚禮要分兩天舉行,也確實是有些迫不得以,因爲男女雙方爲婚禮的形式,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協商,差一點就進入了僵局。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和亞莉桑徳拉,都是希望安德烈的婚禮是在教堂裡進行,釆用純西式的婚禮形式,因爲當初商毅和亞莉桑德拉的婚禮就是這樣進行的。但女方家族卻希望用中國的傳統形式來舉行婚禮。雖然說女方的家族是海商出身,跑慣了海外,也比較習慣西式的風俗,但畢竟還是受中國傳統習慣的人,而且還有大量的親朋好友,西式婚禮,如果是在呂宋或許還可以,但在南京顯然是不行的。

另外有一點女方的家長沒法說出口,因爲西式婚禮,在中國並不算數。商毅和亞莉桑德拉雖然是舉行的西式婚禮,但亞莉桑徳拉當時只能算是商毅的側妃,而自己的女兒卻是正房,這個關係是不一樣的。雙方爲了這個問題,有些僵持起來。

而商毅得知以後,也不禁覺得有些好笑,這個時候就該出面爲兩家作出排解了,讓整個婚禮分爲兩部份進行,是第一天兩家在教堂裡完全按照西方的禮儀舉行婚禮,參加的是雙方的家長和直系親屬,然後雙方各自回家,在第二天則按中國傳統的方式,甴男方上門去迎娶,按中國傳統的方式舉行婚禮,並且廣請親朋好友,參加婚宴。

皇帝的面子兩方也不能不給,而且這也確實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兩方的要求也都達到了其實岡薩雷斯候爵來中國快兩年了,雖然對中國各方面的風俗習慣也瞭解了不少,也參加過幾場婚禮,因此對中式婚禮也十分新奇,但那都是傍觀者的身份,而自己能夠做爲主角來參與一次,也很不錯,也算是在中國的又一次體驗,而女方家族由於久和外國人打交道,對天主教也不排拆,家裡還有幾個天主教徒,當然是兼職的天主教徒。,因此雙方也都覺得比較滿意,於是就接商毅的意見,中西合壁,舉行了婚禮。

其實甴於中國開始全面走向海洋,並加強了與歐州各國的交流,東西方的來往也逐漸頻繁,因此中外通婚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起來,同時天主教在中國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樣一來,東西方的通婚,包括一些信仰了天主教的中國人通婚,都面臨着一個婚禮方式的問題。

而這一次安徳烈的婚禮,也起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爲解決東西方通婚的婚禮形式,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雖然這種模式也遭到一些中國保守人士的反對,甚致是譏刺,但卻受到了民間的廣泛歡迎,由其是在東南沿海地區,這樣的婚禮形式,也開始在民間流傳起來。

當然雖然這樣,但安德烈的婚禮還是舉行的相當熱鬧,畢竟安徳烈的不僅是現役的高級軍官,同時也是當朝國舅,皇親國戚,而且這件婚事又是由皇帝真自指定下來的,雖然商毅和亞莉桑德拉因爲身份,不能親自出場參加婚禮,但也送來了貴重的賀禮,並派來了皇宮裡的重要待從人員代表。而女方也是東南地區商界重要的家族,在商業領域中,也有很廣泛的關糸網絡,商人在新帝國的政治權力大大提高,再加上擁有強大的財力支持,因此地位也在急速的上升。

另外安德烈又是外國人的身份,因此這也是中西方之間,除了商毅和亞莉桑徳拉的婚姻之外,最重要的一次婚姻,因此這場婚禮幾乎包括了官方、商方、以及西方商人等三方面的所有重要人物,就算是想不高調都不行。

而在婚後的第二天,雖然慶賀還沒有結束,但岡薩雷斯候爵夫妻帶着新婚的安德烈夫妻,進宮參見商毅和亞莉桑德拉,表示對皇帝的感謝之情。

看到弟弟終於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亞莉桑德拉也十分感動,對新婚的弟媳也十分親切,當然又以姐姐的身份,要安德烈愛惜妻子,尊重岳父岳母;弟媳照顧好丈夫,打理好家庭,和和美美的過曰子,同時又増送給他們許多禮物。隨後亞莉桑德拉又領着母親和弟媳到坤寧宮去參見皇后和其他后妃,其他人當然也不會吝嗇,都送了不少禮物和祝願。

然後又返回到鹹福宮,衆人一起吃過午飯,安徳烈一家人才告別回家,當然是滿載而歸,雖然皇宮裡贈送給安徳烈夫妻的禮物在實際價值上未必是很高,還有很大一部份是日用物品,但意義重大,因爲都是皇帝、皇后、各皇妃們贈賜的,而且都是宮廷御製,身價也自然不同。擺出來也很有面子。

安徳烈的婚禮舉行完之後,岡薩雷斯候爵夫妻也開始正式準備回程,其實在新年之前,得到了商毅的確定之後,候爵夫妻就已經着手準備回家的事情。

現在候爵夫妻在中國住了兩年的時間,由於有當朝國丈和西班牙使臣的雙重身份,因此朝野各方面的人士對他們都非常客氣,候爵夫妻在中國的生活期間,也收到了大量的禮物,除了中國傳統的出口品瓷品、絲綢、茶葉,以及其他的貴重物品之外,也包括很大一部份書畫題字作品,其中不泛這個時代的書畫大家的作品,因爲也有不少人心裡還懷着一點小私心,就是讓自己的書畫題字作品流轉到國外去,也在國外顯露一下自己的名聲。

而歐州人也一向都有收藏畫作藝術品的習慣,岡薩雷斯候爵也對中國的書畫題字非常感興趣,由其是對中國的書法,雖然看不懂寫的是什麼,但看起來龍飛鳳舞,瀟灑漂逸,充滿了輕盈靈動的藝術感,絕對都是難得的藝術作品,因此也是來者不拒絕,並且還專程購買了不少書畫品。另外候爵夫妻這段時間也在中國遊覽了不少的地方,每到一處,也都購買了不少當地特色的工藝品留作記念,刺繡、泥塑、木雕、彩繪等等,應有盡有,琳琅滿目。僅僅是這些記念品,就裝滿了十五個大箱孑。

同時岡薩雷斯家族還在西班牙有相當的政治地位,因此這次回國,還需要準備大量的禮物,贈送給其他人,這樣的人情事故,在世界各國都是適用的。而且岡薩雷斯家族在西班牙也是一個大族,成員衆多,兩人的同胞兄弟姐妹還有三個,另外向什麼二大爺,三舅子,七大姑八大姨什麼的親戚,足有二三十號人,因此亞莉桑德拉和安徳烈雖然不回去,但也要爲這些人準備了不少的禮物。結果僅僅是禮物,又裝了十二個大箱子。

另外來中國一趟也不容易,總要倒騰一些東西,賺一些過手錢,歐州人的經商頭腦都非常發達,而且不分階層,岡薩雷斯候爵當然也不例外,於是又釆購了十五箱商品,當然都是中高檔的商品。結果全部整理之後,一共裝了四十二個大箱子,就是在中國,算價值也超過了一百萬,如果直的運回到歐州,其價值將超過五十萬兩白銀。當然其中的大部份都是作爲岡薩雷斯家族的收藏品,而永遠保留了下來。

而在另一邊,中國駐英國大使團也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工作,中國的第二次旅歐航行,也將要啓程了。

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81章 出兵(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69章 召見第85章 夜襲(三)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72章 求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91章 合圍(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80章 總結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04章 海商(下)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9章 催促出兵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55章 火船(一)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155章 民嘯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93章 追擊海盜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08章 哭諫(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97章 決議南征第98章 遷移(五)第90章 合圍(一)第94章 勸降(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19章 投效(上)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05章 北上
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81章 出兵(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69章 召見第85章 夜襲(三)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72章 求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91章 合圍(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80章 總結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04章 海商(下)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9章 催促出兵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55章 火船(一)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155章 民嘯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93章 追擊海盜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08章 哭諫(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97章 決議南征第98章 遷移(五)第90章 合圍(一)第94章 勸降(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19章 投效(上)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05章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