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造船(上)

“草民胡江濱,見過總兵大人。”

商毅道:“胡不必多禮,先起來說話。”

胡江濱道:“多謝大人。”然後才站起身來。

商毅這纔看淸,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個四十五到五十歲之間的老者,中等身材,皮色黝黑,鬍子有兩寸多長,到是經歷過不少風霜的樣子。商毅道:“胡江濱,我聽說你會造船,是嗎?”

胡江濱道:“回稟大人,草民家傳三代,勻是造船工匠出身,不是草民自己誇口,無論江船、海船、福船、廣船、沙船,草民的這個造船坊裡都能製造。只是不知大人需要怎樣的船隻?”

來到了胡江濱的造船作坊之後,由沈壽崇引見,而胡江濱到是聽過商毅和商家軍的名字,因此對他們也不敢怠慢,又知道商毅是有意要造船,因此也帶着商毅和沈壽崇在船塢裡來參觀。

商毅發現,這兒雖然是叫私人造船作坊,但實際上規模也不小,在船塢裡還有兩條大約完工六七成的船,大體都是福船的樣子,和沈壽崇使用的福船差不多,應該都是四百料左右的船。而在裡面幹活的工匠不下百人。聽沈壽崇所說,胡江濱的造船作坊裡常僱的工匠約有一百五十人,而且一但來了大項目,往往能招到七八百人,最多的時候,可以超過千人。

因爲事先沈壽祟向胡江濱通過氣,因此胡江濱到也沒太多的顧忌,一邊看着,一邊就詢問商毅。

商毅道:“一千料、二千料的船隻,你這裡能造嗎?”

胡江濱道:“回稟大人,一千料的福船,草民這個造船坊裡到是曾經造過幾條,但二千料的大船,自從草民從馬尼拉回鄉之後,就沒有造過了。”

商毅聽了,微微一怔,道:“這麼說你在馬尼拉的時候,造過二千料的大船?”

胡江濱道:“實不相瞞大人,這造船之術,仍是草民家傳,因此草民自幼更從家父開始學習造船之技,然而我大明如今所造,所存圖紙,皆爲小船,最大不過千料。製造昔日三寶太監下西洋時所用之大船之術,以經失傳久己。而草民成人之後,得知干係臘人在馬尼拉開設船廠,所造皆爲大船,因此飄洋過海,到干係臘人的船廠裡當過學徒,幹了近十年,到是參與過製造大船。算來也應有兩千料。只是這兩千料大船的造法極爲複雜,如果沒有船圖,將十分困難,而干係臘人頗爲狡猾,圖紙保存及爲嚴密,草民也未窺全貌。”

商毅點點頭,他知道在歷史上西班牙佔領了美州和馬尼拉之後,開避了一條由美州直達馬尼拉的航線,進行美州與亞州之間的貿易,而所用的帆船都是在馬尼拉制造,其中就僱傭了大量馬尼拉的華人勞工。所造的基本都是排水量一千噸左右,載重量在三百至四百噸的大帆船,也就差不多相當於中國兩千料左右的大船。

想不到胡江濱爲了學習造大船,居然甘心到馬尼拉去當一名造船工人,他這份執着精神到是讓商毅十分佩服,於是道:“如果我有圖紙呢?”

胡江濱身子一震,看着商毅,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道:“大人有兩千料船的圖紙?”

商毅道:“不錯,我手頭上到是有三寶太監所用兩千料寶船的圖紙,如果提供給你,你能造把這條船造出來嗎?”

商毅這些話到不是吹牛,他不僅有寶船的圖紙,就連各個時代的大帆船圖紙都有。雖然在這個時代,大帆船的製造技術在各國都是機密,但在後世卻根本不算什麼,是完全公開的。歷史資料加上一些發燒級的“帆船控”的參與,使各種大帆船的圖紙不僅齊全,而且精細度也比古代提高了許多。在後世的中國,就曾仿製過全木結構的兩千料寶船。這些圖紙一部份收錄在商毅電腦裡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裡,當然也有一部份是商毅自己的興趣收集。

但胡江濱的眼中立刻發出了狂熱射光芒,顯然寶船的圖紙以經勾起了他極大的興趣,趕忙問道:“請問大人,圖紙在那裡,能否給草民一看。”

看到了胡江濱的表情,商毅也十分滿意,看來這傢伙也是個十足的“帆船控”,這才只是寶船的圖紙,如果把其他帆船圖紙都拿出來,只怕他當場會激動得休克過去。不過商毅還是搖搖頭,道:“我這次是南下平亂,因此並未帶來,所有船隻的圖紙還留在山東。不過我以經派人回山東搬取家眷,相信他們會帶圖紙一帶過來,大約十幾天就能到杭州了。”

聽說還要等上十幾天,胡江濱臉上也露一絲失望,但馬上道:“只要大人有圖紙,草民一定能爲大人造出來。” 頓了一頓又道:“不過草民還是要先看過圖紙,才能確定到底能不能造。”

商毅又點了點頭,指了指停在海邊,自己帶來的那船兩桅西班牙帆船,道:“這樣的船你能造嗎?”

胡江濱看了一眼,道:“這是干係臘人的船,我在馬尼拉船廠裡做了近十年,所造的都是這種船型,沒有百條也有七八十條。和福船相比,這種船更爲細長,前低後高,上寬下窄,而且船頭尖狀如刀,因此更善於破浪前進,速度也更快,但不如福船平穩。而且大人帶來的這艘是小船,兩層甲板,只有兩桅,不會超過三百料,如是千料大船,甲板爲三至四層,至少爲四桅,分船艏斜桅、前桅、主桅和後桅,若是兩千料以上,則後桅爲雙桅,艏斜桅掛單方帆,前桅和主桅均掛着三帆,後桅掛三角帆……”

他滔滔不絕說了這麼大一通之後,這才覺得有些入神,忙道:“大人,草民失禮了。”

商毅到是十分佩服,雖然他不懂造船,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胡江濱所說的,到也頭頭是道。足見他對西班牙大帆船也下過一番苦心研究。其實在中國民間從來就不缺技術人材,只是中國曆代朝廷都不重視工匠技術。如明末著名的火槍製造專家趙士楨,完全就是自學成材,卻能自行研究出十餘種各式火銃,包括代表火銃發展趨勢的摯電銃這樣的後裝彈式火銃,和雛形機關槍式的迅雷銃。

而胡江濱顯然也是一個熱衷於造船術的工匠,因此一談了船的事情,立刻就進入狀態,什麼都忘了。不過這樣的人也正是自己需要的。於是商毅也笑道:“不訪事。看來你對這種船非常熟悉了,能造嗎?”

胡江濱道:“和福船一樣,造一千料以下,到是不難,一千料以上,如果沒有圖紙,恐怕不易。”

商毅點點頭,道:“圖紙的問題,由我來解決。如果造一艘像停在船塢中的那種福船,需要多少時間,又需要多少銀子?”

胡江濱道:“如果工料齊全,船塢就緒,從開工到完全造好下水組裝完畢,一共要二三個月的時間,草民這裡收費爲一萬五千兩白銀到二萬兩白銀。”

商毅道:“那麼一千料的福船呢?還有一千料的干係臘船呢?”

胡江濱道:“一千料福船需要三到四個月,白銀四萬。一千料干係臘船的價格差不多,但時間還到略長一些。因爲我們這裡的工匠這種船造得少,因此慢些,若是造出幾艘之後,有了經驗,再造也就快了。”

商毅又問道:“你這裡可以同時開造幾艘一千料福船?”

胡江濱道:“回稟大人,最多三艘。”

商毅沉呤了一會兒,才道:“好,我暫時先造三艘一千料,二艘福船,一艘希臘幹船,價格好說,但要越快越好。至於兩千料的福船,等你看過圖紙以後再說。不過要造兩千料船,不能在你這裡製造。必須到到杭州去。因爲事關機密,造船的技術不得外傳,因此必須在軍隊的監管下製造。你願意去嗎?當然造船的一應事務還是由你負責,其他人絕不會干涉。”

胡江濱也想了一想,道:“如果另選地址造船,則先要建倉庫,廠房、船塢、住宅等等一應事務,少說也要半年的時間準備,如果只爲造一兩條大船,實在是得不償失。”

商毅微微一笑,道:“誰說我只要造一兩條大船,實話實說,我打算在杭州開設一個造船廠,以後主造大船,別說是兩千料,日後還要造三千料、五千料大船。不僅是造福船,還要造干係臘船。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我們首先合作造這幾艘船出來,如果這一次你真的能夠造得好,以後把這船廠交給你來打理,也未償不可。”

胡江濱身子一震,呆了半響,才道:“大人要開船廠,朝廷允許嗎?要知道朝廷可是不許造兩桅以上的大船的。”

商毅道:“朝廷那邊的事情你不用但心,自然由我去打通關節。何況等準備做好,還要半年時間,到了那時,先訂的三條船都以經做好了,我想朝廷那邊,也應該疏通好了關係。” 心裡確在想半年以後大明朝廷都完了,到那時還有誰來管我造多大的船。

胡江濱當然不知道商毅的這些想法,不過他確實是一個沉迷於造船技術的人,僅僅就是寶船的圖紙,就勾起了他極大的興越,更不用說來親手造寶船,另外按商毅的想法,還不僅僅是寶船,以後什麼船都要造的,說實話他要就動了心。只是覺得這一切來得太突然,自己都不敢相信。但聽商毅的口氣,說不定他真的有門路,可以疏通朝廷的關糸,製造大船。這個機會可不容錯過,那怕試一試也好,因此他思考再三,終於道:“好,商大人,我答應你。”

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5章 受勳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97章 遷移(四)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章 趕集(上)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章 喜迅(上)第182章 下獄(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65章 破局(五)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93章 遷移(一)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84章 游擊戰(三)第51章 撫平青萊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73章 勸進(下)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72章 求和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35章 追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80章 報紙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48章 新政(二)
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5章 受勳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97章 遷移(四)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章 趕集(上)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章 喜迅(上)第182章 下獄(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65章 破局(五)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93章 遷移(一)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84章 游擊戰(三)第51章 撫平青萊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73章 勸進(下)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72章 求和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35章 追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80章 報紙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48章 新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