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穩定,,.)(!贏話費)下面測試第三種連發槍,這種採用的是跟前二種的連發槍完全不同設計,只有一根槍管,沒有轉盤,而槍管上方設計了一個彈藥斗方,子彈藥就是斗方放入泡書(
這種槍叫做咖啡磨槍,用於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因爲這個斗方很像咖啡磨的方形漏斗,因此當時美國總統林肯給它取名叫咖啡磨槍
它的填彈方式是,在使用之前,首先將紙殼子彈裝在一個小鐵管中,底部裝上雷管帽,放在槍管上方的斗方裡由於重力的關係,裝有子彈的小鐵管會一顆顆落下到槍機裡,槍手轉動搖桿,子彈會在鐵管對正槍管時發射出去,然後空鐵管會從底部掉出此時彈藥手的責任就是將鐵管撿起,重裝填子彈,然後放到上方的漏斗裡,持續供應彈藥就箅卡殼,也可以馬上排除,繼續射擊
在測試的時候,三部咖啡磨槍都出髮卡殼現像,但排除卡殼之後,又繼續射擊,三分鐘內,三部咖啡磨槍的射擊次數爲:二百九十二發,三百零五發,三百二十一發,平均射在一百發五右
由於咖啡磨槍不像其他的連射槍,在發射後需要換彈倉只要彈藥不停地從彈藥斗方放入,理論上說它就可以不間斷的持續射擊
這種設計理念確定十分穎,也擺脫了當時連發槍都是轉輪發射,己經有一點像早期輕機槍的影子了但咖啡磨槍的弱點也非常明顯:一是在射擊時,鐵管跟槍管不容易對準,總是有點誤差,影響到射擊的精度,也容易損傷機件卡殼二是結構太過脆弱,經不起戰場上碰撞和天候等的考驗,一般部隊也不知道如何維護
還有一點是由於只使用一根槍管,在連續高發射了一、兩百發後,槍管就會產生極高的溫度,必須停下來等槍管冷卻,否則子彈會因熱提早擊發,或是爆膛當然這一個弱點防衛槍也存在而且在南北戰爭期間,又誕生了一種的連射槍,就是加特林連發槍,因此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後,咖啡磨槍也就消聲滅跡了
其實商毅最希望弄出來的,還是加特林連發槍,這也是在馬克泌機關機出現之前,世界上最好的輕型火力武器,在加特林連發槍出現之後,立刻就將其他的連發槍擠出了歷史舞臺,也包括前面的米特留雷斯槍甚致就是到了馬克泌機槍出現以後,加特林連發槍仍然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一戰以前,才側底被淘汰
商毅也找到了加特林連發槍的圖紙,讓兵工廠償試製做一下,看一看能夠到怎樣一個地步,但加特林連發槍的結構過於複雜,對精細度的要求及高,以現在的金屬加工水平,根本就無法實現,兵工廠做了幾次,都無法成功因此商毅也只能放棄這個構想把精力放在防衛槍、米特留雷斯槍、咖啡磨槍上
這三種連發槍中,有兩種都出現十九世紀中後期,在那段時間裡,西方列強爲了爭奪歐州的霸權,都在拼命擴軍備戰,因此武器的換代也極快,一有式武器出現,立馬就大規模製造,而先前的舊武器立馬就被淘汰了結果造成了許多概念製造出來的武器都是曇花一現,往往都是剛剛只造出了初成品,還沒來得及改進完善,就立刻被的武器取代了像米特留雷斯槍、咖啡磨槍都是典型的例子
其實這幾種連發槍本身僅管都存在着許多缺點,有的是因爲自身的設計問題,也有是這個時代的金屬製造工藝的原因,但都是可以慢慢改進的,畢竟在這個時代來說,這幾種連發槍無論在構思設計,還是在加工工藝上,都是最先進的,而且也沒有人和商毅進行軍備競賽,完全可以慢慢的改進提高,並且讓這幾種連發槍在歷史上也多停留一段時間
當然就是目前製造出來的這三種樣品,儘管還有些不足之處,但實際的威力己經相當可觀了,如果在戰場上運用得好,完全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像防衛槍、咖啡磨槍的成本也都不算高,而且相對來說工藝也都比較簡單,到是可以先生產出一批來,在戰場上看一看實際使用的效果,而米特留雷斯槍則還需要進一步提製做工藝,達到好效果
因此商毅首先決定,將兩種後填彈式步槍定名爲射步槍,將掣電銃定名爲射一型,爲伏波軍使用,後填彈式線膛步槍定名爲射二型,爲虎賁軍使用,這兩種步槍從現在開始,每個月生產六十到八十支左右
防衛槍定名爲多管轉輪連發槍,分爲三管、九管、十二管三種型號,每一種毎個月生產十架;而咖啡磨槍定名爲單管斗方填彈連發槍,每個月生產二十架而米特留雷斯槍定名爲多管填彈連發槍,毎個月只生產五架並且從南京軍區中抽調部隊,來練習使用這幾種型槍等半年之後, 開始視訓練效果,然後再正式裝備部隊使用
同時商毅也想到, 半年之後,也就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各種型槍也都能夠生產出一定的數量了,而且戰士們也應熟悉了這些型槍的性能特點,到了那時,到是可以找機會向清廷發動一二次戰爭,在戰場上試驗一下這些型槍到底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畢竟只有通過戰場的試驗之後,才能確定威力如何
而就在商毅查閱式武器的時候,南京的其他各項工作也都在按各自的發展方向進行着,有的熱熱鬧鬧,也有的悄然無息,當然還有是所有人都舉手相慶
最熱鬧的當然還是參政院,畢竟這是一箇中國曆史上從來就沒有過的機構,就是想不引人注意也不行加入參政院的議員們, 其實也有各種心態, 有人是想借這個機會, 引起商毅或是南京內閣的注意, 一舉擠身於南京政府之列; 也有人抱着理想, 希望在這裡發表自己的政治主張;也有人是懷着陰暗的心理,準備在這裡發泄對現實的不滿情緒;當然還有一部份是商毅安插在參政院裡,付責引導的人總之是魚龍混雜,啥同的都有
而且中國的適應力也確實很強,儘管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構,但在渡過了最初幾天的鮮感之後,很快就進入到正常的狀態中,毎天都有無數的提案上交到執委會,提案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什麼樣都有
最熱鬧的當然還是討論題案的時候,現在東林、復社、幾社等幾個明末時期大規模的團社都己經衰落了下去,而且參政院的人員也是平均的來自六省一市,不可能有那個團體能夠佔到絕對多數,正所謂是趣人相輕,誰都不服誰,無論是什麼人提出議案,都會立刻冒出一大堆的質問,不過誰也有自己的小團體,也會有一些在傍邊搖旗吶喊、幫鼓助威的人,因此也都爭得不可開交,雙方的人員也展開脣槍舌劍,並且引經居典,來證明自己的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但幾乎每一次爭論很快都會跑題,變成了所謂的君子小人、道德理義上面去了
不過毎一個人還都樂此不彼,而且越來幹勁還越大,畢竟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也是很不錯,說好聽一點是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說難聽一點,就是在這裡可以罵人自甴,是想罵誰就罵誰
但吳甡、史可法、黃宗羲等少數原弘光朝廷的高層官員卻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過去在朝廷的金殿上,這種場面可是見得太多了,幾乎毎一次殿議都是這樣,一開始還是討論正事,但後來很快就跑到了什麼君子小人,忠臣奸黨上去了,最後什麼結果都討論出來,只好等第二天大家再接着吵只不過現在是換了一個地方
當然在參政院有一個最後投票表決的制度,到是不會沒有結果,但儘管如此,每天無意義的爭吵花費的時間太多,一天也通過不了幾個議案,有一次爲一個議案居然爭到了傍夜,最後提案者實在掐不住了,釆用拒絕回答的方式,才得以開始投票表決,但這時衆議員才發現,剛纔爭論的內容早已經離題三千里了
這樣的結果到並不出商毅預料,其實在現代社會中,議會就是各黨派集團吵架的地方,甚致會經常上演全武行,除非這個議會只是做爲政府的橡皮圖章存在只不過在現代社會中,議會制度發展了數百年,己經十分成熟,每一個議會都有一套相應的規章制度,在這套規章制席允許的範圍內,再怎麼爭吵也不會太出格,至少也在討論議案的時候不會跑題
不過商毅有意在成立參政院的時候,沒有把這套規章制度拿出來用,先讓他們去吵着再說自巳在一邊偷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