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

而就在這時,商毅一直等待的,李定國在湖北地區的消息,也終於傳回到了杭州。

在商毅撤離南京的時候,李定國也帶着第九師的十四團,乘坐着第四分艦隊的戰船,逆江而上,向湖北境內進發,艦隊在長江中航行了三天,在二月初四到達湖廣黃州府的蘭溪鎮附近的稀水長河入口靠岸蹬陸,然後和艦隊分手,展開了被後世稱千里挺進大別山的傳奇之旅。

因爲戰船的負荷有限,要輕裝簡行,李定國的部隊除了士兵隨身的行李包裹,槍只彈藥以外,只帶了三十門小型野戰炮,最重的也不過二百斤,只用三十匹馬和三十隻驢孑馱運,並沒有帶任何車輛。由其是糧食,只夠十天食用。因此在下船登岸之後,全團的當務之急,是先找一個立點,並且獲取一部份物資,才能夠保證部隊的基本生存條件。否則就只能宰殺驢馬,但這樣一來,就會加強士兵們的負擔。

如果是清軍,或者是流寇,甚致是明軍,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搶老百姓,但商家軍當然不會這麼做,而李定國銀隨商毅的時間也不少了,也懂得嚴格軍紀的重要性,而且他對湖北一帶的地理情況可並不陌生,從蘭溪鎮沿着浠水逆遊而上約二十里的路程,就是蘄水縣,因此就把蘄水縣作爲商家軍的第一個攻擊目標。

雖然蘄水縣只是一個縣城,但這一次商家軍轉戰湖北,並沒有帶中重型火炮,李定國也不打算強攻,而是決定採用夜襲攻取蘄水縣。因此也下令全軍,立刻向蘄水縣出發,在天黑之前,必需趕到蘄水縣。

就在當天晚上,商家軍向蘄水縣城發動了進攻,而戰況之順利,大出商家軍的預料之外,蘄水縣的防守幾乎是形同虛設一般,商家軍的士兵趁着黑夜,十分輕易的就登上蘄水縣的城牆,而守城值班的清兵這時還在呼呼的大睡着,當然就被爬上牆頭的士兵輕鬆的繳了械。隨後放下吊橋,打開城門,放大隊人馬進城。

而李定國帶領着部隊殺進了蘄水縣城,一直殺到了縣衙,把正摟着心愛的小妾大睡的縣大老爺從牀上抓起來的時候,也沒有遇到過什麼抵抗,整個過程幾乎就像是來旅遊一樣。

因爲現在清軍的戰線拉得太長,不可能在每一處都留駐兵力鎮守,只能把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南京一帶,而且在阿濟格看來,湖廣地區己經是清軍的大後方,離南京遠達千里,商家軍怎麼可能殺到這裡來呢?在長江南岸,還有駐守在長沙的原明湖廣總督何騰蛟可以給清軍造成一定的危脅,因此還駐紮了一部尚可喜的人馬駐守,但在長江北岸,由其是黃州府一帶,清軍的防守十分空虛。李定國的人馬登岸,也一點都沒有覺查到。結果也讓李定國十分輕鬆的就得手。

蘄水縣的知縣叫做鄭新民,原來就是明朝的官員,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的時候,就存蘄水縣上任,明朝滅亡之後,南明成立,他到沒有動地方,依然當自己的蘄水知縣,而李自成進駐湖北之後,馬上就順應變化,聽從大順軍的調令,而等李自成敗出湖北,清軍殺到,他又立馬向清軍投降。因爲現在清軍也滕不出功夫來處理這些小事,因此還是任命鄭新民繼續當蘄水知縣。算起來這位縣太爺也是歷經四朝不倒的人物了。

被商家軍的士兵從牀上抓起來的時候,鄭新民也嚇得魂不附體,還以爲是遇上土匪了,因爲李自成的大順軍主力雖然南撤,但還是有少量餘部留在湖北地區,本來是做大順軍南撤的斷後掩護之用,但在大順軍被清軍擊潰之後,這一部份軍隊也不能繼續南撤,因此就留在湖北境內,又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分成數股,多的三四百人,少的只有七八十人,做些沒本錢的買夷,以打家劫舍爲生。

但這些大順軍的人數並不多,而且戰鬥力也不強,一般只敢打劫一些小村莊,不敢進攻州縣,見了清軍更是躲之不及,在地方上也沒有造成什麼大的危險,再加上他們平時又躲進山林裡,現在清軍也沒有功夫來清剿他們,因此也就賴得去管了。而現在鄭新陽的第一反應就是大順軍的餘部打進蘄水縣了。

但很快鄭新民就發現不對,因爲這支軍隊不僅有統一的服裝,而且行動號令都十分有序,絲毫也不亂。另外在殺進了縣衙之後,雖然把自己還有家人都控制起來,但只要是老老實實的聽話不動,也就沒有什麼傷害。包括自己的那個小妾,自己被抓起來的時候,居然還有人把被蒙在她身上,把她光溜溜的身體遮掩起來。對衙門裡的東西、物品也沒有搶砸。別說是土匪,在鄭新民的記憶中,無論是明軍還是清軍,似乎都沒有這麼好的紀律。

等鄭新民定下心神來,仔細觀察才發現,這支軍隊的服裝和自己以前所見的大不相同,都是一色的綠軍衣,打綁腿,只穿了一件馬甲式的甲胃,帶着八楞單沿帽,還鑲着一顆紅色的五角星。儘管這種服裝的軍隊鄭新陽是第一次見到,但在耳朵裡可是磨出繭來了,隨着商家軍威名的擴大,商家軍奇怪的軍服樣式也根着出了名的。鄭新民的頭腦中同樣是印像深刻。

“難到這是商家軍嗎?”但令鄭新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商家軍不是在浙江、江淮一帶活動嗎?怎麼會跑到千里之遙的湖北來呢?不過聽說商家軍的軍律素來嚴肅,剛纔看起來也確實如此,大概不會要了自已的命吧,但鄭新民馬上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就算商家軍的軍紀好,那也分對誰呀,商家軍現在還是明朝的隊伍,而自己現在是在給淸朝當官,饒了誰恐怕也不能饒了自己吧。

想到這裡,鄭知縣也不禁嚇得渾身發抖,被商家軍的士兵帶到李定國面前的時候,還不等李定國開口問話,就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僥命。

不過這樣的好處是,在李定國的面前,鄭新民幾乎是有問必答,首先告訴李定國,自己的姓名和爲官的時間,並且立刻帶着商家軍,把自己縣衙裡的庫房和牢房全都打開,讓商家軍搜查。

因爲在出發之前,李定囯得到商毅的嚴令,絕對禁止濫殺無辜,那怕是對地方官員,如果不是罪大惡極,危害一方的官員,也不要胡亂殺戳,商家軍當然沒有時間去仔細查問鄭知縣是不是一個好官,不過根據這個時代的經驗,只用查兩個地方,基本就可以八九不離十:一是庫房,查一查蒐集了多少銀錢糧食,二是牢房,看一看關押了多少犯人,是因爲什麼罪名被抓進來的。而李定國就是按照這兩點進行艘查。

鄭新民的人品雖然不怎麼樣,但當官到還算過得去,在他的私庫裡只搜出了三千多兩白銀,三百石糧食,而在縣衙的厙房裡,到是有二萬多兩白銀和一千五百石糧食。經查證,這筆錢糧是將要上繳到黃州府去彙總,然後送往南京,主要足供應軍前所用。在二天以後,就要啓程了,就連車輛和牲口都己經備好了。

而在監牢裡押着得,是幾十個交不岀錢糧的百姓,到也沒有被無辜抓來關押的。因此從這些情況來看,鄭新民這個知縣還算是過得去。因此李定國也就不打算處決他。當然他家裡,還有縣庫裡的錢糧自然不會留着,而那幾十個名交不起錢糧的百姓則全部釋放回家,同時毎人還發給二石米、十兩白銀。並且在第二天,給全縣的貧窮家庭分發糧食,商家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羅田縣,當然現在有了一個立足之地,也不能輕易放棄,而因此李定國決定,在蘄水縣裡留下一個營駐守,並裡付責分發糧食給百姓的工作,並且調査縣城裡有沒有惡霸一類的人物存在,如果有就將其抓起來進行公審,公開處決,財產自然充公了。而李定國帶着其他三個營出發去襲擊羅田縣。

三天之後,消息傳到了蘄水縣,商家軍己經攻佔了羅田縣,而這幾天的時間裡,商家軍在蘄水縣裡救濟了四百餘戶貧苦百姓,同時還找出了三個民忿頗大的惡霸,在離開蘄水縣的前一天,對他們進行了公開審理,李定國也趁機爲商家軍大造聲勢,公佈了三個惡霸的罪行,然後將他們公開處決掉。同時又警告了鄭新民,念在他爲官還不錯的份上,這次就僥過他一命,但要求他立刻辭職回鄉,不許再給滿清做官。

鄭新民雖然被嚇得不輕,但也暗自慶幸,總算是保住了一條小命。同時心裡也下定決心,等商家軍離開之後,立刻辭職不幹了。而且供應軍前的錢糧都被商家軍給分發了,就算是還要再幹下去,也是不可能的了。

商家軍的舉動當然是大快人心,因此在離開蘄水縣的時候,也受到不少百姓的歡送,還有一百多名百姓願意投軍,李定國也把他們全都收下,隨軍前往羅田縣。

第3章 趕集(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91章 合圍(二)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章 喜迅(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81章 總結作戰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83章 夜襲(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54章 激戰(下)第90章 合圍(一)第2章 喜迅(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04章 完婚(二)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82章 進攻黃州(三)山東戰役二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208章 進京(上)第307章 民意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37章 新武器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73章 阻擊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
第3章 趕集(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91章 合圍(二)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章 喜迅(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81章 總結作戰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83章 夜襲(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54章 激戰(下)第90章 合圍(一)第2章 喜迅(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04章 完婚(二)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82章 進攻黃州(三)山東戰役二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208章 進京(上)第307章 民意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37章 新武器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73章 阻擊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