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浙江巡撫

龍嘯大明

新任的浙江巡撫叫做王維如,是馬士英的一個老部下,跟隨馬士英十餘年了,雖然這時福王朱由崧還只是出任監國,而沒有稱帝,但現在馬士英衍然已是南京朝廷的首席大臣,因此提拔任用老部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隨王維如一行到浙江上任的人員之中,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物,就是在平滅馬家寨時,唯一脫逃的馬家三公子馬勝。而這次派出浙江巡撫,也和馬勝有一點直接的關係。

馬家寨的寨主馬賀強因爲是同族的緣故,認馬士英作叔父,攀上了這棵大樹,因此在馬家寨覆滅之後,馬勝就立刻逃到鳳陽,投靠馬士英這位叔爺爺避難,當然也想借馬士英的力量,爲家人報仇。而馬士英到還不錯,不但收留了馬勝,而且還承若,一定會爲馬家寨報仇。不過當時馬士英只是鳳陽總督,在級別上雖然比商毅高,但也管不到浙江來,因此也只能暫時作罷。

後來南京大臣議論立帝,福王朱由崧私下運作,也派人聯糸過商家軍,但被婉言謝絕,但馬士英聞迅之後,卻立刻同意了下來。馬勝得知以後,也不禁暗自慶幸,如果商毅也同意了,自己的家仇恐怕就難報了。

馬士英擁立福王到了南京之後,正是春風得意。而馬勝也趁着馬士英心情好, 又來哀求馬士英爲自己一家報仇。

商毅現在雖然戰功綽著,但畢竟成名的時間太短,威望還不足,馬士英和商毅並沒有打過交道,僅僅只是略有耳聞,區區一個商毅,在他看來,也不過就是高傑、黃得功之流罷了,而馬士英又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自以爲大權在握,自己既然玩得轉江北四鎮,玩得轉東林諸人,那麼對付起商毅來自然也不在話來了,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浙江地區富庶,歷來都是南方的糧錢大省,掌握在自己手裡,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馬士英立刻上表朱由崧,任命王維如爲浙江巡撫。現在朱由崧對馬士英自然是言聽計從,也沒有通過其他的官員,立刻下詔應準。

其實馬士英也沒有忘記馬勝,只可惜馬勝的功名太低,只是一個秀材出身,連混個知縣都不夠格,老馬就算想提拔他也沒處使力,只好把他安排給王維如當一各幕僚,於是在王維如到浙江上任的時候,也把馬勝帶上了。

因爲王維如也知道馬勝是馬士英的侄孫,因此對他也頗爲重看,從南京到杭州的這一路上,王維如固然是春風滿面,而馬勝也同樣得意洋洋,頗有幾分“我胡漢三又殺回來了” 的氣勢,而且心裡還盤算着,如何再風風光光的返回海鹽縣,殺回馬家寨,爲父兄報仇;而仇人的名單除了商毅之外,還有那些人。

南京到杭州並不算遠,王維如一行人中除了他乘坐的這一頂八人擡大橋之外,還有十餘騎馬,馬勝就在其列,大隊走得雖然不快,但四天之後,也到達了杭州城的餘杭門外。王維如從轎窗裡向外看去,遠遠的到是可以看見杭州城的城牆,而且還有不少百姓人員進進出出,但卻看不到一個迎接巡撫大人上任的官員。

王維如也不禁覺得頗爲奇怪,叫過一個師爺來,問道:“本官要到杭州來上任的公文發出去了嗎?怎麼沒有一個人來迎接本官呢?”

那師爺道:“回稟撫臺大人,卑職也覺得奇怪呀,咱們從南京出發之前,卑職就將大人上任的公文發出去了,而且在昨天我們住宿的時侯,卑職也命人通知杭州府,說大人今天準到,上午我們出發的時候,卑職又派人通知過一次,可怎麼就沒有人來迎接大人呢,難到這三封公文,杭州府都沒有收到嗎?”

王維如“哼”了一聲,道:“如果是沒有送到,也該有個迴音纔對,那會這麼一聲也不響呢?我看分明是杭州的官員有意怠慢本官。”

那師爺忙道:“是,是,要不要卑職再派人送個信去,就說大人己經到了城外,讓他們出城來迎接呢?”

王維如沉着臉,道:“不用了,我們先進城,到了知府衙門,看他們有什麼可說的。”

師爺忙又道:“是,是。”

隨後一行人又開始動身,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城門前,正要進城的時候,過來了一隊士兵,約有十幾個人,將他們一行人給攔住了,爲守一個軍官模樣的人道:“你們是那裡來的隊伍?”

馬勝立刻從馬背上跳下來,道:“瞎了你的狗眼,這可是新任……”

他的話還沒說完,只聽“啪”的一聲,已經捱了一記耳光,那軍官道:“嘴裡給我放乾淨一點,就是要撒野,也要認清楚,這裡是什麼地方。”

馬勝被這一把掌打得眼裡直冒金裡,捂着腮幫子,半天才緩過勁來,也不禁怒從心生,道:“好小子,也不看看老爺我是誰,就敢打我。” 說着衝上兩步,一把抓住那軍官的甲領,道:“老爺今天可饒不了你。”

那軍官“哼”了一聲,也不知怎麼一抖身子,馬勝只覺雙手一麻,頓時鬆開,還沒等他明白過怎麼回事來,只覺腳下一絆,“僕通”一聲,就摔倒在地上,那軍官掄腿在馬勝的屁股上狠踢了幾下,道:“老子打得就是你,又能怎麼樣,弟兄們,動手,好好收拾一下這小子。”

傍邊立刻又過來三四個士兵,把馬勝按在地上,就是一陣拳打腳踢,只打得馬勝“嗷嗷”慘叫。

其實事情就在轉眼之間發生,王維如的一行人也看傻了眼,做夢也沒有想到來到杭州之後,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王維如趕忙從轎子裡鑽出來,大喝道:“住手。”

這時幾個士兵也停了手,那軍官指着王維如道:“你又是什麼人?”

王維如道:“本官乃是新任的浙江巡撫,你們難到沒有收到南京的公文嗎?竟敢如此毆打本官的屬從人員,還有沒有王法?”

那軍官道:“狗屁,什麼浙江巡撫,我們什麼公文也沒有收到,我看你是冒充的吧,你的膽子可不小,竟敢冒充浙江巡撫,還有沒有王法了。”其他的士兵也都紛紛圍隴了上來,一陣鬨笑。

王維如氣得臉色發白,命人從轎子裡把公文,還有自己的巡撫大印,都拿了出來,道:“你們看,這是朝廷的公文,還有本官的大印在此。”

那軍官手一擡,便將公文和大印劈手奪了去,而且看也不看,就把公文撕成幾片,還道:“什麼公文大印,你騙誰呢?給我找塊木頭,想刻幾個大印就有幾個,想寫幾份公文就有幾份。” 說着,又將大印扔到地上,還用腳連踩了好幾下。

王維如只氣得全身發抖,指着那軍官,道:“你,你,你……”但說了半天,也只說出一個“你”字來。

那軍官道:“我什麼?”說着還伸手拍了拍王維如的官帽,道:“這頂紗帽做得到是真像那個樣子,在那兒做的,告?我,我明天也去做一頂帶帶。”

有一個士兵也過來,扯了扯王維如的官服,道:“這是那個戲班子的吧,還做得真像啊。”

王維如怒不可遏,揮着手道:“來呀,給我把他們都拿下。”

他這次上任,隨行帶了也有時幾十人,除了幕僚隨員僕從轎伕之外,到也帶了三十多家丁,再加二十多個衙役,加在一起也有五六十人,聽了巡撫大人下令之後,衆人立刻一擁而上,來抓這十餘名士兵。

那軍官一見,道:“這回來橫的了,弟兄們,大家都動手,動手。” 只見從城門裡突然冒出來無數的士兵,足有數百人之多,一下孑就把王維如的一行人馬都圍了起來。

王維如見況,也不由大吃了一驚,看樣子對方竟然是早有準備的,但還沒等他想明白,商家軍的士兵己經開始動手,王維如帶來的家丁衙役們那裡是商家軍的對手,而且人數也要少得多,因此沒過一會兒,就被打得東倒西歪,紛紛倒地。就連幕僚隨員等人也不能倖免。不過商家軍下手到還算是有分寸,只是將人打倒,並不向死裡動手,而這些家丁衙役見了,也都學得乖了,索性也都躺在地上,不起來了。隨後商家軍的士兵拿出繩索,一個一個上綁捆好,生擒活拿。

而王維如見勢不妙,正要逃走,這時早己有兩個士兵趕了上來,一左一右,抓肩頭隴二臂,然後拿出繩索,給五花大綁上。王維如一面掙扎一面大叫道:“我是浙江巡撫,我是浙江巡撫,你們竟敢抓我,反了,反了……”但還沒喊兩句,就被一塊破布堵住了嘴,只能發出“唔、唔”的聲音來。

不到一會兒,王維如一行人員,包括先前捱了一頓爆打的馬勝在內,全都被商家軍綁了起來,一個也沒有跑掉,然後被商家軍押着進了杭州城。徑直來到了己改爲總兵府的巡撫衙門。先前那個軍官還笑嘻嘻對王維如道:“巡撫大人,您看,這不是到了您的衙門了嗎?”

就這樣新任的浙江巡撫一行人終於進到杭州城裡的巡撫衙門,不過卻是被關進了巡撫衙門的大牢裡。而且王維如還不知道,就在他還沒有進杭州城的時候,兩份公文己從杭州發向南京,一份是告訴南京朝廷,商毅攜帶着崇楨皇帝的遺詔、玉璽,還有坤興、昭仁兩位公主從北京回到杭州;另一份是說有人在杭州冒充浙江巡撫,己被抓了起來,聽候發落。

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6章 意外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49章 新政(三)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36章 隱密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89章 交易(下)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35章 天命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55章 插曲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75章 湖南失陷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3章 震盪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99章 廷議(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245章 獻投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03章 夜奔(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67章 雨戰(三)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78章 衡州府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79章 大不敬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334章 突襲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73章 阻擊第87章 挑戰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75章 架臨宿州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37章 新武器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99章 廷議(下)第84章 開戰第246章 身世第94章 撤兵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20章 新武器(一)
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6章 意外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49章 新政(三)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36章 隱密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89章 交易(下)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35章 天命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55章 插曲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75章 湖南失陷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3章 震盪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99章 廷議(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245章 獻投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03章 夜奔(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67章 雨戰(三)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78章 衡州府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79章 大不敬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334章 突襲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73章 阻擊第87章 挑戰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75章 架臨宿州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37章 新武器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99章 廷議(下)第84章 開戰第246章 身世第94章 撤兵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20章 新武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