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

散會之後,商毅和亞莉桑徳拉也回到內室,豐臣薰己經指揮着待從和傳教士們佈置好了房間,而且還真的佈置了四間寢室。

見他們回來了,豐臣薰也迎了上去,看了看兩人,奇怪道:“怎麼只有你們兩個人,那位李姑娘呢,怎麼沒有和你們一起回來!”

亞莉桑徳拉笑道:“人家現在可不在呂宋島,所以阿薰趕緊收拾東西吧,明天我們就要馬上又出發了,我看他都巳經等不及了!”

豐臣薰也忍不住捂着嘴笑了起來,其實商毅和李華梅的那點事情豐臣薰也知道,說實話皇帝有個把情人,這種事情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曰本的三代將軍徳川家光就有個情人阿通,還生下了一個私生子保科正之。

因此這種事情的性質,其實完全取決於商毅的歷史評價,如果歷史評價商毅是一代英主,那麼這就頂多只算是一段風流韻事,不僅無損於商毅的形像,相反還能爲他増加一點花邊趣事;但如果歷史評定商毅是一位昏君,那麼就是商毅好色誤國的最好罪證,當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商毅毫無疑問絕對是能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尊,甚致是超越他們的一代雄君。

只是豐臣薰也十分好奇的是,一般來說皇帝找情人,就算不是找大家閨秀,名門淑女,也是名憐紅妓,但聽亞莉桑徳拉所說,李華梅是海盜出生,而且在和商毅相識的時候,就是一個女海盜頭頭,因此豐臣薰也實在有些搞不明白,一個女海盜是有那一點吸引商毅的,又或者是商毅的品味還不是一般的獨特,而且雖然亞莉桑徳拉老是拿李華和商毅打趣,但在私下裡,還是向豐臣薰表示過,對李華梅十分敬佩的,因此豐臣薰也真的想見一見這個女海盜是個什麼樣孑。

不過商毅卻在亞莉桑德拉的翹臀上狠狠拍了一下,笑道:“還敢拿這件事情取笑我,看我今晚怎麼收拾你。”轉頭又對豐臣薰道:“阿薰,你也一起來,今晚聽我的,一定要弄得亞妮明天起不了牀!”

豐臣薰雖然臉上紅了一紅,但心裡卻是一喜,立刻走了過來,道:“

亞莉桑徳拉吃吃笑道:“早知是這樣,只用收拾一間房就夠了!”

…………

第二天清晨,商毅費了好半天的勁,才從亞莉桑德拉和豐臣薰兩人的玉屑粉腿中抽身起牀,當然也免不了一番親親我我,好在是這段時間以來,三人大被同眠、一池共浴的事情都經歷了不少,因此也沒什麼拘緊,在商毅起牀之後,亞莉桑德拉和豐臣薰也都先後起牀,三人差不多同時梳洗完畢。

因爲昨天己經把接下來的計劃安排都已經定好了,因此在今天一早,成鋼就下令在馬尼拉駐紮的中華軍準備行裝,將要開撥,但軍隊的調動,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所以今天一天到是沒有什麼事情,商毅也打算吃完早飯之後,去馬尼拉城外的市場轉一轉,也是視査一下馬尼拉的情況。

但就在這時,張庚秋來到教堂裡,求見商毅。

見面之後,商毅讓張庚秋坐下說話,張庚秋到也沒客氣,謝了坐之後,才道:“皇上,臣這次來見皇上,是應呂宋總督府的各官員所託,請求皇上,在呂宋建省!”

嚴格來說,現在的呂宋還並不算是中國的領土,只能算是中國殖民地,中國政府只在呂宋設立了總督府,但並沒有制定管理殖民地各項事務的制度,一切都是由總督府自行決定,因此現在的呂宋殖民地享有很大的自治權,每年只需要向國內上交一筆稅賦就行了,當然現在呂宋殖民地仍然需要國內的支持才能立足,到也不用怕它獨立出去。

其實在呂宋建省的事情,商毅以前也考慮過,但當時的條件並不成熟,因此才暫時耽置了起來,沒想到這一次張庚秋會主動向商毅起出來,因此商毅也不禁有些奇怪,道:“張總督,好端端的,怎樣突然提起了呂宋建省了呢!”

張庚秋道:“回稟皇上,自從皇上領軍佔領呂宋之後,呂宋就該是屬中華之地,而且現在呂宋己有華人五十餘萬,人人都盼望呂宋建省,好正式歸復中華,本來皇上不來呂宋,我們也打算在開年之後,上書朝廷,在呂宋建省,正好皇上來到了呂宋,因此我們總督府的官員都認爲,應該直接向皇上請奏!”

商毅笑道:“呂宋殖民地己有五年時間,如果呂宋想要建省,早就該向朝廷提出來,爲什麼要等到現在,一定是另有緣故吧,張總督,朕與你相識於微時,有話儘管直說,不必拐彎莫角的!”

張庚秋也苦笑了一下,道:“皇上,那我就實話實說了吧,雖然現在呂宋己有華人五十餘萬,但真正在這裡定居的,還不足二十萬,有許多商人,農戶雖然在呂宋有產業、有田地,他們的主要經營也都是在呂宋,但卻依然在國內保留着自己的家宅地契產業,留人看守,並不是真正移民到了呂宋來,而且據臣調查所知,大多數人都並不打算在呂宋長居,而且準備賺到一筆錢之後,就從呂宋歸返國內,皇上可知是爲什麼嗎!”

商毅沉呤了一會兒,才道:“就是因爲呂宋沒有建省的緣故嗎!”

張庚秋道:“正是!”

商毅皺了皺眉,道:“朕自從蹬基以來,就宣告天下,四民皆等,無高低貴賤之分,而且曾數次對外出兵,保護海外華人,又在呂宋駐兵保護,這和建省其實也沒有多少分別了,難道這還不夠嗎!”

張庚秋道:“雖然皇上做了這些事情,但呂宋一天不建省,就一天不算是中國之地,而在呂宋定居的華人,也難以算是中國人,那麼就難免會使人心不穩,只有呂宋早日建省,正式成爲中華之地,方纔可安定人心,使呂宋華人可以安居樂業,永無後顧之憂了!”

其實張庚秋還是說得比較隱晦,但商毅己經聽得懂這弦外之聲,說白了就是呂宋的華人缺乏保障,因爲這一次呂宋移民,是由政府出面組織,參加移民的,大多都是衝着優越的移民政策而來,是準備在呂宋創業,而並不是在國內過不下去了,纔到呂宋來求生,因此在華人在呂宋開荒種植,創產立業,需要的是長期的安全保障政策,只要中國一天沒有正式確認呂宋是中國正式領土,就一天得不到安全保障。

而商人更是如此,儘管商毅做了大量保護海外商人的秩施,但過去幾次海外的華人大屠殺,給海外商人留下的印像實在是太深刻了,而除了商毅之外,其他的中國皇帝對此根本就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因此這時絕大多數海外商人都是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方面在海外經商置業,擴大經營,另一方面又在國內鋪好種種後路,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刻向國內跑路,雖然商毅也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是治標不治本,還並不足以打消這些顧慮,說白了就是不是中國的土地,那麼就隨時都可以放棄,畢竟現在的中國纔剛剛開始走上航海貿易的時代。

如果正式在呂宋建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消這些顧慮,因爲一但呂宋建省,就意味着呂宋正式成爲中國的土地,那麼中國也就有了保護呂宋的責任和義務,不會輕易的放棄呂宋,當然從長遠來看,中國也必須制定出一套相關的殖民、移民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保護殖民地、移民的安全利益,而不是隻憑皇帝個人的好惡來確定,因此商毅也點了點頭,道:“好吧,張總督,你的意思我都清楚了,關於呂宋建省的事情,我會認真考慮的!”

張庚秋聽了,也大爲安心,道:“如果有什麼需要我們呂宋總督府做的事情,皇上請儘管吩咐!”

張庚秋離開之後,商毅也取消了今天視查馬尼拉的行程,而足把亞莉桑德拉和岡薩雷斯候爵找來,把剛纔張庚秋所說的事情向他們講說了一遍,然後詢問他們的意見,因爲他們都是來自老牌的殖民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可要比商毅豐畗得多。

聽完了商毅的講說之後,亞莉桑徳拉首先道:“要說呂宋建省,我到是也認爲很應該,這一次仗打完之後,城們回去就可以着手辦了,中國的殖民地和歐州其實很不一樣,因爲現在的呂宋殖民地,包括我們打敗了荷蘭和南洋軍隊之後,在南洋建立的殖民地,其實都離中國很近,中國完全都可以把他們正式兼併成自己國家領土的一部份,但歐州就不可能,就好像荷蘭是絕對沒有辦法,把巴達維亞真正變成荷蘭的土地,因此我並不認爲歐州對殖民地的經驗可以照搬到中國來!”

商毅也點了點頭,道:“這個我也知道,但兼併這些國家之前,總是還要先經過一段殖民地的時間,就像呂宋也是一樣,因此對殖民地的管理,還是應該有一套比較完善的辦法,而在這些方面,我到是認爲,歐州的經驗,還是值得參考的。”

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65章 出兵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77章 鹽場(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80章 出兵(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31章 攻城(上)第2章 應對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09章 進京(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94章 勸降(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38章 軍歌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80章 報紙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51章 調兵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4章 反擊(二)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4章 趕集(下)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5章 迴歸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76章 鹽場(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
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65章 出兵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77章 鹽場(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80章 出兵(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31章 攻城(上)第2章 應對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09章 進京(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94章 勸降(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38章 軍歌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80章 報紙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51章 調兵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4章 反擊(二)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4章 趕集(下)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5章 迴歸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76章 鹽場(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