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

奇爾泊是蒙古中南部的一個淡水湖泊,北魏時稱爲南池,金代稱爲白水泊,明代早期稱爲集寧海。因爲清代在正黃旗察哈爾轄境內,因此又改名爲黃旗海,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到後世。

奇爾泊湖面大體呈一個不規則倒三角形,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寬6-9公里,湖面的總面積約爲110平方公里。湖水補給主要來源於周邊的大小十九條河溝。湖裡所產的鯽魚美味可口,爲塞外著名。因爲這裡湖河交匯,水網密集,因此沿湖周邊的水草十分豐盛,是蒙古察哈爾部的主要放牧地點。

黃繩武選擇在奇爾泊邊駐守待援,就是看中了這裡的水源豐富,不僅可以解決全軍的飲用水,而且隨軍攜帶的都是火藥,因此在靠近水源的地區駐紮,當然也就安全得多了。

現在中華軍車隊的位置離奇爾泊只有二三裡的路程,因此黃繩武下令之後,人人加緊,推車打轅,只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就到達了奇爾泊邊。

而這時只見西北方向塵土飛揚,蒙古軍己經出現在中華軍的視野中了。而現在挖戰壕構築防線已經是來不及了,因此黃繩武又立刻下令,背湖列陣,由兩個旅的士兵組成一個半圓陣,並且將一部份車輛上的貨物卸下來,以毎十輛車爲一組,散放在半圓陣的外圍,充當掩體。騎兵團的士兵充當預備隊,而付責趕車的車伕等隨行人員則在半圓陣的中間,剷土填袋,準備築建防線。

中華軍的陣式剛剛擺好,滿蒙聯軍就趕到了奇爾泊附近,遠遠的扎駐了人馬。不過因爲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滿蒙聯軍可不敢再靠近中華軍的陣地,離得大約有七百餘步遠就停上。當然在這個距離上,很難看得清中華軍陣地的詳細情況。好在是碩塞、博洛、嶽樂等人手裡都還有幾架單筒望遠鏡,也送給各旗主一人一個,因此大家也能看清了。

見中華軍己經列好了陣式,烏克善不禁又有些猶豫起來,畢竟有了上一戰的教訓,烏克善心裡也有點沒有底。而碩塞、博洛、嶽樂等人可是知道的,其實現在中華軍根本就沒有組建好陣地,因爲戰壕沒有挖,也沒有壘好土砂袋,因此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抓緊進攻,一但等到中華軍把陣地組建完成,想要再攻破中華軍的防線,可就是難上加難了,這種戰例,清軍己經印證了無數次的。

於是三人也力勸烏克善,現在不可遲疑,趕緊下令進攻,趁着現在中華軍的陣地還沒有組建好,一舉攻破中華軍的防線。

烏克善也知道,現在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因此也把牙一咬,決定馬上開始進攻。而且爲了表示自己的公證,第一批的進攻兵力就從哲裡木盟出,調動了兩千騎兵,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了進攻。

果然,就在騎兵進行到距離中華軍的陣地還有約四百步的距離時,中華軍的第一輪打擊開始。因爲蒙古軍是對一個點發動進攻,因此能夠開火的火炮並不多,只有二十餘門。但這也夠蒙古軍受的,一門一門火炮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將炮彈射落到蒙古騎軍的陣列中,或者是在行進的道路上。

“轟——轟——轟——轟——”

距烈的爆炸聲響起之後,在炮彈落下的地點,蒙古騎兵被炸得人仰馬翻,戰士的慘叫和戰馬的悲鳴也不斷的發出。

而在後面觀戰的蒙古各旗旗主也看得驚心動魄,原來中華軍的火炮真的能夠打得這麼遠來,畢竟聽別人說是一回事,而自已親眼看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有碩塞、博洛、嶽樂不動聲色,因爲這種場面他們早就己經見慣了,同時對各旗主的驚愕表情還有一點鄙視,這算什麼,中華軍的厲害還在後面。

不過中華軍的新型迫擊炮雖然打得遠,但由於炮彈小,因此殺傷力並不大,主要是對蒙古軍造成的心理威攝力大,二十幾門火炮對蒙古軍造成的打擊並不大。一顆炮彈最多也就炸到二三個騎軍,而且由於這個時候戰馬只是小步碎跑,速度並沒有起來,前面的騎士倒下之後,後面的絕大部份人都能夠及時的躲開,不會被絆倒或誤傷自己人。

因此蒙古騎軍冒着炮火,繼續進前,而且速度也在不斷的提升着。戰馬由小步碎跑逐漸變成了大步快跑,同時陣形也開逐漸擴散開,就像一張大網一樣,越散越大。這也是蒙古軍在聽從碩塞等人的意見之後的改變。

但就在這時,中華軍的火槍開始射擊。頓時槍聲密集,如同爆豆一樣,而且一陣接着一陣,幾乎從來都沒有間斷過。而蒙古騎兵的傷亡也猛然驟加,不斷的有人馬中彈倒地,而在奇尓泊邊的草地上,轉眼之間就躺滿了蒙古士兵和戰馬的屍體。

而在中華軍的猛烈火力打擊下,蒙古騎軍的進攻只進行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再也支持不下去了,剩餘的騎兵紛紛拔馬回撤,第一輪進攻很快就這樣被打退回來。而蒙古軍退回本陣的,只剩下一半的人孑。

不一會兒,剛纔還槍炮轟鳴的戰場上一下了安靜了下來,在硝煙盡散之後,只留下了滿地的人馬屍身,還有幾匹無主的戰馬,在戰場上四處的遊蕩,除了不時還可以聽到一些重傷未死的戰馬發出的淒涼悲嘶之外,再聽不到其他的聲音。

因爲蒙古軍的旗主士兵們幾乎都被嚇傻了。

烏克善、溫布、固嚕斯奇布等人這時都是臉色慘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和中華軍打過了一仗的滿珠習禮和瑪濟克也好不到那裡去。因爲他們當時面對的只是中華軍的一個團,而現在是兩個旅,戰鬥的規模擴大了好幾級,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過了好一會兒,溫布才顫聲道:“這……這實在是太厲害了……太厲害了……”

而固嚕斯奇布也道:“沒…沒有用了…我們根本不可能戰勝中華軍的,撤退吧,我們根本不可能嬴。”

烏克善雖然沒有說話,但也同樣連連搖頭,而滿珠習禮和瑪濟克也是一言不發。碩塞、博洛、嶽樂則面面相覷,蒙古人還說自己,他們才真的是膽小如鼠。

其實這也不能怪蒙古人太膽小了,實在是中華軍的火力太可怕。如果說在清廷第二次南征直到清廷滅亡,中華軍的火器大體等於拿破崙戰爭時候的水平,那麼在全部換上了線膛槍之後,至少中華軍的火槍水平實際己經達到了歐州十九世紀中前期,也就是鴉片戰爭時候的水平了。

而且中華軍的的武器提高,也是有一個過程,在剛剛開始的清軍交戰的時候,中華軍甚致還使用過一段時間的火繩槍,然後才過渡到燧石打火式燧發槍,再到火帽撞髮式燧發槍,纔到現在的線膛槍,正是因爲在逐步提高,因此清軍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到了雙方交戰後期,清軍也開始學着使用火槍,使用新戰術,這也拉隴了雙方之間的武器距離,清廷中原大戰的失利,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整體實力不足,還有就是戰術落後,而武器上雖然也有差距,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因此儘管清軍也知道中華軍的火器厲害,但也從來沒有被嚇成這個樣子。連信心全部都喪失了。

但蒙古人一上來,就是面對着中華軍的最高水準,中間毫無緩衝和過渡,要知道現在的蒙古軍還是一個純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除了少數人見識過一些老式的火繩槍之外,絕大多數的蒙古士兵聽都沒聽,這一點連當初的清廷都不如,就像是讓一個圍棋初段者去和九段高手下棋,當然步步受制,沒下幾手之後,一下子就信心全無,根本就沒得比了。

當然在另一方面,現在的蒙古也早不是當年成吉思汗那個時代的蒙古,現在的蒙古軍,也不是當年橫掃歐亞,所向無敵的蒙古軍了。

而戰鬥纔剛剛一開始,蒙古各旗旗主都被中華軍的火力給嚇住了,碩塞、博洛、嶽樂也都又急又恨,碩塞忙道:“卓哩克圖親王,現在只能進,不能退,應該立刻下令,再向中華軍發動進攻,而且這一次出動大軍,全方位進攻,一定能夠攻破中華軍的陣地的。”

博洛也道:“是啊,各位旗主,勝負成敗就在此一舉了,正黃旗察哈尓的中華軍一定會趕來救援這支中華軍的,到了那時,別說讓中華軍得到這一批物資,連我們都會遭到中華軍的前後夾擊,這一戰將必敗無欵,因此現在我們只有拼力死戰,全力進攻,突破中華軍的防線,一舉擊漬這支中華軍,銷毀這批物資彈藥,纔有取勝的機會,否則……”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溫布打斷道:“夠了,現在還能再打下去嗎?我們怎麼可能打得嬴中華軍呢?難通要讓我把昭烏達盟的勇士全都死在這裡嗎?”

固嚕斯奇布也連連點頭,道:“就是,說什麼也不能再打下去了,如果要進攻的話,你們去進攻好了,我可不奉陪了。”

溫布馬上道:“對,我們走,我們走,就死讓你們去送死去。”

烏克善一看快說僵了,也趕忙過來打圓場,道:“扎薩克多羅郡王,多羅杜棱貝勒,你們又何必這樣呢?我們先收兵,然後再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說着烏克善又立刻下令收兵,而碩塞、博洛、嶽樂雖然心裡不願意,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跟着一起收兵回營,去從長計議。

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92章 合圍(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71章 不解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96章 軍校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52章 山東巡撫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07章 哭諫(上)第146章 制度(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27章 夜襲(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1章 勸進(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3章 出兵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2章 荒鎮怪客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1章 婚姻(下)第264章 調兵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79章 桂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05章 完婚(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96章 對策第206章 接頭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34章 收尾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67章 變數(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51章 撫平青萊第67章 建設(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91章 遇刺(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38章 家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
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92章 合圍(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71章 不解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96章 軍校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52章 山東巡撫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07章 哭諫(上)第146章 制度(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27章 夜襲(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1章 勸進(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3章 出兵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2章 荒鎮怪客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1章 婚姻(下)第264章 調兵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79章 桂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05章 完婚(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96章 對策第206章 接頭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34章 收尾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67章 變數(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51章 撫平青萊第67章 建設(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91章 遇刺(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38章 家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