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

淸軍分兵三路之後,多鐸部的人馬約有近十萬餘衆,又一次在壽州渡過淮河,殺向了鳳陽。&&而這一次商家軍只是稍做了抵抗之後,就立刻放棄鳳陽,向揚州方向撤退了。而清軍趁勢也佔領了鳳陽。然後又趁勢攻取了定遠。基本佔領了整個鳳陽府。

而在另一戰線,耿仲明率軍從壽州南下,由於劉良佐己率軍渡江,這時明朝在廬州府幾乎無一兵防守,結果耿仲明的大軍也一路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在佔領了廬州之後,繼續南進,又相繼攻取了六安州,霍山、舒城、廬江等地。而移駐守無爲州的劉良佐一見清軍殺到,立刻放棄了無爲州,逃到了長江南岸。

渡淮之後,進攻連連得手,多鐸懸着的心也放下了不少,看來洪承疇到是有些道道,這樣多點進攻,不和商家軍多作糾纏的戰術果然十分有用。因此就想立刻率領大軍直撲揚州。

但洪承疇卻看出情況並非如多鐸所想的那麼樂觀,因爲明朝在廬州府基本沒有駐軍了,而在鳳陽一線,商家軍顯然也在有意逐步放棄,並不是真的守不住。因此也提醒多鐸,千萬不可大意。而且揚州的左右側翼、泗州、盱眙一線和潞州、六合一線都沒有拿下來,還有準塔帶的火炮也沒有送到,這就進攻揚州,恐怕不妥。

在洪承疇的及時提醒,也讓多鐸有所警覺,因此又分兵兩路,命固山額真拜尹圖率領一軍進攻潞州,固山額真葉臣率一軍進攻盱眙,先解除揚州的側翼,逐步向揚州推進。

果然進攻盱眙的葉臣這一次就遭到了商家軍的強力阻擊,不過葉臣可是吃過商家軍虧的,而且也牢記洪承疇的建議,如果是對商家軍己經佈置好了的防線,不可輕易強攻,因此也不敢再冒然進攻,停下來向多鐸報告。

多鐸接報之後,也不禁佩服,老洪果然有些先見之明,急忙又和洪承疇商議,是否應該強攻泗州。

洪承疇考慮了一會兒,道:“豫親王,依下官之見,先不忙進攻盱眙。”

多鐸道:“哦?這又是爲什麼?”

洪承疇道:“盱眙和泗州是揚州西北側翼,洪澤湖的出口,明軍決不會輕易放棄。而且商家軍在這果己經固守了近一個月,一定修好了足夠的防線,另外盱眙和泗州都是背靠洪澤湖,難以圍困,物資和補充可以由水路源源不斷送來,而我們的火炮也還沒有送到,如果冒然強攻,恐怕損失慘重。”

多鐸皺了皺眉,道:“如果不取盱眙、泗州,我們又如何攻取揚州呢?”

洪承疇笑道:“豫親王,我們不是還有潞州、六合一線,依下官看來,取此一線應易如反掌,只要這一線拿下來,我們就可以沿長江向東,進攻揚州,而這樣一來,盱眙、泗州的守軍自然也就會棄此兩地,而退守揚州,此兩處不就可以垂手而得嗎。”

多鐸這才恍然大悟,也點了點頭,道:“嗯,這到是個好辦法。”

兩人正說着,另一路的拜尹圖己發回了戰報,他這一路的進攻果然十分順利,首先攻下了潞州,緊接着又攻佔了六合。而這時耿仲明那邊也傳來消息,左夢庚舉兵投降。

原來左夢庚被黃得功和劉良佐擊敗之後,退兵到安慶府和廬州府交界的天柱山一帶駐紮。而這時耿仲明己攻下了廬州,左軍己是腹背受敵,進退不得,而又無後勤供應,因此也是人心惶惶。左夢庚和金聲桓、盧光祖、李國英、徐勇、郝效忠等衆將商議,決定舉兵向耿仲明投降,歸順清廷。這時左軍還有大軍十五萬餘衆,耿仲明也不敢私下受降,趕忙向多鐸報告。

多鐸接到這兩處的戰報,也不禁哈哈大笑,而洪承疇也請多鐸趁勢進軍,直取揚州,並讓左夢庚出兵進攻安慶,牽制眀軍的兵力。多鐸立刻下令,首先命豪格分兵牽制泗州和盱眙兩地,葉臣立刻領軍轉攻天長縣,而拜尹圖也繼續進軍,攻取儀真縣。

天長縣位於盱眙到揚州的中間位置,離揚州城只有八十餘里的路程,而儀真縣己經進入了揚州府境內,離揚州城只有五十里左右的路程。清軍己經一步一步的向揚州逼近了。

――――――――分割線―――――――――分割線――――――――

而這時商毅己經把自己的指揮中心移到了揚州城外的陣地,現在現在另時搭好的中軍大營中接侍兩位特殊的客人:玄皇教耐教主夫婦。

原來從清軍發動二次進攻之後,只用了十餘天的時間,就跨過了淮河,長驅直入向南推進了千餘里,鳳陽、廬州兩個江北重地勻告失守,兵鋒也己經直逼到了長江邊,和南京隔江相望。駐守南京金川門一帶的明軍在城牆甚致都可以看見長江對岸有清軍鐵騎的來往。這一下又引發了南京城中的一片恐慌情緒。

而東林黨又趁機對馬士英羣起而攻,指責馬士英把劉良佐、黃得功二部留在江南,結果造成了江北防守空虛,淮河防線失守,清軍長驅而入。而南京的各屆人士對馬士英都十分不滿,因此在東林黨的帶動下,又軒起了一場“倒馬”的高峰,一時間指責馬士英的文章紙抄也如雪片一樣,在南京城傳閱。

馬士英這時也又急又氣,爲自己辯解,因爲現在左軍的人馬還駐守在安慶府一帶,因此必須把劉良佐、黃得功二部留在江南,才能保證南京的安全。同時馬士英不顧儀態,在金殿對東林黨破口拍掌大罵:“你們這些東林狗黨,先想借防江爲藉口,縱容左逆入犯南京!清兵至,猶可以議款講和。如果左逆得志,你們東林黨人高官厚爵,惟獨皇帝與我二人難免一死!我寧可死於清軍之手,不死左逆刀下!”

東林黨自然不甘示弱,於是又引經居典,咬文嚼字,反駁馬士英,但結果越說越偏題,一開始明明是議論軍事,後來居然又扯到什麼君子小人,天理人慾事了,結果連吵了幾天,也沒爭出個結果來。而陳貞慧和候方域勸說商毅無果,回到南京之後,也參與到這場“倒馬”的大潮中來,寫了一份《留都防亂檄》,揭貼於南京,而其他三人也幫着一起搖旗吶喊,也把“倒馬”的聲勢推向了最頂峰。

馬士英也氣急敗壞,派人拘拿陳貞慧下獄,更是引發了南京三教九流的人士一致指責。劉宗周、陳子龍等東林復社的領袖人物也領頭着數百文士到馬士英的府裡聲討示威,整個南京的局勢,十分混亂。

把劉良佐、黃得功留在江南,雖然在表面是馬士英做出的決定,但在實際也是玄皇教在背後暗示指使的結果,目地當然是希望商毅和清軍拼個兩敗俱傷。但令玄皇教沒有想到的是,商毅居然會釆用這和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把淮西全都拱手讓給了清軍,也使南京直接暴露在清軍的兵鋒,雖然還隔着一道長江,但誰都知道,自古守江必守淮,江淮一失,長江也難保全。

因此玄皇教的衆人也坐不住了,教主也只好決定,和明石姬一起親自趕到揚州,去見商毅,畢竟現在守往揚州,也是保住江南的最後一線希望了。雖然商毅還守在揚州,但誰知道他會不會把揚州也放棄掉。

見面之後,商毅也不禁大笑起來,道:“我還以爲是什麼人,原來是教主大架光臨啊,教主不是在南京公務多忙嗎?怎麼有空到揚州來遊玩呢?”

玄皇教主那聽不出他語言中的譏諷之意,憤然質問道:“商毅,你是要幹什麼,竟然把整個淮西就這樣拱手讓給了滿清,簡直就罪不容赦。”

商毅也冷笑了一聲,道:“那又怎麼樣?莫非教主還想治我的罪嗎?教主如果想過一過當皇帝的癮,也不該是在這裡,而是在南京,不過教主的動作最好快一點,因爲我也不能保證,南京什麼時候就會被淸軍攻下來了。”

玄皇教主勃然大怒,道:“如果南京被滿清攻下,我們還是可以逃離出來,但下一個就輪到你的浙江,看你又能神氣幾天。”

商毅笑道:“誰說南京之後就是浙江了,就算南京被佔了,我照樣能夠守住浙江,如果教主真的能夠從南京逃離,不妨就親眼看一看,我是怎麼守住浙江的。不過還是那句話,教主的動作最好快一點,說不定現在清軍就已經打過了長江。”

玄皇教主氣得雙眼噴火,但也拿商毅沒辦法,明石姬趕忙來打圈場道:“大家都少說點氣話,事己致此了,吵也沒有用,現在還是想想辦法,怎樣對付滿淸。”

商毅“哼”了一聲,道:“那麼這樣的結果是誰造成的呢?把黃得功和劉良佐留在江南,讓我這一支孤軍和清軍硬拼,最好打成兩敗俱傷,打得多好的如意算盤?現在怎麼樣?自己搬石頭砸到自己腳了。”

被他這樣一說,玄皇教主和明石姬也都無言以對,畢竟是自己首先算計商毅,只是沒想到商毅會來這麼一手。又過了好一會兒,玄皇教主才低下頭,道:“這件事情確實是我們不對,但你也不該……唉!算了,如果現在要你守住揚州,需要我們做什麼?你儘管提?”

商毅正好說話,這時有人送進來最新收到的情報,商毅接過來一看,也不禁有一些變色,擡頭看了看他們,道:“現在我剛收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壞消息,另一個是更壞的消息。你們有興趣想知道嗎?”

玄皇教主和明石姬互相看了一眼,不明白商毅的意思。明石姬道:“難到是清軍渡過長江了?”

商毅搖了搖頭,道:“清軍沒有那麼笨,在攻下揚州之前,他們是不會渡過長江的。”

玄皇教主道:“那又是什麼?”

第60章 莊妃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2章 佈置(三)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60章 莊妃第28章 許婚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138章 軍歌第404章 新年(下)第10章 淸廷聯盟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99章 備戰(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72章 不解(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75章 架臨宿州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97章 困境(上)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89章 交易(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35章 開業(二)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
第60章 莊妃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2章 佈置(三)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60章 莊妃第28章 許婚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138章 軍歌第404章 新年(下)第10章 淸廷聯盟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99章 備戰(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72章 不解(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75章 架臨宿州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97章 困境(上)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89章 交易(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35章 開業(二)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