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清軍北迴

敗回大營之後,阿巴泰計點清軍的損失,這一戰清軍出動了二萬五千多人馬參戰,出戰的人數多達近二萬餘人,陣亡的人數竟高達六千餘衆,其中包括滿八千的披甲兵一千六百餘人,輔兵二千五百佘人。有六個牛錄基本全軍覆沒,如果再加上第一天損失的人馬,清軍戰死的人數以經達到了全軍的三成以上,雖然不算是元氣大傷,但也是損失慘重了。大清自建國之後歷年以來,五次攻明之戰,還沒有那一次敗得這麼慘的。

而在當天晚上,阿巴泰就病倒在大營裡。原來阿巴泰畢竟也是年過五十的人,在第一次攻城戰中淋了一天的雨,寒氣就以經侵入體內,今天一戰在戰場上還吐了血,雖然當時還強自撐着,但回營之後,阿巴泰又羞又氣,心裡着急加上火,因此就兩眼一黑,就昏倒在地不醒人事了。

圖爾格和其他的衆甲喇、牛錄見了也都大吃一驚,趕忙找軍醫來給阿巴泰看病,其實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清軍還是明朝,軍隊裡的醫療水平都很低,軍醫只能看一些簡單的刀劍傷,基本都是聊勝於無。被找來的兩個軍醫費了好半天的勁,揉前胸、捶後背、掐人中,好不容易纔算是把阿巴泰給弄醒了過來。然後又給開了幾付藥,這才退了下去。

雖然知道阿巴泰病重,需要休養,但現在可不是平安的時候,大軍也不可能就這麼紮在濟南城下。因此圖爾格只好坐在病牀前和阿巴泰商議,濟南城恐怕是打不下來了,還是儘早撤軍北返算了。

阿巴泰雖然人昏昏沉沉的,但腦子卻還很明白,雖然現在清軍剩餘的兵力還有兩萬三四千人,但最精銳的滿八旗披甲兵卻拆損大半,而且全軍的士氣低落,在這個時候,別說繼續攻打濟南,就是想全身而退,返回關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明軍中不出第二個商毅,只要是再有一二個盧象升這樣敢打的人,在中途再攔截清軍一下,只怕也夠清軍受了。因此還不如儘早撤軍,趕上博洛的前隊人馬,合兵之後一起撤退。同時,阿巴泰也因爲自己有病,不能理事,將全軍的指揮大權交給了圖爾格。

兩人商量確定之後,圖爾格立刻下令,放棄營中的所有輜重,全軍只帶十天的口糧,連夜就撤軍。而隨軍充當苦役的三千多名明朝的百姓全部殺死,連同留下來的輜重糧草物資一把火燒光。同時又命人去通知駐守東昌府的嶽樂,讓他將東昌府全城屠盡,放火燒光,然後與自己的人馬匯合,一起北返。

到了第二天一早,等商毅接到了消息之後,來到濟南城西南的清軍營地時,這裡己經只剩下一片瓦礫廢墟,其中還有三千多俱燒得焦黑的屍體。不用猜也能知道,這些屍體一定都是被俘的明朝百姓了。

到了這時,商毅也終於能夠確定,清軍以經完全從濟南府境內撤走了,比在另一個時空裡, 差不多提前了一個月。根據史料記載,這次清軍入關奔襲,一共掠走了明朝的人口三十六萬九千餘人,雖然商毅解救了十五萬左右的百姓,但還是有超過二十萬的人口被淸軍掠到關外。

不過商毅對此也無能爲力了,他以經盡了自己的全力,在這次清軍的入關奔襲中,能夠保護一方的百姓,能夠守住穆陵關,能夠從清軍的虎口中奪下濟南,解救出十幾萬人口,這以經就是一個奇蹟了,商毅當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得更多了。

感概了一番之後,商毅命人清理百姓的殘骸,找地方掩埋。同時又開始打掃昨天激戰之後的戰場。

這一次守衛濟南,一共頂住了淸軍兩次攻城,共計斬首六千七百三十五級,生擒二百五十七人,如果不是有許多屍體被炸爛,還有一部份屍體被掩埋在地下,斬首的數量將會超過七千。而繳獲的戰利品有火炮八門、鐵甲二千八百二十七件、鎖甲一千五百七十七件、棉甲三千一百五十九件、皮甲二千二百八十二件,刀槍盾牌鑼鼓旗幟等器械計有七千四百八十三件,同時還奪得了戰馬一百一十七匹,並且又從淸軍們身上搜出了白銀七萬佘兩。勝利也算是十分輝煌了。

而穆陵軍自身也戰死了一千零七十三人,大部都是在濟南府招募的新軍,這也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差別。但經過了這一戰的磨礪之後,相信這些新兵也會加快成熟的時間。

雖然商毅估計這一回清軍是真的撤走了,但還是不敢大意,仍然派出偵察兵向去打聽清軍的動向,一直到三天以後,清軍以經完全走出了山東境內,連東昌府的清軍也撤了,雖然在清軍撤走時,進行了一次屠城,並且又放了一把火,將東昌府燒了個乾乾淨淨,但畢竟東昌府不是在商毅的防區內,他也纔算完全放下心來。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大半年的努力,就是爲了對付這一次清軍進攻,現在這一關終於抗是過去了。

這時沈揚也來向商毅告辭,表示清軍撤退之後,錦衣衛在山東也沒有事了,因此也要北上到河北山西一帶去打探清軍的動態。同時沈揚還吿訴商毅,穆陵軍取得的戰功他以經如實的全部報到了北京的朝廷,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下旨到青州府來,對商毅加官進爵,而按慣列,商毅會到北京去親自面見皇帝謝恩,並在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扮理相關的手續,也許在不久之後,他們會在北京重逢。

雖然這段時間以來,商毅對這夥錦衣衛的印像還不錯,這次能夠順利的攻下濟南府,他們也幫了自己不少忙,但畢竟錦衣衛的名聲再外,對這幫人還是敬而遠之纔好。因此聽說他們要走,也是求之不得,立刻安排下酒宴,爲他們踐行,當然對每人也送上了價值不菲的厚禮。

第二天一早,商毅又帶着穆陵軍的衆將把錦衣衛的一行人送出濟南城,然後和衆人一一告別。只有送到周威的時候,這個還作男裝打扮的小姑娘看着商毅久久不語,最後才輕輕說了一句:“商毅,你自己保重。我可等着在北京見你。”

商毅也呵呵一笑,低聲道:“好啊!不過下次見面的時候你可要換上女裝。”

周威頓時滿面通紅,一轉身,逃跑似得走了。只有沈揚、劉知用、趙從夫三個人遠遠看着,互相搖頭苦笑。

其實商毅也不是反應遲頓的人,當然感覺的出來,在這段時間裡,周威以經明顯對自己產生了好感,這也不奇怪,因爲在這段時間以來,自己也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而且多次打敗清軍,對於她這個年紀的小姑娘來說,自然是非覺有吸引力的。

不過直到現在爲止,商毅還不清楚,周威到底是什麼身份,頂着一個鎮撫的頭銜,無論是不是真的,都說明她和錦衣衛的關係十分密切,按商毅推斷,她有可能是出自錦衣衛世家,父親、祖父都是在錦衣衛中任職。這到是並不奇怪,因爲錦衣衛是可以世襲的。

但自己和這個小姑娘能不能繼續發展下去,現在還不好說。不過這個小姑娘的美貌對商毅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畢竟自己拒絕了玄皇教,平白放跑了一個大美女,是不是也該在其他方面彌補一下。而且對這些身份的事情,商毅到並不太在意,雖然他對錦衣衛沒有多少好感,但也談不上惡感。而錦衣衛是依附於皇權存在的,大明朝都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壽命了,等大明朝一完,錦衣衛自然也就跟着完了。雖然說自己以經娶了葉瑤瑱,不過只耍是正常的男人,誰會嫌美女少呢?反正一切就順其自然了。

商毅一邊胡思亂想着,錦衣衛一行也都以經走遠了。商毅這纔回過頭來,忽然發現周少桓、吳漢生、童大勇、成進、楊武丞、羅遠斌等人都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看着自己。商毅也不禁有些奇怪,他們這是怎麼了,莫非是在嫉妒自己得到了美女的青睞。

商毅心裡不禁一陣暗爽,都羨慕吧,誰讓我是穿越來的呢?這可是穿越人士的鐵定定律之一。因此也咳嗽了一聲,現要裝出一付滿不在乎的樣子,招呼衆人回城去,這時周少桓上前一步,道:“大人,我們一直都沒有看出來,原來大人有這種癖好。” 其他人的臉上也都露出了“原來是這樣”“以前還真沒看出來” 的表情。

商毅怔了一怔,癖好?自己有什麼廦好?忽然想了起來,除了自己和錦衣衛的人之外,其他人可不知道周威其實是女兒身,只不過以爲她是一個長得很標緻的美少年而已。這麼一來,自己剛纔和周威那一番密語不就成了…….

想到這裡,商毅身上也不禁出了一身爆汗,這個誤會可大了,急忙擺了擺手,道:“不是這樣,你們都弄錯了, 這是……”

第66章 新法令(上)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87章 人材(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98章 遷移(五)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90章 合圍(一)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90章 合圍(一)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96章 遷移(三)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33章 餘波第180章 報紙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06章 接頭第8章 軍備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章 清廷(上)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84章 夜襲(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34章 宣戰(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3章 雙截棍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24章 洞房第38章 家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62章 破局(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60章 莊妃第119章 投效(上)
第66章 新法令(上)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87章 人材(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98章 遷移(五)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90章 合圍(一)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90章 合圍(一)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96章 遷移(三)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33章 餘波第180章 報紙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06章 接頭第8章 軍備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章 清廷(上)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84章 夜襲(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34章 宣戰(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3章 雙截棍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24章 洞房第38章 家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62章 破局(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60章 莊妃第119章 投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