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

這時岡薩雷斯候爵道:“陛下,您是這個國家的主人,而我的女兒,是您的皇后之一,因此您和她對這件事情最有發言權力,而我做爲一個老人,有一些意見,可以爲你們提供一些參考!”

商毅道:“候爵閣下,請您不吝賜教!”

岡薩雷斯候爵道:“我認爲張總督的擔心是有道理的,無論您是準備對呂宋或者是未來的殖民地如何處置,是長期保持做爲的殖民地,或者是兼併成爲帝國的領地,但都必須給他們足夠的權利,只有擁有了權利才能増加他們的安全感!”

商毅怔了一怔,有點不解道:“他們有權利啊,現在呂宋總督府的權利相當大,張總督在呂宋,差不多都相當於歐州的一個封建領主了,比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官員的權利都大!”

岡薩雷斯候爵搖了搖頭,笑道:“我說的並不是指他們在殖民地的權利,而是指他們在您的帝國中所擁有的權利,張總督希望呂宋成爲您的帝國中的一個省,那麼請您想一想,當呂宋真的成爲帝國的一個省之後,將會在帝國中獲得那些權利呢!”

商毅聽了之後,也想了一想,忽然靈光一閃,立刻醒悟了過來,道:“是國會!”

經過了岡薩雷斯候爵的這一提酲,商毅的頭腦中也豁然開朗了,其實呂宋建省,也並不完全就能保障呂宋的權利,因爲國土也同樣是會有得有失,在國力衰弱的時候,甚致有可能被割讓,但呂宋建省之後,真正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和國家保持了政治上的聯糸,國內會向呂宋派遣官員,而呂宋地區也會有人到內地去做官,這樣在國內的政治領域中,就有了呂宋的聲音,就是國內的地方官員,也是要在中央有人扶持才能在地方做得好,何況是海外的殖民地,由其是現在中國有了國會。

呂宋建省之後,就有資格在參、衆兩院派出議員,那麼就可以在國會中發出保障呂宋利益的提案,阻止不利於呂宋的提案通過,雖然一個省的國會議員的數量有限,但只要有人能夠進入國會,那麼就有機會在國會裡進行連橫合縱,拉壟其他的各省的議員,組成同盟,也就可以真正的保障呂宋利益了。

而進一步推廣起來,只要是也給以後建立的其他殖民地一定的國會議員席位,使毎一個殖民地都有機會參與帝國的政治,可以在國家政治中保障殖民地的利益,也就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所有殖民地的後顧之憂了,這一點在歐州的殖民地也是一樣,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殖民地都在本國的議會中有議員,這個時候議會制在歐州也並不普及,但每一個殖民地在本國的國家政治中都有政治代言人,這到是事實。

像英國、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都収重金在本國國的議會中收買了一批議員,在議會中爲公司的利益服務,畢竟每一個殖民地都是賺錢的,只是中國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必須要在國會裡有人。

因此商毅也不得不佩服岡薩雷斯候爵,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一眼就看穿了事情的本質,當然這也和西班牙是老牌殖民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確實十分豐富。

雖然這些事情都要等到這一仗打完,商毅回到國內之後才能夠施行,但現在己經找準了正確的方向,知道俱體該怎樣做了,因此商毅也就完全放心了,另外加強商人在國家政治上的權利,這也是近代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與商毅的治國思想相苻合,現在也正是一個好機會。

這麼商量着,一上午的時間也過去了,吃過午飯以後,到了下午,商毅纔在張庚秋的陪同下,視查了馬尼拉的幾個市場,並且招見了幾個中外商人,詢問了一些有關事情。

現在的馬尼拉,己經完全成爲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成爲各國商品的匯聚集散之地,毎年都不僅可以直接向國庫交納一大筆稅收,同時還能給國內的海關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而間接刺激國內的經濟發展,許多行業的興旺,更是無法計數。

當然這幾年以來,張庚秋在馬尼拉的努力經營也是功不可沒,因爲張庚秋本來就是商人出身,又在馬尼拉經商多年,當然知道馬尼拉的優勢所在,也知道怎樣做才能更好促進馬尼拉的繁榮發展

而商毅也正式告訴張庚秋,這一次戰後回國,一定會要求內閣討論呂宋建省的事情,就算建省無法經國會通過,也要給予殖民地一定的政治權利,如分給殖民地一定的國會席位等寺。

這正是張庚秋所希望達到的目地,因爲張庚秋是老資格海外商人,也經歷過好幾次馬尼拉大屠殺,雖然每一次都見機得快,事先逃離了馬尼拉,躲過了大難,但也因此一直都心有餘悸,經過了這幾十年的風雨,張庚秋也深知華人在海外經營生存打拼的艱難,背後必需要有國家支持,才能夠才海外站得住,而在這幾年中國出了商毅這麼一個重視海外貿易,保障海外華人利益的皇帝,纔有了中國攻佔呂宋,纔有了現在的呂宋的發展,張庚秋也十分欣慰,海外華人揚眉吐氣的日子終於來了。

但張庚秋畢竟是老於世故的人,知道僅靠皇帝的個人喜歡,是不能長久的,因爲皇帝的想法會發生變化,而且在中國曆代,皇帝也不是事事都能完全做主,必需在國內政治中扶植海外華人的政治力量,才能夠更好的保障海外華人的利益,而且商毅也提出了四民平等,不分貴賤的政治主張,因此他才積極主張呂宋建省,只有這樣,才能在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逐漸擴大海外華人的政治力量,因此張庚秋也對商毅的這一決定感激不盡。

而商毅也向張庚秋提出,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在國內進行公關了,因爲就算是內閣發出了呂宋建省的提案,也必須要國會通過才行,因此呂宋也要充份遊說和他們有關聯的國會議員,取得他們的支持,未雨綢繆,也爲將來的國會表決作好準備。

其實這方面的工作在呂宋殖民地成立之後,張庚秋就一直在着手進行,在自己無法親自參與國家政治的時候,只能先扶植一批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在國會議員中,也有不少都是東南沿海一帶的商人出身,張庚秋主要就是結交一些國會議員,拉上關係,經常聯絡一下感情,不過以前一直都沒有什麼大事,派上用場的機會並不多,而現在就是讓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不過國會議員之間互相勾幫結派,有些議員充當一些勢力的代言人,這些事情商毅當然是知道,但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因爲這也是議會制度發展的必然現像,從一定程度上說,這也是產生政黨政治的必經之路,因憶只要不是弄得太過份,公然的黨同伐異,甚致是公然收受賄賂,商毅也就不打算制止,而且這也是沒法完全制止的事情,另外國會議員是三年一換,因此任何勢力也不可能長期的控制一些國會議員。

二天以後,駐紮呂宋的中華軍也己經準備完畢了,成鋼下令,留下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和第十七軍的三十三旅、三十九旅,以及呂宋的本地部隊、艦隊在呂宋島駐守,做爲預備部隊。

南洋艦隊的第三分艦隊,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連同商毅帶來的御駕艦隊,第七軍和護衛軍一起從馬尼拉開拔,乘船南下,趕奔三寶顏,與那裡駐守的南洋艦隊的第一、四分艦隊匯合,準備與荷蘭、南洋各國聯軍作戰。

而第十七軍的二十九師則隨艦隊一起南下,到達三寶顏之後,付責進攻棉蘭老島上的馬京達駑國。

呂宋羣島的地形一南一北,兩個大島,就是呂宋島和棉蘭老島,而在中間夾着十餘小島,在西南邊還有一個細長形的巴拉望島,因此中華軍的船隊出發,沿着呂宋羣島的西海岸線一路南下,經過了兩天的航行之後,進入蘇祿海,到達了三寶顏。

三寶顏就位於棉蘭老島最西端,向西南方延伸出去的一個狹長向呈半弧狀半島上,西面是蘇祿海,東邊是莫羅灣,在另一時空裡,這裡是菲律賓南方的量重要的港口。

而三寶顏這個名字,有兩種說法,一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駐紮過的地方,因此以三寶爲名;而另一種說法是來自馬來語,意思是“鮮花之城”,而“三寶顏”中的“三寶”是一種蒿杆,在潮水低的時候用來撐船的。

馬京達努蘇丹國是位於棉蘭老島中南的一個伊斯蘭國家,成立於十五世紀,是呂宋羣島上建立的伊斯蘭國家之一,明朝稱其爲古麻剌朗,與三寶顏隔着莫羅灣相望,首都叫蘇丹庫達拉,現任的國王是安帕圖恩蘇丹五世,現在約有人口大約十二三萬餘人,以摩爾人、馬京達努人爲主。

但就在船隊將要到達三寶顏的時候,只見海面上有無數的船隻來往穿梭,而且炮火轟隆,硝煙彌曼升空,不斷有水柱沖天而起,正在進行着一場激烈的海戰,而且岸上,也無數的土著士兵正手持着簡陋的武器,正在從北六向三寶顏發動進攻,看來着南洋諸國己經主動進攻三寶顏了,

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87章 等待消息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05章 北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47章 金殿廷議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44章 新年(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66章 變數(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66章 雨戰(二)第208章 進京(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84章 夜襲(二)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142章 偵察兵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66章 變數(二)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81章 辭職(下)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309章 宣戰(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8章 交易(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03章 完婚(一)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65章 破局(五)
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87章 等待消息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05章 北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47章 金殿廷議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44章 新年(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66章 變數(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66章 雨戰(二)第208章 進京(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84章 夜襲(二)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142章 偵察兵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66章 變數(二)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81章 辭職(下)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309章 宣戰(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8章 交易(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03章 完婚(一)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65章 破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