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

得知咸寧被明軍包圍之後,張獻忠也吃驚不小,也不顧追究李定國是否背叛了自己,而是準備真如李定國所說,化整爲零,極時的撤離咸寧,躲進深山老林中去。

但知道現在黃得功和劉良佐還沒有趕到參與合圍,只有商毅和左良玉兩人到達了咸寧。張獻忠又不禁哈哈大笑,道:“只要有左良玉在,我們就死不了。” 立刻又下令,命謝鳳州去見左良玉,請求以十萬兩白銀,三萬石糧食,向左良玉換取一條生路。

張獻忠的這個決定立刻把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四個人都嚇得不輕,張獻忠這是怎麼了,糊塗了不成,剛剛被商毅耍了一把,怎麼還不長記性呢?又拿錢糧去買送路,不怕又是肉飽打狗,一去不回嗎?

因爲這時李定國身上的嫌疑還沒有洗清,因此不好再開口說什麼,但其他三人都勸告張獻忠,世道以經變了,官軍現在都是收了錢不幹活,因此別再去找左良玉了,還是商量其他的辦法吧。

但張獻忠卻堅持自己的立張,一來如果大軍分散突圍,這批錢糧也帶不走多少,留在咸寧不是被明軍抄沒走,就是被燒燬,到不如那它試一試,說不定有用呢!二來左良玉不是商毅。也許商毅會不理這種遊戲規則,但左良玉則不同,這種事情他以前也不止幹過一次,還是有信用度的,因此還是有相當的成算的。

於是在張獻忠的堅持下,其他人也不要再說什麼,最後還是派出了謝鳳州,去見左良玉,商談這次交易。

果然不出張獻忠所料,謝鳳州見了左良玉之後,把來意一說,雙方立刻一拍即合,達成了一致,同時左良玉還保證,絕不會像商毅那樣不守信義。

事實上左良玉從九江出兵,跟本就不是準備剿滅張獻忠,而是準備早機會放走張獻忠。因爲左良玉心裡淸楚,這幾年以來,自己把皇帝的聖旨當擦手紙用,而且軍紀敗壞,名聲極差,得罪的人又太多,早就有不少人憋着想踹自己。只不過現在有李自成和張獻忠鬧騰得越來越兇,朝廷還需要自己平叛,而自己又拼命虛張生勢,把朝廷給唬住了,因此才一時不敢動自己。

如果李自成和張獻忠被滅了,朝廷接下來恐怕就要拿自己開刀了,而且自己的牛皮吹得雖大,但總也有吹破的一天,因此必須要留着李自成和張獻忠,讓他們去鬧騰,自己也纔有資本繼續這麼和朝廷周旋下去,保住目前的地位。

左良玉雖然躲在九江,但卻始終關注着朝廷剿寇的動靜,那知這時突然冒出了一個商毅,在德安府把李自成打得大敗,逼得他不得不帶兵北上。接着又把張獻忠打了個落花流水,連忽悠帶踹,不僅元氣大傷,而且還真有被滅的可能。而左良玉也意識到,自己的危機來了。

雖然左良玉和張獻忠是老對手,彼此之間拚死互掐也有好幾次了,在當時都恨不能把對方致於死地。但也是彼一時此一時,現在的張獻忠的命運卻和左良玉息息相關。一但張獻忠真的完了,左良玉的價值也就降低了一大半,而且現在有了商毅,朝廷也未必再需要左良玉了,說不定還不等滅了李自成,就要對左良玉下手了,當初賀人龍是怎麼死的,左良玉還記得清清楚楚,雖然在當時左良玉也幸災樂禍並沒有一點同情,但左良玉可不希望自已成爲第二個賀人龍。

因此就算張獻忠不來找左良玉,不送錢糧物資,左良玉也打算找個機會,放張獻忠一馬,所以纔在商毅面前極力討來率先進攻張獻忠的權力。因爲保住了張獻忠,也就等於保住了自己。

而張獻忠和左良玉也是十多年的老對手了,對自己這個老對手心理情況自然摸得一淸二楚,因此才力排衆議,堅持讓謝鳳州來和左良玉談判。左良玉對此也是心領神會,於是這一對老對頭立刻一拍即會,馬上就達成了一致的協議。

不過張獻忠現在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雖然相信左良玉不會學商毅的作風,但也不得不防,小心駛得萬年船嘛。而左良玉對此也表示理解,將心比心,換了自己同樣也會小心得多了。只能怪商毅破壞了江湖規矩,害得自己的誠信度也大大降低了。

因此又經一番詳細的商談之後,雙方達成了一致,左良玉讓出南邊的出路,讓張獻忠逃入江西境內;張獻忠並不把錢糧送到左良玉軍中,而是留在咸寧城內,讓左良玉自己進城接收;張獻忠在撤退時,在咸寧縣中留下五千人馬,等走出三十里之後,再派人通知留守的士兵,撤出咸寧,將錢糧留給左軍。而左良玉可以先派出五百人馬進城,查點錢糧,同時也等於是人質,一但出現問題西軍就會毫不留情的將這五百人殺死,再放一把火,將錢糧燒光,讓左良王什麼也得不着。

協商好之後,張獻忠和左良玉都覺得十分滿意,也立刻開始實施起來。左良玉首先派兵進城,查點了錢糧,而張獻忠也派出探子,查看左良玉是否是真的把南方的道路都讓出來了,在雙方都確認清楚之後,張獻忠才留下三千士兵,由謝鳳州帶領,留在城中,自已帶領着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簫彥等人,以及所有的人馬,從南門出城,向江西出發。

人馬一路前進,走了二十多里路,果然沒有發現伏兵,看來左良玉是真的把路給讓出來了。因此張獻忠也稍稍鬆了一口氣,對衆將道:“你們看怎麼樣,我們現在不是出來了嗎?今天大家都辛苦一點,加緊趕路,等到了江西,我們就安全了,就算商毅追上來,我們也不用怕他。”

而就在這時,忽然從兩側傳來了“砰砰砰砰” 爆豆一般的槍擊聲,而走在最外側的西軍士兵沒有防備,一下子被射倒了一排,緊接着在西軍的前方,也出現了一排商家軍的火槍兵,各自端着火槍,對着西軍射擊。

“是商家軍,又是商家軍來了。” 西軍的隊伍,頓時大亂了起來。

原來以商毅對歷史中的左良玉瞭解來看,這個時候的左良玉絕不會是一個積極剿寇爭功的人,因此這一番舉動,背後一定是另有用意,十有**是準備放了張獻忠。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左良玉也不止幹過一次,最爲典型的一次就是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楊嗣昌出京督師,在四川境內將張獻忠和羅汝才包圍,結果就是左良玉無故撤到陝西興安,給張獻忠放開了東出四川,進入湖廣的缺口,使張獻忠死裡逃生,不僅逃出了明軍的包圍,而且還趁明軍都集中在四川,湖廣空虛的機會,攻佔了襄陽,殺死了襄王。而正是這一事情,也導致了楊嗣昌的病亡。

因此商毅判定,左良玉一定又打算玩一手故計重施,名議上是要進攻張獻忠,實質上是要把他放走,繼續玩養寇自重。於是商毅一面假意答應,又一面向左良玉討要了咸陽東北兩面的防守,這樣一來,張獻忠肯定不敢從這兩面走,只會走西南兩方。

因爲向西可以到湖南,向南可以進入江西,不好判斷西軍到底會有那一方。因此商毅命令,成進、成鋼,各帶一個火槍營和兩個長槍兵連,繞過左良玉軍的位置,分別在咸寧的西南兩方潛伏,準備伏擊西軍。結果張獻忠走得還是南方,正好是成鋼在這裡率軍伏擊。

張獻忠還以爲自己又讓左良玉給騙了,眀着是放了自己,但實際在這裡埋伏着商家軍等着自己,想不到這年頭所有的明軍都不講信用了,先是被商毅坑了一把,現在又讓左良玉給耍了一道,因此只氣得張獻忠暴跳如雷,但也無計可施。

其實這時西軍的餘部還有四五萬人,除去還留在咸寧的五千士兵,西軍總計還有四萬餘人,而成鋼只有一個火槍營,不過是八百多支火槍,如果這時候張獻忠能夠咬牙豁出去,從這裡硬闖,以商家軍的兵力,也很難阻擋得住,雖然會受一點損失,但也能夠衝出明軍的包圍圈,進入江西。

但現在西軍對商家軍可以算是畏懼如虎,他們根本就不敢和商家軍作戰,而且商家軍的標誌又十分明顯,因此西軍的士兵們一聽到槍響,心裡就直哆嗦,那裡還顧得上觀察商家軍到底有多少人,同時又以爲自己被左良玉給騙了,立刻就敗了下去。好在商家軍也不苦遠,只是守在這裡,不讓西軍通過。同時派人到西線送信,讓成進過來和自己匯合。

西軍退兵十餘里,見商家軍沒有追上來,張獻忠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趕忙暫時收住人馬,同時派出探子,四下去打探情洗,並且又聚集部將趕緊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麼辦。南邊肯定是不能走了,而聽左良玉說,商家軍守着東北兩方,向東是到大治,向北是到武昌,就是沒有商家軍守着,也不能向這兩個方向走,因此也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向西進入湖南。

而這時探孑也回報,在西邊只有左良玉的大營,並沒有其他人馬。張獻忠想了一想,把牙一咬,道:“走,厷打左良玉,和他拼了。”

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9章 安慰公主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67章 雨戰(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2章 喜迅(下)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7章 行軍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83章 佈置(四)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92章 勸進(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72章 不解(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332章 對持(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09章 進京(下)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67章 雨戰(三)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55章 插曲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74章 吳甡的調停
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9章 安慰公主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67章 雨戰(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2章 喜迅(下)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7章 行軍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83章 佈置(四)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92章 勸進(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72章 不解(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332章 對持(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09章 進京(下)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67章 雨戰(三)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55章 插曲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74章 吳甡的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