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

荷蘭代表團的船隊在距離文萊城約五十里的海面上,就遇到了中華軍的巡邏艦隊。在說明了來意之後,中華軍的巡邏艦隊也早就接到了命令,並沒有進行阻攔,只是對荷蘭船隊提出了警告,如不要輕舉妄動等等,然後帶領着荷蘭船隊,到達文萊城的港口。

在接近了文萊城的港口時,馬特索科爾等人在甲板上看去,只見港口裡停泊的戰艦足有七八十艘,大船圍城廓,小船來往穿棱,桅杆如林、風帆如蔭。而士兵們一個個精神抖搜,歡龍活虎,馬特索科爾等人也面面相覷,僅從艦隊的規模上看,現在荷蘭方面就遠不是中華軍的對手。

船隊靠岸之後,已有人來引他們進城安置到館驛中休息,荷蘭代表團總算是得到的待遇還不錯,雖然不是待如上賓,但起碼的禮儀還是可以保證,中國畢竟是禮儀之邦,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道理還是有的。而且文萊畢競也是一個南洋大國,館驛的條件也還過得去。

在商毅離開文萊之後,現在中華軍在文萊的最高官員就是成鋼,當然成鋼是不可能住在文萊的王宮裡,因此又讓給了文萊蘇丹阿都賈裡魯阿巴一世。成鋼住在文萊安排的一座寺廟裡,因爲文萊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寺廟都修得十分豪華氣派,絲毫也不遜色於其他建築,而就在當天下午,成鋼在居住的寺廟接見了荷蘭談判代表團。

雙方首先互通身份,成鋼是中國統戰部的海軍部長、這次出征混合艦隊的總司令官,而馬特索科爾是巴達維總督,等同於封疆大吏,當然從外交對等的原則來說,兩人的身份地位也大體差不多。因此馬特索科爾心裡也十分滿意,才道:“成將軍,中荷兩國一向都有傳統友誼,我們荷蘭,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也一向重視和中國的關係,但在此之前,因爲互相之間的勾通有誤,也產生了一些誤會,以致於兩國之間發生了軍事衝突,但戰爭都不苻閤中荷兩國的國家利益,因此我們荷蘭東印度公司希望通過談判,來消除雙方的誤會,增進中荷雙方的友誼來往。”

成鋼哼了一聲,道:“總督先生的話,有些不符合實際情況吧,我們中華帝國自成立之初,就一直重視與荷蘭之間的關係,並且也爲中荷友誼做出了大量的努力,荷蘭是最早和中國進行貿易關係,也是最先在中國建立商館的歐州國家,甚致還允許你們在中國的領土臺灣上築城。但是你們荷蘭東印度公司破壞了中荷友誼,以前在暗地裡支持與中國爲敵的清國和曰本,這一次又派遣大規模艦隊來到亞州,主動挑起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現在所有造成這一切的後果,都應該由你們荷蘭方面來付全部責任。”

當然馬特索科尓剛纔說的那一番話也是一個試探,主要是看看中國方面的反應如何,從而也能判斷中國方面對這次談判的態度,是溫和還是強硬。雖然馬特索科尓也想到過,自己的辯解會遭到中國方面的反駁,但也沒有想到成鋼的反駁會這麼不留餘地,幾乎就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荷蘭身上,雖然這並不是說中國打算和荷蘭清算舊帳,但這也表明這次談判將會十分艱難。

馬特索科爾剛想爲自己再分辯幾句,但成鋼不等他開口,又道:“但我們中囯一向愛好和平,不喜歡戰爭,因此儘管這一次戰爭的責任不在中國,戰爭也給中囯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本着中荷關係的長遠原則,也希望能夠通過談判,來解決中荷兩國之間的矛盾,但希望你們荷蘭方面能夠拿出誠意來進行談判,不要有什麼別的想法。”

馬特索科爾趕忙道:“當然,當然,我們這一次絕對是誠心誠意的希望和平。”

成鋼也點了點頭,道:“好吧,今天你們就在文萊城休息一天,明天就開始進行談判。“

馬特索科尓稍稍鬆了一口氣,道:“成將軍,聽說我們的司令官特朗普將軍這次在戰場上被貴軍俘虜了,不知到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成鋼道:“總督閣下請放心吧,我們中國仍是禮儀之邦,決不會虐待俘虜,特朗普將軍,還有其他的荷蘭官兵現在雖然被我軍俘虜,但現在一切情況都十分良好。”

馬特索科爾道:“那麼我能夠見一見特朗普將軍嗎?”

成鋼又點了點頭,道:“這個好辦,我會安排的。”

聽到了成鋼的這個表態,馬特索科爾這才稍稍有些放心,這才向成鋼告辭,和另外三名代表一起到館鐸休息,而當天晚上,馬特索科爾也和三名代表一起討論,成鋼今天的態度對於明天的談判有什麼影響,而這時羅伯特×布萊克來拜訪他們。

因爲英國方面在這次淡判中充當中間人,因此布萊克來拜訪荷蘭代表團也十分合理,到也並不是什麼陰謀。當然從布萊克心裡來說,還是希望這次談判能夠成功的。而荷蘭代表團則希望能夠從布萊克那裡打聽一下,中國方面的談判條件。對布萊克的到來也十分歡迎。

不過布萊克也不清楚中國對這次談判有什麼條件,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荷蘭方面必需做出重大的讓步,但布萊克也提出,希望荷蘭和英國之間能夠達成協議,加強兩國之間的關糸,以後共同分享在亞州的貿易利益。

馬特索科爾也是聰明人,一點就透,也用不着多說。布萊克的用意顯然就是希望與荷蘭聯合起來,在亞州共同應對中國方面在南中國海地區的擴張。這一點馬特索科爾也能夠理解,英國肯定是不甘心中國獨霸南中國海地區,但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以單獨對抗中國,因此纔想拉荷蘭一起。但對馬特索科爾等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回到國內,也能向議會交待,這也是荷蘭方面到達文萊之後,得到的第一個好消息。

因此馬特索科爾也立刻表示,等這次談判結束之後,自己會立刻向國內議會提議反應,然後兩國之間可以展開談判,達成協議,建立英荷同盟關係。同時也再三拜託布萊克,在這次談判中盡力周旋,幫助荷蘭談判團。

其實馬特索科爾的理解並不完全正確,布萊克並不是想拉隴荷蘭在南中國海地區對抗中國,這一點布萊克看得十分清楚,南中國海就是中國的後院,中國是決不可能讓歐州各國染指這一片地區,而且這裡離中國太近,而離歐州太遠,歐州國家想在這一地區對抗中國,根本就不可能,那怕是英荷聯手也不行,這次荷蘭遠征軍的慘敗,就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孑,而且中國方面最多也就拿出了五成力量。另外現在英國在這一地區的貿易來往也進行得不錯,布萊克也不想在這裡和中國發生衝突,他的真正目地是防備中國再進一步向海上擴展,比如印度、甚致是非州、美州等地方。這就侵犯到了英囯的海外利益了。

當然對馬特索科爾的要求,布萊克當然也表示,自已會盡力幫助,但也沒把話說死,只說自已對中國的影響力有限,因此還是要荷蘭談判團做出一塊讓步,讓中國方面認爲滿意。

雙方一共談了差不多有兩個小時,布萊克才告辭。而荷蘭談判團也有了一點底,可以安心的休息。

第二天,雙方開始正式展開談判。中國方面的談判首席代表就是李華梅。

雖然談判的對手是一個女人,但荷蘭代表們也從英國那裡知道,這個女人可不同一般,她不僅是中國一支分艦隊的司令官,而且是中國皇帝的情人。這一點荷蘭代表們都能理解,因爲天主教是奉行的一夫一妻制,歐州各國的皇帝們有幾個情人,實在是一件太正常的事情,看來中國皇帝也好這一口。

當然有了這麼多的身份,也讓荷蘭談判代表對李華梅不敢小視,並不認爲中國方面派一個女人來和自已談判,是對自已的輕視。而荷蘭方面當然還是由馬特索科爾親自出任首席談判代表。

雙方坐下來之後,互相客氣了幾句,說了一些中荷友誼,維護和平之類沒有營養的話,然後就布入了正題。

李華梅首先道:“對於這一次談判,荷蘭方面是否有一個預案。”

馬特索科爾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道:“我們希望首先知道中國方面對於這一次談判的預案,看一看中國方面有什麼想法?”

李華梅點了點頭,從身邊的助手手裡接過一本冊子,遞交給荷蘭代表,道:“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條件,請你們過目。”

荷蘭代表原以爲中國方面會推託一番,但也沒有想到中國方面會這麼痛快,一口就答應下來,首先將自己的條件給拋了出來。馬特索科爾趕忙接過來,打開觀看,文字是用西班牙文寫的,幾位荷蘭代表都認識,但看完之後,幾名代表的臉色都大變。

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402章 北境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85章 襲擊(下)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8章 江南攻勢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83章 佈置(四)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84章 夜襲(二)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65章 出兵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9章 計劃(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75章 湖南失陷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57章 火船(三)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4章 趕集(下)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77章 鑄炮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67章 雨戰(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02章 備戰(四)第135章 天命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4章 天像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32章 碧華軒(下)第379章 第二戰(四)
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402章 北境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85章 襲擊(下)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8章 江南攻勢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83章 佈置(四)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84章 夜襲(二)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65章 出兵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9章 計劃(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75章 湖南失陷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57章 火船(三)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4章 趕集(下)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77章 鑄炮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67章 雨戰(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02章 備戰(四)第135章 天命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4章 天像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32章 碧華軒(下)第379章 第二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