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

楊渥猜的不錯,安仁義的確打算在這裡伏擊追兵。他一開始加快行軍速度讓手下露出破綻想要引誘追兵來襲,但後面敵軍一直沒有行動,而是與他們一樣加快了速度繼續保持着五里的距離。

安仁義隨即便從對方沒有發起突襲這一情況推測出對方一方的兵力有些不足。

正當他考慮下一步的計劃時,斥候傳來了兩個消息,一個算是好消息,另一個卻是壞的不能再壞的消息。

好消息是斥候證實了侯瓚的騎兵是幾天前趁着夜色的掩護進入長江的,而他們的船隻並不多,最多也就運載兩千步兵或者一千騎兵。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這幾天都只看到上千騎兵在外面活動,或許真的像張灝說的那樣楊渥只派了一千騎兵提前南下。

但壞消息卻是楊渥麾下的船隊已經到了廣陵,即將進入長江,那前後綿延數裡的船隊讓安仁義的斥候膽戰心驚,急忙將消息傳遞了過來。

這也使得安仁義更加下定決心迅速返回潤州。

不過雖然知道了敵軍最多也就一千騎兵和兩千多人的步兵,但那一千騎兵的威脅依然很大,不設法消滅掉他依然難以安心撤軍,尤其是在這個敵軍大批援兵隨時可能登陸的情況下,迅速趕回潤州纔是當務之急。

所以安仁義引誘敵軍來攻的決心更加堅決了,甚至決定冒險露出更大的破綻,而爲了計劃的實行,他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地形。

到了夾崗後,與楊渥的反應一樣,安仁義立即發現這裡是個伏擊的好地方,於是當即下令停下來休息。

他在一個山頭後埋伏了一千精銳士兵,由他的心腹劉遠志率領。又讓明面上負責警戒的一千士兵都鬆懈下來,給敵軍突襲的機會。

至於其餘人馬都將旗幟放倒,將身上鎧甲卸下,手中兵器也扔下,又下令埋鍋造飯,完全一副沒有準備的樣子。

實際上這些士兵人數雖多,但其中一部分乃是老弱士兵,另一部分是張灝的麾下,真正的屬於安仁義的精銳士兵並不多。

這些人可不是演戲,而是真的沒做防備,本來他們就是作爲誘餌,即便被敵軍突襲造成較大損失安仁義也不會太心疼。在他看來,只要能一舉擊敗追兵,或者擺脫追兵的糾纏,讓他能快速趕回潤州,有些損失也值得。

“嗯,前天交戰時那支騎兵統領打着的旗號是個‘侯’字,應該是楊渥麾下的侯瓚,按照級別他比李遇要低得多,所以如今應該是李遇在指揮敵軍。而按照李遇的謹慎性格,之前的那點小破綻的確不足以讓他上當;但如今我可是實實在在的沒做防備,不信這樣你還忍得住。”安仁義暗自想到。

總共只有八千多軍隊,其中一千人負責警戒的士兵戒備得很鬆弛,其餘近六千人都毫無防備的在這裡休息,只有一千人埋伏在一旁,不能不說安仁義的膽子大,關鍵時刻敢於冒險。

甚至可以說他現在的計劃已經不是陰謀,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了:“我設下了伏兵,但人數不會太多,這一點想必你也能猜到;但同時我也給了你擊敗我的機會,若是你果斷出擊未必不能取勝,具體如何選擇就看你的了。”

而這個場景落在李遇等人眼中果然讓他們產生了疑惑,甚至都懷疑安仁義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誘敵的跡象也太明顯了,只要稍微有頭腦的人都不會上當吧。

“雖然看上去他們的全部兵力都在營地裡沒有防備,但諸位都是久在軍中的將領,應該知道用五六千人僞裝成全部兵力是很容易的事情;也就是說安仁義暗中可以埋伏下一兩千兵力。可以肯定是個陷進!咱們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行動吧。”李遇迅速判斷清楚情況,並且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楊渥、陳佑等也紛紛點頭,誰知侯瓚卻忽然反對道;“李使君將計就計的計劃固然不錯,但實行起來卻有些困難,其中不可控的地方太多。比如李使君進攻失敗後,安仁義不追擊怎麼辦?或者追擊的時候安仁義也沒有放鬆警惕不給咱們伏兵發動的機會怎麼辦?甚至說句不怎麼好聽的話,使君親自率軍誘敵若是出了萬一怎麼辦?”

李遇皺了皺眉,之前他提出計劃時也知道這其中的漏洞,不過打仗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計劃。而且侯瓚之前不是贊同了嗎,現在怎麼突然又反對起來了?

“那以侯將軍的看法咱們該怎麼辦?”

“很簡單,直接殺上去,趁着安仁義沒反應過來擊敗他!”

“你是說明知道是個陷進也要踏進去嗎?”李遇驚訝問道。

“不錯,以末將之見,或許安仁義真的安排了伏兵,但他應該針對的是咱們只有兩千步兵和一千騎兵的情況。但實際上咱們加上陳佑的三千人援軍就有六千兵力,比安仁義只少了兩千人,加上其中一千騎兵的優勢,安仁義的優勢其實比咱們大不了多少。所以直接衝上去吃下安仁義的誘餌,未必就不能擊敗敵軍。這就好比安仁義本來只想冒險引誘一隻餓狼進入他的伏擊圈,卻沒想到他引誘的不是一隻餓狼而是一隻猛虎。”

“反正末將覺得越簡單的計劃越容易取得成功,使君之前的計劃太複雜了。”侯瓚沉聲說道。

楊渥一愣,不由有些驚訝的看着侯瓚,在他心中侯瓚一直都是個猛將,打起仗來勇往直前,沒那麼多的歪歪道道,所以用來領軍衝鋒陷陣絕對是個上好的選擇,但當做作戰參謀來用就不行了。

不過聽了侯瓚剛纔的話楊渥卻不由對侯瓚另眼相看起來,戰場上不管怎麼算計,總有算不到的意外發生,想要掌控一切是不可能的,越是複雜的計劃越容易出意外,而越簡單的計劃反而越容易取得成功。

李遇也楞了一下才道:“越簡單的計劃越容易取得成功。嗯,這句話的確有道理,不過明知道前面是個陷進咱們也要去踩嗎?”

他依然有些難以接受,不過侯瓚提出的意見也有道理,不由看向楊渥,希望他作出選擇。而侯瓚的目光也轉到了楊渥身上。

楊渥皺眉沉思,不過片刻後他便作出了決定。

“侯將軍,或許你說得對,之前的計劃不可控的的確太多了,所以本將決定按照你說的來!”

“直接進攻?”李遇皺眉問道。

“直接進攻!”楊渥點點頭。

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章盧枇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
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章盧枇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