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已是康熙三十四年,又是三年一度的選秀,宮中比往日更添了幾分熱鬧,只因此次大選要爲三位阿哥擇選福晉。
這三位阿哥,一位是由太后親自撫養的五阿哥;一位是端妃撫養、戴佳嬪所出的七阿哥;還有一位,則是惠妃撫養、覺禪嬪所出的八阿哥。
永和宮內,董佳佳正與戴佳氏等三人商議着,要爲胤祐挑選人事格格侍奉。
“姐姐,”戴佳氏憶起方纔傳喚上來的人選,眉宇間帶着幾分滿意,開口道,“我瞧着那安氏、納喇氏、李氏都甚好,不僅容貌出衆,瞧着身子骨也是宜子宜孫的模樣。”
董佳佳聽了這話,只覺額角青筋直跳,暗自無奈。
此次爲胤祐選格格,起初由內務府操辦,可背後早有董佳、戴佳、兆佳三族在暗中運作,頭一輪送來的名單裡便塞了不少沾親帶故的關係戶。好在她及時察覺,當即跟族裡表明態度,別的阿哥身邊容得下族裡安插人手,唯獨胤祐這裡不行。她絕不想胤祐因顧忌自己,便放任董佳一族的人在他身邊作威作福。
不止如此,董佳佳還特意與戴佳氏、兆佳氏及胤祐鄭重說清,她絕不允許胤祐因她們這些額孃的母族之人,攪得日後後宅不寧,更不願屆時要她們來斷家務事。
有她這般以身作則的態度在前,戴佳氏與兆佳氏見她決心已定,也各自傳話給族裡,讓他們打消在胤祐身邊安插人手、藉此加固與皇室姻親關係的念頭。
如此一來,這場選看才得以順順當當進行下去。胤祐自然明白,董佳佳是真心爲他打算,不願他日後後宅雞犬不寧,更不願他將來爲了處置額娘們的母族之人,落得個左右爲難的境地。這份體諒讓他心裡暖意融融,感念不已,便常讓嬤嬤將哈哈珠子從宮外蒐羅來的新奇玩意兒送到永和宮。
這些物件惹得戴佳氏等人眉開眼笑,連董佳佳看了,也不由得覺得心頭熨帖,頗爲受用。
至於爲何格蘭珠身後阿明阿一族沒有插手,實在是因這一族根基薄弱,壓根挑不出合適的人選。
是以這次正式的選看格格,都是經過董佳佳層層把關,挑選出來的,但凡與胤祐血緣關係較近,都一一細查,篩掉了不少人。當然,被排除的名單裡,還有不少是太子黨與大阿哥黨安插進來的,畢竟胤祐這個絕無繼位可能的弟弟,在他們眼中,實在是個值得拉攏的對象。
對於戴佳氏剛提及的那幾人,董佳佳心裡其實並不滿意。只因福晉尚未進門,她素來不喜歡選太過出挑的格格侍奉胤祐,免得日後讓正妻難做。
當然,她不會這般直接駁斥,只裝作無奈地嘆了口氣:“妹妹,你還是想淺了。胤祐如今正當少年,選個穩重些、不惹眼的便好。若是選得太出衆,反倒容易勾着他壞了身子。方纔你說的那幾位,說句不中聽的,一望過去,一言一行明晃晃透着幾分阿諛奉承的心思,瞧着就不是安分守己的性子。我還盼着胤祐日後能夫妻和睦呢。”
戴佳氏聽了,臉上也露出幾分猶豫:“姐姐說的是這個理,只是我總怕選得不好,委屈了胤祐。”
兆佳氏在一旁適時開口勸慰:“這有什麼可委屈的?我倒覺得姐姐說得實在。眼下選的不過是大婚前通人事的格格罷了,日後有的是機會再賜人。妹妹可別忘了,毓慶宮那位,還有三福晉、四福晉,她們的處境可算不上好,還得顧忌着那些早早就伺候阿哥的格格們?偏那些格格們十分得寵,前些日子我們不還瞧了不少笑話麼。”
格蘭珠也忙跟着附和:“是啊,妹妹也別太憂心了,不管怎麼說,姐姐都不會虧待胤祐的。”
戴佳氏聽了,臉上頓時露出幾分惶恐,連忙解釋:“我不是這個意思……”
董佳佳見狀,無奈地扶了扶額,不想讓她們再這麼爭下去,便開口打圓場:“好了好了,咱們在這兒爲胤祐費神,倒不如問問他自己的意思。他若是就想要個出挑的,便隨他去,只要是他真心喜歡的就好。”
董佳佳說着,便揮了揮手,喚來白霜,讓她派人去乾五所問問胤祐,對選格格這事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不多時,前去問話的人便回來了。據底下人稟報,胤祐倒是通透,明白董佳佳的一片良苦用心,只說讓她們挑些過得去的便好。
於是四人各自選定了一人,容貌秀麗且性格穩重文靜的陳氏;身姿綽約、容貌雖平平,笑起來卻格外討喜的吳氏;略通琴棋書畫,氣質淡雅、透着幾分書卷氣的劉氏;
還有戴佳氏特意挑中的伊拉里氏,這位身姿婀娜,性子大方爽朗,容貌在方纔傳喚的人裡不算惹眼,在她們選定的四人中卻稍顯出衆。尤其她那雙彷彿會說話的眼睛,無形中添了幾分靈動魅惑的氣質,但凡與她對視,便極易被那眼波勾住心神。
人事格格就此定下。待這四人學完規矩,過些時日,便會被送到乾西所胤祐的住處,侍奉左右。
此事剛塵埃落定,三年一度的大選便接踵而至。各地秀女已陸續抵京,初選前些日也已結束,董佳佳此前便得到了康熙的旨意,可參與複選。一同前往的還有惠妃,有她們二人在,位分較低的戴佳氏與覺禪氏便沒資格參與了。
二月十五這日,是滿八旗秀女複選的首日。董佳佳與惠妃也只參與這三日的滿八旗複選,按照康熙的意思,阿哥們選福晉,一般是從滿洲旗中擇取,若無意外,斷不可能是其他旗籍的秀女。
瞧着底下那些青春靚麗的世家格格,坐在太后和康熙下首的董佳佳與身旁的惠妃目光掃過,見着頗爲合心意的格格,便低聲閒聊了幾句。
“惠妃姐姐,這已是第十撥人了,姐姐心中可有合意的人選?”董佳佳壓着聲兒問道。
惠妃側過身,目光帶着幾分深意望向她,緩緩應道:“勉強有兩三個人入了眼,妹妹呢?”
“我瞧着,第三撥裡的輝發那拉氏、哈達那位氏,第五撥裡的西林覺羅氏、舒舒覺羅氏,還有第八撥裡的舒穆祿氏、巴雅拉氏,倒都還算可圈可點。”董佳佳一五一十數着幾個家世出衆、讓她印象頗深的格格。只是另還有五六位,雖說家世更顯赫些,眉宇間卻帶着一股子倨傲,瞧着便是氣性大的,她心裡頭並不中意,也就沒提。
“都是些出衆的格格,看來妹妹這是挑得眼花繚亂了。”惠妃脣邊漾開一抹笑意。
“那方纔妹妹提的這幾位,可有入了姐姐眼的?”董佳佳語氣裡帶着幾分試探問道。
惠妃微一點頭,語氣聽似隨意,眼底卻藏着幾分思量:“哈達那位氏與舒舒覺羅氏,倒也算合我心意。瞧着性子,與胤禩也還算相配。”
“那兩位確是不錯,看來姐姐得好好斟酌了。”董佳佳語氣淡淡,聽不出太多波瀾。惠妃既看上了這兩人,她便不爭了,左右還有幾位入眼的格格,少了這兩位也不算什麼。
董佳佳這般退讓,原是有兩層緣故。一來,她曾看過的小說裡,關於胤祐福晉的記載少得可憐,實在不清楚史上胤祐的福晉究竟是誰。但她卻記得,那被不少小說寫成妒婦的八福晉郭絡羅氏,就在今日第二撥秀女中,而這人早已被她排除在外。
二來,惠妃看中的那兩位格格,家世在她提及的幾人中最爲顯赫。
一位是正紅旗副都統的嫡女哈達那拉氏:生父位高權重,生母雖只是爵位較低的縣君,但哈達那拉一族向來低調,常與宗室聯姻,根基深厚,頗受康熙重視。
另一位舒舒覺羅氏則更不一般,生母也是有爵宗室女,比哈達那拉氏之母爵位稍高,爲郡君;生父是世襲二等侯爵,雖資質平平,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不過是坐享祖宗基業,但名頭終究響亮,家族根基也同樣深厚,算得上出身高貴。
她心裡本就不傾向給胤祐選家世太過出衆的福晉,這般人家的格格底氣太足,難保不會打心底裡瞧不上身有殘疾的胤祐。畢竟,胤祐的缺憾是明擺着的,她斷不能選個輕視他的人來,那樣只會害了他們二人。所以把這兩人讓給惠妃,倒也沒什麼遺憾。
“可不是,是該好好挑挑了。”惠妃應着,目光狀似不經意地掃過上首的皇上與太后,尾音裡藏着幾分耐人尋味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