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殿中抗辯

李祺手中持着笏板行在隊列之中,禮官的聲音在耳邊響徹,依禮隨着百官三呼萬歲。

順着白玉階而上是漸次而開的窗櫺,陽光撒入殿中,殿中的前列站着諸位公卿。

在視線的盡頭是高高的御座,冕旒之後是年輕的皇帝,冉冉而起的煙霧籠罩着他。

大太監手中捧着聖旨在上首向羣臣宣讀:

“湘王於王府畏罪自殺,人雖死,罪不可赦,又因其死前狂言悖悖,以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爲其上諡號爲戾,以昭告天下臣民。”

殿中頓時一驚,夫諡者,行之跡也;號者,事之表也,諡號乃是對人的一生蓋棺論定,而“戾”是諡號中最差的幾個之一。

即便他們都料到皇帝不會善罷甘休,也沒想到竟然會這麼狠。

朝臣都不傻,知道皇帝爲何如何苛待湘王,無非是爲了朝廷的顏面,湘王已死,又無後人,連爲他說話的人也沒有。

不!

或許還有一個人!

滿殿羣臣的目光都落到了李祺身上,不出衆人所料,李祺手持笏板從列中走出,他依舊面容沉靜,不見怒色,可所有人都知道他怒極了,他的眼睛如冰川、如刀劍,他明明孤身一人,卻彷彿帶着千軍萬馬!

他要去征討誰?

李祺一出來,朱允炆就開始頭疼,他甚至有些後悔上次爲什麼沒有把他直接踢出朝廷。

“李卿可是有本要奏。”

李祺沒有絲毫的拐彎抹角,直接便道:“臣不同意給湘王上如此惡諡!

湘王他一沒有子嗣,二沒有私兵,三不曾坐法,對朝廷忠心耿耿,這樣的藩王,難道不應該作爲天下表率供養起來嗎?

可朝廷卻逼死了這樣的藩王,還有加惡諡給他,讓他遺臭萬年。

陛下說湘王有罪,不思悔過,臣有問,湘王有什麼罪?是欲加之罪嗎?”

朱允炆臉色已經很難看了,李祺幾乎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就差指着他的鼻子罵昏君了。

“李祺你狂妄!”

方孝孺眼見情勢不可控,當即出列怒喝道:“焉敢如此指摘君父?你枉爲天下儒宗!”

眼見方孝孺跳出來,李祺方纔還稍顯沉靜的面容徹底被撕碎,怒意瞬間襲入臉上,笏板直指方孝孺怒道:“方孝孺!你這老匹夫,就是你這奸臣鼓動君父做下此事,竟然還敢在此饒舌?當真以爲我大明朝堂之上沒有忠正之臣嗎!

聖人有云,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逼死湘王本就有過,爾等奸佞不勸諫君上向天下萬方謝罪,反而鼓動君上錯上加錯,難道以爲將髒水全都潑到湘王的身上,這天下就高枕無憂了嗎?

你說我枉爲天下儒宗,可我真想知道你難道就是這般教育子弟,凡事推諉、有錯不改,而一路行到黑暗深處,以至於不可回頭的嗎?”

黃子澄也跳了出來厲聲道:“李祺,臣子焉敢指摘君父有罪,聖躬於上,無塵無垢,豈容你於明堂之上置喙。”

李祺立刻就知道黃子澄想要將禍水東引,這是想要讓自己和皇帝對立,而後被踢出朝堂,可他今日本就已經做好了最後一戰的準備!

他就是要討伐皇帝。

他就是要針對皇帝。

李祺順着黃子澄的話厲聲質問,響徹殿中,“皇帝難道就不會犯錯嗎?

若皇帝不會犯錯,那亡國的君主們難道都是沒有過錯的嗎?

那商紂王、隋煬帝難道也不能指摘嗎?

如果皇帝不會犯錯,那魏徵又怎麼能夠名傳千古呢?

如果皇帝不會犯錯,他就不需要你黃子澄、齊泰、方孝孺諮詢國事,你又在這裡饒饒何語呢?

我等大臣直言進諫又是所爲何事呢?難道是將皇帝正確的意見駁回,而採納錯誤的嗎?”

李祺的聲音響徹在每個臣子的耳中,在君權至上、孟子被踢出孔廟的大明朝,這些話不是每個人都敢說的。

李祺厲聲問道:“敢問陛下,難道真的是您授意逼死湘王的嗎?”

朱允炆有些慌張,尖聲顫道:“自然不是!朕與湘王自小一起長大,朕怎麼可能逼死他!”

李祺步步緊逼,“既然如此,逼死湘王本就是大錯,想要掩蓋是不可能的,若是陛下誠懇的向天下發下罪己詔,言稱這不是陛下的本意,而是由於奸邪小人在其中作亂,難道天下人以及諸王真的會怪罪朝廷嗎?

自古以來朝廷中總是有奸臣!

臣請殺方孝孺、黃子澄、齊泰、李景隆,以正天下視聽。”

此言一出,滿堂皆靜,方孝孺回過神來喝道:“李祺你妖言惑衆,竟然逼言陛下而誘之,質疑朝廷國策。”

李祺猛然轉過頭,“議罪湘王不就是你黃子澄、方孝孺提出來的嗎?你們鼓動着陛下爲湘王定下惡諡,是想要掩蓋你們曾經做下的愚蠢之事嗎?可你們將大明朝置於何地?”

朱允炆也反應過來了,這已然不是逼死湘王又上惡諡是對是錯的問題了,這涉及到了削藩路線之爭。

是按照李祺先前的想法緩緩削藩,還是按照方孝孺等人想法徹底削藩!

事已至此,不可回頭!

朱允炆的面色冷了下來,寒聲道:“李卿,朕金口玉言,已然不可更改,湘王之死乃是畏罪,此乃公論,不必再議!”

皇帝一錘定音!

方孝孺等人微鬆一口氣,眼中寒光閃爍,這李祺區區正五品大學士,手中既無實權,又無朋黨,僅憑言語之利,便能刺的他們節節後退,實在是遇到最難纏的對手。

他們大概不知道這世上有種東西叫做勢,有種東西叫做大義。

李祺雖然沒有實權,可是他攜大勢、大義而來,自然有排山倒海之威、之盛!

只是……

皇帝是天!

再高的山、再深的海,也越不過天去。

李祺深吸一口氣。

他後退兩步,而後推金山倒玉柱跪在地上,向着建文三叩首!

這異常的舉動頓時讓羣臣露出探究之色,讓皇帝朱允炆提起了心,讓方孝孺三人眉心緊皺,這位駙馬又要做什麼?

李祺擡起了頭,望向朱允炆,他將在今日踏着朱允炆,頂着罪孽之族的名聲,成聖!

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25章 儲君之位6月底病中隨筆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24章 諫言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56章 愛子情深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25章 儲君之位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99章 哀榮第59章 飲馬長江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42章 皇帝所託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59章 榮耀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58章 大勢已定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21章 諄諄教誨第118章 斬九卿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37章 李祺收徒第49章 國有名王第33章 英雄狗賊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26章 聖君無過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18章 斬九卿第68章 廢帝而立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33章 英雄狗賊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9章 宗族社稷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05章 何人阻道?6月底病中隨筆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99章 哀榮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
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25章 儲君之位6月底病中隨筆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24章 諫言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56章 愛子情深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25章 儲君之位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99章 哀榮第59章 飲馬長江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42章 皇帝所託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59章 榮耀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58章 大勢已定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21章 諄諄教誨第118章 斬九卿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37章 李祺收徒第49章 國有名王第33章 英雄狗賊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26章 聖君無過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18章 斬九卿第68章 廢帝而立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33章 英雄狗賊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9章 宗族社稷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05章 何人阻道?6月底病中隨筆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99章 哀榮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