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

李顯穆翻看着各府知府籌集來的糧草,“果然還是要讓惡人去磨惡人,否則從哪裡能找到這麼多糧草呢?

不過還是不夠啊,山東的田地都被大旱和蝗災毀了,至少到明年之前都要依靠存糧過日子,大軍打仗也是人吃馬嚼,說不得還要朝廷再給糧食賑災。

可這缺口太多了,落在山東還不知道有多少,甘肅也是連年大旱,幸好沒有兵亂,否則還不知該如何辦。

不行。

還是要再逼逼山東的大族,否則山東這一關難以度過。”

山東白蓮教之亂,自然有專人去做,他要做的是統籌全山東省的資源,既要讓軍隊能後顧無憂的打仗,又要儘快恢復山東的生產,同時還要對此番造成山東大亂的官吏進行清算。

李顯穆翻來覆去,關鍵點就在於糧食,糧食是民心、是穩定,有了糧食就有一切!

他是不介意殺一殺山東大族,若是能湊出糧食。

但是他擔心就算殺光這些大族,也沒有那麼多糧食該怎麼辦?

畢竟山東不是江南,沒有那麼豐富的物產,不是魚米之鄉,即便豪富錢多,可不一定有足夠的糧食。

“撫臺就不擔心這些糧草是從百姓手中收刮來的嗎?”

李顯穆揚了揚手中的清單,淡淡道:“諸如登州府這等還不算特別亂的府,知府必然擔心禍害百姓導致他最後排名靠後,所以不會太過去收刮百姓。

諸如兗州府這樣已經大亂的府,哪裡還有什麼百姓可去收刮,都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只能從大族手中收刮,所以這些糧草,只能是從大族手中收刮出來的。”

幾個屬官聞言皆恍然心悅誠服道:“撫臺果然有大智慧,不是我等所能揣度。”

“不過,山東已經亂成這幅樣子,就連這濟南城中都糧價飛漲,可這些大族手中居然還有這麼多糧食,真是……”

說話中,又有人匆匆走進,“撫臺,有江南的大糧商入了山東,似乎是要賣糧,希望能夠拜見撫臺。”

話音落下,只一瞬間,不僅李顯穆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李顯穆更是疑問重重,“江南的糧商來山東賣糧?”

其餘人也搖搖頭,“真是匪夷所思。”

這個時代鄉土觀念是相當重的,官員們用地域來抱團,商人就更不必多說,徽商、晉商都是其中佼佼者。

因爲這些商人大多數背後都有本地官府勢力扶持,所以只有在本地行商才能保得住利益,出了事也有人能護住。

若是到了外地,不說別的,路上設個卡,收你十分之一的稅,不用多,設上三五個卡,你這單生意就不用做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萬曆派下去的礦監稅使,其中稅使就是幹攔路收費這件事的,往來行人、行商,各個都要交重稅。

類比一下,這就是一種國家內部各省、各市、各縣之間的關稅,高關稅的危害大家都懂,後世號稱“萬稅爺”的川子,收50%的關稅,就讓全球股市直接狂瀉不止,好像世界的天都要崩了。

古代各地之間的稅,那可不僅僅是50%,類似於糧商、鹽商這種暴利行業,到外地行商,稍有不慎就是直接全賠本。

江南商人走遍四方,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這次又爲何要來山東行商呢?

難不成是?

李顯穆陡然想到了一點,立即振聲道:“將他召進來。”

不多時一個瞧着頗儒雅的商人便被帶進了欽差行轅中,瞧着頗面白,有幾分風塵僕僕之氣,約莫三十餘歲,身着麻衣,不見一分豔俗的黃白商人之感,倒像是個讀書人。

一見了李顯穆,當即跪下行禮,神色卻不卑不亢,“草民沈沉星,拜見撫臺。”

“聽聞你攜糧食前來山東,可是想要賣糧?”

沈沉星當即拱手正色道:“正是要賣糧,而且是以平日折價五成賣。”

只一瞬間屋中衆人便都坐不住了,紛紛伸長了脖子震驚的望着眼前的商人。

“以平日裡五成的糧價賣糧?”

“這和白送又有什麼區別?”

“沈沉星,你說的可是真的?”

衆人七嘴八舌的詢問着,商人重利,這種主動讓利的事,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商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李顯穆也一直盯着沈沉星,他發現在沈沉星被直呼大名的時候,眼底閃過一絲悲哀和不甘,只是一閃而過,轉瞬即逝,甚至好像是看錯了一樣。

李顯穆恍然,“原來如此”,他已經猜到沈沉星的目的。

在這個時代,只有長輩纔可以直呼其名,其他時候直呼其名就是一種蔑視。當然蔑視!

在場的官員,李顯穆是正二品的右都御史,幾乎站到了大明文官體系的最高,其餘最差的屬官都是五品官員,至於錦衣衛指揮使等人,亦是高官,沈沉星這個商人,若非這等特殊境遇,別說見李顯穆,連個拜帖都遞不上去。

二者之間是真正的雲泥之別,在這個世上,就不會有人把二者放在一起並論。

這是對李顯穆的羞辱,也會讓沈沉星膽寒畏懼。

沈沉星此番來此的目的,李顯穆已然從中看出,這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想擺脫商人的身份,於是抓住這次機會,希望能夠翻身。

一個賭性很大的商人?亦或者是一個頗有眼光智慧的商人?

“沈先生帶來了多少糧草?之後又能帶來多少糧草?”

沈先生三個字一出,所有人又驚了一下,沈沉星強壓下心中激動,拱手道:“回撫臺話,此番草民帶來了三十萬石,若是撫臺有需要,草民竭盡全力,還能再調配一百萬石到一百三十萬石糧草。

草民麾下還有草藥行當,可以爲撫臺調集來大量草藥,以免大旱後出現瘟疫。”

寂靜!

死一般的寂靜!

即便是見多識廣的衆人,也被沈沉星這大手筆震驚到了,這得是多少錢啊,在已經淪爲災區的山東不敢想象,即便是平時,也是超級大手筆了。

這麼說吧,在日本大戰期間,朝廷每年支援日本的糧食也就三百萬石,沈沉星竟然能一己之力調集來這麼多糧草。

即便是在江南豪商遍地的地方,這也不是個普通的商人啊。

這樣的商人卻沒有靠山嗎?還是在上一次他在江南時,把靠山打掉了?

最重要的是,他怎麼敢做這件事?

區區一個商人,在一個正二品高官面前賭上全部,只能用愚蠢來形容,因爲官員完全可以利用完他之後將他踢開,讓他白白賠上全部家產,而後什麼也得不到。

沈沉星又是怎麼敢賭的?

“沈先生在江南見過本官?”

李顯穆突然問了一個似乎毫不相關的問題。

跪在地上的沈沉星先前還面色平靜,可一瞬間就變了臉色,明白自己心思已經被看穿,他心中太過於震驚了,根本就控制不住,要知道,從他進入行轅纔沒多久!

“草民在江南時,遠遠見過撫臺一面,感慕撫臺風姿,引爲尊崇,今日再見,撫臺風姿愈發卓絕,天上星辰,亦不能遮掩半分,草民惶恐。”

說罷就深深叩首在地上。

果然是當初在江南的時候就見過、親眼見過自己的事蹟,所以才賭了這麼一把大的。

沈沉星心中爲自己捏了一把汗,他今天敢來這裡,真就是賭博,當初在江南見了李顯穆一次,而後他就收集了許多有關於李顯穆的訊息,分析了李顯穆的各種行爲。

最終確定李顯穆是個真正有所爲、有所不爲的君子,他選擇相信李顯穆的人品,爲自己搏一個前程出來,他受夠了自己的商戶出身,在社會上處處碰壁,若是能攀上李顯穆,換一個光明的前程,他願意付出一切。

所以他在京城一直都留有一個外派的店面,盯着京中的各項訊息,在得知李顯穆將要作爲山東巡撫出巡山東後,他立刻就組織了整個行商行所有的糧草,要賭一把。

沈沉星心中所想,李顯穆已然知曉。

他此刻只覺有些感慨,又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的那番話:“信任、信心是一種珍貴的東西,崇高的品德會讓你在很多時候受挫,小人好像總是會比君子活的更好。

但穆兒啊,你要記住,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成一個前所未有偉大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要讓無數人心悅誠服的圍攏在你的身邊,你就一定要講信用,擁有崇高的品德。

若是你能讓自己人心悅誠服的將身家性命交給你,你就能團結一黨,做成大事。

若是你能讓無關之人信任你,你就能團結大多數,這時你就已經天下無敵。

若是你能讓敵人也誠摯的感慨你是個君子,甚至託孤給你,那人間就不能阻擋你了。”

此刻,這番話真實在現實中具象化了!

養望十年,養德十年,養浩然之氣十年。

今日在山東,最大的糧食難題,竟然輕易的化解了。

用許多人都認爲無用的道德和信任,讓沈沉星這個在商海沉浮的商人,奉上所有家財!

“朝廷不會忘記任何一個盡忠的臣民,沈沉星,你很不錯,應當作爲榜樣表彰。”

李顯穆一言宣判。

“草民叩謝撫臺!”

沈沉星心中瞬間一鬆,而後是溢出的狂喜,他賭對了!

第69章 何爲忠臣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31章 尊位大成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31章 尊位大成第19章 宗族社稷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58章 道衍和尚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28章 海洋時代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35章 秋闈之事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26章 聖君無過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121章 諄諄教誨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35章 秋闈之事第53章 掛冠而去第58章 道衍和尚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57章 艱難困苦第24章 喪鐘已鳴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35章 秋闈之事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46章 當廷爭辯第48章 元宵之夜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43章 前奏之曲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21章 學府諸生第44章 最後一夜第40章 李祺教子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47章 不足與謀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24章 諫言第23章 格物大道第39章 勢在必行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89章 賜福道具
第69章 何爲忠臣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31章 尊位大成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31章 尊位大成第19章 宗族社稷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58章 道衍和尚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28章 海洋時代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35章 秋闈之事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26章 聖君無過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121章 諄諄教誨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35章 秋闈之事第53章 掛冠而去第58章 道衍和尚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57章 艱難困苦第24章 喪鐘已鳴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35章 秋闈之事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46章 當廷爭辯第48章 元宵之夜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43章 前奏之曲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21章 學府諸生第44章 最後一夜第40章 李祺教子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47章 不足與謀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24章 諫言第23章 格物大道第39章 勢在必行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89章 賜福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