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英雄狗賊

藍玉在死亡邊緣,大概是神志不清了。

李祺這等局外人卻能看清朱元璋臉上只有痛恨的緬懷,他越是緬懷,動起刀來就越快!

朱元璋摩挲着七星寶刀,而後目光向李祺的方向瞟了一眼,若是依往昔他的脾氣,必不曾有今日之煩事,徑直殺了藍玉一黨便是。

但自李祺歸京以來所作所爲,朱元璋突然發現,或許是皇權太強,他每每能以術勝道,於是便執着於權術,而捨棄大道,驀然回首,天下卻已然不正。

於是有了今日之會。

朱元璋臉上依舊滿是回憶之色,他在殿中踱步,走在朝臣中間。

“咱好像很少說起打天下時的事情。

普天之下的臣民都知道,咱是從一介淮右布衣承受天命的。

當初元朝殘暴不堪,百姓流離失所,根本活不下去。

咱家裡人大部分都餓死了,後來咱加入了義軍,立志要把元朝推翻,後來咱死了很多兄弟、朋友,終於建立了大明。

咱那個時候覺得要讓天下人都過上好日子,就要殺掉那些殘民虐民的貪官污吏,因爲咱就是出身最普通的百姓,知道那些官吏有多壞、多狠,誰敢貪污,咱就殺了他。

可是讓咱沒想到的是……”

朱元璋目光轉回了藍玉,眼中殺機大熾,“當初跟在咱身邊立志要推翻暴元,還天下太平的那些人,才幾年吶?

竟然就和暴元的官吏一模一樣了,同樣的殘民虐民,同樣的貪污腐敗!

還有幾個人記得當初的大願呢?”

皇帝陛下憤怒的宛如獅子,幾乎是吼出來,震得朝中衆人皆是一顫。

但藍玉卻不服,他梗着脖頸道:“陛下,臣等出生入死,不就是爲了今日的富貴,若是有功之臣卻依舊如同舊時,誰還願意拼命?”

“榮華富貴?難道你們沒得到嗎?”

朱元璋憤然道:“藍玉,你們這些國朝勳貴,皆是咱的姻親,雖然不曾賜土,但歲祿數十倍於同級的官員,而且個個都是世襲罔替,數遍歷朝歷代,皆是少有。

你們族中的土地、商鋪,再加上下面的孝敬,足夠讓你們每一個人都衣食無憂,大富大貴,咱自認對你們功勞已經酬謝的足夠多了!

若是文官敢拿下面的孝敬,咱早就砍了他們,可咱對你們一忍再忍,還賜給你們免死金牌,咱當初冊封你們之時,難道不是要與你們同享富貴嗎?

若只是爲榮華富貴,那又怎會有今日之禍?”

這下藍玉有些說不出話來了,要說大明剛建立時,皇帝的確是很大方,雖然沒有食邑,但本來食邑也不過是折算成錢糧而已,大明勳貴個個世襲罔替,皆委以重任,又有極多特權,歷朝歷代裡面,也算得上待遇很高。

“可你們千不該、萬不該,不應該毫無敬畏之心,不應該虐民害民,敗壞大明社稷根基,若是你們手中沒有那麼多命案,絕不會有今日之禍。”

藍玉訕訕道:“不過是些賤民罷了,何至於此啊。”

“賤民……”

朱元璋聞言只覺要怒髮衝冠,他深吸兩口氣,強行平復着心情,緩緩道:“咱還記得當初艱難歲月時,佈下愛民之策,聚攏人心,而後一步步奪取了天下。

而現在,咱的大臣稱呼百姓爲賤民。

唐太宗皇帝所說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你們大概是不知道也不在意吧。

可朕在意。

即便是咱的兒子,咱最多也只是不殺他罷了。

秦王殘民虐民,咱要殺掉他身邊不能勸諫的奸佞,等他死後要給予他最差的惡諡,讓千秋史冊都謾罵他,讓他遺臭萬年。

即便他是長君,是嫡次子,但咱的皇位絲毫不會考慮他。

何況你們呢?

難道比咱的兒子、大明的親王還高貴嗎?”

殿中羣臣盡皆垂首,這是皇帝陛下第一次在這種公開場合講秦王不被立爲太子的原因。

因爲不仁、不慈。

朱元璋環視一遭垂着頭的羣臣,冷聲道:“咱知道天下人都說咱容不下功臣,說咱殺戮過重。

可哪個君王不希望能夠和功臣成就君臣佳話呢?

咱又爲何非要背上這等罵名?

若咱的功臣皆是當初的那些英雄,咱又何至於此呢?

中山王徐達爲何朕不清算,郭英、耿炳文爲何依舊得朕信重?

因爲他們雖然偶有不法,可到底還是個人,忠謹奉上,不曾虐民。

你們再看看藍玉這些人,再想想咱曾經殺掉的那些元勳,看看他們可曾還有個忠臣、良臣的樣子。

他們猜疑咱,試探咱的口風,想要謀取私利。

他們相互勾結,甚至和胡惟庸這種人勾結。

咱三令五申絕不能犯的事,他們不以爲意,大明賴以爲生的衛所,他們敢欺壓軍卒。

他們視大明百姓爲豬狗,眼中只有朝堂之上的權力。

藍玉,咱不給他封太師,他便不滿,還大肆和其他人共同泄憤。

縱然是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當世,你也要死!

當初那個率領大軍遠征蒙元的大英雄已經死了,活在這裡的僅僅是個權慾薰心的狗賊!”

皇帝的質問錘在每個人心間。

直到此時,羣臣才窺見了一絲皇帝的心思,他早就對藍玉、李善長等人憤怒不滿,只是之前還有些原因能忍,而現在那些理由消失了。

那些怒火於是便不再壓制!

朱元璋指着被綁縛在地上的一衆勳貴,怒聲喝道:“你、你,還有你,都不再是曾經的英雄了,而是人人喊打的狗賊。

你們這些狗賊,又有何面目存在這世上?咱不將你們碎屍萬段,簡直難消心頭之恨!”

藍玉等人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他們根本就不怕死,但如今卻在皇帝的言語中,感覺到了殺人誅心的恐懼。

“上位。”

“臣……”

藍玉想要說些什麼,卻又不知該說什麼,此刻心中有蝕骨般的悔恨,如同毒蛇般在啃噬着他的內心。

朱元璋不再說話,微微閉着眼,揮手示意宮衛將人拖走。

殿中靜悄悄的,唯有鐵鏈摩擦碰撞的聲音,今日的皇帝是羣臣從未見過的,流露着真情,甚至能夠從中一窺曾經那個頂天立地的帝王。

“他們都忘記了曾經致天下太平的初心,最終都做了咱的刀下之鬼,你們這些文官,可要好好記得聖人教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要走到君臣相厭的這一步,咱依舊是那句話,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爾等好自爲之,咱言盡於此。”

李祺束着手,心中滿是複雜之感。

他來到這裡世界時,朱元璋就已經進入了馬皇后去世後的老年發瘋階段,實話說,這個階段的朱元璋屬實不算明君聖主。

可李祺永遠都記得,朱元璋是那個誅除暴元的大英雄,光復了漢人失落四百年的江山!

他的功績與世長存,彪炳史冊!

李祺穿越後爲了活下去,爲了家族的未來,無數次的算計朱元璋,可他心中是遺憾的,若是能見到曾經的那個英雄該多好。

如果他穿越到年輕的李善長身上該多好,大明不會是現在這副模樣。

可今日,李祺竟然從老邁的皇帝身上,短暫的看到了曾經的鋒芒。

這就是史書上最頂級的帝王嗎?

如果……如果能一直如此就好了。

羣臣訥訥應聲出殿,李祺回首望去,皇帝端坐在龍椅上,外間的光照不進殿深處,濃重的陰影籠罩着皇帝,如山嶽巍峨。

————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不惹庵示僧》【明·朱元璋】

第24章 喪鐘已鳴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62章 面見朱棣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29章 耆老進京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27章 深藏功名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99章 哀榮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30章 分省定額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37章 李祺收徒第43章 前奏之曲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60章 皇帝后悔第25章 儲君之位第23章 格物大道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21章 學府諸生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76章 託付 知秋6月底病中隨筆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58章 道衍和尚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66章 陛前問罪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49章 國有名王第36章 閱卷若何第39章 勢在必行第40章 李祺教子第66章 陛前問罪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
第24章 喪鐘已鳴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62章 面見朱棣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29章 耆老進京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27章 深藏功名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99章 哀榮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30章 分省定額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37章 李祺收徒第43章 前奏之曲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60章 皇帝后悔第25章 儲君之位第23章 格物大道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21章 學府諸生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76章 託付 知秋6月底病中隨筆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58章 道衍和尚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66章 陛前問罪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49章 國有名王第36章 閱卷若何第39章 勢在必行第40章 李祺教子第66章 陛前問罪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