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國有名王

建文元年三月末,李祺被解除禁足,他的本職並沒有被取消,於是自然便回到了朝堂之上。

奉天殿上,朱允炆揮斥方遒、意氣風發,齊泰三人春風得意,着紅紫之衣,燕王在北平裝瘋賣傻,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建文帝的疑心。

在御前會議上,第二輪削藩正式被提出,李祺安靜坐在角落中。

齊泰望着以武英殿大學士身份參與御前會議的李祺,眉心微微皺起,心中暗自懊悔:竟然忘記將李祺解職了,若是消息走漏豈不是不妥?

朱允炆亦是此刻纔想起李祺竟然依舊是大學士,他還知道李祺手中有他皇爺爺留下的一道用來制衡齊泰等人的旨意。

是以見李祺對抓捕代王、齊王、岷王之事沒有再出聲反對,便將此事按下不表。

但李祺自然不可能真的完全不出聲,御前會議的過程會完整記錄下來,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流傳到後世,但李祺不會去賭。

況且,他是要做聖人的。

所以他一直以聖人的各項要求來嚴格規範自己,包括任何會出現在史書上的一言一行。

不爲三王發聲不過是這三王不值得出言罷了,高潔如天上青雲的聖人,怎麼能一直爲手中沾滿血腥的兇徒出言呢?

況且周王流放後改過自新,而齊王、岷王、代王依舊如舊,在李祺心中,這便又大有不同了。

……

朱允炆派出捉拿四王的人非常順利,面對擁有大義的朝廷,實際上這些藩王並沒有什麼反抗的能力。

莫說齊王、岷王、代王,縱然是九大塞王,也不過是一道旨意而已!

歷史上的朱允炆削藩能把自己皇位削沒,簡直廢物至極!

皇帝連削四王,聲震天下。

這四王皆是多有不法之輩,諸王雖是震撼,卻諸如湘王、蜀王這種老實人,並不以爲意。

在這過程中,李祺一直一言不發,讓朱允炆愈發滿意。

當他們將主意打到湘王朱柏身上時,一直以來都沉默的李祺,終於時隔許久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臣不贊同議罪湘王,朝廷既然要削藩,先前削的也都是洪武時期便多行不法的藩王,那對於聲望清白的藩王,不僅不應該責罰,正相反,應該獎勵,以爲天下人樹立榜樣,也證明朝廷削藩乃是爲了大義,以及爲天下人謀福祉。”

李祺面無表情的望向羣臣以及皇帝,輕聲道:“向陛下進言是臣的本分,這是微臣的一點微末之見,是否採納全由聖尊之心,臣再叩首。”

說罷便再次退到衆人後面去,好似方纔的一幕不曾出現。

說話這麼平靜的李祺甚至讓方孝孺等人都覺得有些不習慣,他們還以爲李祺依舊會怒斥,本來這次都打算徹底將他趕出去了。

看來是先前的禁足讓李祺明白瞭如今已經不是洪武朝!

“御前之議本就是讓諸卿暢所欲言,方纔李卿之言雖是一家之言,朕亦不偏聽偏信,當詳作考慮。”

李祺眼中帶着些許困惑,縱然穿越一遭,縱然他此刻就站在這御前會議之中,他依舊不明白,爲什麼建文帝要削湘王?

難道真的是因爲二人年齡相仿,湘王從小處處都比朱允炆要強,於是朱元璋更寵愛湘王,而讓朱允炆嫉妒嗎?

他不明白。

一個皇帝,難道就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嗎?

最終,朝中大臣在開會討論後,決定派遣軍隊把兵器藏在裝滿木材堆的車子裡並僞裝成商隊,進入荊州城,而後將湘王拿回京城問罪。

李祺面上雖無表情,心中卻又是一陣無語。

堂堂皇帝,正經的中央朝廷,去問罪藩王,竟然還要玩這種陰詭的手段。

堂堂正正的派遣使臣前往藩王封地,明確的說有人在朝中彈劾,要藩王進京陳述辯解,是什麼很難的事情嗎?

這堂皇的奉天殿,沒有半點宏大氣息,倒像是民間斤斤計較的奸商,讓人失望。

朱允炆啊!

你哪有半分人君之相?

方孝孺啊!

你又有何面目與我李祺併爲天下儒宗魁首,甚至還借江南之勢、皇權之勢壓我一頭,阻我聖道呢?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荊州湘王府,月朗星稀,湘王朱柏舉杯對月高歌,吟誦着唐朝張九齡被貶荊州時思念親人的千古名句。

他姿容甚美,王妃吳氏伴於身側,真是一對璧人,夫妻二人雖膝下無子,感情卻甚好。

“父皇,孩兒想你了。”

朱柏又是一杯酒下肚,湘王妃吳氏在一旁甚是心疼,只能再度勸慰道:“先帝賓天甚久,王爺莫要過度哀悽傷身了。”

朱柏這些年本就寄情于山水玄道,自朱元璋生病後,他不能前往探望病情,駕崩後身爲兒子不能參加葬禮,更是難過的數次想要追隨之而去。

吳氏暗暗垂淚難過,當初她和朱柏有兩個女兒,都幼年夭折,後來朱柏連一個孩子也沒生下,偌大一個王府連個孩子也沒有,若是有孩子的話,定然要比如今情況更好。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朱柏大概是喝的有些多了,拉着吳氏的手於府中高歌,而後又興盡悲來落淚道:“王妃,爲何求道總是沒有結果呢?何時我才能脫此肉身,成就天靈之道。”

朱柏鍾情于山水道教,曾多次於武當之上題詞。

吳氏將他輕輕環在懷中,溫柔道:“王爺,明日妾便隨王爺去武當好不好,今夜已晚,夜露甚重,我們回房休息吧。”

說着便攙扶着朱柏往後院去。

後日便是十五,皎月高掛於天,若銀盤揮灑,好似爲夫妻二人披上了霞月之衣。

湘王夫妻二人自然並不知道,僞裝成商隊的軍隊已然在路上,臨近了荊州城,明日便會進宮,湘王府的滅頂之災便在旦夕之間。

滔滔江水、巍巍山嶽不曾爲任何人停留,更何況天上的皎月繁星、夜幕星辰。

打更聲起。

打更聲落。

東方拂曉,天際翻起魚肚白,有燦金色霞光落下,照在清晨王府中。

天亮了。

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41章 三十一年第64章 當問何罪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90章 五年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86章 奪嫡之爭第54章 大勢人心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90章 五年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22章 心、理之學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46章 當廷爭辯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20章 千里孤墳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57章 艱難困苦第36章 閱卷若何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18章 斬九卿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75章 請重修史第27章 深藏功名第61章 朱允炆死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34章 東宮相邀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35章 秋闈之事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38章 胥吏潘三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21章 學府諸生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72章 永樂天下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
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41章 三十一年第64章 當問何罪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90章 五年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86章 奪嫡之爭第54章 大勢人心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90章 五年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22章 心、理之學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46章 當廷爭辯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20章 千里孤墳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57章 艱難困苦第36章 閱卷若何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18章 斬九卿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75章 請重修史第27章 深藏功名第61章 朱允炆死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34章 東宮相邀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35章 秋闈之事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38章 胥吏潘三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21章 學府諸生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72章 永樂天下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