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雪

見叔孫通疑惑,張蒼又道:“若不信,你也脫了鞋履,踩着試試,泥是熱的。”

叔孫通咳了咳嗓子,拿出一卷竹簡遞給他,道:“這是近來縣裡支出的糧食,你依舊暫代渭南郡守一職,這種事也只能與你說。”

張蒼只是看了一眼,就放在了腰間布袋子裡,道:“我會交給公子。”

叔孫通還帶了幾隻茶葉蛋,道:“給你的。”

言罷,他就坐回了驢車,慢悠悠地離開了。

算賬一直是張蒼最擅長的事,人力安排,工程進度,糧食消耗除了照看這裡的工事,張蒼還要看敬業縣的賬本,一個人忙兩頭的事,張蒼還是遊刃有餘的。

甚至,張蒼還能幫着公子扶蘇寫渾天儀的計算方法。

用公子的話來說,其實渾天儀就是一個計算用的工具,是一種計算時辰與曆法的器械,其中還能用來選星定位,預報節氣,驗算曆法。

甚至公子還說過能夠測量座標,張蒼還不知公子所言的座標經緯是何物,該是與徐福的海運有關。

寫完一道算法之後,張蒼讓人送去了咸陽。

翌日,扶蘇就看到了張蒼的來信,其中還有一卷渾天儀的圖紙,秦所制的渾天儀十分複雜,用的是環圈嵌套結構,是後世最先進的一種,也是最複雜的。

扶蘇想要儘可能的簡略,省去那些蟠龍支架與雲紋。

關中正下着大雪,扶蘇披着大氅走向章臺宮,身後依舊跟着田安。

過了今年,扶蘇就二十四歲了。

現如今,扶蘇參與國家大事以來,接手的政務越來越多。

走入章臺宮的大殿內,扶蘇見到了父皇,父皇還在看着北方的軍報。

嬴政沉聲道:“這一次你遷多少人?”

“回父皇,共計三十人萬,送去河西走廊的有十萬,其餘都留在了渭北。”

嬴政道:“李斯先前只說了五萬戶,三十萬人倒是不多。”

與老師的遷民戍邊相比,扶蘇覺得自己所遷這些人確實不算什麼,五萬戶每家出六個人,一家六口也就三十萬人了。

聽父皇的話語,似乎是在說有丞相幫着,還只遷這麼一些人,不算成功。

扶蘇道:“父皇,若關中真的足夠好,關中的人衣食豐足,關中的孩子都能讀書,關中的人都能夠入仕,將來不用遷民,也會有人不斷入關的。”

嬴政已習慣了紙張書寫,他道:“你的支教夫子有多少人?”

“回父皇,現在有一千餘人。”

嬴政沉聲道:“今年的隴西增產了二十萬石糧食,做得很好。”

“兒臣應該的。”

“你是九卿的少府令,又兼領馬政有什麼事你就多問李斯,他會幫你的。”

“兒臣……”

“你不用擔心,李斯會全力幫助你的,以後你與丞相共同主持國事,若有要事可以直接稟報朕。”

父皇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不用覺得臉皮薄,朕與李斯打過照顧,他敢怠慢試試?

大殿外的風聲依舊,寒風的呼嘯聲不絕於耳,但殿內依舊安靜。

嬴政努着嘴正在拼湊着活字印刷的模具,又擡頭看了看下巴已有泛青鬍渣的兒子,低聲道:“怎麼?不敢與李斯共理國事?”

扶蘇還在猶豫該怎麼回話,如今自己既是少府令又兼領太僕令,朝中九卿的其中兩個位置。

按照父皇的話語,我這個公子的位置以及權力是要與丞相相當了。

大秦已有一個丞相和一個右相。

雖說父皇沒有給具體的官職,也算是與丞相平起平坐。

李斯自然不敢有二話,說不定支持都還來不及。

扶蘇行禮道:“兒臣領命。”

“嗯……”嬴政緩緩點頭,“李斯與朕說在三川郡,又讓張良跑了。”

“兒臣倒不曾聽聞。”

“李斯只與朕說過,還未告知他人。”

田安在殿外已煮好了一鍋湯,他擡着銅鍋進入殿內,而後讓人帶來了切好的肉與蔥姜。

父子倆坐在殿內,吃着火鍋。

而在殿外,田安就坐在大殿外的一個角落,他坐在一張小凳上,先是看了看殿內正在吃着火鍋的皇帝父子。

而後田安收回目光,又看向外面的漫天大雪,坐在大殿的屋檐下。

他將一些麪條放入火鍋中煮着,而後再將肉片也放入火鍋中,嘴裡也嚼着蒜,而後將煮熟的肉片放入口中。

滾燙的肉片在口中嚼動,口中吐出一口熱氣,而後將鍋中的面也撈出來吃了。一旁正在值守的殿前侍衛看得直咽口水,這種寒冬天吃這種熱食,別提有多痛快了。

等田安吃罷,殿內的皇帝父子也吃完了。

皇帝依舊在與公子說着話,從殿外聽話語聲有些朦朧,也不知道公子都說了一些什麼。

見公子走出了大殿,田安忙跟上腳步。

而跟在田安身後的兩個內侍各自擡着一口鍋回了高泉宮,小公子尤其看重宮裡的東西,這位小公子十分看重他的每一樣東西,對他來說家裡的東西只能多不能少,少一樣就會大發脾氣。

每當小公子發脾氣的時候,夫人只要瞪一眼,他就老實了。

一想到小公子生氣的模樣,田安的臉上就會不自覺的出現笑意,因小公子的模樣與公子扶蘇小時候一模一樣,有時他看着看着就會想起華陽太后,莫名地就會流下淚眼。

“田爺爺,你怎麼又哭了。”

不知不覺地走到了高泉宮前,田安就聽到了話語聲,這孩子開口說話比尋常孩子晚了一些,所以講話有些口齒不清,咬字時顯得有些吃力,再長大一些就好了。

田安蹲下身,看着穿着一身金貴綢衣的公子,笑着道:“年紀大了,就會哭。”

公子衡擡首道:“鍋送回來了,今天吃火鍋。”

公子已走入了殿內,田安牽着小公子的手,眯眼笑着,別提有多高興了,對這位小公子疼愛得不行,道:“好,公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衡滿意地點頭。

田安的年紀已很大了,扶蘇知道田安最疼愛這個孩子,比誰都疼愛,他都這把年紀了,就由着他慣着孩子。

公子衡就像是田安平靜生活中的一縷光,這縷光照亮了他老人家幾乎乾枯的內心。

甚至扶蘇都沒見過他老人家笑得這般開心。

公子衡坐在木馬上,木馬晃動着,田安就會在邊上守着。

不過,有事要離開時,田安還是會跟在身後。

至於在高泉宮別的時間,他都會陪着衡。

扶蘇拿出一道詔命,父皇將高泉宮後方的大片宮殿,都賞賜給了自己。

打開一張圖,是整個咸陽宮的地圖,爲了彰顯咸陽宮的威嚴,自從秦一統天下之後,咸陽宮每一捧夯土都象徵着人世間的最高權力。

咸陽宮是擁抱渭水而建的,其中閣道與複道交錯。

皇宮的東面,也就是紫宮所在的那一片區域,是父皇起居所在。

皇宮中軸線,就是章臺宮的後方,是極廟,乃是祭祖所在。

而父皇賞賜的是高泉宮西側的一大片宮殿。

這些宮殿空置多年,都快荒了。

咸陽宮實在是太多了,其實起居生活的區域也只是佔了很少一部分,扶蘇盤算着家裡還有這麼多的書,還有這麼多的傢俱,都可以放到西側的幾個殿宇存放。

將此事吩咐下去之後,扶蘇還看着外面的大雪。

王棠兒走到丈夫身邊,問道:“是有心事?”

扶蘇頷首道:“來年我就二十四歲了,這個年紀也不算是年少了吧?”

王棠兒道:“那是自然。”

在外,二十餘歲的年輕人都可以自稱老夫了,好似這個世間的人們都會老得很快,三十四歲的年紀就已是兩鬢斑白,過了四十歲的人,可能就已滿頭白髮了。

應該是人們本就是衰老的很快的,人們的晚年會陪伴一生很長的時光。

“我今天看到父皇的白髮了,在父皇的發冠下藏着一縷縷白髮。”

王棠兒想到自己的父親早已鬚髮花白了,低聲道:“人都會這樣的。”

扶蘇看着飛雪道:“是啊,我們都會有這麼一天的,只是早晚的事。”

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時節,關中接連下了五天的雪,大雪淹沒了一個個村子。

關中大地被皚皚大雪覆蓋,遠遠看去,一個個雪堆上,能夠看到些許燈火,就說明那裡有一間屋子,有人家居住。

今天,雪停了,扶蘇帶着妻小出來遊玩,看雪景。

車駕行駛在直道上,在遠處的直道又修建了一條分叉的直道,那條直道通往商顏山,自從敬業縣造出了紙張之後,皇帝就下了詔命,修建直道直通咸陽,可運送糧草與紙張。

在紙張還未出現時,秦人還是習慣用竹簡的,當紙張第一次入宮,丞相與不少文吏還是習慣用沉重的竹簡,可當他們用了一段時間的紙張之後,之後的處理文書,他們就離不開此物了。

現在的紙張也只在秦廷內部使用,沒有供應給外面,而文書往來中,送出去的是紙張,各地送來的文書還都是竹簡。

人們需要適應的時間,紙張普及需要巨大的生產力,在這個生產力還處於刀耕火種的時代,扶蘇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

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5章 選誰都好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81章 相會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18章 叔孫通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8章 渠與田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111章 暴雨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3章 老秦軍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112章 權與利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53章 刀與火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28章 驪邑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23章 冷流雪第74章 回咸陽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43章 挖通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82章 有關張良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8章 立夏的雨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72章 佩劍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82章 有關張良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52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補一章,暫先補一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48章 書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28章 賀禮第120章 登山第113章 東去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6章 戍邊第27章 封賞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18章 叔孫通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8章 叔孫通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86章 羣鹿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28章 驪邑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46章 立夏第98章 又聞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
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5章 選誰都好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81章 相會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18章 叔孫通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8章 渠與田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111章 暴雨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3章 老秦軍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112章 權與利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53章 刀與火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28章 驪邑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23章 冷流雪第74章 回咸陽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43章 挖通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82章 有關張良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8章 立夏的雨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72章 佩劍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82章 有關張良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52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補一章,暫先補一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48章 書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28章 賀禮第120章 登山第113章 東去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6章 戍邊第27章 封賞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18章 叔孫通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8章 叔孫通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86章 羣鹿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28章 驪邑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46章 立夏第98章 又聞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