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

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開業己經快三個月了,並且在新年之後實現了盈利。現在整個織造廠裡己經擁有織機一百七十七臺,還另有散戶織機五十七臺,毎月可產各種絲綢在六百匹以上,營業額在四萬白銀以上,同時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還在蘇州各木工坊訂購了一百五十臺織機,將在六月之前,將陸續交付使用,等所有織機會都到位之後,生產營業可以提高一倍以上。

林旭升是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大掌櫃,他當然知道,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不僅關糸到父親脫離林家之後的發展重點,而且還關糸到父親和商毅合作前景,因此對織造廠的管理也非常盡心,因此林旭升不僅把自己的妻子也接到了蘇州,而且夫妻兩就住在絲造廠裡,而不是商毅在蘇州的住宅,好便於管理。當然在絲造廠裡本來有居室,雖然比不上住宅,但也算條件不錯。

自從商家軍打掉了平湖幫之後,隆興堂也收斂了許多,一直都沒有再來搗亂。本來林旭升等人還擔心,隆興堂會不會在生絲的收購上做些阻饒,但進入二月中旬,生絲逐漸開始上市之後,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生絲收購情況還不算,二三天的時間就收到一千多斤生絲,而且基本都是從散戶手裡收購的,這個勢頭看起來也很好。因此林旭升、徐仁章等管理人員對織造廠的現況也非常滿意。

在生絲的收購季節,一般都是由城外的絲農將生絲運到各織造作坊來販買。毎一個織造作坊都會有一批自己固定的供貨絲農,以穩定的價格供應生絲,當然也還有相當一部份的散戶絲農,會比較各織造作坊開出的收購價格,決定自已的生絲走向。而生絲的質量也分爲高中低三等,收購的價格一般在一兩到一兩五錢白錢之間。

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前身的幾家織造作坊也有自己穩定的供貨絲農,爲了防止意外,織造廠也早早和他們簽訂了供應協議,而且爲了穩住老戶,吸引散戶,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也將生絲的收購價格略提高了一些,每一等級加了一到二錢不等。但並沒有對市場價格造成顛覆性的影響,但對一般的散戶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對於一家新開業的織造廠來說,釆用這種做法是無可厚非的。而在生絲一上市之後,效果也馬上體現了出來。

二月十八日淸早,林旭升也早早起來,指揮着夥計們開門迎業,織造廠的店面大門一打開,只見門外己有十幾個絲農在等候着,收購生絲的牌子還沒掛出去,他們都迫不急待的進門出賣生絲。

林進旭照例在店面轉了轉,對徐仁章道:“徐掌櫃,一大清早就有人來賣生絲,看來今天的情況也不錯啊!”

徐仁章也點點頭,道:“還是幾位東家有見識,把收購的價格提高了一二錢,雖然只有那麼一點,但這些絲農們當然也都願意賣給咱們了。”

這時一個在一邊等着的絲農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插嘴道:“掌櫃的,不瞞你們說,就是你們這家織造廠不加價格,我們也會把生絲賣給你們。”

林進旭一怔,道:“爲什麼呢?”

那絲農道:“我本來每年都給新興織造作坊送生絲,那知今年他們開出的收購價實在太離譜了,低等的三錢,中等的四錢,高等的才五錢,而且怎麼說也不再加價,我一氣之下挑着生絲就走了,後來又轉了兩家,價錢竟然都是一個樣,這還讓不讓人活了,幸好還有你們這家織造廠的收價公道,要不然我這一年可就白做了。”

另一個絲農聽了也道:“是啊,隆興堂的那幫人就知道壓價,我記得十幾年前上等生絲還能買到二兩一斤,如今只能賣到一兩五錢,今年居然只收五錢,一定又是那個沒把的老王八蛋搗的鬼。就知道榨我們這樣窮絲農。”

林進旭和徐仁章聽了,心裡也暗暗高興,隆興堂就這樣壓價吧,這一來就會把絲農們都趕到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這邊來,今年的生絲收購就不成問題了。只要有了足夠的生絲,生產就不成問題,而銷售就能得到保障了。幾個人正說着,又來十幾個絲農,要賣出生絲。而前一批的還沒有賣完,徐仁章趕忙過去招呼,讓他們排隊等候。而林進旭也到生產車間裡去看織造的情況。

一個時辰之後,徐仁章到生產車間來找林進旭,道:“大掌櫃,外面櫃檯的銀子快用完了,再支一千兩吧。”

林進旭一怔,道:“開門的時候就支了五百兩,怎麼一下就用完了,收了多少生絲?”

徐仁章道:“您沒看生意有多好嗎?整個上午店裡竟一直沒斷過人。現在己經收了快三百斤生絲了。照這樣下去,只怕再支五百兩也不夠用的。”

林進旭點點頭,道:“好吧,那就先支一千兩吧。”

生意一但好起來,竟一發而不可收拾,一整天來買生絲的絲農幾乎都沒斷,到了下午關張的時候,一千五百兩白銀竟全都用光了,一共收購了一千零八十斤生絲,幾乎趕上了前三天的收購量了。林進旭雖然也覺得有一些意外,但收購生絲當然是越多越時,因此還十分高興,並沒有多想。

到了第二天,生絲收購進一步擴大,全天竟收購了一千四百多斤生絲,一共花了二千二百多兩白銀。一個收購櫃檯都不夠,到了下午又開了一個收購櫃檯,才把今天的絲農全都收完。而且聽絲農們說,好像隆興堂的十八家織造作坊全都降了收購價,整個蘇州城似乎只有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還保持着過去的收購價格。

林進旭也是精明人,馬上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就在當天晚上立刻招集王柏和程協祥在織造廠裡的兩名代表,何忠和李萬江開會。但收購價格是由六名股東一起定的,他們幾個人也無權更改。因此也說不出什麼來,甚致還有人認爲林進旭想得太多了,從目前看來,收購的生絲多也是一件好事啊!說不定過幾天就會有作坊把價格提上來了。沒有必要杞人憂天。

會議沒有商量出一個結果來,林進旭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決定再觀望一二天,當然他到底還是不放心,又讓黃泰鬆等人明天去打聽,是不是隆興堂所有的織造作坊,都把收購生絲的價格降下來了。

第三天的生絲收購情況進一步擴大,早上一開門就有人等着,到晚上正點關門的時間還沒有收完,全天一共收購了一千八百多斤生絲,花了二千八百多兩白銀。而且兩個收購櫃位竟都不夠了,晚上關門的時間推遲了一個時辰,才把當天所有的絲農都收完。

林進旭一查帳本,雖然生絲收購纔開始六七天的時間,競然收購了生絲五千五百多斤,一共花了八千多兩白銀。而按照以前的預計,整個二月份能夠收購到三千斤生絲,己算是不錯的戌績了。因爲生絲收購的旺季其實是在三、四、五這三個月。

接下來的兩天情況依然沒有變化,毎天早早的就有絲農來,而收購櫃位以經增加到了三個,但還是沒有收購完,只能讓沒有賣出生絲的絲農等明天再來賣。兩天用於收購生絲的白銀竟超過了七千兩。

而黃泰鬆等福威鏢局的人也打聽清楚了情況,這次全城收購生絲大降價確實是隆興堂搗的鬼,不僅是隆興堂十八家織造作坊都降了價,就連那些依附他們的小作坊也被逼降價,而且有兩家作坊在暗中以一兩白銀的價格收購,被隆興堂查了出來,結果立刻就有人去砸了他們的場子。

黃泰鬆還告林進旭,自己在新興作坊門口還親耳聽到有人在告訴絲農,整個蘇州城裡只有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沒有降價,要不想低價賣出生絲,就都到那邊去賣。而還有兩個鏢師在其他作坊那裡也聽到了類似的話。

這一下林進旭完全明白了,這一切果然就是隆興堂搗的鬼,目地就是把所有絲農都趕到來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徹底擠跨自己。

因此儘管林進旭以前也見過不少風浪,但這時也不禁額頭冒了汗,而另外兩名代表和徐仁章也都麻了爪,因爲這一招到是很厲害,雖然在織造廠開業之前,曾爲今年的生絲收購準備了二十萬兩白銀,另外還有十萬左右的週轉白銀,但以這一個廠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消化掉蘇州市場的所有生絲。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一天的收購支出達到了三千多兩白銀,毎天還在遞增,而且還沒有到收購的旺季,如果到了三月份,一天支出一萬兩收購生絲,也不是不可能的。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準備的銀孑,恐怕連三月份都撐不過去。

這時徐仁章才道:“大掌櫃,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別人都降了價,咱們不是也能降價嗎?乾脆從明天開始,咱們也降價吧?這樣大家都降了價,絲農們就不會都朝我們這一家來了,而且我們也能減少一些開支啊!”

林進旭遲疑了一下,道:“現在降價,好嗎?”其實

何忠也道:“有什麼不好的,大家都降了價,憑什麼讓我們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一家撐着,而且我們也和以前一樣,比別家高個一二錢,也算對得起絲農了。”

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23章 震盪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章 清廷(上)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60章 民心第11章 深夜靜思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36章 隱密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68章 重逢(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23章 造船(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72章 勸進(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山東戰役二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400章 國事(三)第92章 返航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一章 真像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92章 合圍(三)第37章 新武器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65章 破局(五)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5章 強盜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70章 戰術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79章 桂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334章 突襲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86章 出獄第83章 夜襲(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61章 破局(上)第61章 國事家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
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23章 震盪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章 清廷(上)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60章 民心第11章 深夜靜思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36章 隱密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68章 重逢(下)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23章 造船(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72章 勸進(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山東戰役二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400章 國事(三)第92章 返航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一章 真像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92章 合圍(三)第37章 新武器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65章 破局(五)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5章 強盜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70章 戰術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79章 桂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334章 突襲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86章 出獄第83章 夜襲(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61章 破局(上)第61章 國事家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