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

商毅接着又道:“你剛纔說的都很對,但我們有海軍,整個大海都是我們的縱深,既然是在陸地上,我們也同樣有辦法,你想一想,有沒有什麼辦法來彌補這個漏洞呢?”

周少桓聽了,也明白商毅其實早就想通了這一點,而且有對策了,因此認真觀看地圖,過了好一會兒,忽然指着地圖上一點,道:“大人,我明白了,是徐州。”

商毅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很對,你說得沒有錯,就是徐州。等我們打通了魯南之後,再好好休整幾個月,早則在今年年底,遲在明年年初,就可以分從南北兩路,攻取徐州。一但攻下了徐州,不僅可以保證山東和淮安的連結,而且還能西接中原,北扼齊魯,山東、河南都可以一舉而下。到那時我們甚致可以揮師北上,驅逐清虜,收復所有失地了。”

周少桓也不禁覺得心跳加速,他提攻取徐州,僅僅只是考慮到保護山東和淮安的連結,卻沒有想到,商毅居然還有這麼大的計劃,而且這麼一來,不僅只是擴大了地盤,還佔盡了中國的戰略拆衝要地,別說是驅逐清虜,就是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周少桓的父兄、岳父都是眀朝的官員,雖然官職都不算高,但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出身,他和童大勇、成進、成鋼、段鵬等人不同,見識、閱歷都比他們強得多,當然也看得出來,商毅在此前的一系列行爲,其實都有軍閥割據的傾向,不過現在正是亂世,周少桓對明朝的腐敗也比較有認識,而且更爲重要的是,現在也只有跟着商毅,自己還有自己的家族才能興望發達,因此對商毅的做法也並不以爲意,相反一家人都十分支持商毅。

現在周少桓才意識到,商毅原來還有這麼大的雄心,由其毎一期的【杭州時報】他都認真看過,對南京朝廷的無能、皇帝的昏庸,東林的腐朽己經有深該的認識,也十分清楚,指望依靠南京朝廷的領導,收復失地等於是癡心妄想,而在商毅的任何計劃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朝廷,因此周少桓也並不認爲,一但商毅真的收復了失地,甚致是還不等收復全部失地,那怕是攻取了山東、河南之地以後,還會安心做明朝的臣子,而且就是他想,恐怕明朝也容不得他了。一但商毅真的舉旗自立,那麼自己,還有自己的家族……

想到這裡,周少桓心裡也不禁一陣緊張,趕忙停止再想下去了。當然這到並不表示周少桓對明朝抱以十分強的正統關念,而是一個人的正常心理,絕大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來,都會拒絕再沿着這個思路想下去。

商毅對周少桓的神態變化到沒有太在意,只是道:“少桓,你認爲這個計劃怎麼樣。”

周少桓也定了定神,道:“大人,我認爲這個計劃很好,我回到山東之後,會馬上準備出兵。”

商毅笑道:“也不必急於一時,還是在淮安住幾天再走吧。而且杭州那邊己經安排好了,讓少卿過江出任揚州知府,你們兄弟也有一年多沒見面了,不如到揚州去團聚一次。”

周少桓搖了搖頭,道:“如果一去揚州,少說也要多耽誤五六天的時間,現在戰事緊急,我看這次就算了吧,等以後有機會,我們再相見,明天我就和岳父一起回山東去,馬上安排出兵的事情。”

商毅也點了點頭,道:“好吧,那麼今天就在淮安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我們再把所有人都招集起來,看一看這一仗該怎麼打。”

而就在第二天,南京的詔書也傳到淮安,南京朝己經按照商毅所表的商家軍衆將的功績,一一作了封賞。商家軍目前的五個師,一、二、三、四師的師長都被升爲總兵,而其中周少桓爲山東總兵、成進爲揚州總兵,明末的時候,總兵也封得比較氾濫,但帶地名的總兵,比一般性質的總兵還是要高一級。而其他師旅一級的將領和團長都晉升爲副將。團一級將領都升爲參將,連營長也都升爲遊擊將軍。也可以說,商家軍的武將官職,也都得到了一次整體的提升。

雖然這些官職實際上都是虛銜,朝廷也不會支付官奉,而且在商家軍內部,還是按內部的一套制度來,但畢竟還是升職了,也讓衆將都十分高興。

隨後商毅又招集衆將,招開軍事會議,把自己想要發動魯南戰役,打通山東的計劃向衆將講說了一遍,在大勝清軍之後,現在商家軍全軍的心氣都很高,而且打通山東之後,也可以使互相之間連成一片,以後也可以更好的與淸軍作戰,因此聽了商毅的計劃之後,其他衆將也都一致贊同商毅的這個計劃。

於是商毅也決定,這一戰在淮安方面,由第一師和第三師擔任,並拔給他們一個騎兵團和一個偵察營,總計約二萬五千人馬。由成進爲總指揮,王信爲副總指揮,進攻方向由淮安渡過黃河,收復運河以東、黃河以北的全部地區,一直到郯城、贛榆兩地爲止。並由笫四師仍然守衛泗州、盱眙一線,並向虹縣、靈壁發進詳攻,牽扯清軍的兵力,保護渡河人馬的側翼。將於七天以後,也就是六月十二日,開始渡河。

而山東一線向兵力由周少桓來調配,總計投入人馬一個師和一個旅。首先攻取青州府南部的莒州和蒙陽,然後進軍兗州府,攻取沂州,雙方在郯城、贛榆兩地碰頭。同時商毅也決定,將童大勇的獨立團升級爲旅,童大勇也升爲旅長。而山東軍區新成立的兩個旅也定爲正式編制,以商家軍第二、四旅爲番號。

同時商毅還決定,在山東地區開設一個印刷廠,並設立一個[杭州時報]編輯部駐山東的分社。又要求周少桓定期安排組織連排級軍官,到杭州軍校參加短期的軍事理論知識培訓。並不組織青少年,到杭州開設的各個學校讀書,爲山東的軍政機構培養各種人材。

分派完畢之後,周少桓和唐鎮也連夜乘船趕回山東去準備作戰。而商毅也留下成進、王信、羅遠斌等人在淮安準備出兵,自己返回揚州,等着周少卿來上任。

原來商毅的命令發到杭州之後,葉瑤瑱立刻和周世奇、王夫之等人商議,派出淮東地區的人選,王夫之提派周少卿去。葉瑤瑱當即同意,而周世奇也沒有反對。

王夫之提議周少卿,到是出自一片公心,因爲周少卿雖然有些淸高,而且又死板,但在出任嘉興知府一年多的時間裡,確實是盡心盡責,政績十分突出,對商毅的各項要求都全力完成,無論是淸查土地,還是扶助商人投資,吸引海外商人來港,以及海關的管理,都做得十分出色,而且自身也奉公守紀,再加上週家和商毅的親近關糸,因此認爲周少卿是出任揚州知府的最合適人選,並且還可以節制淮安府。

而且周少卿的這些工作成績,葉瑤瑱做爲商毅在杭州的代理人,當然是知道得十分清楚,因此也贊同王夫之的提議。

不過周世奇心裡卻另有一番打算,因爲原來周少卿曾對葉瑤瑱出言不遜過,雖然商毅和葉瑤瑱並沒介意,但周世奇卻總覺得有些芥蒂,因此也覺得借這個機會,把周少卿打發出浙江去,免得老是和商毅、葉瑤瑱碰面,萬一那一天不小心又說錯了話。

而且在另一方面周世奇比周少桓看得更清楚,現在商毅實際已經成爲割據一方的勢力,能不能統一天下還不好說,但以後裂土稱王也是不可避免的了,而自己一家現在也只能跟着商毅一條路走下去。但自己家在商毅集團內部的權勢太重,難免會遭人所忌,因此讓周少卿離開浙江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個避嫌的辦法。同時也是讓他獨自出去歷練一下,以後能不能成材,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周少卿當然不知道,自已的任命還有這麼多隱情,雖然周少卿平時頗有些自視過高,沒有周少桓沉穩踏實,但他現在才三十出頭,也確實正是想幹一番事業的年齡,而且又有周世奇有背後不斷的提醒他,因此在嘉興府的一年多時間裡,確實乾得很不錯。而且他知道,揚州是江北重鎮,自古都是繁華之地,地位遠強去嘉興,同時還能帶節制淮安府,這就相當於是半個巡撫了,因此對去揚州上任並不反感,還十分高興,也想在揚州再幹出一番成就出來。

而跟着周少卿一行一起來到揚州的,還有浙江銀行的工作人員,他們是受林鳳舞派遣,到揚州來開設第五個分行,同時也是在浙江以外的第一家分行。

雖然這個決議並沒有事先通告商毅,但商毅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因爲他本來就不想過多的干涉銀行的業務經營,只要大方向不錯就行了。而且揚州自古都是商業發達的地方,因此在這裡開設分行,當然是十分正確的選擇,同時也表示商家軍會在這裡長期駐紮下去,對於穩定人心,進行土地清理和重新分配工作,也是大有幫助的。

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99章 備戰(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84章 開戰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86章 出獄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6章 投靠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83章 下獄(下)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3章 反擊(一)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45章 新年(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96章 對策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8章 蒐羅人材第268章 變數(四)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88章 勸降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34章 宣戰(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66章 雨戰(二)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47章 穿插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96章 對策第一章 安撫第29章 授藝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
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99章 備戰(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84章 開戰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86章 出獄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6章 投靠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83章 下獄(下)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3章 反擊(一)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45章 新年(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96章 對策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8章 蒐羅人材第268章 變數(四)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88章 勸降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34章 宣戰(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66章 雨戰(二)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47章 穿插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96章 對策第一章 安撫第29章 授藝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