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

這時中華軍己經基本控制住了朱仙鎮,清兵死的死,逃的逃,還有相當一部份被抓或是投降,只剩下尼堪還守在嶽王廟裡負隅頑抗,而這時在尼堪身邊,只剩下數百名清兵。

現在中華軍己嶽王府重重包圍,尼堪根本就無路可走,當然這時尼堪也沒打算活着離開,只是唯一有一點遺憾的是,自己在兩天以前,就向開封發去了告急,向多爾袞請救援軍,按說昨天援軍就應該到了,但不知爲什麼,一直都沒有到。如果增加一部份援軍的話,自己還是可以在朱仙鎮多駐守一段時間。

想到這裡,尼堪也不禁苦笑了一聲,看了看大殿中供奉着的岳飛的金身神像,看來自己並沒有得到這位將軍佑護,那麼自己就在這裡爲大清盡忠好了。

就在這時,只聽“轟”的一聲,嶽王廟的兩扇大門連同幾名守在門口的清兵都被炸飛了出去,緊接着就是“砰砰砰砰” 一聲爆豆般的槍響,將院子裡的清兵打倒了十幾人,同時又扔進一顆手榴彈來,頓時又炸翻了七八名清兵。而其他的清兵見況,也只能紛紛後退,中華軍趁機殺進了嶽王廟裡。

前排的士兵開槍射擊之後,立刻向兩側散開,與清兵進行白刃戰,或是重新填彈,而後面跟進的士兵再舉槍射擊,一連十幾輪之後,加上在白刃戰中被中華軍殺的清兵,一下孑又有近百名清兵被打死,剩餘的清兵保護着尼堪,退進了嶽王廟的下殿裡。

這時尼堪的身邊只剩了兩百餘名清兵,剛纔尼堪也被兩片流彈擊中,不過傷得到並不算重。見中華軍的士兵又向大殿裡面衝了進來,尼堪也知道自已的大限就在眼前,因此也拔出佩刀,大喝道:“弟兄們,和他們拼了。” 說着一揮佩刀,領頭衝了出去。其他的清兵見了,也都紛紛舉起刀槍,殺出了大殿。

尼堪一腳剛剛踏出大殿,只聽得一陣槍聲響起,頓時只覺身上有五六處巨痛傳來,四肢無力,搖搖欲倒,但尼堪依然還咬牙堅持,並且免強用佩刀支持在地上,不讓自己摔倒。但就在這時,幾名中華軍的士兵已經衝了上來,掄起槍托,對尼堪一陣猛砸,尼堪此時那裡還有抵抗之力,連捱了幾下槍托之後,立刻被打倒在地上。

隨後中華軍的士兵也殺入大殿中,和剩餘的清兵展開激戰,僅僅只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所有的清軍基本都被消滅,中華軍也完全控制了朱仙鎮。開封城西南的門戶被中華軍打開。

而在另一邊的陳留縣,清軍也只比朱仙鎮多堅持了一天的時間,其實就在第一天,中華軍已經用爆破兵炸開了城牆,不過清軍依然在陳留縣城裡負隅頑抗,因此雙方激戰了一天,中華軍仍然沒有攻下陳留縣。

但就在第二天,朱仙鎮己經失守的消息傳到了陳留鎮,守軍頓時軍心大動,因爲朱仙鎮失守之後,中華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搗開封,而清軍繼續堅守陳留已經沒有半點意義了,而就在這時,中華軍又向陳留縣發動了進攻。

韓岱可沒有死守陳留縣, 爲大清效忠的想法, 至少後面還有個開封府, 要死也要死在開封府去, 另外韓岱對北方的援軍還抱有一線希望, 因爲離上一次的消息又過去了六七天的時間, 說不定這時援軍巳經攻下了大名府,自己可別還傻傻的守在陳留縣城裡面等死,因此韓岱也立刻下領,撤離陳留縣, 返回開封府。

但這時中華軍己經又攻進了陳留縣城裡,韓岱當然也不能從容的列兵整隊,撤出陳留縣去,因此只能帶領着兩千多自己的親信軍隊,逃出了陳留縣,向開封府敗退了下去。韓岱當然不知道,他這輩子都己經不可能再見到多爾袞了。

清軍撤離了陳留縣之後,中華軍也趁機加緊進攻,很快就攻佔了陳留縣,一些還來不及逃脫的清兵也都紛紛向中華軍請降。

就這樣,開封的兩個外圍駐點都已經被中華軍攻佔,中華軍的兵鋒可以直接指向開封城了。而在另一條戰線上,中華軍這時也己經成功的攻取了洛陽,開封戰役,仍至是整個中原大戰的最後勝利,就在眼前了。另外這時駐守徐州的鄭成功也奉商毅的命令,率軍趕到了開封戰場,參加開封戰役。

不過攻取陳留、朱仙鎮這兩個開封的外圍據點,中華軍也付出了相當大的傷亡代價,一共陣亡了一萬二千七百五十二名士兵,還有六千五百二十六名士兵受傷,戰鬥減員己經接近了兩萬人。

成進和李定國也考慮到,清軍下一步一定會在開封死守,估計這時清軍的總兵力還有七到八萬,而開封又是不次於南京、北京的都城級的城市,因此進攻開封的戰鬥有可能比朱仙鎮、陳留縣的戰鬥更加艱苦。而且攻取朱仙鎮、陳留縣的戰鬥進行了十幾天,士兵們都己經十分疲勞了,於是兩人也決定,在朱仙鎮、陳留縣暫時駐軍兩天,讓士兵們好好休息一下,然後再發動對開封的進攻,反正現在成進和李定國也己經收到了豫北戰場大捷的消息,也不用怕清軍跑掉,當然兩人也派出了大量的偵察兵,去偵察開封的佈防情況。

而就在攻佔了朱仙鎮的第二天,成進、李定國和鄭成功都來到了朱仙鎮,並且準備好了三牲奠禮,帶領着中路的中華軍主要的將領,到嶽王廟拜奠岳飛。

中華軍的將士們對岳飛非常的崇敬,這一方面是由於商毅個人對岳飛的偏愛,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岳飛的歷史功績在於抗金衛國,而當時建立金國的女真族就是現在滿族的先祖,因此推崇岳飛,也有很大的像徵意義。以前在駐守浙江時,每逢重大慶典禮曰,都要到杭州的嶽王廟去拜奠一番,海軍部的第一艘一級戰列艦就是以岳飛的名字命名的,而且商毅修建的供奉中華軍有功將士靈位的英烈祠,也建在杭州嶽王廟對面,雖然商毅的行政中心己經搬到了南京,但英烈祠依然沒有挪位。

中國一共有四大嶽王廟,分別是杭州嶽王廟、武昌嶽王廟、朱仙鎮嶽王廟和湯陰嶽王廟。杭州嶽王廟是岳飛的陵墓所在,因此是中國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嶽王廟,中華軍的將士幾乎都到杭州嶽王廟裡去參拜過,當然也會同肘參拜英烈祠。

武昌是岳飛的爵名,也是當年岳家軍的大本營所在,這是記念岳飛的功績,但在另一時空的抗戰時期,武昌的嶽王廟葬毀於曰軍的炮火中,因此商毅無緣一見。自從武昌被中華軍收復之後,商毅在巡視湖廣軍區時參拜過一次,並且也拔出一筆錢將武昌嶽王府重新修善一番。李定國也素來敬佩岳飛,因爲他駐守在湖廣,因此到是可以經常到武昌嶽王廟參拜。

湯陰縣是岳飛的原籍,不過在岳飛出生不久,黃河發大水,湯陰縣被淹,岳飛舉家逃難到內黃縣,因此岳飛實際是在內黃縣長大的,後來金軍入侵,湯陰、內黃都失陷於金國,實際岳飛在成年之後,實際並未回過家鄉。不過湯陰縣還是建了一座嶽王廟,以記念這位本縣出生的名將。

岳飛一生和朱仙鎮並沒有太多的交集,而且在朱仙鎮停駐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但這裡而既是岳飛一生事業的頂峰,也是岳飛悲劇命運的開始,同時還記載着岳飛一生中最大的遺願,因此這座嶽王廟,也是最據有多重意義的嶽王廟。因此中華軍打到朱仙鎮,無論是誰領軍,都會隆重的祭奠岳飛一番。

而祭品也是現成的——以尼堪爲首的十二顆清軍主要將士的人頭。尼堪是清廷的宗室,又是郡王的爵位,而且正好就是死在嶽王廟的大殿裡,還有比這更好的祭禮嗎?

不過由於清軍把嶽王廟當作指揮部,在這裡曾經進行過戰鬥,也被破壞了不少地方,就連岳飛的金身像也被砸磕壞了好幾處地方,顯出泥胎來。也有人建議,不如等把岳飛的金身重新修善一下之後,再舉行參拜儀式,但成進、李定國等人並不爲意,認爲這樣反而更能體顯中華軍要繼承岳飛的遺志,因爲中華軍攻佔朱仙鎮的戰鬥,正是在這座嶽王府裡,甚致可以說在岳飛的金身像前正式結束的,因此相信岳飛的在天之靈,也會滿意。

同時成進也代表全軍,在岳飛的金身神像前起誓,中華軍一定會徹底完成北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正統。包括岳飛在朱仙鎮對全軍所說的,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的遺憾,絕不會在中華軍身上重演。

幾名主將參拜完之後,其他諸將各級軍官也都依次進殿,給岳飛的神像敬香,還有不少人在岳飛的神像面前發誓,一定要徹底打敗清廷,不僅要收復北京,而且還要直搗清廷的老剿盛京。因此整個氣氛也十分熱烈。祭完嶽王廟之後,全軍的士氣也再次得到提升。

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57章 火船(三)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99章 廷議(下)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78章 工匠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89章 交易(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6章 皇室私密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85章 襲擊(下)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4章 反擊(二)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00章 備戰(二)第75章 架臨宿州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86章 意外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52章 談判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章 清廷(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84章 四徵湖北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8章 衡州府第27章 夜襲(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403章 新年第23章 震盪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80章 放棄青州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60章 莊妃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406章 國策(下)第288章 計劃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87章 講和(下)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47章 營救
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57章 火船(三)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99章 廷議(下)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78章 工匠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89章 交易(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6章 皇室私密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85章 襲擊(下)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4章 反擊(二)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00章 備戰(二)第75章 架臨宿州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86章 意外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52章 談判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章 清廷(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84章 四徵湖北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8章 衡州府第27章 夜襲(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403章 新年第23章 震盪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80章 放棄青州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60章 莊妃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406章 國策(下)第288章 計劃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87章 講和(下)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47章 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