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豪格出兵

淮安一戰,商毅以八千多的兵力大敗李成棟的三萬五千人馬,當陣斬殺以及被追入洪澤湖淹死的清糹達一萬六千餘衆,同時還俘虜一萬二千多人,另外還奪得洪澤湖的渡船五十七條,隨李成棟一齊逃回洪澤湖北岸的淸兵,只有六千餘人。而商家軍自身,僅僅只有七名士兵戰死,還有二十幾人受傷。

對於商家軍來說,這樣的勝仗其實並不算什麼,因爲對手不過就是原來的明軍那幫烏合之衆,真實的戰鬥力其實連李自成的大順軍都不如,打敗這支人馬根本就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只是抓到了一萬二千多名俘虜還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穫,因爲商家軍南下之後,所抓的近三萬農民軍的俘虜,經過強制勞動改造之後,大部份都轉化爲商家軍的新兵,所剩的都是一些比較頑固的份子,但己不足萬人,也使商毅手上的免費勞動力也大大減少,而這一萬二千多俘虜正好可以填補進來。

不過李成棟敗回徐州之後,清廷的肅親王豪格一定會親自帶領人馬,再來複攻淮安。這個人大概可以算是一個勁敵。雖然到目前爲止,商家軍和清軍己經交戰多次了,不過還沒有會過什麼名將,阿巴泰還免強能算一個,但也己老了, 至於其他什麼和託、圖爾格、李率泰等人,都只能算是二三流。不過豪格絕對要算是這個時代滿清的名將之一,與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齊名,而且素來就以勇猛著稱,這纔是自己的勁敵。

現在多鐸的大軍還沒有南下,如果能夠先擊敗豪格的人馬,解除掉揚州正北面的危脅,不僅能夠極大提高士氣,對於以後守住江淮戰場,揚州防線,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因此商毅一面命令士兵收拾戰利品,打掃戰場,掩埋屍體,一面騎着馬,沿着洪澤湖觀察地形,不時的還用望遠鏡看看對岸的情況,思考着應對豪格進攻的對策。

後來商毅還策馬登上了黃河大堤,觀察黃河的情況。這裡已是黃河最下游的一段,離出黃河的海口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河面頗寬,據商毅目測,大約在一千五百米左右,水流到也不是很急,但河水渾濁,而且河牀己經明顯高過了地面。

商毅看了一會兒,又叫來偵察團的團長段鵬,吩咐了他幾句話,然後才帶領着人馬,押送着俘虜,返回淮安。

――――――――分割線―――――――――分割線――――――――

李成棟帶着敗軍逃回到徐州之後,將戰敗的經過向豪格稟告了一遍,豪格也不禁勃然大怒,把李成棟狠很的訓斥了一遍,然後招集大軍,準備親自領兵出戰,去奪取淮安。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從軍征戰,在皇太極當政的時期很受重用,也立下不少戰功,在皇太極死後,他一度也成爲皇位繼承人的熱門人選,只是因爲豪格的生母身份很低,再加上多爾袞又從中作梗,因此纔沒能登上皇位。而多爾袞當政以後,也視豪格爲自己的心腹大患,對他多方排擠,不讓他掌握兵權,這次出關征伐大順軍,就把豪格留在盛京,給晾了起來。

但後來等褔臨進入北京之後,清軍全面收取天下,戰事也緊張得多,實在缺少人手,多爾袞纔不得不重新啓用豪格。但其他人如阿濟格、多鐸、甚致是阿巴泰,都有統領人馬,獨當一面的機會,只有豪格被派出鎮守黃河北岸,四面接應。而且分配給他的兵力也只是一個正藍旗甲喇,共計才只有六七千人馬。只到許定國誘殺高傑之後,率數千人馬投降了豪格,這才使豪格的兵力超過了萬人。

不過在掃平了西北的大順軍之後,多爾袞打算分兵三路南下進攻南明,但這時阿巴泰被拖在山東,脫不開身,因此也只能讓豪格爲東路主將,也能統領一路人馬,因此多爾袞這才把正藍旗滿洲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石廷柱這兩支人馬分配給豪格部下。直到這時,豪格手下的兵力才超過三萬,主力人馬共計有四個滿州甲喇,約五千餘人,一個漢軍固山,七千多人。

而隨後李成棟在徐州投降豪格,一共又帶過去三萬多人馬,也使豪格的兵力一下翻了一倍有餘,而且豪格一向十分輕視明軍,又從李成棟那裡得知淮安空虛,於是也對攻取南眀信心大增,現在立功心切,因此也不等多鐸的大軍趕到,就立刻決定率先出兵南下,攻取淮安,收取揚州,搶佔南征的第一功。

因爲李成棟本是淮安守將,又有信心勸降各外的明軍,因此豪格也派李成棟爲前部人馬,率先向淮安發動進攻,那知這一腳卻是踢到了一塊鋼板上,李成棟竟被打得大敗,拆兵近兩萬人,豪格自然是大怒。

商毅的名字和商家軍的戰績,豪格自然也是聽說過的,但和其他大多數清廷的將領一樣,沒有親自和商毅過招,就拒絕相信商家軍強悍的戰鬥力,而以往輸給商家軍的清軍其他人,在豪格看來,只是因爲他們太無能,而不是商家軍有多厲害,如果換了自己,是決計不會了。

因此在訓斥完李成棟之後,豪格也盡起徐州的人馬,把自己手下的滿漢人馬全都帶上,共計約有三萬七千多人馬,同時也帶上兩員降將李成棟和許定國,又一次向淮安發動進攻。

大軍沿着黃河一路向東南進發,到也沒有受到什麼阻攔,一直到達洪澤湖的北岸。豪格下令讓許定國去收集船隻,準備大軍渡湖,而自己帶着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甴李成棟領着,到湖邊去觀察地歷。

一行人馬來到湖邊,豪格在馬背上長身向南岸看去,只見對岸冷冷清淸,無一兵一卒把守,豪格也不禁哈哈大笑,道:“什麼商毅商家軍,居然連湖對岸也沒有派兵把守,不是膽小如鼠不敢接戰,就是不知兵法。阿巴泰居然會被這樣的人擊敗,真是可笑之極。”

李成棟道:“肅親王,您可千萬不能大意,商家軍的火器犀利之極,確實十分厲害。”

豪格還沒有開口,覺羅巴哈納己大聲斥責道:“李成棟,你自己無能,被商毅打得大敗,還在這裡不知羞恥,誇大敵軍厲害,長他人的威風,滅自己的銳氣,我看你直就像是一個婦人。”

其他的甲喇、牛錄聽了,也都一起大笑起來。

石廷柱也道:“是啊,李成棟,我要是你,早就一頭扎到這洪澤湖裡淹死得了。還有臉在這裡丟人現眼嗎?”

李成棟被他們說得滿臉通紅,又羞又惱,但現在是人在低檐下,又不敢發作,只好低着頭一言不發,心裡也在暗暗後悔,早知是這樣,就不該匆匆就投降了清廷。

這時一個牛錄道:“肅親王,你看那邊立着一面大木牌,上面好像寫看還有字。”

豪格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見了一個大木牌,轉頭問李成棟道:“這個木牌是做什麼的?”

見豪格問起,李成棟也不能不回答,道:“回稟肅親王,那裡是我們上一次搭建浮橋的地方,還留着木樁子呢,不過這個木牌子我到沒見過,應該是剛做後。”

豪格點了點頭,道:“走,過去看來。”

說着豪格催馬來到了木牌前,放眼看去,只見木牌上面寫着:豪格渡湖,必無生路,欲保小命,且勿渡湖。下面的落款是:商毅。

豪格本來就是一個脾氣十分暴燥的人,看完之後,也氣得七竅生煙,當時拔出佩刀,“刷刷”幾刀,將木牌砍成幾塊,然後用刀指着湖南岸道:“商毅小兒,你在淮安等着,看我過湖之後,怎樣收拾你。”

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等人趕忙過來相勸,好說歹說,總算是勸住了豪格回營休息。而李成棟雖然沒有說話,但心裡卻暗爽,同時也希望豪格在商毅手上吃個大虧,也算是爲自已出一口氣。

回營之後,豪格立刻招見許定國,命他在三天之內,一定要要湊齊所有船隻,渡清軍過河,否則定斬不饒,許定國也嚇得魂不附體,趕忙在黃河邊日夜搜導,終於在這三天的時間裡搜齊了二百多艘船隻,將清軍全都渡過了洪澤湖,到達南岸。

雖然在這三天裡,豪格被憋得火冒千丈,但他到底也是懂軍事的人,知道洪澤湖的存在對於清軍運送物資,調動人馬都很不方便,因此又留下李成棟帶三千人馬在洪澤湖邊修建浮橋,保證物資能夠順利通過。李成棟其餘的人馬,都交給許定國統領。然後才帶領着大隊人馬,殺奔淮安城而去。

雖然李成棟知道,豪格這是有意在削弱自已的人馬,但現在也只形式比人強,他可不敢說半個“不”,因此只好老老實實領命,帶領着人馬去修沉橋,同時在心裡也暗暗的詛咒豪格,這一次最好是被商家軍打死在淮安城下。

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66章 忽悠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13章 出兵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一章 真像第57章 火船(三)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69章 召見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19章 投效(上)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11章 婚姻(下)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3章 雙截棍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65章 破局(五)第24章 天像第86章 意外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57章 奪船(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7章 夜襲(下)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59章 保薦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
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66章 忽悠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13章 出兵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一章 真像第57章 火船(三)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69章 召見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19章 投效(上)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11章 婚姻(下)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3章 雙截棍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65章 破局(五)第24章 天像第86章 意外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57章 奪船(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7章 夜襲(下)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59章 保薦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