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守衛新野(上)

新野縣周邊,號稱八水競流,在東西最近的,是白河和棘河,因此清軍的進攻,只能從南北兩方展開,而石廷柱也考慮到,如果從南方進攻新野,等於是把自己的背後都買給了進攻南陽的中華軍,雖然石廷柱對攻取新野充滿了信心,但也不敢這麼託大,因此清軍的進攻,只能從南面展開。而中華軍的防線,也正是針對清軍的進攻方向所佈置。

石廷柱當然也知道,南陽離新野太近了,如果中華軍回援,最多一天就可以趕到新野,因此進攻新野的戰鬥必須速戰速決,不能拖沿。於是在一開始,清軍就將神兵營投入戰場中。而神兵營的統領巴顏也信心十足,希望在南陽也打出一個章丘之戰的勝利來。

但戰鬥的進展並沒有像石廷柱和巴顏想像得那樣,一開始清軍也學着中華軍,使用火炮對中華軍的陣地展開了狂轟,而中華軍的陣地這邊,只有四十多門火炮,而且都是中小型火炮,因此乾脆就全部都躲在戰壕不動,任憑清軍的火炮轟擊。因此一時間炮聲轟隆,幾乎山揺地動。各種炮彈全都落到中華軍的陣地上。

雖然清軍的炮擊對中華軍造成的傷害並不大,但至少從表面上看,清軍幾乎完全壓制住了中華軍,打得中華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因此在清軍陣中,歡呼聲一陣接着一陣,石廷柱和巴顏也對炮擊的效果十分滿意。

轟擊了一陣之後,巴顏立刻下令,派出了三千神兵營的士兵,開始對中華軍的陣地發動地面進攻。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的士兵們也紛紛從戰壕裡爬起來,在戰壕邊的砂裝上架起了火槍,對清軍展開了猛烈的射擊,子彈一波接着一波,盡向清軍灑射而去,同時中華軍的火炮也填彈開火,對清軍進行轟擊,而且火炮使用的全部都是霰彈,儘管射程不遠,但一炮就可以橫掃了一大片,因此清軍的士兵也被打得接二連三的倒下。

雖然淸兵都拿着火槍衝鋒,但說實在的,清兵還真不太清楚怎麼在進攻中使用火槍,儘管清軍的新軍也訓練過進攻戰術,但在這個時代的火槍確實並不適合衝鋒,而教授清軍這一套戰術的教官對進攻戰術的理解也確實有限,加上清軍在武器和弳驗上都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清軍的進攻非常不理想。

在遭到中華軍的打擊之後,許多清兵也都停下來開槍射擊,不過清軍這時是呈散線陣形對中華軍的陣地發動進攻的,不說什麼三段連射,就連排槍齊射都談不,完全就是漫無章法的亂髮槍,而且這時大部份火槍根本就沒有進入射程,因此對中華軍幾乎造不成任何的打擊。

而在發射之後,有的士兵瑞着空槍繼續向前衝,有的卻停下來填裝孑彈,但清軍使用的全是前裝槍不說,其中有一大半還是火繩槍,填起來十分麻煩,不僅要填藥裝彈,而且還要拉繩引火,如果是在自己的陣地裡,到還沒什麼,但現在是在衝鋒的途中,那能容有空餘的時間來讓你從容的填彈,結果有不少清兵就是在填裝彈藥的時候,中彈倒地。同時也使清軍的整體進攻速度慢了下來。

也急得巴顏在陣裡直跺腳,指着戰場又跳又叫道:“衝啊!快衝啊!別停下來填彈了,先衝過去再說。”

其實在進攻中不許填彈,這一點原則在平時訓練的時候,也被教官反覆強調的,但神兵營的士兵也是組建之後,第一次上戰,頭腦一熱就什麼都忘了,開完槍之後,不少人都是本能的重新填彈,進行第二輪射擊。

而中華軍在戰壕裡都是從容不迫,使用前裝擊的士亥以三段射的方式,使用後裝槍的士兵側進行自由射擊,孑彈輪接着一輪,連續不斷的向衝上來的清兵射擊過去。

十七團一共有兩個連的士兵裝配了後裝槍,這時有一個連參戰,因此此雖然在這裡守衛陣地的只有二個營,但實際的火力並不在三個營之下,結果清軍進攻的士兵被打得成排成片的倒下,在堅持了大約半個小時之後,終於放棄了這一輪進攻,退了回去。而在這一次進攻中,清軍陣亡的人數達到四百多人,另外還有三百佘人受傷。

這樣的結果顯然大大出乎石廷柱和巴顏的預料之外,因爲在他們的想像中,清軍發動進攻之後,應該是如摧枯拉朽一般,將中華軍的陣地迅速撕開,再不濟也應該是可以攻到中華軍的陣地上,和中華軍展開白刃戰,這樣淸軍的後續人馬就會援援不斷的趕上去,利用自己兵力衆多的優勢,將中華軍從陣地上擊敗。但沒有想到,現在清軍根本就沒有攻到中華軍的陣地前,就被打退回來了。

而周漢伏在陣地裡看着,哈哈大笑道:“死韃子,現在知道老孑的厲害了吧,怎麼這麼不經打,一下子就退下去了呢?再攻過來呀。”

巴顏還有些不甘心,立刻又調了兩千神兵營的清軍,再次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進攻。並且再三告戒士兵們,首先全力進攻,不許在中途開槍射擊,更不許在中途填彈。

果然這一次清軍的進攻比上一次快得多,但中華軍可不管你是快是慢,只要是進攻上來,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開槍射擊,不過清軍的速度確實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也突進到離中華軍的陣地更近的距離,但等清軍衝到四十步以內時,中華軍的各種連發槍也都開始射擊,火力也猛然提高了一倍不止,同時也扔出了大量的手榴彈,而清軍完全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中華軍的火力會爆增,結果成排成排的倒在中華軍的槍口之下,而且後排的士兵,幾乎就直接撲倒在前排士兵的屍體上。無論清軍怎樣奮力的衝鋒,但都無法推進到中華軍陣地二十步以內的距離。

在堅持了十幾分鍾之後,清軍終於又頂不住,退了下來,而這一次陣亡的人數接近了六百。

連續兩次衝鋒,清軍都未能攻入中華軍的陣地,石廷柱和巴顏的信心也有些開始動搖了起來,但仗打到了一步,兩人也沒有別的辦法,一定要攻下新野,否則南陽失守,石廷柱也脫不了見危不救的責任。巴顏還打算再派人馬進攻,但卻被石廷柱攔住,道:“巴統領,剛力神兵營己經連攻了兩次,都沒有攻入中華軍的陣地,我看這一次讓騎兵進攻,試一試吧。”

巴顏遲疑了一下,終於點了點頭,從剛纔兩次進攻中,他也看得出來,來進攻的時候,神兵營的士兵們根本就無法發揮火槍的作用,實際上就是把火槍當長矛使,既然是這樣,那就不如派其他的軍隊出戰算了,畢竟訓練出一個神兵營來,也並不容易,同時心裡也十分不解,爲什麼山東的神威營就能在戰鬥中有出色的表現,而自已帶的神兵營就不行呢?這兩支新軍的訓練方式是一樣的啊。

就在巴顏百思不解的時候,石廷柱己經調集了七百騎兵,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進攻。清廷雖然是以騎射見長,但擔任騎兵的,基本都是滿八旗的人馬,漢軍中的騎兵並不多,這次石廷柱帶來的人馬中,一共只有二千名騎兵,這次一下子就用了三分之一。

雖然是隻有七百騎兵,但一起奔馳時造成的聲勢還是十分嚇人,儘管中華軍依然不爲所動,但要說不緊張是不可能,因爲騎兵全速衝刺的速度,比步兵要快很多,百步左右的距離,也就是二十幾秒鐘的時間,最多也就夠中華軍進行四五輪射擊,要不是陣地太小,兵力擴展不開,石廷柱會將兩千騎兵全部用出去。

但中華軍的士兵畢竟有大多數都是經過大戰場的磨鍊,雖然心裡緊張,但射擊、填彈的動作卻絲毫也沒有散亂,就連速度幾乎沒有變化。不過這時可就不能再有所保留了,從騎兵的突擊一開始,所有的前裝槍、後裝槍、連發槍全都全力開火,集中向清軍射擊。哪怕是連發槍的射程不夠,也顧不上,就算打不穿身體,打在身上也很疼,而且騎兵的速度快,馬上就會跑進自己的射程的。同時周漢伏也將做預備隊的另一個營也調到到陣地上,就在戰壕的後面,開槍射擊,以加強中華軍的打擊火力。

一時間整個戰鬥都被密集的槍聲所覆蓋,從各種槍口中射出的彈丸向撒豆子一樣,盡向淸軍激射而去,在中華軍的陣地前織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網,不但收割着清軍的士兵、戰馬的生命。在淸軍衝近了之後,就用手榴彈炸。

而清軍的騎兵就像撲火的飛蛾一樣,幾乎是前仆後繼一般,不斷的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衝鋒,前排的騎兵倒下之後,後排的騎兵幾乎毫不猶豫後踏着也可能只是受傷而並沒有死的同伴身體,繼續向前衝着,一直到自己也倒下爲止。密集的槍聲,也掩蓋不佳士兵的慘叫、戰馬的哀鳴。

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308章 宣戰(上)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9章 大獲全勝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68章 變數(四)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59章 保薦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97章 遷移(四)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8章 許婚第63章 破局(三)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236章 隱密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82章 佈置(三)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91章 勸進(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86章 講和(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60章 莊妃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8章 軍備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
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308章 宣戰(上)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9章 大獲全勝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68章 變數(四)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59章 保薦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97章 遷移(四)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8章 許婚第63章 破局(三)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236章 隱密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82章 佈置(三)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91章 勸進(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86章 講和(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60章 莊妃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8章 軍備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