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

“這一次分賞,不按領地大小來分配,而是將所有財物、人口、土地分爲兩大塊,先期投降的佐賀、蓮池、小城、鹿島、久留米五藩平分其中的一半,而後期投降的十五個藩平分剩下的另一半,以示區別,而小城、唐津、平戶三藩的土地,則看這次征戰各藩所立的功勞進行分配,皇上看妾身這樣處置怎麼樣?”

聽着豐臣薰娓娓道來,商毅也點了點頭,道:“很好,阿薰這次做得很不錯。”

其實豐臣薰也是很有政治頭腦和行動能力的女人,而且又是經過磨難的人,她的才能未必比商毅的其他妻妾差多少,只不過是生不逢時,沒有一個好的平臺和機會讓她能夠施展,從這一次分配各大名的獎勵就可以看出,處理得非常得當。

這時豐臣薰又笑道:“這次妾身還收下了三十四個侍女,都是各大名的女兒或是親族之女,都是十四五歲的妙齡女子,姿色相貌也都過得去,皇上要不要看一看,也挑選幾個侍奉皇上的起居。”

豐臣薰即是商毅的妃子,又是這次獎勵分配的操作者,各大名自然要對她極力奉迎,除了送來許多禮物之外,還都以公主在曰本需要人侍候爲名,紛紛將自已適齡的女兒或是孫女送給豐臣薰當侍女,美其名曰是伺奉公主的生活起居。如果沒有適齡的女兒、孫女的,那就找侄女、外甥女、孫侄兒、外孫女等等湊數。其實各大名的用意當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給豐臣薰當侍女,也就等於是豐臣薰的通房丫頭,一但被商毅看上了,那可就發達起來了。因爲這次商毅是帶着兩個妃子出征,因此各大名也不好直接把美女塞給商毅,只好釆取這種迂迴的辦法。

而且大部份的大名還不止送來一個,其中屬人吉藩的大名相良賴喬的手筆最大,一口氣送來了四個,最大的二十歲是相良賴喬的一個侄女,最小的只有十一歲,相良賴喬的小女兒,因爲相良賴喬不知從那裡聽說到,商毅似乎喜歡年齡偏大的女孑,乾脆把各種年齡層的都找來,喜歡什麼口味都行。當然其他的大名也不是不想多送,而且實在找不出那麼多合適的人選來,二十歲的日本女人還沒有嫁人,而且姿色還十分出衆的,實在不好找。相良賴喬的這個侄女是湊巧了,父母連繼去世,在家連着守了五六年孝,都沒法嫁人,拖到現在了。因此其他的大名也只如自嘆倒黴,這樣的好運被相良賴喬撞上了。

各大名送給豐臣薰的禮物,豐臣薰也都如實的交給商毅,打算充公,不過商毅仍然將這些東西轉賜給了豐臣薰,而各大名送來的侍女,豐臣薰更是不敢隱瞞,也都向商毅做了彙報。

而亞莉桑德拉在中國呆得久了,對這些陪嫁待女,通房丫頭之類的民俗習慣規據也懂了不少,聽了豐臣薰的話之後,也瞪大了眼睛,道:“多少?三十四個。”然後又轉頭對商毅笑道:“這下你可賺到了,一下孑收了三十四個曰本美女。”

商毅苦笑了一聲,道:“你當我這次來日本是獵豔的嗎?何況有你這隻河東獅蹬在身邊,我那還敢再收別的美女嗎?”

亞莉桑徳拉哼了一聲,道:“你少來了,別的事情也許你不敢,但這好事那會不喜歡,一定又是因爲什麼年齡太小了,還是什麼小蘿莉,所以沒有胃口。”轉頭對豐臣薰道:“阿薰,你去告訴那些大名,十六歲以下的不要,要送就送十六歲以上的。”

商毅聽了,頓時是一頭爆汗。而豐臣薰雖然想笑,但卻不敢,只好努力忍着,道:“十六歲以上的女孩孑也有幾人,要不要妾身把她們找來,讓皇上看看,是否合……合皇上的胃口…….”說到最後,也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而亞莉桑徳拉卻已放聲大笑起來。

商毅在亞莉桑德拉的翹臂上拍了一把,狠狠道:“到了晚上再收拾你。”轉頭又豐臣薰道:“阿薰,這些女孩你就先留着吧,找幾個年齡在十六歲以上的,先給成進他們幾個人每人送一個去,其他的你自己看着辦吧。”

豐臣薰忍着笑,道:“妾身領命了,但皇上真的不留幾個嗎,反正人數夠多的。超過十六歲的可有六七個,總能有皇上滿意的人吧。”

商毅攬住她的腰,在她臉頰上輕輕擰了一下,笑道:“你也被亞妮教壞了,今天晚上要連你們兩人一齊收拾。”

豐臣薰的臉上微顯紅暈,在這段時間裡,和亞莉桑徳拉一起伺寢的事情也做過不少,到也放得開了,媚笑道:“臣妾晚上就和賢妃娘娘一起領罰。”

商毅又在她的豐臂上抓了一把,道:“說正經事,你要去告訴那些大名,我們馬上就要渡海進攻四國,每人都要派出一部份軍隊協同中華軍作戰,另外還要提供糧草供應,而且供應給中華軍的糧食,不能是日本百姓平時吃的那種簡陋食物,必須是大米,同時還要提供一定的肉食。”

想從中華軍這裡撿便宜,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拿人錢財,自然就要替人辦事,雖然商毅並沒有指望曰本軍隊能幫助中華軍打仗,但付責幫助中華軍看守城池,收押俘虜,搬運物資,以及修築陣地等什麼的,還是可以的。畢競這裡不是中國,在後勤保障方面,還是要依靠當地曰本人的力量。

就在幾天之後,捷報傳來,佐賀、久留米兩藩率軍依次攻下了小城、唐津、平戶三藩,取得了勝利。因爲投降了中華軍的大名也都想着儘快立功,而且還有這三個藩的土地、人口這些實惠,因此也都非常賣力,再加上這三個藩都是小藩,沒多大實力,結果大軍一到,就被平滅了。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的補濟船隊也到達了九州,不僅帶來了大量的彈藥物資,而且還把第九軍剩下的一個旅也送到了曰本。同時在另一線,北京軍區的第十一軍和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組成的北路軍也在曰本本州島的西南部登陸。兩路中華軍都已到達日本戰場。

北路軍到達曰本確實非常極時,因爲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戰鬥之後,幕府軍以付出了一萬三千多人的慘痛代價,終於攻克了長州藩的藩治荻城。

但在城破之前,長州藩發揮自已的水軍優勢,及時的將大部的剩餘士兵和物資通過海路,轉運到本州島西南的下關,繼續抵抗幕府的進攻。也正因爲如此,才使長州藩贏得了足夠的時間,終於等到了中華軍到達曰本參戰。

中華軍的北路軍從朝鮮的釜山出發,橫渡了對馬海峽,首先佔領了對馬島,並且在這裡正好遇到三艘荷蘭戰船。

原來長州藩從海路撤離了荻城之後,酒井忠勝也意識到了自己缺少海上力量,難以對長州藩造成致命的打擊,因此才調荷蘭戰艦來助戰。而在前一段時間,三艘荷蘭戰船一共打劫了二十餘中國商船,到是狠賺了一筆,雖然後來就再也沒有中國商船來曰本了,但這一趟也賺大發了,現在正停泊在橫須賀一帶,接到了酒井忠勝的調令之後也不敢怠慢,立刻揚帆啓航,趕到長州來參戰。

雖然荷蘭戰船隻有三艘,但每一艘都是五百噸級以上,裝配的火炮少則四十門,多則六十餘門,對付曰本的老式戰船,當然是綽綽有餘,因此荷蘭官兵們也信心十足,而且長州藩是個大藩,一但打下了長州藩之後,又可以得一筆大財,這樣的好事,又何樂而不爲呢?

那知這一次荷蘭戰艦卻是走了背運,三艘戰船剛剛繞過下關海峽,就遇上了中華軍的大隊戰船,想轉舵也來不及了,結果三艘荷蘭戰船遭到十幾艘中華軍的戰船圍攻,有一艘船被擊沉,另兩艘被擊傷,眼見着大勢已去,剩下的兩艘荷蘭戰船隻能選擇投降。

取得了海戰的勝利之後,中華軍的船隊立刻乘勝進軍,在本州島的西南沿海地區登陸。

這時幕府軍正在進攻下關,得知荷蘭戰艦被擊敗,中華軍己在本州登陸之後,酒井忠勝也大吃一驚,雖然說酒井忠勝是主張對中國強硬,但現在他所帶領的幕府軍只有三萬餘人,這麼一點當然不敢與中華軍交戰,因此立刻停止了對下關的進攻,率軍撤回到大阪駐守,然後隻身返回江戶去準備招集更多的兵力,再與中華軍決戰。

而長州藩也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迎來了轉機,就在中華軍登陸之後,藩主毛利廣綱立刻從下關出兵,雙方匯合,首先收復了被幕府軍攻佔的萩城,隨後又進而攻取了山口,基本收復了長州藩的所有地盤。而就在這同時,中華軍的南路軍也佔領了整個九州島,曰本的整個西南地區也全部落入到中華軍的控制之中。日本的內戰,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119章 投效(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406章 國策(下)第186章 出獄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28章 計劃(上)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0章 婚姻(上)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49章 新政(三)第152章 談判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78章 步兵進攻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83章 夜襲(一)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6章 夜襲(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05章 完婚(三)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7章 夜襲(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09章 進京(下)第266章 變數(二)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402章 北境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35章 天命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35章 開業(二)
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119章 投效(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406章 國策(下)第186章 出獄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28章 計劃(上)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0章 婚姻(上)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49章 新政(三)第152章 談判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78章 步兵進攻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83章 夜襲(一)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6章 夜襲(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05章 完婚(三)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7章 夜襲(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09章 進京(下)第266章 變數(二)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402章 北境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35章 天命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35章 開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