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

這一戰殲滅清軍的人數到並不多,才只有四千多人,但抓獲的俘虜卻多達九千餘人,而商家軍自身的傷亡,才三百五十二人,而且由於清軍潰敗,將所有的輜重物資全部都放棄不要,因此還繳獲了大量的糧草、銀錢、物資、車輛、馬匹,至於衣甲、武器、旗幟等物更是不計其數。//

在取得了勝利之後, 羅遠斌也下令,在永豐鎮一帶將人馬暫時駐紮下來。

儘管這一戰取得了不少的勝利,但在戰後的麻煩也不少,首先是爲了快速追擊清軍,各師旅的建制都被打亂,現在也要儘快恢復,而且繳獲的物資也要儘快登記造冊,分類存放,等待南京派人來查點淸收,然後再分配給部隊使用,商毅在這方面要求得十分嚴格,因此毎個軍在這一點上,也都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另外這一戰中抓獲的俘虜也實在太多了,如果繼續進軍,光是看守這些物資和俘虜,就差不多要專門拔出一個旅的士兵來,現在第二軍的兵力當然是不足的。

同時這一戰多少也有一點遭遇戰的意思,羅遠斌也考慮到,再向西打,就進入了江西省境內,那就是進入了清軍的佔領地區,雖然有地圖,但商家軍對這一帶的地理環境十分陌生,對清軍的實力和兵力分佈也都不很清楚,而且進入江西之後,馬上就要打到鄱陽湖邊,長江艦隊也要跟上來才行。

因此羅遠斌才決定,暫時在永豐鎮駐軍,重新恢復和師、旅建制,並且向江西地區派出了大量偵察兵, 打探清軍的兵力和分佈情況, 同時也等待着第二軍的叧外一個師、旅和長江艦隊的到來。

――――――――分割線―――――――――分割線――――――――

清軍在永豐鎮敗兵之後,人馬退守到江西府境內的饒州府駐守。

僥州府位於江西省的東北,鄱陽湖東岸,連結着南直隸和浙江兩個省,也是商家軍進攻江西,打通湖南陸路的必取之地。

這時清軍的總兵力還有五萬多人,但輜重糧草銀錢等物幾乎全部喪失,由其是覺羅巴哈納私人的那十二輛車只剩下一輛,也令覺羅巴哈納心疼不已。因此也將這一口氣全部都出在金聲桓的身上,要不是金聲桓在池口河防線作戰不利,全線敗退,又怎麼會導致全軍潰敗呢?也把金聲桓狠狠責備了一頓,下令重打了金聲桓二十軍棍。

而金聲桓心裡也充滿了委曲,自己手下才一萬五千人馬,只有幾條火銃,幾門小炮,面對商家軍兩個師的進攻,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呢?而覺羅巴哈納在永豐鎮有四萬多大軍,不是也一樣沒有守住陣地嗎?爲什麼把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來呢?

但現在金聲桓也是人在低檐下,不得不低頭,因此捱了二十軍棍,被打得齜牙咧嘴,也只能是暗氣暗憋,在心裡罵覺羅巴哈納,表面上卻不敢帶出來。

雖然打了金聲桓,也出了一口氣,好在是這幾天商家軍因爲自身調整,並沒有向清軍發動進攻,因此清軍也暫時在僥州駐紮下來,同時也陸續得到了南京傳來的消息,現在基本己經可以確定,南京己經失守了,而多鐸也被商家軍俘虜。

覺羅巴哈納也不禁大爲震驚,萬萬也沒有想到,南京這麼快就失守了,這麼看來,先前商家軍公佈的跨海突襲,奪取盛京的消息,恐怕也是真的了。

而令覺羅巴哈納覺得爲難的是,自己接到的命令是救援南京,但這時南京己經失守,這個任務顯然是無法完成了,那麼下一步自巳該怎麼辦纔對呢?是返回江西去繼續駐守,還是派人和湖北的洪承疇聯繫,是不是大家一起出兵,復奪南京,救出多鐸。

直到現在,覺羅巴哈納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南方的局勢其實己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點尚之孝可看得比他清醒得多,因此也立刻向覺羅巴哈納建議,現在江西北部一帶肯定難以保全,清軍應該趕緊撤軍,退到贛南、福建一帶分兵駐守,和廣東形成犄角之勢,才能抵擋得住商家軍的進攻。當然尚之孝的真實目地是希望覺羅巴哈納能夠退守吉安府、贛州府一帶,成爲廣東的屏障。

但從覺羅巴哈納心裡來說,是不想退兵的,而是希望駐守在僥州,奪回南京,但現在又不知道江北那邊的情況如何,因爲現在多鐸也被商家軍給俘虜了,覺羅巴哈納也不知道自己該聽誰的號令纔好?因此在反覆考慮之後,覺羅巴哈納決定,派人過江去找洪承疇取得聯繫,看看洪承疇有什麼計劃打算,然後自己再作決定。

而覺羅巴哈納這樣決定之後,尚之孝也不能強求,因此也只好同意了覺羅巴哈納的意見,分兵在僥州府駐守,由覺羅巴哈納率軍駐守僥州,金聲桓和王得仁駐守樂平,尚之孝駐守徳興,大體是沿着樂安江進行佈防,等待着洪承疇的消息。

過了幾天,洪承疇那邊還渺無音訊,而駐守永豐鎮的商家軍,己經開始出擊,向江西出動進攻。

原來就在清軍在僥州府舉棋不定的時候,第二軍己經做好了調整,各師旅也都重新恢復了編制,長江艦隊的第二分艦隊己經開到了池州府的長江段,並且將第二軍剩餘的一個師和一個旅也帶到了池州府。同時商毅也派來一個團,接管俘虜。

合兵之後,商家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二千多人,於是羅遠斌立刻決定,分兵兩路出擊,以第三、六、十七師、第十三旅爲主,甴羅遠斌親自率領,從永豐鎮出兵南下,進攻浮粱縣,然後沿昌江南進,攻取僥州;另一路甴第四師,第十八旅組成,爲偏師,沿長江逆遊而進,攻取九江府的彭澤縣,然後進取位於鄱陽湖入江口的湖口縣,第二分艦也逆江而上,進入鄱陽湖駐紮。

十一月二十六日,商家軍首先攻取了彭澤縣。

十一月二十七曰,主力軍在羅遠斌的指揮下,攻取了浮樑縣,就在當天又佔領了著名的景德鎮。就在同一天,另一路人馬也攻佔了湖口縣。隨後羅遠斌立刻沿昌江揮師南下,大軍直逼僥州。做先鋒的十七師向僥州前沿的大陽埠發起了進攻。

大陽埠是昌江西岸的一個小鎮,也是僥州的北面門戶,也是清軍在僥州府防線的第一個據點,覺羅巴哈納也在這裡佈置了一萬人馬駐守。

而進攻大陽埠的十七師一直駐守在揚州,沒有參加收復南京戰役,看着其他部隊紛紛立功,心裡當然不好受。因此這一次充當進攻江西的先鋒人馬,也攢足了一口氣,一定打幾個漂亮仗。結果在進攻開始之後,全軍的將士們都勇不可擋,在炮火的掩護之下,向大陽埠發起了猛攻,而清軍的火器並不多,而大陽埠又沒有城牆可守,因此根本就無法擋住商家軍的進攻,只用了一個衝鋒,十七師就攻入了大陽埠,雙方展開白刃戰。

但就是白刃戰,清軍現在也同樣不是商家軍對手,僅僅只用一個多時辰,清軍就抵擋不住,敗出了大陽埠,而在這一戰中,十七師一共殲滅清軍兩千餘人。

奪取了大陽埠之後,十七師馬不住蹄,立刻向僥州發動進攻。

這時清軍在僥州駐守的人馬有兩萬,收容了大陽埠的敗兵之後,達到兩萬五六千人,但大陽埠連一天的時間都沒有守住,也讓覺羅巴哈納大爲震驚,同時也意識到,這一次商家軍可是來者不善了。因此立刻下令,命駐守樂平的金聲桓立刻出兵來助僥州守城,又命駐守德興的尚之孝立刻出兵,去攻取浮樑縣,調動商家軍回防。

那知等傳令人到了樂平、德興兩地之後才發現,金聲桓和尚之孝早就棄城而逃了,金聲桓逃到廣信府的戈陽縣駐守,而尚之孝乾脆就直接逃回廣東。覺羅巴哈納只氣得咬牙切齒,同時心裡也發誓,等再遇到這兩個人之後,一定不會輕僥他們。但這時商家軍己經逼近了僥州,而且沒有金聲桓和尚之孝兩部人馬,覺羅巴哈納也不敢在僥州駐守,立刻也下令,放棄僥州,退守到撫州去。

清軍前腳剛出僥州城,十七師就殺到了僥州城,發現僥州只是一空城,十七師的師長熊捷飛也估計,清軍撤離僥州的時間不會太久,一定還沒有走遠,絕不能讓他們給跑了,因此下令將炮兵團留下,在僥州駐守,自己帶領着另外兩個團輕裝出發,去追擊清軍。

覺羅巴哈納從僥州撤離之後,也不敢停留,率軍一路向南一口氣走出了五六十里,走到了餘干縣西南的龍津鎮附近,正打算休息一下的時候,忽然有探子來報,說是前面發現了一支商家軍的人馬,正向自己這邊殺過來了。

覺羅巴哈納也不禁大吃一驚,商家軍怎麼突怨走刦自己前面去了呢?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81章 佈置(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46章 制度(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49章 大獲全勝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97章 僱傭兵(上)第99章 備戰(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65章 出兵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93章 勸降(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55章 火船(一)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63章 剃髮令(下)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65章 雨戰(一)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302章 造勢第一章 安撫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81章 辭職(下)第191章 勸進(上)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
第81章 佈置(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46章 制度(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49章 大獲全勝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97章 僱傭兵(上)第99章 備戰(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65章 出兵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93章 勸降(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55章 火船(一)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63章 剃髮令(下)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65章 雨戰(一)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302章 造勢第一章 安撫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81章 辭職(下)第191章 勸進(上)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