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

#百度搜(手打吧lingdiankans阿科尼亞搖了搖頭道“不必瞭如果有軍隊跟去恐怕會引起菲律賓總督的反感還是我一個人去吧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是一個傳教士他們不會傷害我們的你們只用把我們送過巴石河就行了另外給我們畫一張到達馬尼拉城的圖紙”

張庚秋道“現在還有一天的時間我也要到巴里安地區去告還留在那裡的華人明天干糸臘人就要開始動手了讓他們都逃到這裡來躲避能夠多挽救一個人就是一個人吧”

趙銘和趙新也過來道“張老船主我們兄弟和您一起去吧”

宋協昌也點了點頭道“好吧但是張船主你們不能夠單獨去一定要有人保護你們”說着命令十七連的連長劉曉一帶領全連保護張庚秋等人

決定之後張庚秋也畫好一張簡單地圖『交』給阿尼亞尼衆人立刻分頭行動在商館的碼頭上還有十餘艘渡河用小船每艘河可以裝下三十多人出發的士兵人員乘做小船渡河到達巴石河南岸阿科尼亞和郭納爵和衆人分手徑直向馬尼拉城裡

這時三艘商船上的東西也差不多全都被御下來雖然商館裡的夥計都是華人但雙方溝通起來依然十分困難因爲在馬尼拉通用的華語是粵語、閩語而中華軍的士兵大多隻懂南京的蘇語或是北方的山東、河南話幸好是商館裡兩名主事張濤、張雷還能說一些蘇語因此充當雙方之間的翻譯並且向宋協昌介紹了目前商館裡的情況

商館的兩座建築都是磚石結構相距約有二十米用一座木質的天橋連接每座建築都是呈方形邊長約在三十五米佔地一千多平方米共分三層但第三層只有一半是房屋另一半是『lu』臺不過兩座建築上都建有瞭望塔從塔上可以一直看到馬尼拉城商館的大部份房間都用來儲貨其他是住宿和辦公現在商館裡共有一百六十三人其中工作人員爲一百三十七人其餘是家屬也包括張庚秋的家屬在內

在兩座建築的南邊是巴石河碼頭東、西、北三方還有一圈護牆高約兩米均是磚石鐵『花』砌城北牆長有一百二十多米開有兩個『門』東西兩面長約七十餘米各開有一個『門』

宋協昌估計了一下中華軍一個營內營部成員在內人數爲八百六十二人免強可以守住對商館的四面圍攻而從陸路過來的另一個營預計會在二三天後就能到達應該是差不多的

現在商館裡的倉庫有一大半都裝滿了因爲前一階段一直動『亂』後來西班牙軍又封鎖了出海口因此貨物堆積了很多再加上現在隨船來的彈『yào』武器差不多把庫房都佔滿了

考慮到張庚秋等人有可能帶回來大批的難民需要地方安置另外就是糧食商館裡儲存了大約一百五十餘石糧食而中華軍帶來了約三百餘石加起來也不超過五百石現在商館的人數約有一千五百多人最多也撐不過一個月而且另一個營估計不會攜帶太多的糧食過來在難民入住之後糧食問題會更爲嚴峻幸好是就在巴石河邊水源到是不愁

因此宋協昌也下令將商館裡除了金銀以及少數小巧貴重的貨物之外其餘的貨物商品全部都扔掉好騰出足夠的房屋來另外馬上出發儘可能去收購糧食那怕是提高價格購買或者是明搶也再所不惜張濤和張雷聽了都面顯難『色』收購糧食到是好說但把貨物都扔掉兩人都有些捨不得但宋協昌的態度也十分堅決必須把房屋都騰出來

不過張濤的頭腦轉得快一些馬上想出了一個辦法不如就拿這些準備扔掉的貨物去換糧食宋協昌聽了也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同意了他們的辦法讓兩人儘快去辦同時又派了兩個排的士兵保護他們

等張濤帶着三十餘名夥計在兩個排的士兵保護下離開商館之後宋協昌又立刻組織剩餘的夥計士兵開始佈置陣地防守

――――――――分割線―――――――――分割線――――――――

過了巴石河之後阿科尼亞和郭納爵告別了衆人按照張庚秋提供的地圖來到了馬尼拉城雖然在路上也遇到了幾批搶劫的土著但他們都是傳教士的服裝而且又是歐州人的樣子因此到也沒有人爲難他們相反還主動給他們讓路到了馬尼拉城也是一樣守在城上的西班牙士兵見是兩名傳教士立刻打開城『門』讓他們進去

馬尼拉城本來只是呂宋島土邦的首府一五七一年西班牙殖民者黎蓋斯比從馬尼拉灣登陸入侵併佔領了菲律賓馬尼拉就成爲西班牙殖民者的首府經過了七八十年的發展之後儘管城市的規模並不大但己經是一座純歐式風格的城堡一在城裡最顯眼的兩座建築是西班牙菲律賓總督府和聖奧古斯丁大教堂這是西班牙人佔領馬尼拉後建造的第一所教堂也是奧古斯丁會的教會總部奧古斯丁會是天主教會在馬尼拉的勢力最大的教會馬尼拉大主教實際就奧古斯丁會的大主教

這時在菲律賓的總督府裡總督查孔現在和大主教弗朗西斯科發生了『ji』烈的爭吵

原來這時進攻南京商館的敗軍己經回到了馬尼拉城逃回來的西班牙士兵只有兩個人立刻向查孔報告了情況有一支生理人的軍隊乘坐着三艘商船己在馬尼拉登陸住進了中國商館裡人數在五百人左右全部都裝了火槍同時還有炸彈武器

查孔也不禁大吃了一驚生理人的軍隊怎麼突然到達馬尼拉因此對兩個逃回來的西班牙士兵詳細詢問不過對這兩個士兵所說的情況查孔多半不信認爲這兩個人是故意誇大了生理人的實力生理人的軍隊有五百人到是可信但全部裝備火槍最對不可能能夠有一二百支火槍就很不錯了那麼一支五百人的軍隊配有一百支左右的火槍打敗一支由十幾名西班牙人指揮一百多名土著的軍隊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現在讓查孔有一些拿不定把握的是這支生理人的軍隊是什麼『性』質也就是說是屬於國家軍隊還是個人的『si』兵或者是海盜這幾點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雖然對中國的局勢不大瞭解但查孔到是也知道中國現在正在發生內戰而前兩次擊退西班牙軍的其實只是中國的一個候爵領主的個人『si』兵而且中國商館也是他建立的因此查孔估計這支生理人的軍隊應該是這名候爵領主的個人『si』兵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確切的結果還是應該派人去偵察一下

雖然查孔堅信在幾年以前兩次進攻中國戰鬥的失敗並不是生理人的戰鬥力有多強而是前任總督科奎拉遠征艦隊的司令官徳拉佩納太無能但査孔畢竟還是一個軍人雖然不懂什麼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之類的格言既然敵人己經打到了自己的眼前首先『mo』清楚敵人的實力還是應該的

但就在這時馬尼拉大主教弗朗西斯科來找査孔原來逃回來的土著中有不少是天主教的信徒回到馬尼拉城上後也向大主教報告了這一戰的經過而且有人還親眼看見傳教士內格雷多被生理人抓去了

西班牙軍和土著的傷亡弗朗西斯科當然不關心但自己的傳教士可不能不管而且這個內格雷多還是弗朗西斯科的一個得力助手很受大主教的看重因此弗朗西斯科親自來到總督府要求總督立刻出兵進攻南京商館救出內格雷多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是以天主教的保護者自居因此教會在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擁有十分大的影響力大主教的權勢在呂宋島絲毫不遜『色』於總督因爲總督的權力其實只限於馬尼拉城及其周邊地區而呂宋基層的部落村社幾乎全都被教會控制教會指派到部落襯社的牧師實際就是基層的民政官員擁有對土著進行收稅審判處罰行刑等權力因此歷任的菲律賓總督和大主教之間都有很大的矛盾當然在對外方面兩者還是能夠基本保持一致的

這一次來說進攻南京商館的大目標雙方是一致的但查孔從軍事角度出發認爲應該先『nong』清楚敵人的人數實力目地然後再發動進攻但大主教卻認爲這樣太耽誤時間被異教主抓走的主的忠實僕從會有危險應該立刻出兵對異教徒發動進攻解救主的忠實僕從至於敵軍的情況完全可以無視因爲在主的光澤指引下異教徒是註定要失敗的

更多到,地址

支持龍嘯大明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龍嘯大明

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章 趕集(上)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54章 激戰(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49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局勢嚴峻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77章 火銃試射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96章 對策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33章 餘波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50章 再攻濟南第95章 進攻南京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56章 火船(二)第166章 雨戰(二)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85章 襲擊(下)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31章 攻城(上)第92章 返航第173章 勸進(下)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74章 完成包圍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42章 提案(上)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05章 完婚(三)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3章 出兵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91章 遇刺(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85章 地雷陣第102章 備戰(四)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
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章 趕集(上)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54章 激戰(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49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局勢嚴峻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77章 火銃試射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96章 對策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33章 餘波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50章 再攻濟南第95章 進攻南京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56章 火船(二)第166章 雨戰(二)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85章 襲擊(下)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31章 攻城(上)第92章 返航第173章 勸進(下)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74章 完成包圍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42章 提案(上)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05章 完婚(三)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3章 出兵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91章 遇刺(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85章 地雷陣第102章 備戰(四)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