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

龍嘯大明

嚴格來說,多鐸做出的決定並不是一意孤行或是歇斯底里,因爲如果是戰爭中損失的兵馬,超過七成都是在敗退過程中,被敵軍追殺產生,這時清軍的總兵力依然還有十萬左右,而商家軍投入戰場的兵力還不足三萬,就算清軍缺乏組織,各自爲戰,也能夠抵擋一陣。

相反一但清軍敗退,由於現在組織已經混亂,必然是一場潰敗,而商家軍在隨後掩殺,那麼傷亡將會十分慘重,因此不如咬牙挺着,憑藉兵多以及善於野戰的優勢,和商家軍打一場亂戰。一但雙方陷入混戰之後,火炮也就失去了作用,然後再邊戰邊調整,說不定還能反敗爲勝的,就算扳不回局面,至少也能把現況維持下去,保證清軍能夠全身而退。

而洪承疇也認爲,這纔是目前清軍最好的選擇,因此也支持多鐸的決定,同時還建議,讓葉臣、拜伊圖、耿仲明三人出戰,在戰場中去組織各自的人馬,各自爲戰,並且儘可能恢復秩序,而多鐸也組織一部兵力,親自督戰,以防清軍潰敗。

好在進攻揚州的清兵基本都是滿漢旗軍,戰鬥意志還不錯,不像降軍那樣一打就散,一敗就逃。因此在多鐸等衆人的竭力組織下,還是堅持着戰鬥,而戰場也逐漸進入混戰局面,呈犬牙交錯,騎兵步兵也混雜在一起,基本己經分不清雙方的陣列,而商家軍也被分割以團爲單位,然後各自爲戰。而且所有的火炮也都全停止了開火,整個戰場也進入最後的關頭。

現在戰場上商家軍投入的兵力是三個步兵團、二個騎兵團、外籍僱傭兵團和一萬左右的明軍,雖然人數只有清軍的三分之一,但都表現得十分頑強,包括出戰的一萬明軍,鬥志十分高昂,人人都不計生死,奮力和清軍拼殺。而且仍然組織得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因此整個戰場上呈現去僵持局面,誰也佔不了上風。

對清軍肯定有利條件的是:人數衆多,而且大多數清軍都有比較豐富的戰鬥經驗,在慢慢站穩了腳跟之後,也在逐漸調整,恢復戰鬥秩序,時間長了,戰鬥力也會慢慢增強。但商家軍也有自已的優勢,那就是有預備隊,現在火炮都己經推回了商家軍的陣地中,而在陣地裡還有四個輔助營和兩個偵察營,共計有五千餘人,人數雖然不多,但如果用在關建的時間和地點,還是有機會改變戰局的。另外還有兩個炮兵營和數百衛隊士兵,在必要的時刻,同時也能頂上去拼一把。因此這一戰的勝負,也確實難以預料。

這時雙方的戰鬥也從早晨一直殺到了下午未時,已經足足力拼了四五個時辰,而且在激烈的戰鬥中,傷亡都不小,清軍的幾名主將在戰場中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混亂的士兵也都本能的依附在幾員主將的周圍作戰,聽從指揮,組織、秩序也恢復了不少,並非是向一開始那樣亂戰,而商家軍也終於因爲人數懸殊太大,有些支持不住了。

但在這個時候,商毅也把預備隊全都投入了戰場,而清軍現在也己經十分疲勞,抵擋不住這生力軍的兇猛進攻,雖然還不足以改變戰局,但卻把清軍的勢頭打了下去,戰局而回到不相上下的局面上來。

商毅擡頭看了看天空,離天黑也就還有最多一個小時的時間,那麼勝負的關建也就在這裡。而多鐸和洪承疇也同樣抱着這種想法,天黑的時候,雙方一定會罷兵,這樣清軍總算也沒有潰敗,可以連夜從容收軍。同時多鐸也打定主意,收兵之後,立刻連夜撤軍,先把人馬撤到廬州再說。

但就在這時,忽然在戰場南方,塵土飛揚,殺過來一支人馬,雖然還看不出來得到底有多少兵馬,但卻可是看清,這支軍隊打着的正是商家軍的旗號。

多鐸也不禁大驚失色,他當然知道,在這個時候突然又殺出來一支商家軍意味着什麼?那怕是隻有數千人馬,也足以改變整個戰場的局面。但令多鐸百思不解的是,這是從那裡來的人馬呢?因爲這時商家軍的兵力己經全部集中在揚州了,難到是外線的人馬殺回來了嗎?

但等這支人馬漸漸逼近,多鐸也看出這隊人馬的兵力至少也在萬人以上,商家軍外線的人馬可並沒有這麼多,難到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多鐸當然不知道,這支人馬是剛剛渡過長江的商家軍第四師和從臺灣調回來的沈壽祟的第七團。共計約有一萬四千多人。

在與淸軍開戰之前,第四師和第七團的任務是保衛浙江,同時也是做爲整個戰役的後備兵力。而在揚州之戰前夕,商家軍在浙江又己經擴編了二個預備旅,也有了足夠保衛浙江的兵力,因此商毅也命第四師和第七團都駐紮在蘇州的江邊,隨着準備渡江增援。

但在揚州之戰開戰之後,商毅一直都沒有動用這支後備軍,就是希望把他們用在最關建的地方,而擊敗了清軍所勢雨進攻之後,商毅也意識到,和清軍的最後決戰就要開始了,因此這才命令後備軍秘密渡江,準備支援揚州戰場。而現在後備軍終於在最關建的時候,趕到了戰場。積

第四師是以南下第四團爲核心擴編而成的,師長是王信,原來是唐鎮的兄弟一夥,也是商家軍的元老。率軍極時趕到之後,立刻指揮着人馬,殺入戰團中來。一萬四千多的兵力,就算加入戰場中,清軍的總兵力,乃然是商家軍的一倍左右。如果是在正常時候,或許算不了什麼,但在這個時候,卻足以改變整個戰局了。

一來清軍是擋不住這支生力,二來商家軍的援軍也給清軍帶來一個沉重的心裡打擊,他們也不知道,商家軍還有沒有其他的援軍,因此堅持了近一天的士氣在這一刻終於崩潰,敗陣、逃亡也不可避免的發生,幾乎就是幾分鐘的時間,就馬上蔓延到全軍,演變成一場全面的敗陣。

而在後陣指揮的多鐸這時也面如死灰,心裡十分清楚,自己輸掉的不僅僅是揚州這一戰,而且也輸掉了整個南征的中路戰場,還會導致這次南征的失敗,因此一時間心裡百感交集,又悔又恨又愧。甚致生出了索性戰死在這裡,也好過回去面對多爾袞的衝動。

就在這時,洪承疇道:“豫親王,這一戰我們已經敗了,趕快撤軍吧,現在退守廬州,我們還能夠保住淮西不失,只等英親王擊敗李自成,我們還有機會打過長江。”

洪承疇的話也令多鐸猛然一醒,確實如洪承疇所說,現在守衛廬州的,還有左夢庚的十幾萬人馬,雖說左軍的戰鬥力不怎麼樣,但人數還是十分可觀,如果現在退守廬州,和阿濟格合力夾攻李自成,這次南征到是還有機會取勝。因此也立刻下令,各將分別率軍撤退,先到滁州聚集。

命令傳下之後,多鐸和洪承疇也立刻率軍向西南方向撤退。

雖然清軍潰敗,但商家軍也己是筋疲力盡,除了第四師和第七團之外,其他各路人馬也都無力追擊,而第四師和第七團雖然有心追擊,但天色也很快就暗了下來,因此也並沒有追出多遠,就收兵回陣,而清軍也棄營而逃,連夜撤軍。商家軍也並沒能夠進一步擴大戰果。

但儘管如此,商家軍在這一戰中,還是取得了一場大捷,而且還是在和清軍的正面硬撼中以少戰多取勝,因此這一場勝利也就顯得更是難能可貴了。

最後的戰果統計,這一戰一共斬殺了清軍二萬五千餘人,生擒也超過萬人,其中殺死的滿軍也接近萬人,而商家軍自身也戰死了近五千人,出戰的一萬明軍,也差不多陣亡了五千人。相對於以前的戰鬥,雙方的傷亡差距就要小得多了。

不過這一戰的收穫卻十分豐富,因爲清軍棄營而逃,所有輜重物資全都被商家軍繳獲了,僅驢馬就得到六千餘匹,另外還有清軍的一百五十餘門火炮,雖然這些火炮商家軍都看不上眼,但卻都是上等鐵鑄,回爐煉化之後,可以重新鑄造。由其是五十餘門紅衣大炮,在中國這個時代來說,是相當精良,而且有相當一部份紅衣大炮是釆用銅胎鐵芯鑄造,其中銅的含量佔了七八成,對商家軍來說,十分有用。本來在守衛淮河的時候,商家軍從孔有徳那裡繳獲了五十餘門火炮,但都送給了李自成,自己一門也沒留下,這一次可就全補回來了。

其他的收穫還有糧食四萬三千餘石,馬料二萬六千餘石,火藥六萬餘斤,各種車輛六百餘輛,帳蓬一千多頂,黃金一萬二千兩、白銀二十三萬兩,絲綢布匹七千餘匹。其他兵刀盔甲旗幟達十餘萬件。

就在商毅、史可法等人在戰場上享受勝利之的喜悅時,一個士兵來到商毅面前,道:“軍門大人,鳳陽那邊送來報告。”

商毅接過來一看,不由大笑起來,對史可法道:“史督師,又是一個好消息,豪格死了。”

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89章 交易(下)第264章 調兵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章 喜迅(上)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55章 民嘯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章 喜迅(下)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86章 意外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63章 通商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97章 遷移(四)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81章 洋人(下)第98章 遷移(五)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01章 守城第51章 撫平青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9章 管理戰俘(下)
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89章 交易(下)第264章 調兵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章 喜迅(上)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55章 民嘯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章 喜迅(下)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86章 意外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63章 通商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97章 遷移(四)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81章 洋人(下)第98章 遷移(五)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01章 守城第51章 撫平青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9章 管理戰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