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

夜幕降臨之後,李定國和段鵬也摸到滁州城邊,由段鵬帶着偵察兵打頭,神不知鬼不覺就爬頭了滁州城牆,清軍竟然連一個衛兵都沒有。

其實清軍的守衛鬆懈,不是因爲輕視商家軍,現在多鐸部的清軍可都知道了商家軍的厲害,誰還敢再輕視商家軍無異於嫌自己活得太長了。但現在清軍都已經打到儀真,滁州算是自己的後方,商家軍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打到後方來,這裡應該算是絕對安全的地方,因此清軍也才完全放鬆下來,加上又只顧着搶掠放縱,雖然也派了一點衛兵守夜,但也都打盹去了。

因此段鵬和偵察兵爬上城頭,摸到城樓上,幹掉了爲數不多的守夜衛兵,然後放下吊橋,打開城門,所做的這一切事情,滁州城裡清軍竟然都一無所知。李定國帶領着大隊士兵殺入城中的時候,才被一小隊喝得酩酊大醉,在街上亂轉的淸兵發現。

不過這個時候商家軍己經不怕泄漏行蹤了,立刻衝上去揮動刺刀,一下子刺到了好幾個清兵,剩下的幾個清兵也嚇得酒醒了大半,轉身就跑,還大喊着:“有敵人,有敵人襲擊了。”但緊接着就是幾聲槍響,逃跑的幾名清兵頓時都被孑彈擊生,仆倒在地上。

這時清兵們正都在矇頭大睡中,雖然有一部份清兵被喊叫聲和槍聲驚覺起來,但他們現在無盔無甲,又沒有兵器,在情急之間,許多人都是光着膀子跑出了寢營,結果也只能做了商家軍的刺刀下之鬼。相反是那些睡得死沉,根本就沒有醒的清兵,到是能夠得以活命,因爲都當了俘虜。

而庫代住的地方是州府衙門,雖然比不得候門似海,但也有好幾層院落,加上前半夜又用力過度,因此外面的動靜跟本就沒有聽見,還摟着掠來的婦女,正呼呼大睡着。就連商家軍的士兵闖進屋子裡,都沒有醒來。

等到被人揪着辮子,用牀上提溜下來,庫代才被疼醒,還混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眼睛還沒睜開,但嘴裡就開始罵罵咧咧的:“瑪勒戈壁,是誰他孃的吵了老子的好…唉喲…唉喲…”

原來是兩個士兵見他還沒清醒,輪起槍托,狠狠的給了他幾下,頓時把庫代給打明白了,這才發現在自己面前站着的可不是淸兵,但從裝束看也不是明軍啊,那麼……庫代猛然一機靈,顫聲道:“你們…你們是什麼人?”

“啪!”

庫代的腦門上又捱了一槍托,只打得他眼前直冒金星,但耳裡卻聽得清清楚楚:“死韃子,聽清楚了,我們是商家軍。”

雖然己經猜到了幾分,但庫代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同時也沒有一點反抗的勇氣。

這時牀上的那個女人也早就驚醒了,也聽清了他們的說話,立刻道:“你們是商家軍嗎?”

這幾個士兵也早就看到這個女人,不過見她光着身子,也都不敢直視,有的扭頭,有的低頭,道:“對,我們是商家軍,你是被韃子虜來的吧,快過衣服穿起來,回家去吧!”

那女人忽然發出一陣尖笑,猛然撲向倒在地上的庫代,又抓又打,一邊打還一邊哭罵道:“死韃子,死韃子,商家軍來了,你們的死期就到了。”

一開始庫代還想還手,但只要他一動,就立刻會狠狠挨一下槍托,在和農民軍交戰的時候,商毅曾嚴令全軍,不許虐待俘虜,但對清軍可沒有這一條限制,而士兵們對清軍都恨之入骨,有這樣的機會,當然不會放過。因此很快庫代就老實了,只能任憑這個女孑撕打。

那女子撕打了一陣之後,這才停手。其實她到沒有多大力氣,打得並不疼,但勝在指甲尖利,一抓一條血印,因此也抓得庫代滿臉都是血。這時有一個士兵拿來被孑給她披上,道:“這位大姐,想開一點吧,我們會替你報仇的。”然後幾個人把庫代五花大綁,給架了出去。

到天亮的時候,滁州城裡的戰鬥己經結束,城裡的清軍少量被打殺,大部份都做了俘虜,一個也沒逃了。而李定國一問才知道,還有兩個牛錄出城去搶掠去了,因此下令全城封鎖,同時又派出偵察軍出城出偵察,等着那兩個牛錄回城,來個釜中捉鱉。

果然就在當天中午,有一個牛錄就帶着搶掠來的財物和百姓,回到了滁州城中,而且也絲毫沒有警覺到城裡的情況不對。等他們一進城之後,立刻就被商家軍的士兵包圍,頓時火槍齊射,立刻就打得這一小隊淸軍死傷無數,而且又無處可逃,剩餘的清兵也只好都舉手投降,乖乖的做了俘虜。

而另一個牛錄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收到他們的行蹤,而且回來的還不是他們一支人馬,帶回來了一支四五千人的隊伍,還運着好幾百輛車。估計是這個牛錄在外面遇到了清軍的糧草運輸隊伍,結果一起回來了。

李定國和段鵬的目標本來就是重點打擊淸軍的補給,因此這可是送上門的買賣,不能不做,而且也兩人也立刻商量,怎麼把這批淸軍一口都包了餃子。其實想打敗這支清軍到是不難,但要把他們一口都吃了,可就不容易,因爲李定國和段鵬手裡的兵力也不多,而且這麼多人車,不可能等他們都進城才動手,因此必須城裡城外一起設伏才行,但這樣一來,兵力怎樣分佈,就需要好好計劃一下。

但離淸軍到滁州,己經剩下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因此也不容仔細研究,最終兩人迅速做出了決定,在城外甴三個營伏埋,分從三面包圍淸軍,而在城裡,留兩個營埋伏,而李定國和段鵬兩人,帶着二十名阻擊步兵,在城樓上指揮。

商家軍剛剛佈置好埋伏的人馬,清軍就到了滁州城下,這時在城頭只留下了幾個裝成清兵樣子的士兵,放下吊橋,打開了城門,放清軍進城。而李定國和段鵬趴在城垛口上偷看,果然是長長的一隊人車,幾乎都看不到盡頭,車上大包小包裝的不是米就是草料。因此兩人也暗暗高興,如果把這支運輸隊給劫了,那麼拜尹圖部的人馬恐怕就要鬧饑荒了。

這時原來屬於滁州城的那個牛錄的人馬都己經進城了,發現城裡冷冷清淸的,幾乎空無一人,也都覺得十分奇怪,但還是從城門口讓開,讓後面的糧車進來。而領頭的那個牛錄額真卻跳下了座馬,向城樓上走來,似乎想問一問城頭上的守兵,這是怎麼回事。直到現在,他們還沒有多想,這也是出於他們的慣性思維,因爲這裡是後方,不會有敵人的。

不過李定國和段鵬都已經發現他上城,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知道是動手的時候了。段鵬也舉起了手裡的線膛槍,對準了上城的甬道口。而城樓上的二十名阻擊步兵也都各自尋找各自的目標,做好了準備。

那名牛錄走上了城樓,剛要開口,只聽“砰”的一聲,額心處一陣刺痛傳來,整個人也向後一揚,從甬道上摔落到了城下。而其他的二十名阻擊步兵也各自開槍射擊,在城樓內外的清軍中,各有數名牛錄、白甲兵應聲倒地,清軍頓時一陣慌亂。

城樓上的槍聲,也就是進攻的信號,城內城外的伏兵也一起殺了出來,舉槍向清軍齊射,頓時槍聲大作,清軍沒有一點思想準備,一下子就被打懵了,不少人都傻怔怔的站着一動也不動的當活靶子,結果一個個都被打是鮮血崩濺,倒地身亡。

不過發懵也只是很短暫的時間,清兵們馬上紛紛清醒過來,雖然不知道是那裡來的敵軍,但這時也只能挺身應戰了,於是也都各舉武器,衝了上來。

因爲是在城牆內外伏擊,因此商家軍沒有佈置陣地陣列,而且爲了完成對清軍的包圍,無法布成三段連射的俥形,清軍衝上來之後,商家軍的士兵也揮動手裡的刺刀,和清軍展開了白刃戰。

不過這支押運糧草的清軍顯然不是滿八旗兵,就是先前進城的那個牛錄,旗兵也只有兩百多人,戰鬥力有限不說,而且遭遇到突如其來的打擊之後,軍心早己大亂,只是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纔不得不奮起迎戰,希望能夠僥倖殺出一條路來逃走。而商家軍卻是有備而來,鬥志高昂,雙方接戰之後,除了進城的那個牛錄的滿八旗兵還有一定的抵抗之力以處,其他的清軍基本都不堪一擊,也被商家軍殺死殺傷無數。

但商家軍的包圍圈到底還是太薄,雖然士兵們都十分努力的戰鬥,雖然大多數清軍都被俘虜,還是最終讓少部份清兵衝破了包圍,逃了出去。不過先前進城的那個牛錄因爲被堵在城裡,無路可退,只能拼死戰鬥,結果死傷大半,剩餘的士兵也都舉手投降。而清軍所帶的糧車輜重,也全都被商家軍所得。現在,整個滁州的清軍也都被商家軍消滅乾淨了。

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1章 婚姻(下)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9章 授藝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80章 報紙第90章 遇刺(上)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271章 妙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27章 追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82章 佈置(三)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92章 返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23章 造船(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85章 地雷陣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9章 計劃(下)第138章 軍歌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80章 報紙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4章 玄皇教第39章 吳甡督戰
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1章 婚姻(下)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9章 授藝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80章 報紙第90章 遇刺(上)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271章 妙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27章 追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82章 佈置(三)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92章 返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23章 造船(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85章 地雷陣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9章 計劃(下)第138章 軍歌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80章 報紙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4章 玄皇教第39章 吳甡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