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進取光州(三)

韓華美一死,沒有了主將的闖軍更亂,立刻完全潰逃了下去。而商毅這才下令,命楊武丞率領着騎兵出擊,追殺敗逃的闖軍, 趁勢擴大戰果。

騎軍營的騎兵們在楊武丞的率領下,追着敗軍的後隊,趕了上去。其實商家軍的騎兵在楊武丞的督促下,也進行了十分嚴格的訓練,騎術以經十分嫺熟,騎戰能力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只是商家軍是一支以火器爲主要戰力的軍隊,騎軍只能排在第二位,因此騎軍營的騎兵們人人也都攢足了一口氣,要在這次南下的戰鬥中好好表現一下騎軍的厲害。

現在終於得到了出戰的機會,雖然只是追擊敗軍,但騎兵們依然鬥志昂揚,人人都催動戰馬,奮力追擊。不是因爲是追擊戰,因此騎兵不用對戰的長槍,而是全都使用馬刀,在追上敗兵之後,用側方趕上去,只用順着戰馬的衝力,輕輕一揮刀,就足以將敵軍砍倒。如果下手的角度和部位準,甚致完全可以一刀將人頭砍下。

因此隨着騎兵的追擊,只殺得敗軍人頭滾滾,紛紛仆倒斃命。而敗兵這時已全無抵抗之心,只能拼命奔逃,企望能逃過商家軍的追殺。

不過楊武丞不僅僅只是率兵隨後的追擊,在追殺了一陣之後,發現敗軍己全無鬥志之後,便分派出二個連的騎兵,由兩側趕超上去,由肋部斜插入敗軍之中,將敗軍截爲兩段,擋住了後段敗軍的退路, 將他們包圍起來。而這一部份敗軍眼見無路可退了,他們本來就沒有必死的決心,只得選擇紛紛棄械投降。

這時商毅在陣中正在安排人打掃戰場,處理善後的事務,這時有人飛馬來到陣中,向商毅報告:三團的分遣部隊以經取下了光州。

原來商毅得知了韓華美率軍出城迎戰自己之後,立刻決定,只留下周少桓和童大勇的二團,楊武丞的騎兵營在這裡構築陣地,與闖軍交戰,而命令三團只留下火炮營,幫助二團守住陣地,其餘的三個營在成進、成剛兄弟的率領下,趁虛去取光州。

因爲幾乎所有的人馬都被韓華美帶去迎戰商家軍,光州的守衛十分空虛,因此成進和成剛殺到了光州城下之後,並沒有花費多少力氣,就取下了光州。兩人一面進城清理殘餘的闖軍勢力,一面又派人去給商毅送信,請他率軍進城。

接報之後,商毅也十分高興,立刻下令,只留下一個營的士兵在這裡打掃戰場,其餘的人馬帶着所有的糧草輜重,全都隨自己立刻進駐光州,同時又命人去催促謝科和彭瑞兩人,讓他們儘快趕到光州,如果俞期不到,必以軍法處置。

商家軍進駐光州之後,商毅一面命人統計這一戰的戰果,一面全面接手光州城裡的防務,同時也貼出佈告,安頓城中的百姓,告令只要他們尊守次序,聽從調派,商家軍絕不會傷害他們的人生安全和財產,並且要求百姓積極配合,淸查隱藏在城中的闖軍殘餘人員,不過凡是有偷盜竊取、滋事生非,必然嚴懲。

到了晚間,清理戰場的部隊也進入了光州城,這一戰的收穫損失,也全部都統計出來。這一戰一共斬首三千六百五十三級,闖軍將領威武將軍韓華美,以級其他八名中下級將領。俘虜六百三十七人。繳獲刀槍器械三千餘件,各種盔甲一千多件,六十七匹戰馬,當然還有死馬五百餘匹。而商家軍中,竟無一人戰死,只有三十幾名士兵受傷。

雖然知道闖軍的戰鬥力並不強,而且自己面對的也不是闖軍的精銳人馬,但取得了零傷亡的戰果,商毅還是覺得十分滿意,南下的第一戰就取得完美的勝利,而且在湖廣的戰場上,也取得了一個自己的據點。隨後商毅下令讓軍醫救治傷兵,又把所有的死馬全都扒皮去骨,犒賞全軍。因爲現在天色太熱,肉食放不了多長時間,還是趕快都吃了。

而對抓住的俘虜,商毅下令,將他們全部收監,好好看押,毎天保證他們兩餐飯。致於繳獲刀槍器械盔甲,除去那六十七匹戰馬之外,其餘的商毅根本就瞧不上眼,因爲商家軍的武器盔甲少量是自已製造,大部份是從清軍那裡奪取來的,但全都是製做精良,怎麼會看得上闖軍使用的次等貨呢?因此找幾間房隨便一堆就不理了。

隨後商毅向廬州的吳甡發去了奏報,然後又加強光州城的守衛工作,修築工事,畢竟李自成決不會坐視光州,因此在未來這裡還會有一番激戰。同時這也是給俘虜們事情做,不然商毅又不忍心殺了他們,而老是關着他們沒事可做,時間長了也容易關出事情來。

三天以後,謝科和彭瑞也帶領着自己的人馬到達了光州。自從和商毅分兵之後,兩人壓根就不相信商毅手下那七八千人能夠一舉攻下光州,現在闖賊有多厲害,多少官軍都打不過闖賊,就連過去的剿匪幹材孫傳庭和左良玉都不是闖賊的對手,商毅能夠有什麼本事,就能打得過闖賊。因此兩人在路上都盼着商毅在光州城下,打一個敗仗,也不急不慢的趕路。

那知在半路上接到了商毅派人催促他們進軍的命令,這才知道商毅不僅是取下了光州,而且還取得了一場大勝,斬首三千多級,還斬殺了一個威武將軍,另外還生擒了六百餘名闖賊的士兵,明軍對李自成以有好幾年沒有取得這樣大的勝果了,看起來商毅還真的有兩下子。而且兩人也都有些後悔,早知是這樣,當初就該咬咬牙,跟上商毅的人馬一起出兵,這樣自己也能分到一份戰功,結果現在什麼也沒有撈着。

而且聽了傳令兵言明,逾期不到光州,將以軍法處置。兩人也都有些害怕,畢竟商毅取得了這一場大勝,在吳督師的心目中,位置就便重了,就是真的殺了自己,吳督師只怕也不會把他怎麼樣,很有可能還會說一句:“殺得好”。

因此兩人也不敢怠慢,催促士兵們緊趕慢趕,終於在限期之內,趕到了光州。派人進城去通報,不一會兒就有人出城,來引兩人進城去見商毅。兩人把人馬都留在城外,跟着來人一起進城。

―――――――――分割線―――――――――分割線―――――――――

光州爲於河南省與湖廣省的交界處,屬於州一級,比縣城要大,但比府要,在明末時期,湖廣之地雖然不像陝西那樣遍地匪賊,但也是幾經流寇的侵襲,光州的人口比起正常年份,差不多要減少了一半,而且在城外有大量農田都以經荒廢了。

不過這一次光州被李自成攻佔之後,到並沒有受到什麼劫掠和破壞。

李自成的造反經歷,大體可以分爲兩階段,在崇禎十三年(1639年)前,李自成在明末的農民軍中,其實是很普通的一個,而且他的做爲和其他農民軍相比,並沒有多大區別,在打下一處地方之後,除了搶奪財物之外,還將居民全都殺光。但在崇禎十三年之後,李自成在中原連連取勝,也得到了一批文人的投歸,有牛金星、宋獻策、李巖、顧君思等人,宋獻策更獻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語,因此李自成的思想也開始傳變,有了爭雄天下的雄心。

於是在李巖等人的勸說下,李自成也改變了許多當年做流寇時的做法,攻下一處城地之後,不再只爲搶掠,而是開始注意廣攬人心,嚴肅軍紀,有才“殺一人者如殺我父,淫一人者如淫我母。”的號令。而且只搶官府大戶,不再搶掠百姓。

而李巖又爲他編設“迎闖王,不納糧”等兒歌童謠,並提出“均田免糧”等口號,派人四處傳頌宣傳。也確實爲李自成蠃得了不少人心。而每到一城,總有城裡的饑民願意做爲內應,幫助他的攻城略地,也使李自成的實力迅速發展起來,逐漸超過其他人,成爲最俱實力的一支農民軍。

李自成償到了甜頭之後,也就更加堅定了這種做法,在這個時期,闖軍的軍紀還是非常不錯的,甚至比一般的官軍都要好得多。因此李自成才能夠在三個多月裡,打敗左良玉,攻取襄陽,席捲湖北之地。

在商毅的人馬剛進光州城的時候,城中的居民不僅沒有歡迎,而且非常緊張,因爲這個時期的官軍實際上和匪寇沒什麼兩樣,走到那裡就搶到那裡,還殺良冒功。百姓們往往是在被流匪掠劫了一次之後,馬上就會被官軍再掠劫一次。因此李自成的人馬這次基本能做到不再搶掠百姓,而且也不徵糧,對百姓來說,確實是意外之喜,也是頗得人心。

因此商家軍進城之後,城中的百姓們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遭到官軍洗劫。雖然說商毅貼出了佈告, 但沒有人會輕易相信,畢竟百姓都被官軍給搶怕了。

不過商毅對此也早有心理準備,進城之後,商家軍的士兵不僅對百姓同樣秋毫無犯,不徵不掠,而且還派遣士兵主動幫助百姓做一些事情,在城中修理房屋,給他們看病,鋪膳道路,還會打開糧倉,賑濟一些窮苦百姓等等,也獲得了不少人的好感。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在後世商毅的前輩屢試不爽的辦法。事實也證明,在任何時代,都是行之有效的。

因此在短短的數天裡,光州城中的次序就恢復了正常。

第97章 決議南征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90章 遇刺(上)第180章 報紙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78章 力挽狂瀾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65章 破局(五)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05章 國策(一)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64章 破局(四)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34章 宣戰(上)第171章 追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252章 對持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92章 返航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
第97章 決議南征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90章 遇刺(上)第180章 報紙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78章 力挽狂瀾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65章 破局(五)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05章 國策(一)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64章 破局(四)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34章 宣戰(上)第171章 追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252章 對持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92章 返航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