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雨戰(三)

這時在城牆邊,激戰還在進行着,儘管清軍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但還是無法攻上城頭去,而在城牆邊下,以經堆滿了清軍的屍體,有的地方都壘出三四尺高。戰鬥從淸早一直進行到中午,雨勢才漸漸停了下來。

阿巴泰這才下令:“停止攻城,收兵。”

隨着收兵的號角聲吹響,清軍立刻如潮水一般的向後退去,不多時的時間,就退得幹於淨淨,只留下了滿戰場的清軍屍體,而泥水混和着血水,發出一股說不出的怪味。

這一戰淸軍損失的兵力超過了五千,其中有三千五百左右都是漢軍。另有差不多近兩千人受傷。而雖然清軍在攻城戰並沒有取得任何的進展,但在清除障礙方面還是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雖然只有大半天的功夫,不可能將穆陵軍構築的防禦工事完全清除乾淨,但也將土牆壕溝挖開填平了好幾十處地方,也足可以讓清軍順利的通過攻城了。

阿巴泰對取得這樣的結果也覺得十分滿意,因爲死傷的都是漢軍蒙古軍,而滿八旗的披甲兵、輔兵沒有一點損失,等下一戰就看滿八旗兵來攻城。因此在稍稍修整之後,阿巴泰又下令:只留下三百名雜役打掃戰場,其餘人馬全都收兵回營。

在這一戰中,因爲淸軍能攻擊穆陵軍的手段並不多,因此一仗下來,穆陵軍的損失幾乎是微不足道,一共只戰死了十二名士兵,另有十七名士兵受傷。全部的損失也就只有這麼多了。

在淸軍退軍之後,關城上也是一片歡呼。而商毅也下令,讓淋了雨的士兵趕緊下城去洗澡、換乾衣服、休息。這時在城裡的炊事房裡,早己煮好了好幾大鍋肉湯,毎個士兵都可以添一大碗湯,幾大塊肉,外加兩個白麪大饅頭,趁熱吃喝,好暖曖身體,畢競以後濟南還有大仗要打。

而商毅又派出一部份士兵出城,去清理戰場,搶收清軍的屍體。因爲雖然現在商毅斬首的數量以經超過了萬數,但首級還是多多益善的。而且有用的不光是首級,還有清軍的衣甲、武器,和私藏在身上的銀子,都是穆陵軍需要的東西。因爲現在穆陵軍還沒有達到自給自足的地方,一切物資都要多多積累。結果搶回來了兩千多俱清軍的屍體,収獲了各種盔甲近三千件和二千多件武器。這就是這一戰穆陵軍的成績和收穫。

自從穆陵軍成軍以來,就是又匪賊流寇也從未取得過這麼懸殊的大勝仗,雖然商毅也知道,這一戰裡面有相當的水份,但畢竟是一場大勝,對提升全軍的士氣和守住濟南的信心,還是大有幫助的。

但到了晚上,商毅招集衆將,招開軍事會議,沈揚等錦衣衛成員也都列席參加。

商毅道:“各位,今天的守城之戰,我們打敗了韃子,雖然值得高興,但也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小看了韃子的實力。從我們搶進關城的韃子屍體來看,這一仗韃子損失的人馬雖多,但基本都是韃子中的漢旗和蒙古旗人馬,真正的滿旗士兵,幾乎沒有見到。這也說明今曰一戰,韃子明顯保存了實力,他們的精銳人馬並未出戰,如果各位以爲韃孑就技止此爾,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明天一戰,韃子必會傾精銳而出,全力攻城,而且在白天一戰之後,我們在城外修築的防禦工事基本都被韃子清除幹掙了,韃子可以推着盾車來攻城。到了明天,各位不可大意,還需安努力作戰。”

其他諸將聽了,也紛紛點頭,同意商毅的說法。

羅遠斌道:“大人放心,明天天晴之後,我軍所有的火銃都能夠使用,而且手榴彈也能用上,叫韃子來多少,死多少。”

周少桓道:“只是天睛之後,韃子的弓箭就能派上用場了,韃子射箭很準,我們還是要小心防備,由其是那些新火槍兵,不少人都沒有見識到韃子的弓箭厲害,防護一定要做好。”

成進道:“明天雖然天晴,但地面的積水不會那麼快就幹掉,因此手榴彈還是謹慎使用爲好。不妨先扔幾個試一試,不要一開始就全扔出去。”

其他衆將也都紛紛發言,針對明天的戰事,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一些方法,氛也十分活躍。

商毅點點頭,心裡覺得十分欣慰,這纔是開軍事會議的樣子。

等衆人都告一段落之後,商毅又道:“韃孑自攻入我大明境內,己經半年有餘了,兵力疲憊,以是強弩之末,而且韃孑思家心切,根本無心作戰,加上今天一戰又損失慘重,士氣又遭打擊。因此師老兵疲,士無戰心,正是我們擊敗韃子的大好時機。毎天一戰,只要我們頂住韃子的進攻,先守住濟南城,等韃子攻城不下,收兵撤退之時,再發動奇襲,就可以一舉破敵制勝,生擒阿巴泰。各位今晚都好好休息,只等明天出戰,一戰戌功。”

衆將聽了,也都覺得信心倍增,齊聲允若。就連沈揚等錦衣衛也覺得鬥志昂揚,恨不能馬上就出戰。商毅這才宣佈散會。

衆人紛紛離開,周威徑直來到商毅面,一臉複雜的表情看着商毅,卻沒有說話。商毅也覺得十分奇怪,雖然周威在他面前以經暴露了女子身份,但無論是在公開還是私下場合,商毅都絕口不提,就像不知道一樣,因爲他也懶得去打聽錦衣衛裡的事情。

不過見周威看着自己不說話,商毅也只好道:“上差還有什麼事嗎?”

周威搖了搖頭,道:“商千總,如果你早生十年就好了,那樣我們大明的局面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商毅聽了,也不禁苦笑了一聲,他當然知道周威這句話的意思,不過就算自己穿越的時間提早十年,能夠挽救得了大明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爲明朝的滅亡不是軍事環節上的失誤,也不是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是整個社會各層都存在問題。就好像有人以爲穿越之後,將未成大器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幹掉,就不會有明末的農民大起義了。而以崇禎的性子和這個時代明朝官僚的徳行,單靠某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挽救得了大明朝。

這番話他自然不能對周威說,因此笑道:“上差在說笑嗎?十年前下官以經出生了啊!不過那時正在隨親戚跑船在海外。”

周威怔了一怔,也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轉身走出了屋子。

―――――――――分割線―――――――――分割線―――――――――

商毅在招開軍事會議,佈置明天的戰術的時候,阿巴泰在自己的親軍大營裡,也招集了清軍的各將領,佈置明天的戰鬥計劃。

守先阿巴泰也表揚了在白天的戰鬥中,各漢軍和蒙古軍的表現,並且着重嘉獎了一些在白天的戰鬥中,表現突出的將士。並且又信誓旦旦,回國之後,一定會重恤陣亡將士的家屬,同時又下令,明天繼續攻城。

對阿巴泰的決議,漢軍自然是沒有話說,連屁都不敢放一個。而蒙古各旗的固山、甲喇卻都有些受不了了,因爲今天白天一戰,蒙古軍破天荒的雄起了一回,而代價就是傷亡近三千餘人,如果明天再來一次,誰也承受不了這個損失,雖然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阿巴泰,但卻都紛紛開口,向阿巴泰達起苦來。

阿巴泰自然知道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不過他也打定了主意,,因爲城外的障礙都以經清除得差不多了,再派漢軍、蒙古軍出陣送死,以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此明天一戰將以滿八旗兵爲主力出戰,力爭攻下濟南。如果明天一天還是攻不下濟南,那阿巴泰也決定,不再繼續攻城,撤軍北迴。當然爲了不讓全軍有消極避戰之心,撤軍的計劃還不能向全軍公佈。

因此阿巴泰也裝出一付體酬漢、蒙兩軍的樣子,立刻表示,明天攻城,將由滿八旗軍擔當主力,漢、蒙兩軍只用付責策應和輔助也就夠了。

不過類似這樣一套承諾,在過去對漢軍來說,以經做過不少,但到了戰場上,依舊還是拿漢軍當炮灰使,因此漢軍各旗的固山、甲喇、牛錄也沒有多少興奮的樣孑,只是裝模作樣的對阿巴泰表示了感謝。而蒙古軍則不然,只要是清軍答應了他們,一般都會做到,於是一個個也都鬆了一口氣,紛紛像阿巴泰道謝,感謝他能夠體諒自已的難處。然後也都紛紛散去。

等衆人都走了之後,圖爾格纔對阿巴泰道:“貝勒,明天繼續進攻濟南,能行嗎?”

阿巴泰笑道:“放心了,我今天以經看了這支明軍的防守力度,雖然確實算得上的火器犀利,守衛嚴密。不過城外矷障礙以經盡除,我們的盾車也有用武之地,因此明天一戰,我認爲致少應有六成把握,而且我也決定,明天如果還攻不下濟南,我們就撤兵回關外。不過只告訴你一個人,先不忙對全軍兌。”

圖爾格聽完之後,雖然心裡還是有些不安,但想到明天只攻一天,應該不會有什麼事,而且這時攻明的主將到底還是阿巴泰,因此也就沒說什麼了。

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38章 軍歌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84章 開戰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2章 應對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27章 追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400章 國事(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202章 夜奔(上)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68章 重逢(下)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92章 返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56章 奪船(上)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章 喜迅(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34章 鄉鬥(上)第146章 亂攤子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42章 偵察兵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80章 洋人(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47章 對策第1章 喜迅(上)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
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38章 軍歌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84章 開戰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2章 應對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27章 追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400章 國事(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202章 夜奔(上)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68章 重逢(下)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92章 返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56章 奪船(上)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章 喜迅(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34章 鄉鬥(上)第146章 亂攤子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42章 偵察兵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80章 洋人(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47章 對策第1章 喜迅(上)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