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

“啪!”

林之湖的臉上己經捱了重重的一記耳光。而林家的上下人等,也都大吃了一驚。

如果是在以前,林之洋就算心裡再怎麼着急上火,也不會動手打人,因爲他雖然是林家的長子,但卻是庶出,而林之湖是卻是正牌的嫡出,而且還是林家重點培養走科舉路線的人,只是在讀書方面,他比不上老五林之泊,因此現在才棄文經商。現在己經是林家正式的繼承人,接管了林家的生意。

但現在林之洋的身份不同了,也算是南京地區的當朝國丈,在林家當然也是挺直了腰扞,雖然打了林之湖,但誰也不敢說什麼?而林之湖心裡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自覺理虧,因此也捂着臉不說話。

只有老太爺林正朔皺了皺眉,這幾年林之洋在老林家雖說把腰桿挺起來了,說話氣也足了,但到也沒有抖過國丈的威風,看來今天是氣急了,纔會動手打人,因此道:“之洋,你這是幹什麼?好端端的,怎麼突然打起人來了?”

老太爺發了話,林之洋當然不能不說,道:“爹,您別問我,你去問老四,他心裡自然清楚。”

林正朔的目光看向林之湖,而林之湖立刻低下了頭,不敢和老爹的目光對視。林老太爺這幾年雖然不管事了,可也沒有老糊塗,一看林之湖的樣孑就知道他心裡發虛,因此也不甴有些驚疑起來,道:“之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林之湖支支唔唔半天,一個字也沒說出來,林正朔又看向林之洋,道:“之洋,還是你來說。別在推來推去了。”

林之洋點了點頭,道:“我說就我說,不過先等一等,還有一個。”說着轉過頭來,道:“老二,你把白兒藏到那裡去了,把他叫出來。”

林之海的胖臉上頓時一陣抖動,道:“大哥……我…我也不知道他在那裡呀?”

而林正朔更是吃驚,道:“還有白兒嗎?”

林家的第三代中,是以林之洋的長子林旭升居長,但林之洋本來就是庶出,因此林旭升以前在林家第三代的地位也不高,林家的正宗嫡糸長孫是林之海的兒子林白。林之海是公認林家的草包,但林白到有幾分聰明,也很得林正朔的喜歡,沒想到這一回連他也被扯進來了。

這時林正朔的心裡也不甴不安起來,道:“之洋,到底是怎麼回事?快說。”

林之洋這才把林白走私和林之湖抗稅的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聽完之後,林正朔也不由得臉色慘白,沒想到這兩年自己沒有理家裡的事情,他們居然弄出這樣犯違的事情,走私、抗稅,這在那個朝代都是重大忌違的事情,因此也不禁又驚又怒,道:“你們兩個不孝的東西,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給我跪下。”

林之海、林之湖立刻雙雙跪倒在地上,林之洋這才道:“爹,事情是白兒做出來的,把他找出來,和老四一起馬上到杭州府的投案自首,聽憑杭州府發落。”

林之海立刻擡起頭,道:“大哥,不會這麼嚴重,咱們家好歹也是皇親國戚,就這麼一點小事,還用得着鬧到杭州府去嗎?”

林之洋狠狠瞪了他一眼,道:“小事?你想得到輕巧。”說着,這才把自己在南京被商毅招進王府去的經過說了一遍,然後才道:“現在周家的周元舟、劉原引兩個人都已經被南京刑部收監審訊,現在就是我們這一邊表明態度了。”

林正朔聽了,心裡也不由一沉,也知道這件事情不好解決了,周家、林家並列爲南京政府的兩大家族,一同犯了事,現在周家顯然己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就看林家如何做了。他到並不但心林之湖,抗稅的罪行雖然也不小,但畢竟好解決,把稅補齊也就行了,那怕就算最終鬧到官府裡去,最多也就是認罰,也不過是破一點財而已。但走私的罪行可就大了,小說也是收監,大了會判流放,做苦役。因爲商毅重視海外貿易,對走私行爲及爲嚴厲,杭州府經常可以聽到審判走私人員的消息。

但這時林之海又叫了起來,道:“周家箅什麼?那能和我們林家相比,現在鳳舞不是靖海王的王妃嗎?而且現右還在身孕,如果生下個男孩,那可就是太子了,鳳舞就是皇后娘娘了……”

林之洋聽他胡言亂語,心裡也不禁又怒又急,雖然說現在屋子裡只有他們父子幾個人,但也難免隔牆有耳,被下人、侍女們聽到一些,如果這一番話轉到商毅耳朵裡,那還了得嗎?別說林鳳舞的地位不保,就是林家也有滅頂之災,因此搶步上前,一把扯着林之海的胸襟,狠狠給了他兩個耳光,道:“叫你還胡說八道。”

林之海捱了兩巴掌,也被打得眼冒金星,他本來是不是頭腦很明白的人,這時也越發亂說起來:“我怎麼就胡說八道了,等鳳舞的兒子繼了位,這天下不也有咱們林家一半嗎?咱們林家要做什麼,誰敢說個不字,我們林家……唉喲……唉喲……”

原來林之洋實在有些氣不過了,連踹了他兩腳,將林之海踢得滿地亂滾。

就在這時,只聽“砰”的一聲,原來是林正朔將手裡的茶杯扔到地上,給摔了個粉碎,而在一邊看着打醬油的林之河趕忙過來扯勸,道:“大哥,二哥,你們都停一停,爹都己經氣壞了。”

林之洋和林之海這才都停了下來,只見林正朔扶着椅子的扶手,連連喘氣,林之洋趕忙走過去,在林正朔的背上輕輕拍打着,道:“爹,您怎麼樣了。”林之海和林之湖都跪着不敢起來,但也跪行了幾步,來到林正朔的身前,拉着林正朔的腿,也道:“爹,您怎麼樣了。”而林之洋趕忙又對林之河道:“老三,快給爹倒一杯水來。”

喝了幾口茶水之後,林正朔才把氣喘勻了一點,道:“之洋,真的就沒有辦法挽回了嗎?”

林之洋苦笑了一聲,道:“爹,你以爲我就願意看着老四和白兒去打這個官司嗎?但靖北王的態度您還不清楚嗎?雖說鳳舞現在有些受寵愛,但畢竟也只是一個側妃,而且咱們林家因爲有了鳳舞,雖然尊貴起來,但也是樹大招風,背後不知有多少雙眼盯着咱們。”

林正朔聽了,也沉吟不語,林之海卻又忍不住了,道:“那又怎樣,要是林鳳舞下一個男孩呢?那可就是靖北王唯一的皇子了,我聽說也就在這個月。”

林正朔瞪了他一眼,道:“你給我閉嘴。”

林之海嚇得一縮身體,也不敢再說。林之洋卻苦笑了一聲,道:“老二,你別怪大哥不幫你,且不說鳳舞未必就能生下男孩,真算真是男孩又能怎麼樣,靖北王的年紀還不到三十多,正王妃也才二十出頭,以後還有的是機會生下男孩來。何況歷朝以來,無不防範外戚,我們林家雖然尊重,但實在是如臨薄冰。”

林之海聽待糊里糊塗,但林正朔的身子一震,雖然他讀書不多,但巳歷經萬曆、泰昌、天啓、崇禎四朝,久歷世故風霜,也知道自宋代以來,歷朝歷代對外戚專權都防範得十分嚴格,在萬曆年間還曾發生過國本之爭,影響深遠,而國本之爭的根源,還是在萬曆的後官。因此後宮的事情,確實十分危險。

而在商毅的後宮裡,現在有外戚的,只有林鳳舞一個人,因此剛纔林之洋說得並不算錯,林家雖然因林鳳舞而發達起來,確實也帶來了許多便利條件,但如果不小心謹慎,任意妄爲,也很可能會因此而衰亡下去。林之洋一家都沒有在南京政府中爲官,而只是甘心還做一個商人,看來確實是眀確的舉動。

於是林正朔沉默了一會兒,才道:“之海,把白兒找來,命他馬上去杭州府投案,聽憑官府發落,不許打點,不許拿錢買通,聽見了沒有。”

林之海也不禁大吃一驚,顫聲道:“爹,這可不行,我可只有白兒這一個兒子,不能讓他去吃這場官司啊。”

林正朔道:“怎麼不行,有膽子做事,沒膽子承擔嗎?反正也不會定成死罪,大不過是把他關幾年就會放出來了,讓他吃一點教訓也好。他躲在那裡,你一定知道,如果你不照辦,你們一家就立刻給我滾出林家去,淨身出戶。”

林之海也不由身子一顫,也知道老爹這一次是動了真格,因此也不敢再求情了。

林正朔又道:“之湖,你也一樣。”

林之湖心裡到是有幾分底,因此道:“兒孑尊命。”

林正朔又道:“之洋,你馬上寫信,讓之泊抽空回來幾天,咱們一家聚齊,我有一件事情要對你們說。”

林之洋有些奇怪,道:“爹,你有什麼事情,一定要把之泊也叫回來?”

林正朔淡淡道:“我己經決定了,分家。”

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86章 意外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224章 洞房第83章 佈置(四)第405章 國策(一)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79章 救急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403章 新年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40章 海軍出擊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0章 婚姻(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66章 建設(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99章 廷議(下)第398章 國事(一)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78章 步兵進攻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02章 造勢第149章 新政(三)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24章 洞房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
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86章 意外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224章 洞房第83章 佈置(四)第405章 國策(一)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79章 救急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403章 新年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40章 海軍出擊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0章 婚姻(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66章 建設(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99章 廷議(下)第398章 國事(一)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78章 步兵進攻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02章 造勢第149章 新政(三)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24章 洞房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