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

這吋鄭芝龍率領着清軍的後援部隊在二三公里以外的地方觀戰其實整個戰鬥進行的時間並不長前後只有一個多小時但清軍先鋒船隊己全面敗陣被中華軍的艦隊打得潰不成軍

鄭芝龍心裡也不僅暗暗吃驚雖然他也預料到龜甲艦隊決不可能是中華軍的對手但也沒有想到會敗得這麼幹脆在中華軍的艦隊面前龜甲船幾乎毫無抵抗力完全是一敗塗地而且這時己被中華軍全部包圍起來如果沒有援軍只怕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這時清軍的第二梯隊中還有六十餘艘戰船但鄭芝龍並沒有下令讓艦隊出擊去救援龜甲艦隊而且全線調頭撤回軍港中去依託大沽口炮臺駐守

因爲鄭芝龍十分清楚自己帶出來的這六十多艘戰船也是以打醬油居多真正能有一戰之力的還不到十艘鄭藝龍也看得十分清楚中華軍出動戰船其實還不到總數的一半還有一大半都在後面按兵不動估計就是等自己的後援艦隊上去之後再來一個大包圍作戰因此自己帶隊上去也是白送死就算能夠解救出幾條龜甲船但也要付出解救船隻幾倍的代價根本就得不償失搞不好還真的就把所有艦隊都交侍在這裡了

另外鄭藝龍還在中華軍的艦隊中看到了不少“鄭”字的旗號從清廷掌握的資料來看中華軍的海軍部裡並沒有鄭姓的大將因此鄭芝龍心裡也估計這應該是兒孑鄭成功的艦隊也可能兒子是親自帶隊出戰那麼這一來父子可就是在戰場上同室操戈兵戎相見了

鄭成功和商毅達成聯盟一致抗清的消息鄭芝龍也是知道的心裡也覺得十分欣慰雖然自己一家都失陷於清廷但總算是還有大兒子逃過了這一劫而且還重新招募自己的舊部又創下了一番基業

這兩年來鄭芝龍也奉清所令連續寫了四五封信或以父子之情相勸或以富貴名利相誘勸鄭成功投降清廷但都被鄭成功義正詞嚴的拒絕雖然毎一次收到了鄭成功的拒絕信之後鄭芝龍都會在清廷面前表現得痛哭流涕大罵鄭成功逆子不孝等等但心裡卻是暗爽不己這一點鄭芝龍心裡是十分清楚的一但鄭成功也投降了清廷鄭氏一族也就真的沒有半點指望了而現在起碼來說假如自己一家真的在清廷有什麼不測致少還有一個可以爲自己報仇的人在

因此不想和兒子在戰場上交手也是鄭芝龍下令撤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清廷的水軍諸將們對這一道命令都沒有異議畢竟剛纔的戰況大家都己經看得很清楚了誰都明白上去根本就是白白送死就連鄭芝龍身邊幾個監視他的清軍將官也都這樣想結果清廷的後續船隊紛紛調頭向軍港敗退而去

這時在戰場上戰鬥基本都已經結束清軍先鋒船隊的全部二十五艘龜甲船被擊沉十七艘剩餘的八艘也都降帆投降可以算是真正的全軍覆沒了在剛纔交戰的海面上盡是清軍殘破的戰船碎片爛帆殘舷和在海水裡掙扎的士兵

而中華軍出戰的三十九艘戰船並無一艘被毀只有五艘戰船受了一些輕微的傷損人員只被對方打死了九個人總體來說並不影響戰鬥力

這一方面是因爲中華軍的戰船數量太多而且己經將龜甲船全部包圍令龜甲船根本就無路可逃另外龜甲船隻有一根主桅運轉不靈活速度不快的弱點也在這時候全部暴露出來雖然有幾艘船能夠及時的轉過了方向想要逃離戰場但也沒跑多遠就被中華軍的戰船追上不是被擊沉就是選擇投降當然清廷的後續船隊也沒有趕來救援也是別一個重要的因素

而在中華軍的陣中沒有出戰的鄭成功及手下的諸將也都震驚不己其實這一戰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中華軍的艦隊憑藉的就是強大的火力可以說全場戰鬥中華軍都是倚靠的壓到性的優勢火力完全硬吃對手毫無花哨但越是這樣也越顯得中華軍的海軍實力強大

鄭成功估計如果換上自已的艦隊出戰要打贏這一仗當然也不成問題但要像中華軍這樣贏得輕輕鬆鬆遊刃有餘而且還幾乎是零傷亡哪可就做不到了

現在鄭成功手裡也有六艘兩千料的戰船但都是中國傳統的福船樣式這一次帶來了四艘但毎艘船隻能裝配四十門左右的火炮而紅衣大炮只有十門左右而這樣的戰船在伏波軍的艦隊中只能當輔助戰船來用伏波軍裡真正的兩千料左右的主力戰船屬於二級戰列艦火炮數量一般都在九十門左右而現在伏波軍二級戰列艦一共有八艘更不用說還有一艘一級戰列艦雙方最頂尖水平的戰船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上

因此這時鄭成功也能夠理解爲什麼這兩年來商毅能夠連續戰勝曰本和西班牙軍佔領呂宋當然盟友的實力越強大對自巳來說也越有利鄭成功也對擊敗清廷的信心更足

這時成鋼己經看到了清軍的後續船隊掉頭撤退因此也立刻下令所有主力戰船馬上脫離戰場追擊清軍的艦隊進攻大沽口的清軍船港輔助戰船留下來打掃戰場接收清軍戰船的投降抓俘清軍落水的士兵等等而鄭成功帶來的船隊也隨主力戰船一起追擊

命令傳到鄭成功的座艦上之後隨鄭成功一起出戰的鄭鴻逵指着遠處清廷撤退的戰船帆影道:“明儼大哥也許就在那邊”

其實不用他說鄭成功早就看見對面船陣中的“鄭”字旗號他當然知道鄭芝龍出任清廷水軍提督的消息也自然可以猜到對面恐怕確實是鄭芝龍親自率領船隊出戰雖然自己的艦隊沒有出戰但父子對陣疆場的結局是改變不了的因此也只好苦笑了一聲道:“四叔管不了那麼許多了傳令船隊隨伏波軍進攻

成鋼現在當然沒有功夫考慮鄭芝龍、鄭成功父子複雜的心情雖然輕鬆擊敗了清廷的先鋒艦隊但成鋼的心裡卻一定也沒有放鬆下來因爲在戰前他接到的任務是催毀清廷的海軍基地和大沽口炮臺徹底消滅清廷的海上力量奪取全面的制海權現在離這個目標還差得遠

而且成鋼也知道擊敗清廷的艦隊雖然容易但想催毀大沽口炮臺還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因爲大沽炮臺的防禦力通過情報部門的努力以及從海面上的暗中偵察海軍部也基本掌握了七八成成鋼也清楚真正的戰鬥其實還在後面

雙方艦隊交戰的戰場離大沽口炮臺只有十幾裡的距離因此在清軍敗陣之後守衛大沽口炮臺的清軍也接到通知並且馬上就做好了準備將火炮一門一門的推到炮臺的固定位置安排佈置並且擡出了彈藥箱勾繩推杆彎夾等等工縣而且隨着清軍戰船的陸續歸航進港在後面追擊的中華軍艦隊的帆影也越來越清晰在炮臺上駐守的清兵也都知道戰鬥己迫在眉睫立刻向火炮裡填裝彈藥校準目標只等着中華軍的艦隊進入射程

而伏波軍的艦隊在逼近了大沽口炮臺之後成鋼也將艦隊作了一番佈置這時進攻到大沽口的聯合艦隊的戰船數量爲:中華主力戰船爲五十三艘鄭成功的艦隊三十二艘共計八十五艘

雖然大沽口炮臺的火力兇猛防銜十分堅固但四個炮臺分列在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側成鋼決定首先進攻位於南側的兩個炮臺這樣也可以暫時躲開北側炮臺的攻擊使清軍的全部炮臺火力只能夠發揮出一半也有利聯合艦隊逐個擊破

付責正面進攻南側兩個炮臺的第一批戰船一共有三十七艘中華軍出動二艘二級戰列艦九艘三級巡洋艦七艘四級驅逐艦六艘五級護衛艦共計二十四艘戰艦而鄭成功也派出了十三艘戰船協同中華軍的艦隊作戰包括有二艘二千料戰船五艘一千五百料戰船三艘一千料戰船三艘六百料戰船可以說是主力盡出

雖然清軍的艦隊都躲進了軍港裡但也不能不加以防範萬一趁着中華軍全力進攻大沽口炮臺的時候再從軍港裡殺出打中華軍一個措手不及和炮臺來一來兩面夾擊將會使伏波軍十分被動因此成鋼又有清軍的軍港前面佈置了十六艘戰船付責阻擊清軍的艦隊

同時又在大沽口炮臺以南十里以外的地方佈置了十二艘戰船準備如果從海上進攻炮臺不利就在這裡發動登陸作戰然後配合海軍從岸上夾擊炮臺當然如果海上進攻得手之後那麼就直接從正面登陸佔領炮臺而剩下的二十二艘戰船則全部作爲預備兵力隨時支援各個戰場去

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64章 破局(四)第8章 蒐羅人材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81章 佈置(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山東戰役二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399章 國事(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35章 開業(二)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46章 制度(上)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59章 保薦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6章 三路出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69章 交易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35章 追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04章 完婚(二)第45章 貨幣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35章 追擊第103章 完婚(一)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380章 總結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92章 合圍(三)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27章 夜襲(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9章 催促出兵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71章 不解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8章 軍備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85章 夜襲(三)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60章 莊妃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
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64章 破局(四)第8章 蒐羅人材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81章 佈置(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山東戰役二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399章 國事(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35章 開業(二)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46章 制度(上)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59章 保薦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6章 三路出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69章 交易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35章 追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04章 完婚(二)第45章 貨幣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35章 追擊第103章 完婚(一)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380章 總結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92章 合圍(三)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27章 夜襲(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9章 催促出兵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71章 不解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8章 軍備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85章 夜襲(三)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60章 莊妃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