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

火槍開始射擊之後,商家軍的打擊力度一下子也變得強硬了起來,雖然闖軍的騎軍都裝配了鐵甲,但從其他明軍那裡繳獲的鐵甲質量,遠遠不能與清軍相比,根本就防不住火槍的射擊。同時其他的火炮也開始使用了殺傷力更犬的霰彈,一炮下來,至少會有二十幾名騎兵被鐵砂擊中而喪命,幾乎都是成排成片的倒人,因此闖軍的傷亡也立刻大量增加。

在戰場上堆積的屍體幾乎翻了近一倍,鮮血大量的流出,漸漸開始覆蓋黃褐色的大地,空氣中充滿了由血腥、硫磺混合的味道,令人只覺得窒息和作嘔。而且這時商家軍的陣地也被火器發射之後生成的大量煙霧籠罩,視力只能達到二三十步以外,士兵們根本就看不清敵軍以經衝到了那裡,只能盲目的朝前方射擊。

不過儘管闖軍遭到了沉重的打擊,但畢竟騎兵的衝擊遠不是步兵所能相比,因此至少還是有一千五百左右的人馬,衝到了陣地近前三十步的距離以內。

在闖軍進攻的陣列中,劉汝魁始終都是衝在前列,他的身邊左右,都有不少闖軍士兵被火槍、火炮打死,但他居然從頭衝到尾,一直都沒有被擊中,僅僅只是受了幾處輕傷。這時率領着剩餘的騎兵一頭衝進了彌散着嗆人氣味的迷霧中。在隱隱約約又中,看到眀軍的陣地就在前方不遠,只有二十多步的距離。而且明軍的火槍、火炮大多都以經停止了發射,戰場上難得的靜了下來。

劉汝魁雖然被嗆人的硫磺味道弄得呼吸困難,但還是壓不住心頭的喜悅之情,終於要殺到明軍的陣地前,可以和明軍展開近身作戰了。因此他也大吼了一聲:“弟兄們,快要到了,殺呀!” 說着,雙腿緊夾馬腹,催動着戰馬儘快衝過這最後的距離。

但就在這時,只見在明軍的陣地上忽然架起了幾十個奇形怪狀的東西,像是一個豎立起來的大鍋,又像是一面圓盾,但上還插着許多枝長杆,後面似乎還蹬着一個人,不知正在做什麼?但還沒等劉汝魁明白過來,只見從長杆中依次噴出了火舌,爆豆般的聲音也連繼不絕的響了起來。

“這是什麼武器,難到也是火銃嗎?怎麼會是這麼奇怪的樣子呢?”

這個念頭在劉汝魁腦海中一閃而過,馬上就感覚到小腹處傳來一陣巨疼,底頭一看,見在小腹左側的盔葉以經破碎,正汩汩向外冒血。

“我中彈了。” 剛剛想到這裡,右肩頭處又有一陣巨疼傳來,劉汝魁終於坐不住馬鞍,一頭從馬背上栽倒了下來,落地的一瞬間,劉汝魁看了在自己身後身側,有不少闖軍的騎兵或戰馬倒地,而那爆豆般的轟鳴聲,還在連繼不斷的響着。

商家軍使用的當然是迅雷銃。現在商家軍裡一共有四十八架迅雷銃,分別爲二十二管四支,十八管七支,十二管十三支,五管二十四支。這一次商毅全部都撥調給三團使用。不過由於迅雷銃的填裝速度太慢,因此一般只是在關建的時刻纔拿出來使用,現在就是時候了。

這時闖軍的騎軍以經攻到了陣地三十步的距離之內,商家軍的火炮都停止了發射,火槍兵也都上好了刺力,長槍兵和刀盾兵也都來到了戰壕邊,架好了跳板,準備與闖軍進行白刃戰。而這四十八支早己準備好了的迅雷銃,卻到了發威的時候。

四十八架迅雷銃幾乎是同時發動,一起向着以經衝到了陣地近前的闖軍噴出了火舌。幾乎都是一口氣將所有槍管裡的彈藥全都發射了出去。大約有四百五十發左右的孑彈,在短短的十幾秒時間內,向闖軍的騎兵盡情向傾泄而去。

闖軍的騎兵萬萬也沒有想到,眼看着就要勝利在望了,卻竟又遭到明軍一輪這麼強力的打擊。因爲這時雙方的距離太近,而闖軍的人馬又密集,因此迅雷銃的命中率的也極高,一輪急促而密集的發射之後,竟倒下了差不多有近三百名闖軍的騎兵,幾乎立時就堆成了一道人馬屍牆。而其他的騎兵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輪猛烈打擊給嚇懵了,一時竟都木愣,不知所措。

而就在迅雷銃剛剛發射完畢之後,商家軍的陣中,立刻又扔出了三百多顆手榴彈,將還發着怔的闖軍騎兵們又給炸得人仰馬翻,死傷無數。這才知道,原來就是靠近了明軍的陣地,也並不就箅是大功告成少。

這連續兩輪意料之外的打擊,使闖軍一下子又傷亡了七八百人,人數也立刻銳減到一千以下。而這時商家軍的火槍兵和後陣的長槍兵、刀盾兵也一齊殺出來,與闖軍進行白刃作戰。

闖軍雖然全是騎兵,但在陣地前連續遭到兩次重大的打擊之後,銳氣也大爲減弱,同時衝擊的速度也全都放緩了下來。而商家軍的士兵卻是士氣正盛,人人奮勇,此消彼漲之下,雙方自然完全不是一個程次的較量。

而且闖軍的騎兵一直都滿以爲只要是殺到了商家軍的陣地前,商家軍就會像其他的眀軍一樣,立刻就潰敗下去,那知這支明軍不僅沒有潰敗,相反而人人都十分悍勇,無論是火槍兵還是 長槍兵、刀盾兵,白刃作戰的能力都絲毫也不遜色於闖軍中任何一支精銳人馬。因此只殺得闖軍的士兵被紛紛落馬而亡。

同時,在闖軍左右兩側,也殺上來一支人馬,原來成進見闖軍一味猛攻自己的左線,對右線完全放棄,於是下令右線剩餘的兩個連從陣地中殺出,從自己的指揮部前繞到左線的戰場來,從闖軍的右側殺進來,又下令左則戰線端點的小山丘上的守軍也都殺下山來,攻擊闖軍的左側。

在這樣三面夾擊之下,闖軍根本就抵擋不住,機靈的人立刻就拔傳馬頭,向自己的主陣方向逃去,而反應慢的,不是被商家軍所殺,就是棄械投降。

但從戰場上逃走人跑了一陣之後,擡頭一看,赫然發現,自己的主陣根本就不存在了。

原來在闖軍的騎兵出擊之後,商家軍的十幾門遠程火炮一直都把闖軍的主陣做爲攻擊的目標,連繼好幾輪炮擊之後,只打得闖軍死傷無數。雖然田見秀、劉希堯、白九鶴、劉體純等幾名主將都還安然無恙,但闖軍的主陣一片大亂,士兵們紛紛亂逃亂竄,找地方躲藏。田見秀等人也喝止不住。

而就在這時,從闖軍主陣的左側翼忽然傳來一陣暴豆般的槍響聲,絡繹不絕。闖軍主陣的左側士兵立刻成排戊片,不斷的倒下。原來這是商毅帶領着二團和騎兵營的士兵,從闖軍的左側發動了攻擊。

其實二團一直都在距離戰場不遠的地方埋伏着,而且商毅也一直用高倍距望遠鏡觀察着戰場上的情況,等待着給闖軍發動最後一擊的機會。見闖軍集亅合了所有的騎兵,準備向商家軍的陣地發動全力的進攻,商毅也不禁爲三團捏了一把汗。好在成進當機立斷,果斷的下令搶先動手,炮擊闖軍的主陣,一舉打亂了闖軍佈置。而商毅也知道,現在輪到二團出擊了。因此立刻下令周少桓,帶領二團和騎兵營的士兵,立刻從左側向闖軍發動進攻,配合三團,一舉擊敗闖軍。

周少桓領命之後,立刻率軍出擊,在距離闖軍左側百步左右的距離列好了陣式。商家軍的進攻是釆用三段連射的方式,第一排的士兵發射完畢之後,並不後退,而是就在原地重新填裝彈藥,後排的士兵上到前面去繼續發射,然後再由第三排的士兵上前,依次類推,一層一層的向前推進。

成進也是在山頂上看見了這一幕,纔敢大膽的把右線的守軍全都調出來,向闖軍發動全力的反擊。

而田見秀也不禁大吃了一驚,萬萬沒有想到,明軍居然還埋伏着伏兵。由於交戰雙方離得太遠,田見秀等人看不清在對面的陣地上到底有多少人馬,只是想當然的認爲這是明軍的全部人馬,畢竟明軍一共只有七八千人,想要在陣地上阻攔自己,應該是全力以赴行。那知現在又殺出一支明軍,襲擊自己的左側,田見秀心裡不禁想到,難到是自己的情報有誤,或者是明軍又來了增援的人馬。

其實這時闖軍主陣還有一萬五六千士兵,如果有正確的指揮,也未必不能擋住商家軍的左側進攻。只足在啇家軍的炮火打擊之下,闖軍的主陣以經大亂,田見秀等人根本就指揮不靈,因此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來。而左側的士兵被商家軍打得不斷的向中間退靠, 但中間的位置也是有限, 士兵們互相推擠聳恿,也就更加混亂了。

偏偏就在這時,進攻商家軍陣地的騎兵也敗回來。而成進、成鋼和趙英傑三人也領着三團的士兵,隨後追殺了上來。

這也成爲商家軍對闖軍的最後一擊,闖軍的士兵無力再抵抗下去,只得紛紛敗退,田見秀、劉希堯、白九鶴、劉體純等也知道大勢以去,這一戰足徹底敗了,也只得拔轉馬頭,落荒敗逃。

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77章 名士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2章 喜迅(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309章 宣戰(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03章 夜奔(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5章 天命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36章 投靠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7章 夜襲(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75章 架臨宿州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94章 勸降(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82章 破敵之策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85章 地雷陣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78章 回航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94章 救援蘇州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36章 投靠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79章 救急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
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77章 名士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2章 喜迅(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309章 宣戰(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03章 夜奔(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5章 天命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36章 投靠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7章 夜襲(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75章 架臨宿州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94章 勸降(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82章 破敵之策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85章 地雷陣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78章 回航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94章 救援蘇州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36章 投靠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79章 救急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