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收尾

杭州的搜查結果雖然比南京晚了幾天, 但在林之湖和林白主動投案之後,也很快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原來在南京失守以後,魔門就開始向浙江地區進行浸透活動,並且利用商毅鼓勵開辦手工工場的政策,也在杭州注策開辦了三個手工工場。因爲有清廷的支持,因此在資金方面十分充足,也不用擔心是否盈利。

不過一個手工工場總不盈利,還是繼續開辦下去,既不擴大經營,也不縮小規模,還不斷有來歷不明的資金注入進來,這種奇怪的現像,自然引起安全部的懷疑,但一來是沒有太多的證據,畢竟這時他們也沒有什麼舉動,另外也是想放長線釣大魚,因此安全部對他們也只是監視,並沒有驚動。

而這一次爲了配合南京方面的行動,三家杭州的手工工場釆用不惜成本的辦法,聯手對林家的生意進行打壓,以高出市場價五成的價格收購商品,又以低於市價三成的價格賣出,雖然這種做法不能維持長久,但在短期內,確實使林家的生意出現了極大的滑坡。

如果是林之洋當家,或者是林正朔,就能清楚的發現,對手採取的是不正常競爭手段,而且無法維持長久,以林家雄厚的基礎,完全可以先忍過這一段時期,後發制人,把前面的虧空都補回來。

但林之湖讀書不成,棄文從商,也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接手林家的生意還不足兩年,在前段時間,由於大環境好,而且有林鳳舞這一層關係在,因此還算是把林家的生意經營的不錯,但林之湖畢竟還欠缺經驗,一般正常的情況還能夠應付,一但出現非常規的對手,就立刻有些慌了手腳。而且這前後的反差也令自視頗高的林之湖難以接受不了,又不想告訴林正朔,只想自己找解覺的辦法。

林白的情況和林之湖也差不多,因爲父親林之海是公認的林家草包,他也盼着能爲父親爭一口氣,但前一階段順風順水也助長了他的自信,一但出現逆勢,也就沉不住氣了。還借了一大筆錢無力償還。

而就在這時,在他們身邊也有人支招,從邪路上想辦法,當然這裡面也有皇親國戚的思想作崇,認爲就算出事了,有林鳳舞這個大靠山在,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林白年輕膽壯,又有債要還,因此選擇了走私,而林之湖畢競持重一些,只敢逃稅。

安全部本來就對這三個手工工場重點盯防,現在又有了確鑿的線索,立刻展開了收網行動,將這三個手工工場一網打盡,全部都抓了起來,同時也搜出了大量證據。

至此,整個抓捕行動大約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在南京、杭州兩地抓捕了清廷的諜間人員五十七人,其中男子四十三人、女子十四人,一共搗毀窩點十一個,查獲了信件文書六十一封、名單十三份、地圖十六張、白銀十萬餘兩,刀槍武器七十三件、弓箭二十一把,火槍十二支。也可以算是大有收穫。取得了一次反間行動的大勝利。

同時在南京和杭州兩地,對這一次的涉案人員也進行了審判,周元舟以政府官員瀆職、貪污罪行,判追納所有髒款、杖擊四十,在南京收監三年,刑滿釋放之後永不錄用;劉原引以政府官員濫用職權、故意傷人、搶劫等數罪並論,判杖擊四十,發配湖南長沙府,服役六年,刑滿釋放之後永不錄用,而跟隨劉原引一起參上砸店傷人的巡捕隊成員,也都受到相應判決,發配到各地服役,年數不等。林之湖以逃稅論罪,責令其追繳補足所逃欠稅額,並罰以稅金的一倍,杖責二十,在杭州收監二個月;林白以走私論罪,杖責四十,發配湖北武昌府,服刑四年。

而抓捕的清廷間諜人員,也都跟據其罪行、以及身份職務的高低,進行了判決,他們的判罰可就要重得多了,最輕的也是服役十年,而服役的地點,不是臺灣就是琉球,總之不服滿刑期,跟本就回不來。

隨後這次審判的結果也在[杭州時報]上進行詳細報導,同時也再次強調,在南京政府裡,違律必罰的原則,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當然也得到南京

另外這一次的審判的結果,對南京政府的官員也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震動,因爲這次審判的人員分別來自周、林二家,向林之湖、林白都算是林鳳舞的直系親屬,但商毅仍然能夠不殉私情,依律治罪,對其他的官員來說,也確實是一個警告,有一部份平素行爲並不怎麼檢點的官員,都嚇出了一身冷汗。同時也都暗暗後怕。

但這一次的審判在民間卻得到了一致的好評,什麼清正廉潔、執法如山等等讚語,也都紛紛飛向南京政府,就連參政院裡的議員們也對此稱讚不己,如黃宗羲、吳甡、史可法、顧炎武等人也都不得不承認,南京政府確實是一個新興的政治力量,而商毅也確實有奪取天下的器量。當然也有極少數人認爲商毅這是在故作姿態,以博虛名、付收買人心,但問題是明朝的皇帝,連這種故作姿態的行爲都沒有過。

商毅對這一次危機的圓滿解決,以及反間行動所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滿意,不過這一次清廷的進攻確實很厲害,差一點就給自己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而且算起來這己經是第二次了,來而不往非禮也,商毅可不甘心就這麼被動挨打,也要找個機會也給清廷來一下子。雖然商毅對清廷發動了掏空白銀的經濟戰,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在短期內,是看不到成效的。因此還是找一個機會,也給清廷來一次打擊最好了。

不過唯一讓商毅覺得有一點意外的是,林正朔決定,將林家一分爲五,分給五個兒子,而自己只留下在浙江的林家老宅居住,並由四子林之湖奉養,並且在老宅裡留了每個人的住處,等到林正朔百年之後,林家老宅將改造成林家祠堂,但老宅的的歸屬權由五子共有,除非五人一致同意,才能夠出售買賣。但任何人都不得將自己的老宅份額單獨轉讓、買賣、出租等等。並且立成遺囑。

這樣一來到林之洋這一代,己經歷時五代,長達近百年的浙江林家也正式宣告結束。從而分成大小不等的五個小林家。

對商毅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一下子分散成了五塊,影響力自然也就不復從前了。而且另外四個林家也和林鳳舞的關糸不大,不能利用皇親國戚的身份爲自己謀私。儘管林之洋在財力上獨樹一幟,甚致可以說超過了老林家,但自立門戶的時間畢競不長,缺乏老林家百年世家的底蘊和積墊,以及龐大的關係網絡,如果再過個三五十年,或許可以追上老林家的高度。

但林之洋並不覺有什麼有什麼不好,因爲他並非林家的嫡子,無法繼承家主的位置,而且又己經獨立門戶,實際林家的事務己經和沒有什麼關糸了。相反老林家雖然家大業大,但也有許多束縛,就算自己自立門戶了,只有老林家還在,自己也就無法擺脫這些束縛,畢競自己也是林家的一份子。而現在老林家正式解體,自己也終於可收完全擺脫這些束縛,一心一意的經營自己的產業,開闢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

就在七月十二日這一天,對這些事情毫不知情的林鳳舞終於生產,而且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

這一下整個南京也是全城歡喜,因爲商毅有了兒子,也就意味着商毅的事業後繼有人,建立的王朝能夠得以沿續,儘管商毅還很年輕,不過繼承人的問題,還是儘早結決爲好,至少有一個備選的人。

商毅當然沒有其他人想得那麼複雜,在己經有了兩個女兒之後,終於有了一個兒子,當然也十分高興。亞莉桑徳拉所生的女兒取名叫商娥,並且在滿月的時候,在教堂裡甴湯若望爲她進行了洗禮,並取教名伊莎貝拉,而且湯若望還擔任這個小女孩的教父。

林鳳舞所生的男孩取名叫商寰。這個時候林鳳舞也知道了林家發生的事情,雖然心情有些不好過,但這件事情也是林之湖、林白違律,商毅秉公而斷,並沒有錯。而且林鳳舞對老林家的感情也並不太深,雖然她也不知道當初家族曾經反對過她和商毅的婚事,但她們這一支在林家不受重視,林鳳舞還是感覺得出來的。林之湖一向看不起她們,和林白之間也沒有太多的手足之情,只是到底是血脈相連,親人受罰,心裡當然不會好受,但初爲人母的喜悅終究佔了多數。而且商毅也對她盡力安撫,林之洋夫妻也多方開導,因此林鳳舞也很快就把林家的事情放了下來,全心付哺育幼子。

第144章 規則(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6章 夜襲(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34章 鄉鬥(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67章 建設(下)第192章 勸進(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65章 雨戰(一)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85章 襲擊(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1章 婚姻(下)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85章 地雷陣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65章 雨戰(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87章 挑戰第251章 調兵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70章 戰術第38章 家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一章 安撫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
第144章 規則(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6章 夜襲(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34章 鄉鬥(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67章 建設(下)第192章 勸進(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65章 雨戰(一)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85章 襲擊(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1章 婚姻(下)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85章 地雷陣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65章 雨戰(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87章 挑戰第251章 調兵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70章 戰術第38章 家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一章 安撫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