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

跑了一陣之後,鄂順忽然發現,前方的隊伍停了下來。清軍追擊穆陵軍,是由漢軍打頭,雖然他們的盔甲不及滿八旗兵的盔甲沉重,但也不算輕, 而且跑了十幾裡山路,人人都累得不輕,因此不少人都彎下腰,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

鄂順見了,頗爲不滿,問劉威道:“爲什麼停下來,不再追了?”

劉威道:“額真大人,我們把明軍追丟了。”

“哦!”鄂順怔了一怔,這才左右看了看,果見四外都是山林,連一個明軍的影子都沒看見。其他的清兵也都東張西望,一臉茫然的樣子。

鄂順皺了皺眉頭,道:“派人到四外去找找,明軍一定沒有跑遠,剛纔還能看見的,怎麼一下子就沒了,一定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來……”

就在他的話聲還沒有落,只聽耳邊“嗖嗖嗖嗖”傳來了一陣急促而尖銳的破空之聲。緊接着就響起了一連竄慘叫的聲音,不少清兵都中箭倒地。

未中箭的清兵也都十分緊張,紛紛舉起盾牌,擋在自己的身前,沒有盾牌的清軍,則紛紛找大樹背後,山石被後躲藏。也有的清軍彎弓搭箭,但舉了半天,卻找不到一個目標,因此遲遲發射不出去。

而羽箭還在不斷的從密林中四面八方飛出,射向清軍,時急時緩,時疏時密,根本就不知道,下一箭會從那個地方飛出,令人防不勝防,因此還不斷有人中箭倒地。而且淸軍一時之間也弄不清到底埋伏着多少明軍,以及明軍的俱體位置,結果令人感覺好像叢林裡倒處都是明軍一樣。

滿八旗兵因爲有重甲保護,到傷亡不大,中箭身亡的大多都是漢軍的士兵或是其他的跟役、包衣。但還有不少人踩中機關,有人被捕獵的鐵夾夾住了腳,疼得“敖敖”只叫;有人掉進挖好的陷井裡,被尖木利刃穿透身體;也有人踩上了繩索,高高吊了大樹上,成爲弓箭的活靶子;也有人被樹上落下來的木刺,粗木砸倒,整個隊伍也馬上亂了起來。

也有人向樹林深處搜尋過去,但卻一無例外的都不見回來。

這時有一些漢軍頓沉不住氣了,都嚇得大叫起來:“有埋伏,我們中了明軍的埋伏,快跑呀!”並且在隊伍裡面來回亂竄,但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找一個什麼地方,反而給本來就很緊張的環境又增加了不少緊張的氣氛。

鄂順夾在全軍中間,身邊還有好幾個包衣舉着盾牌保護着他,因此倒還沒有事情,他舉目四望,樹林十分茂密,目光最多隻能看到十幾步外,就被其他樹木遮攔住,跟本無法看清敵人的藏身位置,他也是久經戰場的人,只從破空的聲音就可以判斷出,箭枝並不密集,這說明伏軍的數量其實並不多。

鄂順立刻大聲喊道:“全軍注意,大家都要保持鎮定,結成圓陣,盾牌手在外,弓箭手在內,任何人不得順意亂動喊叫,否則格殺匆論。”

他喊了幾句之後,身邊的幾個領催、白甲兵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立刻就明白了鄂順的用意,也不用鄂順再多說什麼,立刻指揮清軍調整位置,佈置陣形。清兵的軍紀也十分森嚴,因此一但有人組織,也立刻紛紛穩定下來,開始布成陣式。

但漢軍在這方面的能力顯然比清軍相距甚遠,儘管劉威也竭力組織漢軍排好陣形,只可惜這時大多數的漢軍士兵以經慌了手腳,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聽他的指揮,無論他怎麼喊,還是依舊亂竄不止。

鄂順也勃然大怒, 拔出佩刀, 連砍倒了三四個漢軍, 其他的清兵見了, 也紛紛下手, 一連殺死了二十多個漢軍的士兵, 其他的漢軍見了, 這才都從恐懼中驚醒過來, 意識到自己剛纔的行爲以經惹惱了清軍, 但在清軍的積威之下, 他們也不敢反抗, 只好老老實實聽從清軍的吩咐, 在鄂順的指揮下, 終於組成了一個圓陣。

不過在組成圓陣之後,無論是滿八旗兵還是漢軍,都發現這樣一來,每個人只用防守自已的正面,側面和背面都有自己的同伴保護, 安全性也確實是大大提高, 從林中又射出了十幾支箭, 但也全都被盾牌給擋了下來。因此毎個人的心裡這才都安定了不少。

而穩住陣腳之後,淸軍的弓箭手們也躲在盾牌兵的身後,開始向四周的密林裡偶爾閃出的身影射箭,雖然大多數箭支都被茂密的大樹遮擋住,但偶尓還是會有命中,至少能夠聽到林中也傳出過幾聲慘叫。

大約是看到無從下手,而清軍也開始反擊, 因此明軍的襲擊漸漸少了,而且終於停止了下來。又過了好一會兒,也不見明軍再度發動襲擊了。

劉威擦了一把汗水,也不禁面露喜色,喘了一口氣,對鄂順道:“鄂順大人,明軍終於退兵了。”

鄂順也着實鬆了一口氣,同時也爲自己剛纔始終保持着正定,終於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挽救了全軍的指揮能力自我欣賞不己。道:“傳令下去,全軍保持警惕,不得放鬆,繼續結成圓陣防禦,以防明軍再次來襲。”

命令傳下之後,全軍果然也都不敢亂動,畢竟剛纔明軍的襲擊還令這些清軍們心有佘悸。

但又過了好一會兒,明軍也沒有再次襲擊。但鄂順心裡卻越來越不安起來, 雖然現在明軍沒有再發動襲擊, 也不知道他們退沒退系,但清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只能就這麼幹等着。但這要等到什麼時候纔算完呢?而且時間一長,說不定明軍又會用出別的什麼辦法。但鄂順又不敢冒險撤退,因爲一但開始撤退,圓陣必然會自行瓦解,到那時明軍再發動襲擊該怎幺辦呢?

因此現在鄂順只能命令士兵, 繼續保持圓陣, 只盼山下的博洛會再派兵進山, 來救援自己。反正清軍挺一兩個時辰,還是沒有問題的。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距離清軍的圓陣不到二十步的地方,吳漢生和周琦就躲在兩棵大樹後面,看着清軍結陣自守。

剛纔清軍進入了“午”字地區之後,在吳漢生和周琦的合力打擊下,殺得清兵人馬大亂,狼狽不堪。兩人也十分高興,看來這一次又能取得一場大勝利。

但清軍亂了一會之後,馬上就穩住了陣腳,並且結成圓陣防守,穆陵軍也曾發動過幾次襲擊,但襲擊效果明顯下降了許多,不僅沒有傷到幾個清兵,反而被清兵射出的亂箭傷了好幾個士兵。因此吳漢生和周琦一見,也不敢和清軍硬拼,趕忙下令士兵,暫時停止進攻,等清軍放鬆之後再發動襲擊。

吳漢生低聲道:“他奶奶的,韃子的這個圓陣到是像一個大王八,根本沒法下手啊!”

周琦道:“在我們出城之前,千總大人就說過,叫我們絕不能小看了韃孑,果然不錯啊。我們通共才百八十人,決不能和韃子硬拼,還是在等一會吧,韃子也不能總站在樹林子裡不動啊!”

吳漢生恨恨道:“好吧!老孑就和韃子耗上了,就看這幫韃子能夠耗到什麼時候?”

周琦道:“放心吧,韃子一定耗不了多久的。”

―――――――――分割線―――――――――分割線―――――――――

雖然鄂順認爲清軍可以堅持一兩個時辰,但實際上連半個時候都沒有,清軍卻都有些受不了了。這到不是因爲清軍的體力不足或者是沉不住氣。

而是從剛纔爬山開始,在到樹林中的混戰,清兵一個個都消耗了大量的體力,都跑得氣喘吁吁,汗流夾背。現在等了下來,喘氣到是都勻乎了不少,但汗水都以經浸溼了衣衫。先前一片混亂,心裡緊張的時候到還不覺得,但現在穩定下來了,被早春的寒風一吹,頓時透心冰涼。如果能運動一下,到也好受些,偏偏現在清軍裡誰都不敢輕舉妄動,結果一個個都被涼得嘴脣發白,全身發抖。

“啊且!”“啊且!”鄂順也連打了幾個噴且,他也一樣跑得通身是汗,溼透衣甲,被寒風一吹,也覺得冷不可當,鼻涕直向下掉,手腳不禁都有些發顫了。

劉威剛樣也冷得發抖,哆哆嗦嗦又對鄂順道:“大人,這樣… 啊且!…下去可不行啊! … 啊且!啊且!…再這樣下……下去, 只怕是不等…啊且!…不等明軍再出…出來! 弟兄們就…就…啊且!啊且!…都被凍壞了! 現在可…可怎麼辦纔好呢? … 啊… 啊且!”

鄂順也知道,再這樣不動下去,只怕還沒有等到援軍趕到,清軍自己就先崩潰了,因此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來,但時間又經不起久等,最後也只好一咬呀,道:“撤,撤出山裡去。” 同時心裡也寄希望於明軍這時以經都撤退了。

但結果遍遍和他其盼的相反,穆陵軍在樹林裡隱藏着,忍耐着,等的就是這一刻。因此當清軍的圓陣一切,向山下撤退的時候,穆陵軍紛紛都從山林中殺出,在後面追擊着清軍。而這時清軍早己被明軍嚇破了膽,那裡還迎戰,結果嚇得跑得更快,而穆陵軍隨後追殺,又對清軍展開了一輪新的攻擊。

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一章 安撫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57章 火船(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9章 強攻臨朐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71章 妙手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35章 南歸(上)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5章 強盜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02章 備戰(四)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60章 民心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章 喜迅(下)第178章 工匠第80章 佈置(一)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91章 南京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0章 婚姻(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45章 獻投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35章 天命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3章 反擊(一)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69章 召見第55章 火船(一)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32章 對持(二)第101章 備戰(三)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87章 人材(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63章 破局(三)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98章 困境(下)第247章 營救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00章 備戰(二)第84章 夜襲(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8章 軍備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
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一章 安撫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57章 火船(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9章 強攻臨朐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71章 妙手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35章 南歸(上)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5章 強盜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02章 備戰(四)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60章 民心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章 喜迅(下)第178章 工匠第80章 佈置(一)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91章 南京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0章 婚姻(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45章 獻投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35章 天命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3章 反擊(一)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69章 召見第55章 火船(一)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32章 對持(二)第101章 備戰(三)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87章 人材(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63章 破局(三)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98章 困境(下)第247章 營救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00章 備戰(二)第84章 夜襲(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8章 軍備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