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

高邑縣西南十五里,野河北岸,曠野之上,晉樑雙方近十萬大軍正在展開激烈廝殺。

兵力較多的樑軍被晉軍分割成爲兩陣,位處北面的主力在王彥章的率領下對晉軍發起猛烈的攻擊,試圖解救南面正遭受晉軍圍攻的王虔裕部。

戰鬥最爲激烈的時候,由趙軍、北平軍組成的晉軍中軍一度被打得連連敗退,險些被樑軍擊潰。

關鍵時候晉軍將領李建及率領兩百死士擊退了樑軍的進攻。

失去了這個絕妙的機會後,晉軍再次穩住了陣腳,不管樑軍怎麼進攻,卻始終無法取得突破。

見此情形,晉軍一方固然是心中大定,樑軍一方卻是不免心慌意亂起來。

王彥章在此時也爆發出了驍勇的一面,他多次親自領兵對晉軍發起進攻,有時候甚至深陷晉軍重圍之中,卻依舊殺敵不止。

可惜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不會有重新再來的時機。

當太陽漸漸西沉的時候,東面王虔裕那邊卻已經堅持不住了,隨着熊熊大火燃起,無數輜重在烈火中化爲灰燼。

負責護衛輜重的樑軍士兵四散而逃,那些民夫更是作鳥獸散。

“我們已經敗了,這一仗再打下去也沒什麼意義,還是想辦法撤軍吧!”望着遠處沖天的火光,王彥章知道王虔裕已經被擊潰了。

考慮到如今樑軍士氣大減,士兵們更是極爲疲憊;而晉軍一方在成功消滅王虔裕後定然士氣大振,再加上他們即將得到消滅了王虔裕的李存璋的支援,此消彼長之下,今日一戰想要取得勝利已經是不可能了。

所以王彥章已經在考慮撤兵的事情。

不過如今兩軍已經徹底糾纏在一起,難以分離,若是貿然撤退,說不定就會出現一場大敗。

當年淝水之戰秦軍不過是稍微後撤了一點,結果就導致慘敗,如今兩軍已經展開混戰,就更加不能隨便後撤。

不過繼續戰下去,那隻會讓兩軍糾纏得更深,到時候更加難以分離。

等到李存璋率部壓上來,兩軍此消彼長,樑軍完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撤的話,將會敗得更慘。

所以王彥章在心中想明白之後,頓時知道趁着將士們還有戰心,體力也較爲充足時撤退纔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傳令下去,讓韓勍率領右翼先行後撤,讓他注意將魏博軍留下來斷後,讓邢、洺各州州兵先撤!”

“告訴李思安,讓他率領神捷軍後撤,本將會率領龍驤軍爲他掩護!”

“先後撤的兩部後撤三裡之後整頓陣型,再掩護留下斷後的龍驤軍和魏博軍!”王彥章當即立斷。

後撤也是個技術活,不能一窩蜂的同時後撤,必須留下一部分兵力斷後。

而這斷後的兵力,一般也要是精銳兵力才行,若是弱兵,只怕無法抵擋住敵軍進攻,甚至於還沒等敵軍打過來,自己就潰散了。

所以王彥章選擇親自統領龍驤軍斷後,讓神捷軍先後撤。

不過右翼的兵力卻是由邢、洺等州的州兵,以及魏博軍組成,戰力、士氣等都比不上左翼的龍驤、神捷兩軍,所以王彥章極爲擔心右翼軍隊會不會在後撤時出現混亂,進而被敵軍所趁。

可惜到了此時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將戰事交給韓勍、李思安兩人了。

一刻鐘後,軍令傳達到位,各部開始緩緩後撤。

“樑軍撤退了,將士們殺啊!”

“殺!”

見此情形,晉軍果斷壓了上去,周德威更是四處聒噪,鼓動着晉軍發起進攻。

晉軍右翼的李嗣源更是在樑軍左翼陣前大聲疾呼道:“爾等右翼已經先行撤退了,爾等爲何還留在這裡送死?”

這一計謀可謂毒辣,樑軍將士們在混戰之中哪裡能夠分清真假,所以聽了之後頓時就有些混亂。

好在這時候樑軍畢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尤其是留下來斷後的龍驤軍更是樑軍精銳,士氣較爲高昂。

再加上王彥章親自留下來斷後,將士們看到他們的主帥親自揮舞着手中鐵槍在晉軍陣中來回衝殺,頓時士氣一振,剛剛出現的一絲混亂也重新平靜下去。

而神捷軍則在李思安統領下緩緩後撤,開始與晉軍脫離接觸。

見此情形,王彥章個李思安二人都暗自鬆了口氣。

然而就在這時候,右翼的韓勍部卻局勢大爲不妙。

樑軍右翼乃是由魏博軍和邢、洺各州的州兵組成,他們本來戰力就比不上神捷、龍驤兩軍,士氣更是大爲不如,再加上韓勍個人領兵能力也有欠缺,而且不敢身先士卒,爲將士們做表率,結果當邢、洺各州州兵開始後撤時,留下來斷後的魏博軍卻是一片大亂。

那些魏博軍本來就只是作爲樑軍的附庸,士氣低下,此時又以爲大軍已經崩潰,根本不敢停留,只想着迅速逃離戰場,以保住自己的小命。

結果樑軍右翼從有組織的撤退很快就變成了混亂中的潰退。

對面的晉軍左翼乃是周德威部,這位老將見此機會當即親自率領騎兵對樑軍發起衝鋒。

飛速馳騁的晉軍精騎在樑軍陣中來回衝殺,掀起大片的血光。

右翼的崩潰很快就影響到了左翼,因爲失去了右翼掩護,神捷軍的撤退也變得慌亂起來,甚至差點帶得龍驤軍也一起潰退。

好在關鍵時候李思安並沒有惜命逃跑,這位老將雖說打了很多敗仗,不過在戰場上他還是非常驍勇的。

在李思安的率領下,神捷軍漸漸穩定下來,開始按照之前的約定,在三裡外整隊掩護龍驤軍後撤。

此時晉軍忙着追殺右翼樑軍,倒也沒有集中兵力來對付龍驤軍,再加上李存璋在消滅王虔裕部以後也需要休整,到他們趕到戰場同樣需要時間,所以龍驤軍雖然在此期間乃是獨自抵擋晉軍,不過晉軍也奈何不了他們。

等到神捷軍開始停下來掩護他們時,龍驤軍也開始緩緩後撤。

等到神捷、龍驤兩軍匯合之後,他們再也顧不得已經崩潰的右翼,開始迅速撤離戰場,只留下依舊廝殺不停的紛亂戰場。

……

深夜,高邑縣南樑軍營地。

“本將讓你負責右翼撤兵,你就是這麼撤退的?三萬大軍啊!三萬人!就這樣被你斷送了!”王彥章神情激動的死死盯着狼狽逃回來的韓勍。

這一戰,雖然最終成功逃離戰場,不過損失卻極爲慘重。

首先王虔裕率領的護送糧草輜重的五千人被敵軍擊潰,最終能夠有多少人活下來根本不可預測。

其次就是樑軍右翼三萬大軍,韓勍指揮右翼撤退時,因爲各種原因,最終出現混亂,被晉軍趁機擊潰。

因爲晉軍有大量騎兵,所以被擊潰後的右翼最終能有多少人活下來同樣乃以說清,不過從當時的局勢來看,最終能夠逃出生天的應該不多。

最後就是左翼由神捷軍、龍驤軍組成的精銳。

這一部樑軍雖然成功與晉軍脫離接觸,不過在之前戰事中就損失不小,之後撤退過程中晉軍也沒停止對他們的襲擾,而樑軍爲了更快撤離,對這些襲擾也只能置之不理。

等到最終回到營地時,原本的三萬大軍(有一萬人被分出去護送糧草和守衛浮橋)已經只剩下不到兩萬。

也就是說,到目前爲止樑軍已經損失了四萬多軍隊。

更重要的是,如今他們依舊身處險境,要渡過野河回到柏鄉去,他們纔算安全。

“沒想到我第一次獨自領兵就遭受如此大敗,也不知道回去後陛下會如何懲罰我。”回想着剛剛得到的損失報告,王彥章心中彷彿在滴血一般。

他曾經夢想着像劉知俊、楊師厚等將領一般,在獨自領兵的第一仗就有上好表現,然後受到朱溫的更多重視,將來爲樑國鎮守一方。

可惜事實卻是如此殘酷,即便他再怎麼小心謹慎,再怎麼步步爲營,但最終的結果依舊是這麼悲慘。

不過王彥章雖然悲慘,韓勍卻比他更加悲慘。

當右翼崩潰的時候,韓勍正帶着侍衛與邢、洺等州的州兵一同撤退,只留下魏博軍獨自斷後。

結果魏博軍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導致右翼整個潰敗,他本人也在亂軍之中受了重傷,在侍衛的拼死護衛下才艱難逃得一命,沒想到剛逃回來就要面對王彥章的指責。

當然,王彥章如此憤怒也是有原因的,他的確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在王彥章、李思安都在親自廝殺以鼓舞將士們士氣,讓將士們知道他們的主帥與他們同在時,他卻留在後方隨時準備撤退。

結果魏博軍沒有主心骨自然就以爲被拋棄了,他們的崩潰也就是正常的事情。

當然,雖然心中知道自己有責任,但韓勍也不會因此就任由王彥章指責,再怎麼說他也是軍中老將,什麼時候輪到王彥章這麼個後輩來指着他了?

“右翼爲何那麼快就崩潰難道你不知道其中原因嗎?不管是魏博軍也好,還是那些州兵也好,他們士氣本來就低落。若是換了你王彥章來,他們只怕崩潰得更快!”

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十二章 合議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二章 人選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章 崩潰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三百五十六章投降
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十二章 合議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二章 人選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章 崩潰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三百五十六章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