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醉客

李恪聽了秦懷道的話,頓時明白了過來。

大唐戰神秦叔寶的名聲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足以掩蓋住秦懷道所有的努力。

秦懷道身爲秦叔寶之子,便一直都活在秦叔寶的陰影之下,無論他自己的武藝如何了得,旁人提起他永遠都只會說一句話,那就是“虎父無犬子。卻不會管他秦懷道自己是不是也是一頭猛虎,秦懷道對此困惑已久。

他此番若是靠着秦叔寶的關係進了千牛衛,那千牛衛上下便會越發地如此看他,畢竟秦懷道能入千牛衛靠的就是父蔭。

可若是如此,那他與他甚是鄙夷的長孫渙之流又有何不同?

秦懷道的顧慮,李恪自然知道,少年人,又是名將之後,難免有些倔氣,想要脫離其父,自己做些樣子出來,叫旁人服氣,也叫旁人知曉,他不只是是秦叔寶之子,更是秦懷道。

李恪問道:“此事恐怕大將軍還不知曉吧?”

秦懷道愣了愣,似乎是在想着秦叔寶知道此事後,該會是何等反應。

秦懷道向來都是聽從秦叔寶的安排,如今秦懷道自作主張,要進右驍衛,秦叔寶絲毫不知。而秦懷道可是秦叔寶唯一的嫡子,天知道秦叔寶知道此事後會是何等反應。

過了半晌,秦懷道才咬着牙回道:“此事阿爹尚不知曉,我欲先將此事做成,再告知阿爹。”

秦懷道想着要先斬後奏,先領了右驍衛的兵牒,待事成定局後再叫秦叔寶知曉,秦叔寶自也不好再逼着秦懷道反悔,但這樣卻叫李恪爲難了。

李恪跟隨秦叔寶習武,若是李恪幫着秦懷道瞞着秦叔寶,豈不是有欺師之嫌?

李恪苦笑道:“一邊是至交,一邊是恩師,懷道,你這是要拿本王架在火上烤啊。”

秦懷道聞言,竟一收以往的玩笑之色,對李恪拜道:“懷道無意叫殿下難做,但此事乃我固之所願,還望殿下助我。”

李恪與秦懷道相識已久,自然知道秦懷道執拗的性子,他既生了這個心思,無論李恪答應與否,他都會去同秦叔寶提及此事。

李恪看着秦懷道堅持的樣子,心中多少也有些觸動,他若是全然不顧,倒也於心不忍,過了片刻,才扶起秦懷道,道:“此事由我出面,同大將軍說上一說,如此可好。”

秦懷道聞言,喜道:“謝殿下成全。”

李恪雖爲秦叔寶弟子,但畢竟貴爲親王,李恪新任右驍衛大將軍,手中缺人,若是他開口向秦叔寶要人,於情於理,秦叔寶都不大可能會拒絕李恪。

李恪看着秦懷道,起身笑道:“既話都說開了,這酒席便不必去臥雲樓了,本王知道延康坊西南邊新開了一間酒樓,看着也還算乾淨,你要替我慶賀,便去那兒吧。”

無論是李恪楚王府中的廚子,還是宮中的御廚,俱是當世頂尖的手藝,李恪吃了太多。所以對李恪而言,臥雲樓做出的酒菜和街頭館子做出的酒菜並無太大的差別,無非就是能夠入口罷了。

秦懷道聽得李恪這麼說,自然知道李恪的意思,也不在拘泥,笑着應聲回道:“既然殿下不去臥雲樓,已經挑了地兒,那這筆銀子我可就省了。”

——————————

李恪挑的酒樓就在延康坊中,距離李恪的楚王府倒是不遠。

李恪和秦懷道出了府門,連馬都不必騎,走了不過盞茶的功夫,溜達着便到了。

“百醉樓。”

秦懷道走到酒樓之下,擡頭望着酒樓外沿懸着的酒旗,輕聲念道。

坊間的酒樓便是坊間的酒樓,連名字起地都很是直白,直接就是告訴賓客此乃飲酒尋醉之所。

不過這名字雖不比臥雲樓那“三杯酒入肚,步散如臥雲”的意境,卻也多了兩分簡單和隨意。

“殿下說的便是此間酒樓?”秦懷道看着這處佈置簡素的酒樓,門口甚至連個迎客的酒娘都不見,怎麼看都與李恪的身份格格不入。

不過李恪卻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此間酒樓。”

秦懷道皺眉問道:“這街邊的酒樓如此簡單,恐怕酒也好不到哪兒去,殿下何必來此?”

李恪回道:“酒不好,多慮幾遭便是,想着當年我在北地牧羊之時,能有這些酒菜便是奢望了。”

聽着李恪這麼說着,秦懷道這才意識過來,他眼前身份尊貴的親王曾少年爲質,困於北方苦寒之地四載,絕非嬌慣之人。

“殿下非是常人,倒是我想地差了。”秦懷道笑了笑,便跟着李恪一同進了酒樓。

這間酒樓着實正如秦懷道所言的那般,甚至比起秦懷道所言的還更如不如。

因爲李恪同秦懷道方一入內,他們非但沒有看到壚邊人似月的俏麗酒娘,反倒看到了揮手攆客的酒保。

不過這酒保要攆走的自不會是衣着華貴的李恪、秦懷道二人,而是臨門坐着的一個衣着簡樸的中年書生。

這中年書生顯然也是家境貧寒之人,一身的粗布衣裳,頭束木冠,腰繫布帶,看着樣子身上也帶不了幾個錢,也難怪酒保開口轟人了。

“馬賓王,你已經在我們酒樓連着吃喝了三日,光是酒都飲了數鬥,到現在一個銅板都未付,你還在待到何時?”酒保指着坐在臨門桌子上的中年書生,呵斥道。

這書生顯然是喝地半醉了,他恍恍惚惚地坐起身子,對酒保道:“我來時不是壓了一匹馬在你處嗎?難不成還不夠酒肉錢的?”

酒保道:“你押的那匹老馬,又瘦又弱,拉不得東西,駝不得人,能值幾個錢,早就不抵酒資了。”

中年書生聽了酒保的話,伸手在自己的腰間摸了摸,摸出了腰間的佩劍,“啪”地一聲放在了酒桌上,指着這把佩劍對酒保道:“我就拿這把文士劍壓於你,快上酒來。”

酒保着看酒桌上的劍,嗤笑道:“劍?這也算是劍,木頭夾着鐵片子還差不多,也能拿來換酒嗎?”

中年書生擺手笑了笑,道:“你懂什麼,所謂‘延陵輕寶劍,季布重然諾、處富不忘貧,有道在葵藿。’劍之貴,不在劍身,而在佩劍之人,這把劍既是我佩的,便值酒錢。”

酒保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道:“看你也有幾分文采,你若是肯踏踏實實地做個治書先生,雖不能大富大貴,但也能餬口,何必落到這步田地?”

中年書生聽了酒保的話,也不知是生性如此,還是仗着酒勁,竟捶胸笑道:“治書之事乃學究所謂,我之才,在治國,在治天下,爲了那區區幾口糧食,我豈能自甘墮落。”

中年書生的話,頗爲狂妄,酒保聽着自是不屑,不過李恪看着這中年書生的模樣,這書生雖然酒醉,雖然衣着不顯,但說話時眉宇間的神采卻絲毫不散,卻對他生了幾分興趣。

李恪對酒保道:“這人倒有些意思,你替我尋個安靜些的雅間,再請他過來陪我喝上兩杯。”

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一章 北伐在即第十三章 南下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十九章 尋機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十九章 尋機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十一章 擇師第三十章 圈套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十九章 尋機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七章 武家女第一章 定帥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十三章 歸寧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十七章 急招第十九章 醉客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五十章 隨行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
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一章 北伐在即第十三章 南下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十九章 尋機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十九章 尋機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十一章 擇師第三十章 圈套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十九章 尋機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七章 武家女第一章 定帥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十三章 歸寧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十七章 急招第十九章 醉客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五十章 隨行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