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

揚州城東,有一處彩絲巷,彩絲巷前後長約一里餘,在彩絲巷的兩側便坐落着二十餘家青樓,酒肆、客棧、茶館之數更是近百。

這裡是一處富貴不弱於長安城平康坊的地方,也是揚州城豪族子弟最爲薈集之所在。

而在這彩絲巷的正中,便坐落着一間門面寬綽的青樓,樓分三層,高近五丈,比起周圍的樓閣都要高出一大截,這裡便是揚州城最負盛名的銷金窟——煙雨樓。

煙雨樓之於揚州更甚擷玉樓之於長安,無論還是玩樂的花費,還是樓中的美人、美酒,都非揚州城其他青樓可與比擬,在揚州甚至是整個東南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過此時還是晌午之後,正是整個彩絲巷最爲冷清的時候,哪怕是煙雨樓的門口也是寥無幾人。

煙雨樓的東北角,哪怕是煙雨樓最常光顧的熟客也不曾到過的僻靜內院裡,方纔午前剛自臨江宮離去的丹陽府統軍向充竟出現在了煙雨樓中,而且以他的從四品的一府統軍的官銜竟連把自己的姿態拿捏地如此低微。

“丹陽府向充,拜見娘子。”內院的外室中,向充隔着一道屏風,對屏風另一側的女子俯身拜道。

“哼!”

屏風對側的女子輕輕哼了一聲,不滿地對向充道:“向充,想不到你竟真的還有膽子來見我。”

面對女子的責怪,也算是一方權貴的向充竟不敢有半分的頂撞,連忙道:“向充辦事不利,有負娘子重託,還望娘子恕罪。”

對面的女子對向充道:“爲了助你登上邗江府統軍之位,我前後花了多少錢財,最後竟還是未能成事,我真不知你還成何事。”

向充忙解釋道:“娘子明鑑,非是向充無能,而是牛進達任邗江府統軍乃是兵部直下的調令,我等實在無能無力,若非如此,邗江府統軍必是我囊中之物。”

若較東南諸州之中,首論牛進達的邗江府所鎮之揚州,其次便是向充的丹陽府所鎮之潤州。

潤州又稱京口,大運河與江水在此匯流,爲南北之要衝,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位置險要東南半壁只在揚州之下。

若是沒有長孫無忌以兵部之名下令,橫生枝節,從天而降下一個牛進達的話,恐怕如今的邗江府統軍一職就是向充的了。

屏風對面的女子冷眼看了向充一眼,問道:“如此說來倒是我錯怪你了?”

雖是隔着屏風,但向充仍能感覺到對面女子的不滿,向充忙解釋道:“向充不敢,邗江府統軍之失,確乃向充之過。”

女子看着向充唯唯諾諾的樣子,心中似乎好受了許多,女子對向充道:“你是不傳不登門,今日你封楚王之命來揚州,怎的自己來見了我。”

向充見得女子發問,於是回道:“向充此來乃是有要事相求。”

女子問道:“何事?”

向充道:“楚王欲徹查丹陽府軍田短缺,以罪問責,向充想問娘子借些銀錢,贖買回軍田,填補上丹陽府軍田之空缺。”

東南各府軍田私下買賣,這女子顯然是知道的,女子聽了向充的話,問道:“不知你還短缺上多少?”

向充低着頭回道:“八千貫。”

⊙ тtκan⊙ C〇

“啪!”

向充之言方落,女子還未說話,倒是先將手邊的茶碗摔在了地上。

“八千貫,你說的輕巧,你知道這是煙雨樓多久的進益,你究竟私底下虧空了丹陽府多少軍田!”女子指着向充喝道。

八千貫絕非小數目,向充自然猜到了女子的反應,向充回道:“娘子息怒,丹陽府軍田合計虧空一千三百畝。”

這女子聽了向充的話,也一下子愣住了,一千三百畝,這已經是整個丹陽府四成的軍田了。

女子道:“向充,你膽子未免太大了吧,你貪墨了這般許多,還敢來找我?”

向充忙道:“丹陽府所虧空之軍田,非是我一人所爲,而是奉娘子之命,用以收買下屬人心,如今向充危急,恐有性命之憂,還望娘子相助。”

女子聽着向充的話,臉上露出一絲不屑之色,向充是何等樣人,她豈會不知,說是丹陽府軍田是替她收買人心,恐怕過半都落入了他一人之手吧,多半就連這八千貫,也未必就是一個實數。

八千貫卻是不是一個小數目,向充也不曾想過能全數借來,可叫向充沒想到的是,這女子思慮了片刻同意了下來。

女子道:“你想借這八千貫倒也不難,不過你卻需應下我一件事來。”

“娘子但管吩咐,向充定當竭力辦到。”向充聽得女子送了口,當即一口應了下來。

女子道:“我久聞楚王李恪大名,早想結交,不知你可否幫忙引見,請楚王來我煙雨樓一趟。”

向充聽了女子的話,微微一愣。

李恪乃堂堂皇子,當朝楚王,其實她隨意相見便能見的,若是李恪不願,莫說是他向充一個丹陽府統軍了,就算是宰相來了,請不得他。

向充面露難色道:“李恪貴爲楚王,乃揚州大都督,正是向某的上官,恐怕不是向某隨意能夠請來的,娘子之言恐怕有些爲難向某了。”

女子擺了擺手道:“這一點你大可放心,楚王初來揚州未久,正是拉攏人心之時,你爲丹陽府統軍,只下牛進達之下,你若是出言相邀,楚王沒有回絕的道理。”

向充聽了女子的話,臉上露出了思索之色,他不知女子要結交李恪是爲何意,也不知女子爲何篤定李恪會願來煙雨樓,但他清楚,他要問女子借的八千貫錢確實他的救命錢,若是沒有這八千貫,他贖不回那些軍田,那他便難逃罪責。

向充斟酌了片刻,咬了咬牙道:“向充願盡力一試,屆時還望娘子勿要忘了答應向充的八千貫錢。”

女子道:“你放心,與楚王殿下相比,你要的那八千貫錢便算不得什麼了,我絕不會食言。”

向充道:“如此便好,向充告退。”

向充說着,拱了拱手,退出了房門。

看着向充退出了房門,走出看院子,方纔置身屏風後的女子這才走了出來。

趁着午後明媚正好的陽光看去,這女子不是旁人,正是煙雨樓的琴姬,仙娘。

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章 夜襲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三章 靈州軍第十二章 夜襲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三章 結好第十三章 拜師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二章 拒辱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三十章 事定第十八章 山路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一章 朝覲第十章 拉攏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五章 汗庭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二十二章 執失思力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十一章 奉茶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十四章 廢止分封第二十章 回京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十二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十三章 歸寧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四十章 定儲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六章 佯攻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十四章 恩蔭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四章 祿東贊第六十一章 頡利北征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三十八章 捷報入京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
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章 夜襲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三章 靈州軍第十二章 夜襲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三章 結好第十三章 拜師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二章 拒辱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三十章 事定第十八章 山路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一章 朝覲第十章 拉攏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五章 汗庭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二十二章 執失思力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十一章 奉茶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十四章 廢止分封第二十章 回京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十二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十三章 歸寧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四十章 定儲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六章 佯攻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十四章 恩蔭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四章 祿東贊第六十一章 頡利北征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三十八章 捷報入京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