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請纓

樹欲靜而風不止,李恪想要抽身事外,安安靜靜地當個看客,欣賞頡利親自搭臺唱的這齣戲,可偏偏有些人卻不給他這樣的機會。

原本只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可不知不覺中李恪又成了主角。

“踏、踏、踏...”

清晨,天色初亮,溼潤的空氣中還帶着一絲寒意,金山腳下的獵場已經馬蹄聲起。

可汗出獵,在突厥本就是大事,更何況頡利還有意將此事做大。

一大早,頡利的附離親衛便親自出馬,將獵場四周的無關人等盡數肅清,只留下了那些倉皇奔走的野物。

附離親衛確保周遭安全無虞後,將可汗的大帳搭起,一直到了巳時頡利才帶着疊羅施和阿史那雲趕到。

“各部首領到的怎麼樣了?”頡利半躺着倚坐在上首,身旁坐着阿史那雲和疊羅施二人,對負責督辦此事的趙德言問道。

趙德言回道:“回稟可汗,各部首領已經盡數到了,只有鐵勒九部還未到全。”

頡利聽了趙德言的話,臉上稍稍有些不悅,接着問道:“那阿史那社爾呢?”

阿史那社爾爲突厥拓設,立牙旗於漠北,統帥包括薛延陀在內的鐵勒九部,此次有鐵勒部族未能及時趕至,阿史那社爾自然逃不了干係。

今日圍獵本事爲了敲打不服頡利可汗的草原各部,與阿史那社爾無關,可頡利之所以點了阿史那社爾的名,還有自己的意思。

阿史那社爾除了是突厥拓設,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那就是前可汗處羅次子。

當年處羅可汗剛去,突厥可汗之位本該由阿史那社爾的兄長奧射設承襲,可頡利卻聯合義成公主一同篡位,奪了本該屬於奧射設的可汗之位。

頡利登上可汗之位後更是對奧射舍和阿史那社爾兄弟多加排擠,可他們兄弟卻被頡利聯合義成公主被排擠出了汗庭,淪落漠北,阿史那社爾對此自然懷恨在心,而頡利對阿史那社爾也很是不滿。

若是此次圍獵能一箭雙鵰,既壓住了鐵勒,又斷了阿史那社爾的勢力,頡利自然是樂見其成。

不過趙德言的話卻叫頡利落了盤算。

趙德言對頡利回道:“阿史那社爾已經到了,眼下正在大帳外請罪。”

頡利有意藉此處置阿史那社爾,可還未等頡利發難,阿史那社爾已經先行請罪,倒叫頡利失了先機。

突厥對鐵勒九部的管制本就不強,頡利若是在因此重罰已然請罪的阿史那社爾,只會繼續降低突厥對鐵勒的統治力,於國無益。

頡利對趙德言道:“告訴阿史那社爾,要他不必在此現眼了,速退下吧。”

“遵命。”趙德言領命退了下去。

趙德言剛退,頡利身旁的阿史那雲見頡利處理完了正事,又見頡利似乎心情不佳,便變得活躍了起來。

阿史那雲自己鑽到頡利的懷中,阿史那雲對頡利撒嬌道:“父汗說了,這次要帶雲兒出來打獵的,怎的板着一張臉。”

阿史那雲一遍說着,一邊還輕輕扯了扯頡利的鬍鬚。

頡利何許人也,突厥可汗,草原之王,普天之下除了阿史那雲,恐怕再無旁人你捋頡利的虎鬚了吧。

偏偏對於阿史那雲的動作,頡利反倒沒有絲毫的不悅,反倒伸手攬過了愛女,將自己的鬍鬚挨在了阿史那雲的柔嫩的臉頰上輕輕摩挲了起來,看得一旁的疊羅施只有羨慕的份。

“咯、咯、咯。”

頡利撓地很輕,阿史那雲只覺得臉上癢癢地,竟一下子笑出了聲來。

頡利見愛女如此,心裡原本的不悅一下子去了大半,將阿史那雲抱在懷中,用一雙粗糙的手輕撫着阿史那雲的頭頂,渾然不在意旁邊是否還有人。

站在大帳下首的康阿姆見了眼前的一幕,臉色不經意地陰沉了下來。

三個多月前,康阿姆在頡利的汗帳前被康蘇密痛打一頓,片體鱗傷,一直在牀上躺了大半個月才得下地,他對李恪的憎恨已經刻在了骨子裡。

而且,自打上次金山之事後,阿史那雲便再未同他說過一句話,有時他雖故意上前討好,但阿史那雲也半分不理睬他,可以說因爲李恪,康阿姆之前的所有努力已經盡數白費了。

康阿姆看着坐在頡利懷中的阿史那雲,想着李恪的模樣,心中突然一陣狠厲,出列道:“啓稟可汗,小人曾聽人提起可汗圍獵風采,爲之神往,小人願爲可汗馬前卒,爲獵場護衛,爲可汗確保獵場內外的安全。”

自打上次康阿姆因利用阿史那雲之事惹惱了頡利,便一直低調到今天,今天還是康阿姆第一次主動請纓。

康阿姆年幼,頡利自然不看在眼中,但康蘇密對頡利而言卻還頗有幾分價值。

康蘇密能有今天,其中多賴頡利的重用,頡利已趙德言和康蘇密兩個外人制衡突厥內部的各部力量,若是沒了康蘇密,頡利無異於自斷一臂,尤其今日大事當前,便更是少不得康蘇密相助。

至少在頡利有人選能夠徹底替代康蘇密之前,對於康家父子,頡利還不想動他們。

頡利看着跪拜在底下的康阿姆,點頭道:“既然你有心,那本汗便準了,你率兵三百在獵場內圍護衛,一定要確保場外安穩,不要再叫本汗失望了。”

“謝可汗信任。”康阿姆聽了頡利的話,當即應了下來。

看着眼前發生的一切,坐在頡利懷中的阿史那雲雖不動聲色,但卻不代表她對眼前的事情沒有絲毫的察覺。

阿史那雲似是不經意地瞥了眼跪拜在地下的康阿姆,覺得有些不妥,已經將此事記在了心裡。

就在阿史那雲揣摩着康阿姆心思的時候,帳門外卻突然走進了一個附離親衛。

“啓稟可汗,唐三皇子前來求見!”附離親衛上前拜道。

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三章 李世民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三章 奏對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六章 加註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二十章 初定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六章 佯攻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四章 取義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十九章 醉客第八章 演練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十七章 朝議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五十章 相爭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三章 李世民第三章 結好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十三章 召見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八章 鞠文泰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八章 山路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十二章 敲打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三章 戰恆安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十章 校場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五十章 隨行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
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三章 李世民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三章 奏對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六章 加註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二十章 初定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六章 佯攻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四章 取義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十九章 醉客第八章 演練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十七章 朝議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五十章 相爭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三章 李世民第三章 結好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十三章 召見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八章 鞠文泰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八章 山路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十二章 敲打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三章 戰恆安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十章 校場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五十章 隨行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