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蘭芷留了心,看她的行止安穩,不由問道:“小星你本來就是草原這邊的漢民嗎?”
“回稟王妃,奴婢祖籍冀州的。”小星笑得眉眼彎彎。
柳蘭芷心裡一動。
“冀州?你是京都人氏?”柳蘭芷狀似無意地問道。
小星給柳蘭芷取來了大紅的纏枝牡丹窄裉襖披上,低着頭回道:“奴婢的爺爺曾經在冀州爲人趕馬車,到了奴婢的父親這一代,爲了討生活,就來到關外,在祖籍,也就剩下風燭殘年的祖父祖母了!”
“哦,那真可憐,下次咱們這邊的信使去京都辦事時,我求王爺去找一下你的祖父母,一大把年紀了,孤苦無依的,接過來跟你們一家團聚,豈不是好事?”柳蘭芷對鏡理雲鬢。
從鏡子裡看,小星猛地擡起頭,臉上顯出一片慌亂,瞬間掩飾過去,換成了一副悲慼的表情:“奴婢感念王妃的恩德,只是祖父母年前已經離世……”
柳蘭芷理了理早就光滑如絲般的兩鬢,慢慢道:“那真是可惜了!唉,子欲養而親不在哪!”
小星的臉白了一下,轉而恢復如常。
柳蘭芷知道古人最注重孝道,小星的祖父母肯定還活在人世呢,小星如此說,就是詛咒老人了,柳蘭芷心下有了計較。
推開門,入眼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原來昨夜的雪竟然下得大了。院子裡有幾個婆子和老僕在掃雪,柳蘭芷攏着一雙手在袖子裡,興致勃勃地看着下人掃雪。在身後的小星討好地出言提醒:“王妃,王爺和左軍師幾個在小花廳那邊賞雪呢!您要不要去瞧瞧?”
“男人們在一起賞雪賦詩的,最厭煩的就是婦人往前湊,我可不去討那個嫌!”柳蘭芷懶懶地道:“告訴廚房,收拾了那肥嫩的鹿肉,有柳木炭烤好。”
小星低頭應了一聲“是”,正要去廚房吩咐,柳蘭芷又喊住了她:“等等,在小亭子裡燒烤更好,那邊有
羅幕遮擋,再放進幾個火盆進去,也是一種樂趣不是?到時候把咱房裡的小世子、小郡主們帶過去,丫鬟婆子的咱們好好樂一樂,你說好不好?”
小星的眼睛立馬亮了,連連點頭,“王妃好主意,奴婢們得了您的恩典,不知道有多高興呢!”她正是十幾歲貪玩的年紀,能好好的玩一玩,誰不樂意呢?於是小星忙不迭地興沖沖去廚房安排去了。
柳蘭芷看着她樂顛顛離去的背影,心裡有些拿捏不準了,這個小星難道真是京都派來的奸細不成?或者只是一個貪財的,眼皮淺的小丫頭?
那日,的確是在小亭子裡飽飽地吃了一頓烤鹿肉,柳蘭芷吃得肚子滾圓時,才後知後覺地想起那羣酸文假醋的賞雪的人,呵呵笑着讓丫頭們烤好了肉給王爺他們送過一些去。
很快,送烤肉的丫頭回來了,笑嘻嘻回稟:“王爺和衆位大人見了烤鹿肉稀罕得很,竟然一掃而空,王爺讓奴婢來問,還有富餘的烤肉沒有?”
柳蘭芷笑道:“呵呵,這一會兒送去了一隻鹿腿,倒惦記起整隻鹿來了,也罷,把廚房裡洗剝乾淨的那隻肥鹿送過去吧,順便把咱們這邊的烤爐也送過去吧,咱們也吃得差不多了!”說罷她起來洗了手,那些得臉的丫頭婆子也吃完了,忙上前來伺候。柳蘭芷看到朔兒抱着一大肉串口水連連,不由笑了:“牙才長了幾顆呀,就想着吃烤肉了!”吩咐廚房把鹿肉剁得細細,做成肉丸子,這樣孩子們也嚼得動。
果然,美味的鹿肉丸子上來之後,朔兒吃了不少,倒是妖妖和嬈嬈小一些,只是喝了一些湯。柳蘭芷怕她們腸胃嬌弱,不敢讓吃這麼難消化的東西。
午後,紫蘇來送朔兒的新年的衣裳,卻是大紅的喜慶的顏色,高興得柳蘭芷嘖嘖稱讚,紫蘇笑道:“這不值什麼,奴婢也給這兩個郡主準備了衣裳,只是怕府裡的人多心,沒敢往這兒帶。”
柳蘭芷知道她的顧慮,她算是妖
妖和嬈嬈的繼母,都說繼母難當,雖然如今小嬰兒的她們很依賴她,以後大了,難免會給有心人挑撥,也不是不忌憚,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嘛!縱然她爲了靜姝的遺言而盡心盡力,可就怕遇到哪些壞了心腸的。所以這姐妹倆的衣着一直是府裡針線上的做的,她也就是關心她們不至於凍餓哭鬧罷了。自己也是懶於針線女紅的,更又藉口不做了,只是給喬五囉嗦很了,給他做件袍子什麼的,這一冬天凍得縮手縮腳的,更懶得捻鍼線了。想着紫蘇這樣細緻,她很滿意。
轉而她想起手邊沒有合用的丫頭,不由道:“上次青果受我的連累給趕了出去,我這邊的秋月是王爺的人,那個小星原來看着老實的,如今細細看來竟然不是,舉止裡有些奇怪,你幫我查查她的底細,免得她壞了咱們的事。”
紫蘇點頭,臉上帶了慎重的神色道:“原來挑丫頭時,奴婢看她可憐兮兮的,又有分原來紅袖那丫頭的模樣,所以挑上她來,看着老實得很,不是王爺那邊的丫頭,沒想到竟然是個有來歷的,奴婢一定查仔細了!”說罷急匆匆走了。
幾天後,紫蘇又來了,這次帶了兩件精緻的大紅襖兒,竟是分別給妖妖和嬈嬈的。柳蘭芷誇讚她有心了,讓秋月小星拿下去紅襖給兩個小郡主試試去。
看着屋裡的丫頭都給支了出去,紫蘇才走到柳蘭芷跟前,壓低聲音道:“姑娘,那個小星果然古怪!”
“哦?”柳蘭芷凝神細聽。
“奴婢打聽了好幾個人,才知道小星的爹孃都是這邊草原甸子上的牧民,卻是在中原呆不下去,她父親獨身來關外討生活的,做了幾年的馬倌,被一戶牧民看上,招贅他上門,小星的家境卻是不錯的,真不知道她父母怎麼捨得讓她做奴婢!”紫蘇道。
“她的原籍——”柳蘭芷道。
“她原籍是冀州,她爺爺原來是給人趕馬車的,六旬開外,至今健在!”紫蘇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