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廢帝而立

第68章 廢帝而立

“若不是建文猜忌,朝堂之上有爾等這般奸佞,禍亂邦國,離間宗家,本王又如何會舉數萬之衆,志存死意,一路南來。

若不是天命垂青,本王怕是早已做了孤魂野鬼,乃至於被冠上如湘王一般的惡諡,鎮壓於黃泉之下了!

本王爲何不能指摘?

若建文無過,這難道是湘王的過錯嗎?這難道是本王的過錯嗎?

若建文無過,隨本王起兵的諸將以及十萬將士,那些死於遼東、河北、山東、河南的將士,難道都是反賊孽徒嗎?他們流出的血難道都白流了嗎?

若建文無過,本王轉戰三千里,血戰百萬師,無數次的險死還生,難道都是虛妄嗎?

告訴本王,建文怎能無過!建文如何無過!”

秋風烈烈,王旗飄飛,燕王一紓胸臆,諸臣被燕王氣勢所攝,一時竟無話可說。

眼見着方孝孺等人訥訥無言,羣臣百姓伏而拜之,朱棣扶刀四顧嗤笑,今日他不僅要權,還要堂堂正正。

“靖難之事,今日便徹底明瞭了,這又有何難呢?

不過是建文踐祚,心胸狹隘,不能容人,忘卻了先皇帝教導,忌憚我等這些手握兵權的叔叔,心中那一點鬼祟心思被齊泰、黃子澄這等奸佞發覺,於是狼狽爲奸,踐踏親族。

大明天下本頗爲安穩,諸王守邊抵禦蒙古,天子臨朝,四海昇平,可就因爲他的鬼魅心思,而致使戰亂四起,骨肉相殘,河北、山東殘破不堪,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乃至於死於路途,化爲悽然白骨。

若本王真是個如董卓、爾朱榮那等大逆不道的反賊,上天何以屢屢助我破敵,諸王爲何不尊朝廷號令而助我南下,擁有天下萬方的朝廷又何以敗於我手?

若不是士卒、百姓、父老、諸將皆憐本王之冤,如何能同心共濟,三年以來,不曾叛我,矢志南下呢?”

朱棣的聲音響徹諸人耳邊,喝問之聲愈發盛隆,自高臺之上,有若聖諭落下,“建文之罪,罪莫大焉,今日若踏破京城的是異姓之人,大明豈非二世而亡乎?

他有罪於天下,有負於社稷,違先皇遺志,背宗家之願,故人雖死,罪不可赦,着廢其帝位,去其帝號,貶爲庶人,葬於荒野,以向天地祖宗神靈,贖其罪罷。”

在方纔燕王將皇帝比作桀紂時,他們便心中有了預料,此刻聽其言從燕王口中道出,階下羣臣一直之間竟不知對於建文而言,是加惡諡更慘,還是被廢除帝號更慘。

方孝孺眼見宮中諸臣百姓皆已被說服,心中大是不甘,燕王明明謀逆,可卻將自己摘的這麼幹淨。

“燕王是要以小宗入繼大統嗎?陛下雖沒,大宗仍有嗣子諸王,如何也輪不到燕王殿下僭越,燕王數日前曾言周公輔成王,如今正合時宜!”

前幾日朱棣說周公輔成王被方孝孺被恥笑,如今方孝孺卻自己提出,真是風水輪流轉。

只可惜方孝孺註定不可能達成任何目的,有關於今日可能發生的所有事情,李祺都已然做了準備。

況且朱棣本也是極聰慧之人,李祺盤完邏輯後,他自己也能出言。

是以聽方孝孺此言後,朱棣持刃勃然怒道:“周公輔成王?誰堪做成王?

是早已被先帝所認定不堪的吳王,還是那幾個父親不過是庶人的稚子?

成王之父乃是定鼎邦周天下的周武王,武王的天下自然應當傳給武王的子孫,當今呢?” 燕王之言,縱然有些強詞,卻也不無道理,朱允炆被廢黜帝位,他的兒子們便不在統序之中,而孝康自己的皇帝位尚且是追封,他的兒子,自然統序就更落後一籌。

方孝孺面容慘白,若今日他是被朱棣以暴力所強逼,他亦是能慨然赴死,可如今他卻輸在了天道綱常上!

他實在是難以接受這個結局,竟鬱氣攻心,徑直吐出一口血來。

朱棣見狀心中只覺快意,這等快意過去只在他率兵出塞時纔有過,他現在終於明白了爲何在父皇統治後期,對李祺如此看重,有李祺在,面對士林便能處處佔據上風。

“秦朝二世爲胡亥,於是其卒亡也;漢朝惠帝不堪,險些爲呂氏所奪,幸賴文帝入繼大統,乃有四百年江山;晉朝惠帝不堪,遂有永嘉之亂;隋朝楊廣禍亂天下,亦是二世而亡;唐朝太宗天縱之資,遂有貞觀;宋朝太宗雖不善軍略,亦有文治天下之能。

自古以來大朝建立,開國之君總是神武英明,而大朝能否延續,便在於二代,二代君王英明國朝統序便足以延續百有餘年。

當今大明,以文韜、以武略、以年長、以統序、以威勢、以尊望,宗家之內,難道還有勝過本王的嗎?

爲大明計,這大位若是本王不坐,難道還能交於他人而不生亂嗎?”

朱棣是如此的坦然,他甚至不屑於三推三讓,他就是要告訴天下人,論情、論理,如今這皇位本就該是他的!

就連方孝孺等人甚至都說不出話來了,在這等場合中,強詞奪理是沒有用處的,只會徒然爲天下笑罷了。

黃子澄慘然道:“何其荒謬,忠奸之間,竟能如此,上不能爲君謀國,下不能爲主正名,當死矣,當死矣!”

可朱棣卻不會讓他就這麼去死,因爲今日之事,還沒有完。

“既然論完了本王與建文間的功過是非,論完了大位歸屬何方,接下來便來論一論諸臣的是非對錯,以及歸處吧!”

朱棣往階下走了兩階,隨意將手中寶刀遞到朱高煦手中,而後才負手道:“本王的靖難詔書中,寫明瞭要討伐的是齊泰、黃子澄,他二人自然是罪不可赦,方孝孺力主爲湘王上惡諡,亦是罪不可恕。”

階下一時噤聲,從沒人想過燕王竟然還要責問諸臣,可當時各爲其主,是否責全求備?

朱棣卻知道此事非做不可,李祺說過,大朝新立,必須要重建道德之教,重立忠孝仁義,這樣朝廷在天下人心中,纔有正統氣象,才能服膺天下人心。

(本章完)

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76章 有三問罪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68章 日本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67章 建文有罪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89章 立地成聖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9章 幕後之人終得知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55章 李祺之爲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90章 五年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44章 最後一夜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35章 秋闈之事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40章 李祺教子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23章 格物大道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35章 統合!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67章 建文有罪第48章 元宵之夜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31章 尊位大成第35章 秋闈之事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20章 千里孤墳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9章 宗族社稷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9章 宗族社稷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46章 當廷爭辯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89章 賜福道具
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76章 有三問罪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68章 日本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67章 建文有罪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89章 立地成聖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9章 幕後之人終得知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55章 李祺之爲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90章 五年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44章 最後一夜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35章 秋闈之事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40章 李祺教子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23章 格物大道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35章 統合!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67章 建文有罪第48章 元宵之夜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31章 尊位大成第35章 秋闈之事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20章 千里孤墳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9章 宗族社稷第66章 陛前問罪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9章 宗族社稷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46章 當廷爭辯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89章 賜福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