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祺收徒

應天府鄉試就此落下帷幕,李祺先進宮向皇帝覆命,而後便徑自回了公主府。

他並未關注因爲王艮被點爲解元,以及他那番話,而在士林中掀起的風波。

……

公主府的管事走進書房躬身道:“駙馬爺,應天府解元王艮求見。”

李祺正與解縉對弈,解縉落子笑道:“他本來是中不了的,卻得景和兄你點他爲解元,他確實應當來感謝你。”

李祺手一頓,擡眸掃瞭解縉幾眼,解縉只覺李祺的眼神太奇怪了,好像在望着什麼似的。

“李管事,將王解元帶到這裡。”

不多時,李管事便帶着一個其貌不揚的青年男子走進了書房。

“學生王艮拜見學士。”

“王解元請坐。”

李祺掃了一眼王艮平平無奇的臉,心中已然確定這就是歷史上那個王艮,只是不知道爲何,本該在江西省參加鄉試的王艮,會跑到應天府來。

王艮。

建文元年舉江西省解元,於次年,即建文二年的殿試中,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

而且他本該是狀元,因爲建文帝覺得他長得不好看,便將狀元給了胡廣。

歷史上王艮和解縉乃是好友。

建文四年,朱棣馬踏南京,當時解縉、胡廣、王艮三大才子相聚,解縉、胡廣二人痛斥朱棣,聲稱與朱棣不共戴天,絕不投降,結果第二天就投靠了朱棣,後來同時成爲了大明第一屆內閣成員,而王艮在相聚時一言不發,最終卻舉家殉國,爲建文帝效忠。

自古艱難惟一死,如果一個人有殉國、殉難的勇氣,無論他生前有過什麼過失,最終都會得到一個正面的評價,況且王艮從不曾對不起國家,反而是建文帝對不起他。

李祺自己雖然不是那種死忠之人,但沒人會厭惡忠貞之人,所以李祺對自己欽點的這個解元,還是相當滿意的。

王艮敏銳的察覺到了李祺對自己有一絲明顯的善意,他不明白,於是他決定遵從本心,直接問,“學士可是曾見過學生?”

李祺沒回答,反問道:“不知王解元登門可有要事?”

“學生自知才疏學淺,此番鄉試本是爲積攢經驗,卻幸得學士垂青,超幸拔擢,又出言爲學生平息士林輿論,故而登門致謝。”

李祺落下一字,澹澹道:“爲國選材,乃是本分,你有治國之才,點你爲解元是應當之事。

不過……”

“還請學士指教。”

“不過你雖敏銳通透,有卓絕的才華,於學業上仍稍顯幾分稚嫩,若是明年參加春闈,恐是不逮。”

“多謝學士教誨,學生已然決定不參與明年春闈,待回家再溫書三年,下一屆再考。”

李祺微微頷首:“你是南人,卻能有彌合南北二分之見解,屬實難得,本官愛才,若你願意,可拜入本官門下。”

此話一出,解縉、王艮俱是一驚,需知李祺門生雖多,但目前還不曾收過正式的弟子。

王艮只覺天上掉下了餡餅,幾乎立刻跪在地上,欣然道:“老師在上,學生願意。”

李祺笑道:“你今日且先回去,七日後在公主府中,爲師會邀請好友,正式收你爲徒。”

王艮只覺如同做夢一般,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出了公主府,他本來只不過是來感謝一番,沒想到竟然成爲了景和公的弟子!

“景和兄,這是要千金買馬骨?”

世人皆知,李祺乃是北方士子領袖,在許多事上都維護北人,以及給北人謀求了許多好處。

但此時李祺卻收了王艮這個南人做弟子,再加上王艮的那篇策問,以及李祺對爲什麼選王艮作爲解元的解釋,李祺真正的目標已經昭然若揭。

彌合南北、不分地域。

只行以正道。

他要做的不是一個地區的政治領袖,而是聖人那樣的文化領袖,覆蓋於整座天下!

如同孔孟程朱!

有志於此者,當入他門下,共頌新學!

……

“入我門下,沒有那麼多規矩,只有一問,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橫渠四句而已!”

公主府的正堂中,解縉、陳英等好友坐在一旁,李顯穆站在李祺左邊,很是安靜,李祺用戒尺觸王艮的肩膀。

“爲天地立心。

我輩讀書人,應當通曉萬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得以彰顯。

若是做不到這一點,不要沮喪,只需要終生矢志向學即可。”

王艮跪伏於地,一叩首,“爲天下立心,弟子受教!”

李祺用戒尺二觸王艮右肩。

“爲生民立命。

我輩讀書人,當使百姓能於世上安身立命。

若是做不到這一點,不要沮喪,只需要保持一顆善心,做個好人,與民爲善即可。” щщщ ¤Tтka n ¤co

王艮二叩首,“爲生民立命,弟子受教!”

李祺三觸王艮左肩。

“爲往聖繼絕學。

我輩讀書人,當爲歷代聖賢延續行將絕傳的不朽學說。

若是做不到這一點,不要沮喪,只需要盡己所能,將自身所學傳下去即可。”

王艮三叩首,“爲往聖繼絕學,弟子受教!”

李祺最後一觸王艮右肩。

“爲萬世開太平。

我輩讀書人,應當立志要爲千秋萬代,謀求可以永世太平的偉大道路。

若是你做不到這一點,不要沮喪,超凡之事需超絕之人,你只需要秉持正道,幫助那些秉持一顆公心,而志願清平天下之人。”

王艮四叩首,“爲萬世開太平,弟子受教!”

而後王艮從地上起身,奉上清茶,李祺囑咐道:“自古以來,生子、收徒,皆盼望能得公卿,爲師並不奢求你未來名列臺閣,光耀師門。

只希望你將來心中始終有底線、有良心,無論艱難困苦,世道沉淪,始終做個好官、做些好事,爲師便欣喜於今日收你入門。

橫渠四句光耀寰宇,卻難免空大,縱然是爲師,也只敢說能得其五分神采,所以爲師將其削減,你若能做到削減之後,已然頗爲不易。”

王艮一怔,而後更是神色肅穆,只覺自己這個老師拜的是真的沒錯。

……

李祺在拜師禮上對橫渠四句的講解,竟在京中引起一番轟動,原來橫渠四句是可以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的!

【聲望+1,當前聲望89。】

【使橫渠四句煥發生機,於儒道上大有增益,成就值+50,當前成就值600。】

李祺默然,“這便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嗎?”

————

洪武二十六年,王艮舉應天府解元,李子頗重艮,及拜師禮,李子以橫渠四言教艮,京中竟引爲盛論,何也?

李子之前,橫渠四言固然振聾發聵,難免有流於空洞之感,及李子後,四言乃通實地,固以爲天下士子頌。——《儒林正史》

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26章 聖君無過第35章 秋闈之事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99章 哀榮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30章 分省定額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24章 喪鐘已鳴第40章 李祺教子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54章 痛斥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61章 朱允炆死第81章 直入宮中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40章 李祺教子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25章 儲君之位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6月底病中隨筆第40章 李祺教子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67章 建文有罪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
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26章 聖君無過第35章 秋闈之事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99章 哀榮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30章 分省定額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24章 喪鐘已鳴第40章 李祺教子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54章 痛斥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61章 朱允炆死第81章 直入宮中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40章 李祺教子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25章 儲君之位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6月底病中隨筆第40章 李祺教子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67章 建文有罪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